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布会通稿成不了好新闻?错!

张一辰 庖丁解news 2023-06-05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星标★”小牛哦


通稿原本是新闻通讯社的“专利”。记者在采访到一些重要新闻以后,会以一种统一的稿件方式发给全世界需要稿件的媒体。此为通稿


后来,很多组织或企业在举办活动需要对外发布新闻的时候,为统一宣传口径,也会撰写新闻通稿,以提供给需要的新闻媒体。


爱它的人简单复制粘贴迅速交差,恨他的人则因通稿里的信息量不足或不能为我所用。


“搭积木”盖楼法


记者在发布会等实际采访中,拿到一篇四平八稳、“大而空洞”的“通稿”是常事,但是不是意味着出不了好新闻、发不了好稿?答案是:未必。


如果拿到通稿后感觉稿件的撰写无法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那么“搭积木”不失为一种“笨”办法。这就要求记者思维的宏观性、发散性。


就好比要搭一座楼,事先需要大概明确两个方面,一个是建筑风格的选择,是中式还是西式?再就是这栋楼要盖几层?


而面对通稿时,以上两个方面几乎都不可避免的出现缺失,就好比一些散落的建筑材料,等待有心人去拼接。


链接历史,对接古今


我以《从“茶马古道”到“一带一路”:“丝路黑黄金”缘何香飘数百载?》为例,撰写之前,除了制茶者与制茶企业的简介之外,再无他物。面对这种较为“极端”的通稿,如何去发散思维、“东拼西凑”?


首先,该篇报道的主题是陕西的茯茶,谈及茯茶,恐怕在名气上与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以及普洱茶等相差很多个量级。


那么,在写作之初该如何让茯茶扬长避短,并迅速为人所知?正所谓,名气不够,文化来凑,于是便有了如此描述:“在中国的茶叶版图上,地处秦岭以北的陕西省关中地区虽非产茶重镇,但其在古时,却是茶马古道上连接西域的重要商品集散地。为了便于运输,当地人发明了将散茶紧压成砖型的特殊工艺,制成了最初的茯茶。”


将茯茶与“茶马古道”对接,不仅展示了茯茶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令读者对茯茶的由来更为明晰。显然,这些内容并不会出现于通稿中。


整个互联网都是素材库


接下来,回溯完茯茶的“前世”,就该讲一讲茯茶的“今生”。文章中写道:“随着‘围炉煮茶’的兴起,使得西安不少茶馆也推出‘茯茶罐罐茶’‘炭火茯茶’等茶饮品,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时下,围炉煮茶的“热度”居高不下,记者通过观察与走访,将茯茶与围炉进行结合,展现出茯茶既可以很传统又可以很“潮”。古人云“功夫在诗外”,那么在此处我想可以称之为“功夫在通稿外”。


最后,我想说,不要被通稿那几页A4纸所局限,整个互联网都应该是稿件撰写的素材库。


而在每一次改写通稿之时,少一些“差不多行了”,多一些“能不能再好一点”,相信 “通稿”改“好稿”的可能性也就大了一些。


新闻成稿


从“茶马古道”到“一带一路”:“丝路黑黄金”缘何香飘数百载?


中新网西安12月11日电 题:从“茶马古道”到“一带一路”:“丝路黑黄金”缘何香飘数百载?


“我们坚持手工制作茶砖,不仅是为了继承老祖先一代代传承的传统技艺,还因有许多咱老陕馋这一口‘老味道’。”陕西省咸阳市泾阳茯茶传统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贾根社坦言。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咸阳出砖茶。”在中国的茶叶版图上,地处秦岭以北的陕西省关中地区虽非产茶重镇,但其在古时,却是茶马古道上连接西域的重要商品集散地。为了便于运输,当地人发明了将散茶紧压成砖型的特殊工艺,制成了最初的茯茶。

图为制作完成的茶砖。 李一璠 摄


贾根社称,相较于绿茶的淡雅,“老陕”更喜欢茯茶的浓烈、厚重。茯茶不能泡。必须熬着喝,如同秦腔一般,“吼”着才过瘾。“朴素”的茯茶茶砖虽貌不惊人,但却暗藏“金花”,入口微涩,后味却茶香浓郁。茯茶代表着陕西人醇厚朴实的性格。

 

据介绍,咸阳茯茶经过发酵、煮熬、炒制、发花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作后,茶叶最终会长出饱满的“金花”,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咸阳茯茶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古时商人往来时,路途时间久,茯茶因其随放置时间越长,发酵越充分,口感越醇厚的特性,被制成便于携带的砖茶,茯茶也有了‘丝路黑黄金’的美誉。”贾根社谈道。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自陕西咸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咸阳茯茶制作技艺,是联合申报项目之一。贾根社听闻此讯,一夜未眠。

图为贾振翻转陈化中的茶砖。 李一璠 摄


“传统手工制茶中的夯茶砖等工序,使得茶砖每一方寸都密度不同,致使各处发酵程度有差异,品茶时则风味丰富,这是手工制茶之‘妙’,是与机械批量生产的‘克隆式’茶砖最大的差异。”贾根社之子贾振说道,他目前是贾家第13代技艺传承人,接过了父辈的接力棒,守护这古老的技艺。

