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君

其他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撰文:开展“乡村著名行动”

唐承沛全国政协常委民政部副部长“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海子《面朝大海
2023年11月9日
其他

【成长·科普】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你不懂他

近日,一部反映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电影《学爸》在各大院线上映,影片以“幼升小”为切口,讲述了黄渤饰演的平凡父亲雷大力为了儿子顺利升入理想小学,被迫卷入“鸡娃”困局,父子俩之间展开的一系列“斗智斗勇”,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其中雷大力因教育儿子而崩溃的片段,更是让很多家长直呼“这是在演‘我’”:三个半小时前写的“口”字,三个半小时后最后一笔还没封上,孩子这半天都干啥了?大人看来非常简单的数学题,为什么孩子就是算不明白?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加减运算,牛奶喝了很多杯,路也走了很多遍,为什么孩子就是关注不到点上?事实上,儿童“拖延磨蹭”“粗心大意”“精神溜号儿”都与其当前的注意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在步入小学后,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似乎更加司空见惯,2019年,《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项基于两万名家长的调研数据显示,九成家长曾因辅导作业情绪崩溃,其中四成家长会在辅导作业过程中出现打骂孩子等失控行为。在崩溃原因方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最大元凶,52.32%的家长因为孩子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崩溃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注意力问题列为引起全球儿童学习障碍的首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7岁之前是儿童注意力形成与快速发展的关键期;7~12岁是儿童注意力培养、训练和矫正的关键期。如果在关键期儿童的注意没有得到良好发展,可能影响儿童后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从而影响儿童各方面的成绩。大量新闻也显示,辅导作业崩溃的现象往往发生在中低龄儿童家庭。然而,儿童是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群体,“注意力不集中”现象背后,存在着儿童特殊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不少家长正是因为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而误解孩子,久而久之,家长痛苦,孩子也痛苦。因此,了解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其应对方法对于促进儿童发展和家庭和谐有着重要意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不怪孩子儿童注意的发展与其身心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相较于成年人,儿童注意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相对被动。例如儿童需要老师反复提醒“小眼睛看老师”,这是因为儿童兴奋抑制的产生比较迅速,第二信号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弱,容易被外界新鲜、突变和运动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有意注意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强化。其二,注意的稳定性较差。例如儿童总是没一会儿就坚持不下去了,这是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尚处于生长发育中,某些机能还未充分发展,如果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者从事单调、枯燥的活动,大脑会产生疲劳感,无法长时间保持集中。其三,注意的广度不足。例如儿童有时“顾头不顾尾”,抄写时容易抄漏、抄错,读课文时不能流利地将一句话完整读完。这主要是因为儿童大脑中调节注意的网状结构还未完全髓鞘化,因此儿童注意的范围有限。其四,注意的分配能力较弱。例如儿童难以“一心二用”,“边听边做”“边说边写”的能力有限。因为分配注意的前提是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至少有一种是个体非常熟练的。儿童掌握的知识经验不够丰富,技能技巧也不够熟练,加上注意的控制能力不足导致儿童注意的分配能力较弱。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第一,儿童注意的发展与认知发展水平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首先,儿童注意的发展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根据教育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需要借助具体物体的心理表象进行,具有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7~12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尽管思维开始具有可逆性,但运算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对于不存在的事物或从没发生过的事情还不能进行思考。因此,儿童是从具体的事物中感知学习的,算式、汉字、单词等符号在儿童眼里与“乱码”没有区别。例如,与其让孩子死记硬背“2+3=5”,在屡屡受挫的过程中丧失关于学习的兴趣与自信,不如借助生活场景帮助孩子理解算式背后的含义:先拿两个橘子,再拿三个橘子,一共五个橘子。其次,儿童的知识经验有限。例如,“国家”这个词组对成年人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对象;对于初学汉语的儿童来说可能每个笔画都是注意的对象。再加上儿童注意的分配能力较弱,更容易疲劳、走神儿,导致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不聪明”,怎么都教不会。第二,儿童的注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一方面,情绪直接影响注意的选择和效果。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注意的广度和柔韧性,消极的情绪和情绪波动容易导致注意力的转移与分散。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偏弱,所以情绪对于儿童注意的影响更加明显。例如,家长盯着孩子写作业,一旦发现写错就“音量骤增”,导致孩子神经紧绷,或者盛怒之下说孩子“笨”,这些也不利于孩子将注意集中于作业本身。另一方面,兴趣直接影响注意的选择。儿童总是不自觉地关注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对于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鸟鸣声、老师鲜亮的首饰、窗外的景色似乎更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因此,在活动的选择和组织过程中应该贴合儿童的兴趣,尽量增添趣味性。喜欢游戏是很多动物的本能,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将游戏与学习巧妙结合,使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互作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儿童的注意还受生活习惯、家庭教养方式、后天训练与强化等多种因素影响。首先,不良生活习惯不利于注意的发展。例如,儿童长时间睡眠不足,饮食缺乏锌等微量元素、长时间沉迷电子产品等,注意力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其次,注意力的培养与家长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例如,家长频繁命令孩子或者在孩子专注的时候屡次“打断”,一会儿跟孩子闲聊,一会儿送水果牛奶,这些行为也无益于注意的发展。同时,一些体育运动、艺术训练和心理游戏也是培养注意品质的重要途径。例如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注意力训练和强化,通过科学的“视、听、动”训练,有效矫正孩子“坐不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不良习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应该怎么办?创设适宜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儿童的注意易被新鲜、强烈多变的事物所吸引。因此,为能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首先,注意创设合适的环境,尽量选择安静明亮、宽敞简洁的地方,除了与活动相关的材料外,不要过多摆放其他无关的物品。其次,在儿童专注于正在进行的活动时,家长尽量不要频繁地打断或嘘寒问暖,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注意习惯。第三,建立合理的常规和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控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排除引起儿童注意分散的外部因素。明确活动任务,合理安排时长。一方面,儿童难以同时注意多个方面。因此,成人可以帮助儿童明确活动任务,把大任务拆解为阶段性的小任务。例如,家长帮助孩子将乐高、拼图、作业等拆解为几个部分,然后规定孩子逐个完成并计时,这有利于提升儿童在活动中注意的集中性和指向性;另一方面,儿童的注意时长有限。一般而言,3岁儿童的注意可以维持3~5分钟;4岁约10分钟;5~6岁约15分钟;7~10岁约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超过注意的时长,儿童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家长应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长,活动之间可以穿插其他活动或安排间歇性的休息。维持积极情绪,坚持正向评价。较大的情绪波动,尤其是失落、恐惧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儿童维持注意力的集中。因此应尽量为孩子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例如,当孩子取得进步或付出努力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孩子的优秀表现进行正向强化;反之,当孩子出现失误时,也不要急着批评否定,陷入“越错越怕,越怕越错”的误区,多一些耐心和包容,为孩子提供轻松平和的心理环境。调动儿童兴趣,妙用游戏训练。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和针对性的训练来强化儿童的注意品质。例如,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走迷宫、找茬、舒尔特方格等游戏,提升儿童注意的广度、稳定性以及分配注意的能力。再例如,在讲完绘本故事后,让孩子独立复述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甚至细节,以此来训练儿童的听觉注意力。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加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来训练儿童的视觉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这些活动均对儿童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有所裨益。诚然,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当自家孩子出现明显的注意力问题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权威机构接受评估诊断,必要时可以进行专业性的干预训练,进行训练和矫正的年龄越小,注意力训练的成效也越好。作者
2023年11月8日
其他

