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贴!新手记者实习期这样蜕变!
我是中新社内蒙古分社的视频记者崔博群,一名刚刚度过6个月实习期的新手记者。
图为在草原上采访牧民
影视动画科班出身的我,对电影视听语言和影视制作技术等有一定的基础,但却缺乏新闻理论知识。虽然有过5年多的影视行业工作经历,但却没有任何新闻行业的从业经验。
实习期间,我发稿共87篇,从踏入陌生领域的小白,快速蜕变成了一名能独立工作的新手记者。
如果你也刚刚入行摸不着头脑,我的经历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1
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快速成长
今年春天,距离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2000公里外的大兴安岭北麓冰川即将消融,这正是驯鹿产仔的季节。我遇到了第一个重要任务:编辑完成《使鹿部落的新生》这一视频稿。
图为《使鹿部落的新生》视频稿截图
我拿着超过90GB的1000多条视频素材,用两天时间反复观看,让自己尽可能熟悉每一帧画面,先以自己对使鹿文化的理解和创作思路大胆写作。
可惜自己写作的稿件离合格还有很远。
老师要求我严格按照倒金字塔结构,重新构建这篇视频稿件的框架,结构必须清晰、逻辑必须严谨。
接到老师的反馈,我仔细斟酌、反复调整,从写好一段导语,到讲好一个故事,字幕间距、配音语调、配乐音量等视频制作的种种细节都在制作过程中显现。
这种“搭框架”加“抠细节”的方法,为我清晰地建立起“完整而标准的视频稿”的概念,对我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经过多次修改,稿件终于通过审核,最终发表,这是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稿件中,而且该稿还获得了当周的总编辑奖,对我来说,更是莫大的鼓舞。
图为《使鹿部落的新生》视频稿截图
第一次成功发稿让我认识到,新闻小白要创造各种机会去请教前辈。前辈老师们往往都乐于分享经验和技术,只要我们不抱有糊弄作业的心态,用心去探索、认真去请教,一定会得到细致和悉心的指点。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不懂装懂,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自我感觉良好”。
想要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记者,我们更要广交朋友,善于打开自己,遇到问题勇敢寻求帮助,或许同行的媒体老师,或者是活动现场的志愿者,亦或者保安大哥、保洁阿姨,谁也不知道这里面哪一位会为我们提供最为关键的那一根稻草,拉我们成功“上岸”。
2
采访要做好万全准备
6月中旬,我来到大兴安岭南麓的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这里将迎来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鄂伦春族篝火节。关于鄂伦春篝火文化和当地的一些非遗项目,我做了比较充足的准备,信心满满要完成一篇好稿子。
但在去往目的地的途中,却出现了意外:我从呼和浩特出发到哈尔滨转机时,没有办理后半程值机手续,一个人被丢在了哈尔滨机场,而当天再没有去往鄂伦春自治旗的班机。
图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清凉中享鄂伦春热情》视频稿截图
面对第二天即将开始的篝火节,以及已经约好的采访,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搞砸了。那时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紧张,顿时手足无措。
后来,我坐了12个小时的火车在第二天一早赶到鄂伦春自治旗,与采访的大部队汇合。在火车上的那一晚,自责和懊悔让我彻夜难眠。
好在经过辗转我还是及时到达了现场。当我走进森林时,看见当地民众准备了烤肉、柳蒿芽,载歌载舞喜迎八方来客,为晚间开始的篝火节做准备。那一刻,我决定暂时放弃原本想要做的非遗项目考察,让自己融入这一年一度的狂欢。
图为鄂伦春自治旗森林里的篝火和烤肉
当天中午,我迅速完成了短视频稿件《内蒙古大兴安岭:清凉中享鄂伦春热情》,该稿在中新网的点击量111.8万。
这次的教训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做记者不是惦记着稿件就可以,而是要细心处理涉及到采访的诸多事情,一个视频记者是一支简易摄制组,采访和拍摄工作细碎繁琐,并且很容易因为准备不足而让自己“陷入绝境”,而忘带东西和设备故障最是常见。
我们一定要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在采访前做好各种准备,让习惯变成标准流程。
再补充一个重要的经验,出差采访一定要带电脑和硬盘用来备份素材。因为丢素材虽不常发生,但后果往往很难承受。
3
新闻现场不可替代
牧民转场,是我自主策划完成的另一个视频稿的核心。在内蒙古,转场是游牧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牧民通过轮牧让草场有时间休养生息,以保护自然草场。但如今,有条件转场的牧民其实并不算多,年轻一代的牧民能把转场传承下来的更少。
图为记者帮助牧民为难产母牛“助产”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夏季转场从5月底开始,但因为锡林郭勒草原去年干旱,冬季牧场没有准备好,“90后”牧民钢苏勒德的转场工作推迟到了7月初。
我来到草原深处,与牧民一起踏上了为期3天、行进100公里的“转场之旅”。转场途中,我们遭遇风雨,又见彩虹,还遇见难得的“日月同天”景象。夜里,我们就和牛羊睡在一起,与星空对话,与古老的游牧传统对话。
图为《3天100公里 内蒙古“90后”牧民的游牧之路》视频稿截图
3天时间里,通过不断地沟通和探讨,游牧文化给予我心灵深刻的震撼,而这也最终得以在稿件中呈现。令人惊喜的是,转场途中还新生了一头小牛,草原上的生命力令人感动,我的视频稿件也随之完成。
《3天100公里 内蒙古“90后”牧民的游牧之路》稿件收获104.6万播放量,并被国外媒体转载。特别是在当地,这篇稿件被广泛传播,钢苏勒德也成了当地的“网红”。
图为转场途中的晚餐
这次采访经历让我体会到了新闻现场和亲身体验采访的重要性,只有到达现场才能感受到新闻故事背后的温度和深度。到达现场之后,也应该尽量将自己置身其中,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才能传递出“真实感”和“体验感”。
内蒙古幅员辽阔,动辄上千公里的路程为到达现场带来不小的难度,但作为视频记者,摄影机是我的眼睛,我最相信我看到的,也最相信自己驾驭它的能力。
▼
推荐阅读
新闻传播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原来是TA!
气象新闻就是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