其他
林生斌冲上热搜,专家:这种流量对媒体没好处
3月30日,“林生斌”三个字突然冲上了热搜。
标题为“林生斌,被查!”的新闻也充斥在媒体的报道中。
林生斌是谁?
大家的第一印象是杭州保姆纵火案的男主。
而点击进去却发现林生斌另有其人。
不少网友直呼“被骗了”!
公众被媒体“戏弄”已不是第一回。
就在前不久,西宁市公安局发布的一则通缉令火出圈了——因为涉嫌电信诈骗的这名女子,名字就叫马冬梅。不少媒体将“马冬梅”三个字放入标题,引发广泛关注。
再往前倒,2022年某媒体客户端一则“杭州市国家安全局对涉嫌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人员马某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
“杭州”+“马某”+“网络”令人不由得联想到某位知名互联网大佬。此新闻一出,引起诸多媒体广泛转载,甚至引发股市震荡。
后又紧急辟谣,“马某”实则为“马某某”。
新闻报道“傍大款”其实是媒体的惯常操作,任何小事只要放在名人身上就会有关注度。
但是玩人名梗、“傍大款”也需有度,稍有不慎就有误导公众之嫌,可谓损人不利己。蹭名人热度一方面对名人本身会造成舆论误伤,对媒体自身的公信力也会有影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提醒,媒体不仅要对报道进行技术性的专业负责,还要对报道可能产生的社会反响和公众感知进行必要的预判。
张志安表示,当碰到新闻人物与名人姓名重合或类似时,媒体需要预判公众看到新闻标题后的认知,应规避对公众造成误导或不当联想的可能,更不应为了流量故意制作“歧义标题”。
“这种流量对媒体公信力是有损伤的,这种流量一方面不会转换成私域流量,另一方面也不会也不能变现,更不会促进媒体本身品牌美誉度的增加。”张志安表示,这种报道在专业层面还会造成负面评价,可谓得不偿失。
责编:魏园
▼
推荐阅读对话张志安:新媒体时代记者不能减少去现场的冲动
大兴调研之风,是对记者永不过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