郑大发:赓续历史文脉,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其中强调“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湖南基地特约研究员郑大发近年来致力于民族理论研究,积极提出有关民族工作的建议。日前,人民政协报记者专访郑大发,请他结合专业研究与民族地区调研经历,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度,谈谈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相关感受与思考。▲郑大发
2023年11月6日
其他

卢德龙:书风画境得真意

卢德龙,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体育艺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书画院副院长,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市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农工党重庆市委会第三、四届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四川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版有《卢德龙书法精选》《卢德龙书画》《卢德龙书画扇面》《卢德龙画集》《中国当代美术名家·卢德龙书画作品精选》《当代中国美术名家精品鉴赏·卢德龙书画作品集》《时代风格·中国美术名家艺术研究——卢德龙》《荣宝斋画谱》《荣宝斋书谱》作品集;主编《二十一世纪著名书画家作品精选》(九集),编著有《实用硬笔书法教程》。
2023年11月4日
其他

《弘扬杏林文化精神倡议》从江西庐山发出

杏林文化以董奉杏林精神为标志,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医学实践过程中,自觉培育形成、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体现的是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影响。为弘扬杏林文化,一批专家学者投身对于杏林文化精神内涵的挖掘研究,提炼出杏林文化精神。10月26日至10月28日,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江西省庐山市举办。大会向全国中医界同仁发出《弘扬杏林文化精神倡议》。倡议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陶晓华宣读。全文如下:弘扬杏林文化精神倡议杏林文化是祖国医学与中医药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杏林文化犹如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仁心济世、和合医道、精于医药、诚信惠民为价值观,闪耀流传千秋之光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仁心济世:杏林始祖董奉以仁爱之心救治天下苍生,让人追慕崇敬。其中流传千年的典故“虎守杏林”“虎口取鲠”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和合医道:董奉通过对道家生命精神的领悟,从医入道,援道入医,将道家“返璞归真”的文化理念与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有机结合,具体表现在自然观之天人合一,社会观之人我和谐,健康观之阴阳平和,治疗观之调和致中。精于医药:董奉医术精湛,交州救燮,起死回生,面对重病、危病亦能游刃有余。“药以医为灵,医以药为显”,董奉来到庐山后,见当地山民外感内伤连绵不断,便就地取材,以杏果、杏仁、杏叶和各种中药材为当地山民防病治病。诚信惠民:董奉常普济惠民,其居于山中数年,为人治病从不收取分毫钱财,仅要求种下杏树数株,其通过卖杏换取到的谷物,又均用以赈灾救穷或供给旅人,董奉的普济惠民之心便是后世常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高尚品质的重要原因。在此我们郑重倡议:我们将竭尽全力投身到杏林文化精神传承,志愿献身人类的健康事业,自觉维护中医医风医德的尊严与神圣,弘扬、传承、创新、发展以仁心济世、和合医道、精于医药、诚信惠民为价值观的杏林文化精神,让中医药走向世界、造福人类!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2023年10月28日来源:2023年11月1日《人民政协报》往期精选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江西庐山成功举办谈火生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院士、专家精彩观点!来自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

