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幻想了,英语不会凉。

楠姐 快妈慢娃成长记 2021-09-28

好像每隔一段时间“英语无用论”就会冒出来一次。

记得前年王思聪就怒怼过“英语无用”:都9012年了还有人没出过国?当然这话说得不怎么样。
今年年初的两会上,又有政协委员提议取消英语学科的主科地位,高考也不用考。舆论大力支持的呼声还很高,很多教育公号居然也赞同。

接着教育部和MSE解绑,KET、PET降温。于是又有人把这套搬出来了。

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反正我挺无语的。“英语无用”、英语“凉凉”,还早着呢!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为什么?先看看英语是怎么进入义务教育大纲,然后一路发展到抢个MSE考位都像春运抢票一样的。

聊这个必须提到一个关键词: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18日,邓小平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会上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从此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道路。

两方面意思:

第一“改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学习国外先进理论和技术;
第二“开放”,逐步打开国门,国际交往日渐紧密,要开展国际业务、发展国际贸易。
带来了什么?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变得尤为重要。
从顶层架构上来看,英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演变也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完全吻合⬇️

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同年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讨论加强外语教育、提高外语教育水平,培养外语人才的办法和措施。

1978年起,所有高考考生都可参加外语考试,但成绩不计入总分。

1981年5月,中美代表团在华盛顿签署了“托福入华”协议。同年12月,托福在中国举行首次考试。

托福进入中国打开了通往国际教育的大门,也带动了高考英语标准化改革。

1983年起,英语成绩按100%计入高考总分。
1987年,中国第一个专门的教育考试机构——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成立。
1982年6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成立(后更名为中国翻译协会)。

1987年,大学英语四、六级开考。

1980-90年代,出国潮。也由此带动了英语培训的热潮。新东方、英孚、疯狂英语在这个时期创立、发展,一路火出圈。

2001年,教育部要求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起始年级定为三年级。此后全国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以上内容部分来自《21世纪英语教育》295期。)

进入本世纪之后的教育政策不细说了。

那么为什么近几年会出现“英语已经可以退场”之类的说法?

最主流的说法是认为中国强大了,曾经强大的西方国家不行了,中国已经没有必要再向美国或其他国家学习,中国学生也没有必要再出国留学。
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超高速增长绝对值来说,中国确实强大了。但也要看到,今后中国不会再有改革开放三十年那样的经济增速,相反这个增速会逐渐下降,越来越平缓。
好几年前我看过一本书,叫《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转型与突变》,大概十年前出版的。

书里提到:邓小平曾经预言,中国经济的崛起需要两个30年。我们正站在前30年的重点,后30年的起点,处于新的转型阶段。中国的经济总量排名全球第二,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不是经济强国。

那么站在当时的时间节点看现在,正好是“后30年”的中段,也就是转型的关键期。站在现在的时间节点看将来,中国在未来十年仍然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国家。

所以怎样评价中国现在及未来的发展状态呢?正在以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速发展,GDP总量未来十年大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但即使这样,中国的人均GDP和美国比也还差得远。无论是高科技硬实力,还是文化软实力,美国仍然会领先,也仍然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

所以中国一方面要加快向外学习,一方面也要花大力气培养高科技人才,同时要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输出、文化输出储备人才。

这说明什么?说明英语真正成为了“基础教育”,英语学习也会越来越接近语言的本质:工具——不管对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一样。

说白了,只会考试不够用,还要真正会用。要能用它来学习,用它来输出。事实上大趋势一直是这样的,只不过今后会越来越明显。

所以你说还要不要学英语?英语学习的要求是降低了,还是更高了?