 

在茶砖进行陈化的阁楼上,记者看到贾振不时翻转着茶砖,令其每一面通风充分、发酵均匀,茶砖中的“金花”,在贾振和工人们的精心照料下缓缓生长。

 

茯茶“老味道”除了被“老陕”偏爱,也用新姿态“进军”年轻人的生活,记者走访街头了解到,陕西本地奶茶店近期一款以茯茶为底的奶茶,因其入口咸甜,茶味浓郁,频被年轻消费者“点单”。此外,随着“围炉煮茶”的兴起,使得西安不少茶馆也推出“茯茶罐罐茶”“炭火茯茶”等茶饮品,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来“打卡”,三五好友,围坐茶炉,一壶茯茶,几碟小食,古老茯茶文化与新社交风尚一同融入茶香之中。

 

目前,咸阳全市共有茯茶生产加工企业70余家,营销企业近120家,从业人员2万余名,年综合产值近30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及西亚、中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茯茶“走”出国门,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陕西名片。

 

“茯茶制作技艺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古老的制茶技艺需要守护和传承。我在茯茶的‘老家’,制好一方茶砖是我一生的使命。”贾根社如是说。(完)


通稿原稿

“陕西省著名商标”,连续多年荣获茯茶产业“突出贡献奖”,传承人贾根社连续多年荣获泾阳突出贡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先进个人,泾砖茶业在国内各大茶博会及展览上屡获殊荣,2015年所产泾阳茯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CCTV10《探索发现》、《文明密码》、CCTV7《乡土》、香港《文汇报》、凤凰网等权威媒体多次探索报道,如今在陕西贾根社建有泾阳茯茶传承馆、非遗博物馆、泾阳茯茶文化研究中心以及根社茯茶文化培训基地,为产业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为当地茯茶文化研究和产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泾阳茯茶是传统手工制茶的杰出代表。生产周期长、工艺繁复、自然环境要求具有独一性的特点,使它除了具有发酵茶的一般功能外,还具有任何其他发酵茶不能替代的特殊功能。


其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历史价值:

泾阳茯茶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延续至今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陕西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泾阳茯茶有“丝路黑黄金”的美誉,作为我国历代西北茶政的核心区域传承至今。


2、文化价值:

泾阳茯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3、工艺价值:

泾阳茯茶制作技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都需要参与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纯熟的技术,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且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泾阳茯茶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技术本身是无形的,记录仅仅可以保存,但是它并不能把原来的东西体现出来。非遗还是体现在传承人的身上、手上、头脑里,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4、经济价值:

自2012年起,泾阳茯茶已经成为泾阳乃至陕西的支柱产业,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泾阳茯茶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链接,解决了当地相当数量的人员就业问题。在国家的重视下很多古老的非遗项目被抢救性保护下来,泾阳茯茶在各级政府的关注下重新焕发活力,传统的制茶文化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陕西贾根社建设的非遗博物馆也全年免费向社会开放,从2014年起泾砖茶业搭建平台实施“研培计划”,一方面让原汁原味的非遗制茶技艺得到展示,另一方面也让传承人能够与业内茶人、茶爱好者、学者、学生及当地农民、百姓交流互动,共同推动泾阳茯茶的健康发展。


2017年企业为了更好的宣传泾阳茯茶这一历史悠久的瑰宝,自筹资金600余万建立了泾阳茯茶历史非遗传承馆。

非遗传承馆共四层


第一层:非遗技艺传承馆,主要介绍茯茶原料的分类,传统手工制茶技艺流程,明清时期手工制茶所用工具。


第二层:茯茶博物馆,主要介绍从明清至今各个时期的茶品。


第三层:木仓坊,主要介绍茯茶的传统的陈化工艺。


第四层:风干坊,主要介绍茯茶的传统的干燥工艺。


2018年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大力宣传“泾阳茯茶”品牌,参加了:第三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昆明)官渡全国非遗联展、第十二届西安茶博会、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投资展览会、第六届西部茶博会、第八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等茶产业相关博览会。


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单位、作为泾阳茯茶代表性传承人贾根社,如今泾阳茯茶之发展稳健优态,2018年泾砖茶业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参观了解茯茶文化万余人,茯茶文化体验中心如今改造尚未完全,2018年10月至今已接待全国各界爱茶人士千人,为他们深入和全面的推广了泾阳茯茶文化,面对广大热爱并热衷泾阳茯茶和泾阳茯茶文化的各界人士,由于资金的严重不足,接待能力有限,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茶友及茯茶文化爱好者,我们泾砖茶业恳请政府能够预支部分资金,更好并尽快的将泾阳茯茶文化体验中心完善打造成功,为泾阳茯茶文化的集中再现、为地方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增添力量!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作者:张一辰(中新社陕西分社采访部主任)

编辑:熊静怡

责编:魏园


推荐阅读

荐读|ChatGPT 爆火,这些伦理问题值得关注!

别把无聊当新闻


贾樟柯朋友圈50次“吆喝”!新闻职业精神“不止不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