10月26日至28日,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江西省庐山市成功举办。大会组织了一场专题报告,举办了“中医药杏林文化”和“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两场研讨会。现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观点摘登如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天然药物可能是中国的药学之光中医药走向世界必须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我国现在的原创药,很多来自天然药用植物。中国的天然药物可以总结成这样几句话:第一个就是经过两次发现,主要来源于植物。第二个是经过了两次访问,第一次访问是化学的,我们把它的化学基础弄清楚,化学结构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化合物;第二次访问是它的生物学原理。经过两次访问以后,中国出了好几个好的药物,这些药物不光今天我们中国在做,在西方的药店里、西方的医院里也在使用。第三个就是更注重靶点复杂、多重作用的药物。现代的科学技术正在改变我们对中药研究的思维方式。中药很多成分,比如说黄酮类的、皂苷类的、生物碱或者多糖吃到肚子最后不吸收,这个就被西方诟病,认为没有物质基础。实际上后来我们发现它是作用在肠道菌上,使肠道菌产生了代谢产物,这个代谢产物是吸收进血液的,它们在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明确地解释中药的化学成分、化学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原理。西方也开始明白中医药更复杂的道理。研究出一个药物能够服务社会,希望我们有中国的理论产生,能够指导很多新药的研究。就像我们的青蒿素获得了中国自然科学第一个诺贝尔奖。天然药物可能是中国的药学之光!全国政协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岐黄学者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江西庐山成功举办

10月26日至28日,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江西省庐山市成功举办。大会以“弘扬杏林精神
2023年10月29日
其他

谈火生 | 制度安排、回应性与政协委员的政治效能感——以H省政协“微建议”为中心的探讨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年委员、季常委、月主席”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调动政协委员的履职热情成为下一步改革的关键。以H省政协的“微建议”为例,探讨回应性和政协委员的政治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来自政协组织内部、政府和被代表者的正向回应提升了政协委员的政治效能感,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愿。这一方面丰富了回应性理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人民政协进一步深化改革,将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关键词:人民政协;组织内部回应性;政府回应性;被代表者的回应性;政治效能感制度安排、回应性与政协委员的政治效能感——以H省政协“微建议”为中心的探讨作者
2023年10月26日
其他

“大洪山论坛"圆满举办!20个国家和地区高僧齐聚湖北随州,共论中国禅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10月19日至20日,适逢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之际,为期两天的“丝路慧光·探寻华夏文明的足迹”系列活动的首站“大洪山论坛——中国禅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论坛在湖北随州圆满举办。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周先旺等出席论坛开幕式。齐续春在开幕致辞中说,中国禅宗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中国化最生动、最直观的体现。湖北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随州大洪山是曹洞宗的中兴祖庭,佛脉深厚,绵延千年。本次论坛有助于提高大洪山禅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助于促进中国禅文化的海外交流和弘传,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勃勃生机。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对论坛的举办给予大力支持。全国政协特别委托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向大会发来贺信,称本次论坛“展示了共享人类文明成果、共建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为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佛教智慧。”中国佛教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杨曾文向大会发来贺信,此外,海南省委统战部、中华文化促进会,蒙古、韩国、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有关部门,老挝中央佛教联谊会主席马哈本马·
2023年10月22日
其他

庐山市将举办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实录看这里

2023年10月19日上午,2023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中国政协文史馆召开。发布会邀请江西省庐山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庐山市委副书记、庐山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斌;人民政协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杨统连;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陶晓华;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章德林;江西省庐山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赵木林;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爱华出席,介绍大会筹备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主持人:郭思远
2023年10月20日
其他

黄璐琦:共建“一带一路”,中医药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讲坛】莫砺锋教授:风雨人生话东坡面对经济发展新的难题和挑战,全国政协委员王昌林撰文: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经济持续恢复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宁吉喆:解决好恢复不平衡问题 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原文刊登于2023年10月17日《人民政协报》第6版往期精选易纲: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几个特点林毅夫:关于当前宏观经济的三点建议黄润秋: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3年10月17日
其他