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再来说说为什么要尽早开始英语启蒙。特别是小孩两三岁的时候,连普通话都还说不利索。
除了现实的理由,不妨再从科学的角度看看。学习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弄清楚了学习的科学,才能更有效率地学习。
首先是语言学习的红利期
BBC有部纪录片叫《婴儿的秘密生活》,里面提到一项研究结果:
婴儿生下来就准备好学习任何语言。成人只能分辨组成母语的45种声音,但6个月的婴儿可辨识世界上任意语言的150种声音的区别。
随着逐渐长大,婴儿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语言:母语,而忽略那些不重要的音素。 他们大脑中与母语相关的神经反射被一步步强化,而与之无关的则越来越不活跃。

这里面说了一个学习语言的很重要的前置能力:辨音能力
0-6岁的儿童天然辨音能力更强,所以模仿语言毫不费力,准确度还更高。这也是为什么经常能听到小孩说一口地道外语,但大人的口音很难改。
举个慢慢的例子吧。
有一次她重感冒,说了一句“I'm fine”,但因为鼻塞严重,说出来就变成“I'm fine-d”。
当时我一下就想到美剧《老友记》里的一集,Monica得了重感冒还坚持自己没事拒绝休息,反复重申I'm fine,结果说出来都变成了I'm fine-d。
于是被Ross嘲笑:
When you are saying you are fine-d, you are not fine. 当你说“你很好…哪”的时候,你就已经不好…哪。

有意思的是不管我得了多重的感冒,也没说出来过I'm fine-d,大概因为我从来没有发对过fine这个音,没做到过上学时老师教的“把舌头放在正确的位置”和“精确运用发出一个音节需要调动的70块小肌肉”。
但是慢慢可以。和我中学才开始学英语相比,她不到两岁这个起点,让她听得更准,也说得更准,而且毫不费力。
再就是英语思维
发音决定你说的是不是“普通话”,英语思维决定了你说的是不是“人话”。
什么是英语思维?
那怎样才算一句“标准的人话”?放在英语里就是要时态正确、用词地道、语序符合英文表达惯例。想想我们在和老外聊天时,是不是都会先在脑子里按这个标准过一遍。
慢慢肯定是不懂这些的,但她从没弄错过语法、时态或者语序。
比如她讲发生过的一件事会说I went home,而不是I go home;
重复我的话时会说:“Oh, no.” said mum,而不是mum say: Oh, no;
生气了会说I'm cross而不是I'm angry,因为她读的书里都是这样说的;
她想表达“今天我去公园了”会自动把“今天”这个时间状语后置,变成I went to the park today。
她还能听出我的语法错误:
这就是早期形成的英语思维。到十几岁母语思维已经非常强势的时候,想说对一句英语就得靠记语法了。
最后一个是避免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倒挂

上小学后甚至十来岁才开始学英语,到时从hello, how are you, this is a ball,my name is …开始学起,大孩子会觉得没意思。哈利波特有意思,但语言能力又跟不上,读不懂,说得就是这种困境。



营销学里有个很有名的理论叫“黄金圆环”(golden circle),讲了一个领袖力模型。

圆环的最外层是What,“是什么”,讲结果;
第二层是How,“怎么做”,讲方法;
最内层的核心是Why,“为什么”,讲理念,也可以叫信念或者情怀。
通常人们思考、行动和沟通的方式,都是由外向内的,直接铺开大量复杂的信息,比如事实、特点或图表,但是无法激发人的行动。
而激励性的领导者都从内向外地思考、行动和沟通,直接和大脑中控制行动的部分沟通,然后再理性地陈列“怎么做”和“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人们不会因为你所做出的结果而买单,会因为你做的理由而买单。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领导者和组织能够激发行动,而有的不能。
举个苹果公司的例子。
绝大多数苹果公司的竞争者是这样做市场营销的:“我们做最棒的产品,设计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你想买一台吗?” 这就是大多数人的交流方式,也是大多数市场推广和销售所用的方式。
但苹果是怎样营销的?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不断把产品设计得精美、简单、界面友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顺便做出了最棒的产品。想买一台吗?”

看到区别了吗?感觉完全不同,对吧。

这个“黄金圆环”法则是美国营销顾问Simon Sinek提出的,他曾在TED做过演讲专门阐述这个法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我发现这个模型完全可以用到育儿上。比如英语启蒙这件事,怎样激励小孩去做?怎样促使家人在这件事上做你的一致行动人?你自己想做这件事的驱动是什么?
先搞清楚Why,然后才是How,而What只是最后结果的呈现。这个逻辑搞拧巴了,就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容易一叶障目,或者人云亦云,没法对形势作出全面客观的判断。
相关阅读:
有一说一,在KET、PET这件事上,你可以放过小孩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