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小企业加入数字经济“朋友圈”,需要什么样的平台?

人民政协报 政协君 2022-06-22

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力量。而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最具勇气也最为敏捷的群体,疫情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加速键,也成为中小企业寻找机遇的新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反复,对抗压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谁能更快地实现数字化转型便成了企业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

来看看中小企业主是如何探索数字化转型的。

数字化转型

已是必修课


广东三辉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邵灿辉:

仅以文旅消费行业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线下文旅消费严重受阻,给文旅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如以电影业、旅游业等为主的线下文旅产业一度停摆,越来越多的文旅企业都开始转向云端自救。


西安广鑫灯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林科: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时,给公司业务带来了很大的困境,后来我们认识到必须及时转向数字化。不能上班,公司就通过线上办公软件进行视频会议,沟通安排工作,并且迅速打造了“买灯网”上的灯展板块,把线下灯展搬到线上展览,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观众不能到线下展馆参观灯展的问题,非常及时,效果也非常好。


万物新生集团爱分类爱回收CEO

陈静晔:

用两个词来强调中小企业使用数字技术的重要性,那就是“迫切”与“特别紧急”。

以公司旗下的社区垃圾分类项目为例,首先是管理效率提升。数字化管理实现了全流程可追溯,第一时间探测异常现象并修复;其次是运营效率提升,智能化路线规划有效安排人力、运力,节约资源;最后是用户体验的提升,通过打造数字化积分体系,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提高用户黏性同时也带来了业绩的稳步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李新社:

快速拥抱数字化给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新机遇,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将加速数字化转型看作是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种浪潮正在蓬勃壮大,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数字化能力已成为企业商业创新力的重要基石。近日,戴尔联合IDC发布的《2021中国小企业数字初始化指数2.0》白皮书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规模正持续扩大、订单数量增加,整体的数字化水平迅速提升。

虽然趋势可喜,但现实困难犹在。不了解、不擅长、不具备……目前在面临数字技术的应用时,仍有一部分中小企业持观望态度。在采访中,许多企业主谈起了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中小企业

仍有挑战


民建北京市海淀区委会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北京梦天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欣宁:

迄今为止,很多数字化转型的中小企业仍停留在概念阶段,他们被一连串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名词搞得晕头转向,缺乏具体的可实施性方案。

我认为,企业可根据客户需求和用户使用习惯来进行数字化转型,而不是专注于技术本身。同时,企业员工要形成共识,如果该行业数字化程度很高,就紧跟龙头企业的步伐,如果该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不高,就从小的方面先入手。


天津旅汽客运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伟: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还是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并不需要过度引入各种数字化工具,重要的是要引入自身转型中确实需要的数字化工具,从而实现更高效能。因此,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采用相关措施,不需要跟风参与。


广智微芯联合创始人、CTO

崔东顺: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中小企业可以在哪些细分领域找到“高含金量”“高价值”的应用场景?如何促进新兴技术和场景应用的持续落地?

我认为,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网络这些新兴技术都有非常多的高价值应用场景。以区块链为例,食品安全就是它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能实现对食品供应链每一个环节的追踪。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可以综合考虑本地云端计算以及边缘计算,通过云端获取数据,并实现本地智能部署,从而节约大量运算资源。


声网Agora创始人、CEO

赵斌:

像云计算以及云端虚拟世界对中小企业来说一点也不遥远,且非常适用于中小企业。因此我认为,要想实现数字化,还是需要打开思想,需要勇敢接纳新技术。


解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转型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来看专家学者、委员又有何建议?