【讲坛】莫砺锋教授:风雨人生话东坡

编者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家灿若星辰,苏东坡便是其中之一。他以渊博的知识、卓然的才情、勤勉积极的人生态度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本期讲坛邀请莫砺锋教授讲述苏东坡的人生故事以及带给人们的启迪,这是他近期在江苏常州“龙城讲坛”的演讲。主讲人简介莫砺锋,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第八、九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第十届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顾问、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主要学术著作有《杜甫评传》《唐宋诗歌论集》《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杜甫诗歌讲演录》等,并著有《浮生琐忆》《莫砺锋诗话》《漫话东坡》《莫砺锋讲唐诗课》《莫砺锋讲宋诗课》等。苏东坡一生勤奋苦学。他曾向苏门学子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提出一种读书方式叫“八面受敌”法。他在写给侄婿王庠的信(《又答王庠书》)中说,我读一部经典要多次阅读,“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每一次都要从不同的切面进入经典,“每次作一意求之”。比如想探求古今国家的兴衰存亡以及圣人贤人所发挥的作用,就单独去探求这一个方面,不要生发其他的念头。另外再读一遍,探求人物事迹、历史旧事、典制掌故,也采用这个办法,“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今天就借东坡本人这个“八面受敌”读书法的思维方式来解读他。勤奋不懈的天才北宋时期有这样一个传说,苏东坡诞生的那天夜晚,他家乡附近的彭老山上,草木一夜之间全部枯死。为什么他一生下来,彭老山上的草木会枯死?古人相信凡是特别灵秀的人物,天地山川的灵气都凝聚在他身上,苏东坡的出生带走了山川的灵气,草木便枯死了。当时,还有第二个传说,66年以后,苏东坡在江苏常州去世,那天彭老山上的草木一夜之间全部返青,他的灵气又还给山川大地了。大家知道,苏东坡在古文、五七言诗、词以及书法方面都达到了北宋时期最高成就。而且,他在文艺评论方面也堪称天才。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写得很好,山水画也很有名。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此,这8个字成为对王维的定评。天才需不需要勤奋?当然需要。如果说,苏东坡的成功一半在于天才,那么还有一半就是异常的勤奋。他晚年对弟子晁补之说过,年轻时读书,每读一部经典,一定会从头抄到尾。贬官到黄州以后,东坡40多岁,已经闻名天下了,但是有人去看他,发现他在家里抄《汉书》,他自己说是第三遍抄《汉书》了。他抄书时第一遍用楷书抄,第二遍用行书抄,一边抄一边练字。东坡一生都在学习,一生都在思考,所以他的创造也是贯穿终身的。东坡不仅仅在文学艺术方面成就卓著,他的学问、兴趣遍布其他学科,甚至连理工科也都关注。2011年5月,中国矿业大学苏轼研究院揭牌成立。中国矿业大学是研究矿业、煤炭等的高等学府,为何会成立苏轼研究院?原来,苏轼是中国采煤事业的先驱,徐州的煤矿就是东坡在徐州做知州的时候发现的。还有一个有趣的事例。东坡59岁那年被贬到惠州,到惠州之前先路过广州。广州当时的地方长官叫王古,即王敏仲,他是东坡的朋友。东坡在广州停留了几天,王古不改旧态,热情地接待东坡。东坡到惠州后,就给王古写信,其中有两封的内容是建议王古安装自来水。原来,广州自来水的最早“设计者”是苏东坡。东坡两封信的原文都收在《苏轼文集》第56卷中《与王敏仲》十八首中的第11封和第15封。信的内容是说,广州的老百姓都喝珠江水,因为南海涨潮的时候海水倒灌,珠江水又苦又咸。在广州城外不到20里的地方,半山腰里有一个流量很大的泉水。东坡建议用粗大的毛竹管一根一根地接起来,把泉水引到广州城里,给老百姓做饮用水。这很像现代的自来水,只不过是用毛竹管接起来引泉水。苏东坡在这两封信里提供了一些技术方面的细节。他说,毛竹管一根根地接起来,不管接得多么紧,衔接的地方一定会有渗漏。东坡指点王古怎么解决渗漏问题,他说要在前面一根竹管较细的一头先缠上一层麻丝,再涂一层漆。东坡的另一封信告诉王古,用竹管引水,时间长了总会有沙泥堵塞。怎么检查堵塞在哪根竹管?东坡说要在每一根竹管上钻一个绿豆大小的小孔,再用竹钉把它们堵住。出现堵塞后,只要逐一拔掉竹钉,就可以断定在什么地方堵塞了。东坡是从惠州的一位道士那里学到竹管引水技术的。那时候他已经60岁了,这说明东坡一辈子都在思考,都在学习,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所以,苏东坡是在天才的基础上异常勤奋努力,才成就了一代文化巨匠。平易近人的大名家苏东坡不单是千古名人,在北宋就已是大名人。他22岁考上进士,主考官欧阳修预言,其成就一定会超过自己。他在考场上写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被后人选入了《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清代学人编选,代表着历代古文的最高成就。此外,东坡的诗、书法,很快名震当时朝野。东坡是名副其实的大名人,也是平易近人的大名人。东坡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他交朋友不看对方身份,上可以交玉皇大帝,下可以交卑田院乞儿,他从不歧视普通百姓。试举书法方面的事例来作说明。东坡是大书法家,他的字当然是墨宝,但是东坡从来不以奇货可居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书法。他在朝为官时,朝廷里的文官几乎每人都有他的书法作品,后来又扩大到武官。当时朝廷有一个武将叫姚麟,喜欢苏东坡的字,但是他跟东坡没有交往,无法弄到手。有一个叫韩宗儒的文官,就专门到苏东坡那里去要字,哪怕是一个便条、一封回信,都拿去送给姚麟。姚麟每得到一幅东坡的字,就馈赠10斤羊肉给韩宗儒。时间久了,此事被黄庭坚知道了,黄庭坚对苏东坡说:晋朝的王羲之,人家都传说他帮道士写字来换白鹅,他的书法叫作“换鹅书”,你的书法现在是“换羊书”,有人用你的书法换羊肉吃。东坡听了哈哈一笑,不当回事。有一天他正在办公,突然韩宗儒派人来送信,也没什么重要内容,无非是说今天天气怎样。东坡看过就说知道了,放到这里吧。过了半天,抬头一看,送信的人还没有走。东坡说你怎么还没走,那个人说你还没有给我们家老爷回信呢。东坡就说,你回去告诉你家老爷,本官今天不宰羊!话虽然这么说,东坡的书法还是很随意地送给人们,不光是官员,还送给平民,这一点特别了不起。黄庭坚有一次告诉一个人,说你不是想得到东坡的书法吗?我教你一个办法,明天东坡要到城外的一个寺庙游玩,你到那里去做些准备。第二天上午苏东坡果然去了,走到寺庙门口一看,居然放了一张桌子,桌上还铺了几张宣纸,旁边有砚台,墨也磨好了,几支毛笔也放在旁边。东坡看四周没人,却有这么好的纸,还有笔墨,就信手拿起笔来写字。写好以后,那个人就走了出来,拿到了苏东坡的墨宝。还有一件更感人的事情。东坡第二次到杭州做知州,有一天在州府衙门审理案子,一个被告和一个原告进来了。原告说被告去年冬天向他借了20贯钱,说好今年夏天还,时间到了他却不还,请给他做主。东坡就问被告,你怎么借人家的钱到期不还?被告说我不是不想还,是还不出来;因为我家是做扇子卖的,去年借了20贯钱当本钱,买竹子、买绢,做成团扇。本来打算今年夏天卖了扇子再还钱,没想到杭州今年夏天天气不热,扇子卖不动,结果本钱就回笼不了,实在是没办法。东坡一听非常为难,按照法律,被告应当还钱;按照人情,他是实在还不出来。古代的州衙门、县衙门,凡是在审理案件的时候,衙门的大门一定是打开的,专门让老百姓在外面旁听,以示公正无私。那天东坡在州衙审,很多人挤在大门外听。大家都知道东坡是大名士,也都想看看他怎么审这案子。东坡想了想,对被告说,你是不是家里积压了很多团扇卖不动?被告说是。东坡说你现在就回家拿20把扇子来,我帮你卖。那个人就奔回去,抱了20把扇子回来。东坡把它们铺在桌子上,拿起笔来,又是写,又是画,过了一会儿,20把扇子上都留下了他的真迹。写完画完,东坡就把20把扇子交给被告,说你现在拿到外面去卖,每一把卖一贯多钱。结果这人一拿出去,大家蜂拥上前,抢购一空,他就此还清了债。东坡当时不仅是一个地方长官,还是天下闻名的大书法家,而被告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东坡竟主动出手相助,帮他题了20把扇子,让他还债。这是一种什么姿态?平易近人。东坡是大名人,但是他跟老百姓之间没有距离,他也是我们的朋友。热爱生活的普通人林语堂先生有一本《苏东坡传》,是他上世纪40年代用英文所作,中文名是后译的。书的原版英文名为《The
2023年10月16日
其他

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用考古成果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编者按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由中国历史研究院指导,中国考古博物馆、青海省文物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的“从‘九层妖塔’到阿柴王陵——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精品文物展”9月28日在中国博物馆开幕,吸引着观众从传说走进真实,感受着青藏高原鲜活的历史图景和青海道镌刻的丝路印记。而在不久前,中国考古博物馆作为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的常设展掀起考古展参观热潮。如何用考古成果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人民政协报记者就此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走近出土文物与珍贵古籍,采访相关专家学者。让历史说话,讲好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步入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精品文物展展厅,左右两排精美艳丽的彩绘迎面而来。这是2002年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郭里木乡发现的木棺板画,描绘了唐(吐蕃时期)当地人们狩猎、帐居、宴饮、射牛等生活场景,被学术界称为“吐蕃时期美术考古遗存一次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的发现”。▲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精品文物展现场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地处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四个省区的交会地带。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表示,从1982年至今,热水墓群的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充分证明,该地区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重要的节点,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中转站。依托丝绸之路青海道,众多先民得以在青藏高原艰险的高海拔地区逐渐拓居,形成大大小小的高原古王国,各民族互通有无、相互依存、水乳交融,共同凝结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热水墓群是6至8世纪的重要墓群,其中,血渭一号墓被当地民众称为“九层妖塔”。▲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精品文物展现场▲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遗址1982至198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陆续对包括血渭一号墓在内的50余座墓葬展开考古发掘,以抢救性清理考古为主。自2018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热水联合考古队,对2018血渭一号墓进行考古发掘。该项目的负责人、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建华介绍道,“九层妖塔”是有关英雄格萨尔王的传说,当地民众将口口相传的“九层妖塔”附会于血渭一号墓,一方面在于该墓葬外形高大,底大顶小,形状似塔;另一方面在于该墓早年被盗,出土了大量金银器,与传说中妖魔藏宝之处相吻合。“从考古学角度而言,‘九层妖塔’只是一个符号,考古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搞清其墓葬形制结构、时代以及墓主人身份,为多民族融合、丝绸之路青海道研究以及遗产保护提供重要证据。以前关于丝绸之路青海道研究仅限于文献研究,热水墓群的发现则使之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韩建华说。在展厅中央,一枚小小的银印章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这件由骆驼图案与藏文构成的文物是2018血渭一号墓的重要发现。该墓葬的年代,根据树木年轮和碳十四测定,大约是吐蕃赤德祖赞(公元704~755年)在位时期,出土金银器、铁器、漆木器、皮革、纺织品等各类文物近1000件。韩建华表示,这枚银印章上镌刻的藏文,经过多位古藏文专家释读,可翻译为“外甥阿柴王之印”,可由此确定2018血渭一号墓的墓主人身份以及族属,这对于研究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生产生活以及葬制葬俗是非常重要的实物证据,也是反映唐(吐蕃时期)吐谷浑与吐蕃政治联姻的重要物证。丝绸中的“陵阳公样”纹样,是将波斯的连珠纹与祥龙瑞兽瑞禽等系列中原元素结合起来;人首鱼尾纹的金饰品,具有希腊神话海神、西方饮酒的来通等形象元素;另外在血渭一号墓出土的8世纪的波斯锦,是目前全球唯一确认的8世纪的波罗婆文字锦;在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的五色石,是一种镇墓石,具有道教特色,显示当时道教元素在葬俗上对当地的影响;大量漆器的出现,表现中原与青藏高原的贸易交往……▲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精品文物展部分展品来自青海省考古发掘一线的大量出土文物描绘着一幅幅古代丝绸之路上多民族交流交融、中外文明互学互鉴的历史画卷。考古发掘也让学界对丝绸之路青海道产生新认识:原来认为丝绸之路青海道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道路的一个辅道,经过考古发掘,特别是2018血渭一号墓的考古发掘,可以确认丝绸之路青海道与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是平行的两条同等重要的线路,也是支撑当时南朝与西域以及柔然进行交往的重要通道,也可以确认这一时期是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时期。让文物“活起来”,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具有6000多件展品的常设展,则汇集几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展现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常设展的所有出土文物精品,全部来自考古田野挖掘一线;所有珍贵古籍,都是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臻藏。从远古发现到仰韶文化,从二里头遗址到《湘江评论》,中国考古博物馆以立体方式,讲述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发展壮大的历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近代,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全景方式,呈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从文明起源到民族复兴,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宏大叙事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历程。常设展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以考古发掘新发现、学术研究新成果为支撑,通过独具特色的出土文物和古籍文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着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巩文看来,“仓储式陈列”体现了考古学鲜明的学科特色。“考古学研究往往是整体地考察一定时间内分布于一定区域,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迹、遗物,即按照考古学文化来研究,着重于遗迹和遗物的系列和类型,而不是孤立地、鉴赏式地研究单个器物。”巩文说道,“这样的学科特点从根本上要求陈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为追求,而是要充分考虑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学遗迹单位,以精品文物与成组器物的有机融合、线图描绘与图版说明的辅助铺陈来完成对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组织、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形成与发展的考古学解读。展厅中仓储式展柜展架密集式陈列与独立柜的多角度展示正是基于此考虑。”2022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确立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精品文物展的部分文物基本保持了出土时的原貌,李国强来到一件已掉落些许银渣的文物展品“银质胡床饰件”前告诉记者,在将这件文物交回考古实验室时,即使碎渣也要完整还回,因为在修复、还原、研究文物的过程中,每粒碎渣都是有价值的。▲精细发掘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张连起: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是最深沉的力量