共建生态需要

“内外兼修”

政策支持

202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就印发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坚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为支撑,以提升中小企业应对危机能力、培育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助推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实现复工复产,增添发展后劲,提高发展质量。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又联合17个部门以及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145家单位,共同启动了“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去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各省市地区政府也相继引发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文件……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特聘研究员

吴跃农:

从相关政策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政策共振期。政策的扶持将有利于加快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而下一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快与慢、好与坏,则更多依赖生态的搭建。

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商协会等形成合力,提升中小企业数字转型能力。

如可通过数字技术机构和平台,协助促进中小企业导入IT目标,为中小企业数字转型提供咨询;同时制定推动IT服务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的方案和措施,为中小企业开发和提供成本低廉的IT工具和优质服务;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转型环境,推广共同数字平台建设。还要提供金融扶持,通过低息融资支持,对中小企业改善内部运营、创新经营方式等引进信息技术投资提供贷款,对开发商使用中小企业转型的IT工具投资提供融资。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

骆沙鸣:

助推中小企业数字化,一方面要依靠中小企业自身的“不等、不靠、不怕”以外,还需要建立完善数字化生态体系,建立更多的产业联盟和共享数据库,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构建更广泛的数据“朋友圈”,营造更安全可靠的中小企业数字经济网络空间共同体,给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平台。

而在“双碳”目标下,中小企业同样有绿色发展目标。数字化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实现绿色发展。如在推动产业数字化、园区化、生态化的同时,可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绿色管理平台,将“3R”(减少原料reduce、重新利用reuse、物品回收recycle)理念融入清洁低碳循环生产,加快中小企业产品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认证、绿色营销、绿色采购、绿色消费、绿色回收、绿色再制造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循环。使中小企业掌握更多的绿色设计、绿色技术等,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生产数字化、产品功能化、标准低碳化、包装绿色化、循环利用化,提升中小企业在“双碳”背景下的抗压力,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生产、更高品质的生活品、更高颜值的生态圈。

拓展阅读

共建“中试服务平台”

助中小企业数字化加速跑

中小企业数字化是近几年我国“产业数字化”的重大举措。而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企业的"云上步伐",放大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关村硬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静表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既是突破,也是挑战。她认为通过数字化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可有利于打破科技创新供需之间的“藩篱”,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进一步形成数字生态化,助力中小企业开拓硬科技数字经济新蓝图。

据程静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硬创空间旗下重点项目“中关村智造大街”便开始了先行先试。联合产业链条上的多家服务机构及数字化服务商,依托中关村智造大街公共服务中心搭建起的“数字化硬科技一站式服务对接平台”,围绕“北斗七星服务生态链条”上的相关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急需的“技术服务包——在线精准对接服务”,实现了足不出户“云服务”,自给自足“生态圈”,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构建起了中小企业数字经济“朋友圈”。

俗话讲“独行快,众行远”。程静告诉记者,中关村硬创空间已在京津冀、山东、山西、湖北、浙江、福建等地建设了“中关村中试测试平台”,实现了数字化“物联网中试测试实验室”建设,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辐射到全国各个科技园区,让科技成果和资金、渠道流动起来,形成了“科技活水”,让各个实验室之间的科技成果产生化学反应。

“现在一家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科技园区和一站式服务平台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得更快。”程静说,中试服务平台作为技术创新的载体,是实践技术、工艺的商业化必经过程,也是创新成果向生产领域转移的技术经济重要抓手,是鉴定和评价科技成果知识价值的最好手段,也是技术换资本的前提。中试服务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科技产业化的“造血机”。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服务模式、平台搭建、人才培养、利益分配机制、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仍缺乏科技公共中试服务平台。

对此,程静建议,可将“物联网+科技公共中试服务平台”列为各城市重点实验室,全面参与前沿技术的工程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物联网+一站式中试服务平台”,加速技术市场化;同时可制定国家中试服务平台建设标准,鼓励各城市联合专业的中试团队,共建围绕核心产业构建中试服务生态平台,开放共享公益,形成技术服务产业内循环,加速本地产业转化落地。

“我相信,通过平台对接全国技术化应用,加速转化落地速度,可以更好地助力本地传统产业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快速提升。”程静说。

原文刊登于

2021年11月19日《人民政协报》

第5版民营周刊

作者丨人民政协报记者 孙琳

在原文基础上改编

编辑丨赵爽

审核丨毛立军

往期精选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hengxiejunnews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