期待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2023年9月28日
其他

张献生:推进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发展

期待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2023年9月27日
其他

郑瑰玺:丛林交响

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宝斋画院主办,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宜昌市委宣传部承办的《丛林交响-——郑瑰玺大景花鸟画展》9月10日至16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展览展出郑瑰玺近年来创作的100多幅精品力作。学术主持刘曦林先生以“丛林交响”来概括郑瑰玺本次展览的学术定位,既是对郑瑰玺以花鸟见长、兼及山水的艺术创作特点的概括,也是对郑瑰玺深入生活、不负时代,主动自觉地以手中画笔展现花草繁盛、郁郁葱葱、鹤鸣九霄、生机勃勃的宏大时代气象的总结。郑瑰玺,生于1969年。1992年研修于北京画院,1994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导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湖北省国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宜昌文联副主席。作品入选第十一、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郑瑰玺绘画作品欣赏《堆黄叠青》中国画
2023年9月23日
其他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来听全国政协委员何春讲述茶山儿女的千年坚守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9月17日晚,一则喜讯跨越万里从第四十五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地沙特阿拉伯传回,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普洱景迈山举山沸腾,人们身着盛装、欢呼雀跃,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地庆祝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至此,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花落中国。回望十三载申遗之路,离不开无数人的默默付出,而最早把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呼吁带上全国“两会”的委员中,第十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普洱市政协委员何春便是其一。“作为一名亲历者和积极提案者,景迈山申遗成功的消息让我倍感亲切,万分喜悦!”获悉喜讯,身处景迈山200公里外的何春内心振奋、百感交集。作为拉祜族同胞,她既为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由衷喜悦,也为自己久久为功的努力深感欣慰。▲全国政协委员、普洱市政协委员何春
2023年9月22日
其他

黄润秋: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黄润秋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继2018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后,时隔5年党中央召开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重要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实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谈几点认识:一、“四个重大转变”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全面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出“四个重大转变”,既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的全面总结,又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的高度凝练,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定力和信心决心。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这是方式和方法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集中力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57%、重污染天数减少93%,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9%,长江干流、黄河干流历史性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这是观念和责任的转变。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转变观念、压实责任,不断增强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制度、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有效遏制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行为。我们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过35%。1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行动,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这是胸怀和格局的转变。我们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主张,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并付诸实施,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实施,作为主席国成功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推动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和赞誉。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是思想和理论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二、“五个重大关系”进一步深化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这是居于管总和引领地位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这既是系统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践中的深化运用,也是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工作思路的具体体现。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又要注重统筹兼顾、协同推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这是遵循自然规律,积极有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实践要求。必须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推动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这体现了外因与内因辩证统一、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关系。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同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真正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实现责任和利益双向转化,让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各责任主体的自觉行动。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我们在目标和任务上确定无疑,态度和决心上毫不动摇,行动和策略上积极稳妥。坚持立足实际国情,牢牢把握“双碳”工作的重点、节奏和力度,不受他人左右,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三、“六项重大任务”系统部署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并系统部署了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六项重大任务”。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瞄准未来5年和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结合部门职责,生态环境部正在谋划推动落实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更高标准打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攻方向,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和新污染物治理。二是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聚焦区域重大战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良好社会风尚。三是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积极引领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施,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四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坚持先立后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谋划研究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等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推动落实碳排放强度下降约束性指标,逐步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完善相关交易规则和核算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和规则制定。五是筑牢美丽中国建设生态安全根基。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国家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国家环境应急体制,加强“一废一库一品一重”等重点领域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提高环境风险应急处置能力。坚持把核安全摆在最高优先级,完善核安全监管体系。六是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气候变化、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法律法规制修订,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效能。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支持。四、“一项重大要求”深刻阐明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项重大要求”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新时代的伟大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念兹在兹,每到关键时刻总是亲自为我们撑腰鼓劲、加油打气、指点迷津,是我们顶住压力、战胜困难的最大底气和最坚实依靠。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认真对标对表大会部署,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出台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文件,建立健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推动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强化执法监管,当好生态环境卫士,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生态环境部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原文刊登于2023年9月21日《人民政协报》第5版往期精选全国政协委员谷树忠:政协委员要模范地传播和践行“两山”理念认识沼泽,这里生机勃勃
2023年9月21日
其他

“蔬菜卫士李宝聚”又开播啦!【委员履职“服务为民”】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李宝聚,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9月16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开展当天,抖音直播间——“蔬菜卫士李宝聚”准时开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在直播间和观众聊聊蔬菜的那些事。✦++“我对我国蔬菜安全有信心”我们所吃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吗?在李宝聚的直播间中,有关蔬菜安全的问题热度第一。也难怪网友们关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蔬菜已经占到食物消费总量的41%,但由于此前几年毒韭菜、毒豇豆以及毒生姜等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蔬菜安全打了大大的问号。农药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其实,农药是保障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必不可少的投入品。一些毒蔬菜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生产商违规使用违禁高毒农药所致。”李宝聚说。李宝聚进一步解释,目前我国使用的都是生物农药、绿色农药,具有生物活性高、毒性低、农作物残留少的特征。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安全水平大幅提高,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由本世纪初62.5%稳步提升到近7年稳定在97%以上。近年来,草莓也一直处在话题中心,有不少文章称草莓农药残留多不易清洗、使用膨大剂、激素等。有网友提问:“目前的草莓个头都比较大,还能放心吃吗?”“这种说法都是不对的,草莓可以放心食用。一方面目前很多草莓都采用雄蜂授粉方式,这会从根本上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同时,草莓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且大多发生在根部,所以一般会采用前期预防和土壤消毒的方式来减少病虫害。”李宝聚说。关于草莓个头大的问题,李宝聚表示,经过多年的摸索,我国在栽培技术上有了很大改进,种植出个头大、口感好的草莓并非难事。“西蓝花是不是农药残留很高?市面上洗净的胡萝卜是不是被药水泡过,是不是应该买带泥的比较安全?”对于蔬菜安全,网友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没有西蓝花农药残留高的说法啊。带泥的胡萝卜存贮时间长,可以起到保鲜的作用。至于干净的胡萝卜是用农药水泡过,真的是无稽之谈。经销商有专业的保鲜和物流系统,没有必要采用这种方式。”李宝聚回答。“我对我国的蔬菜安全非常有信心,大家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传闻中的‘毒韭菜’我可是经常在超市里买回来包饺子吃。”李宝聚说,但他也同时提醒,一定要去正规渠道购买,这样安全才能有保障。直播片段✦++“愿做蔬菜卫士”“目前社会上的很多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请大家一定要仔细辩解。”虽然对于网友们的问题,李宝聚都认真回答,但他也有些无奈。事实上,近年来农产品安全事件的不实报道充斥网络,也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担忧和恐慌。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李宝聚针对这一现象,一方面呼吁“科学性是媒体报道农产品安全事件的基础”,同时也开始积极参与面向消费群体里的科普工作。据报道,2017年至今,李宝聚十余次做客央视一套“生活圈”栏目,讲解蔬菜安全等大家关心的生活问题。▲李宝聚在央视一套“生活圈”栏目,讲解蔬菜安全等大家关心的生活问题。“科普是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重要渠道。同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也要积极响应全国政协的号召,发挥委员履职‘服务为民’作用。”李宝聚说。李宝聚不断尝试科普新模式,带领团队共同推出了“蔬菜卫士李宝聚”短视频号,通过抖音、快手及微信视频号三平台同步推出,视频内容从病虫害防治到栽培技术再到二十四节气农事操作,真正做到了全方位的“蔬菜卫士”。记者看到,目前“蔬菜卫士李宝聚”已发布视频作品234部,将近8万粉丝,获赞近20万。此次直播也是“蔬菜卫士李宝聚”的第二场直播,“第一场直播相对比较专业,讲蔬菜病虫害知识的防治。这次我们就是面向普通公众讲解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蔬菜知识。”李宝聚告诉记者。为了准备这次直播,李宝聚团队花费了不少工夫。李宝聚表示更喜欢这种直播的方式,“我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网友在想什么,也知道下一步科普朝着哪些方向发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科普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改变,要和社会公众的联系更加紧密。”李宝聚说。✦++“希望更多人来关注”“能在阳台种菜吗?”“折耳根算不算蔬菜?”“羽衣甘蓝营养价值高吗?”当天晚上的直播确实很接地气,除了蔬菜安全,网友们的提问更是“五花八门”。李宝聚耐心回答,一刻也没闲着。“阳台可以种菜,但会因为温度、土质等原因影响质量和口感,如果能搭个小棚子效果会更好。”“折耳根算蔬菜,因为个人基因差异,有人会不喜欢折耳根,同样的问题也适合香菜。”“羽衣甘蓝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钙等中微量元素,经常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我个人比较喜欢吃南瓜,可以蒸着吃,好吃且有营养。”……两个小时里,从我们吃的蔬菜是否安全,到如何挑选蔬菜、健康吃菜,再到家庭如何种菜,李宝聚将蔬菜的那点事讲了个遍。“多一次讨论,就多一分理解。”李宝聚说。但对于此次直播,李宝聚也有些遗憾。“参与直播的网友低于预期。要想让更多人参与其中,需要在平台上推广引流,但目前显然只靠我们一个团队的力量还是太有限。”李宝聚说。一直以来,我国鼓励组织和个人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在2022年发布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中就指出要运用新技术手段,丰富科普作品形态,加大对优秀科普作品的推广力度。在今年4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改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中也指出“国家推动新技术、新知识在全社会各类人群中传播与扩散”。这也让李宝聚对科普工作有了更多的热情和期待。有网友在抖音视频留言:“讲讲预制菜。”“明天推送,记得关注。”李宝聚很快回复。作者
2023年9月21日
其他

易纲: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几个特点

“服务为民”】全国政协常委席南华走进北航校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履职之美”
2023年9月19日
其他

【委员履职 “服务为民”】全国政协常委席南华走进北航校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履职之美”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讲坛】苑利:我们要保护具有重要历史认识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文创产品
2023年9月18日
其他

认识沼泽,这里生机勃勃 |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姜明

沼泽,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熟悉。近日,由姜明、赵魁义主编的《中国沼泽志》第二版正式出版。这是由12家科研单位及大学的数百位研究人员,历经10余年开展我国沼泽野外调查及数据整理汇编而成的重要成果。我国沼泽分布情况如何?沼泽的存在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人民政协报记者特约请本书主编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为大家解惑——▲姜明重要的“生物超市”记者:人们说起沼泽时,往往联想到的是影视剧中陷入其中的生物会慢慢被吞噬,整个地域充满危险和死寂之感。那在您看来,沼泽是什么呢?它的存在与人类的繁衍有着怎样的关系?姜明:作为最典型的湿地类型,沼泽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在水文、植物及土壤方面具有一定的独有特征。我们一般把具有“地表长期或暂时积水或土壤水饱和,生长有湿生和水生植物,土壤一般具有泥炭累积或有潜育层存在”的地方称为沼泽。沼泽对于大自然、人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重要的“生物超市”,为众多的野生动植物提供独特生境;第二,它也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污染物降解、营养物转化等功能;第三,它是“水分的调蓄库”,能够调节径流、均化洪水、补充地下水和供给水资源;第四,它还被称为“气候稳定器”,可以作为温室气体的“源”“汇”及“转换器”以及重要的碳库。此外,沼泽还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肉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以吉林省东部山区哈泥沼泽为例,沼泽面积仅为2212公顷,却蕴藏了1.28×1010kg泥炭,为我国东北地区泥炭层最厚、沉积最为连续的泥炭地之一。泥炭可用作堆肥原料,也是贵重的化工原料,从泥炭中可提取出80多种工业产品。同时,哈泥沼泽优良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为东北红豆杉、瘤囊薹草、毛薹草、羊胡子草、泥炭藓、金发藓、圆叶茅膏菜、十字兰、绶草等珍稀濒危植物提供了适宜生境。▲哈泥沼泽再比如,吉林省西部莫莫格沼泽,有嫩江、洮儿河、二龙涛河、呼尔达河4条河流在区内通过,地表蓄水量达8.59×108立方米。该区分布大面积的扁秆荆三棱和三江藨草沼泽,是全球濒危水鸟白鹤的重要觅食停歇地。每年春秋两季在此停歇的白鹤数量最高超过3000余只,占全球白鹤总数量的90%左右。另外,该区还分布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白琵鹭、鸿雁等众多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莫莫格沼泽每年春秋两季上千只白鹤来此停歇觅食。全球沼泽面积减少了近50%记者:目前我国沼泽面积有多大?分布情况如何?姜明:据调查,我国沼泽类型非常多样,沼泽面积为2455.6万公顷。比如,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孕育着大面积的淡水沼泽;西北高原、盆地区干旱半干旱的环境孕育了较大面积的盐水沼泽;江南丘陵和云贵高原的山间沟谷、盆地及湖滨洼地也有小面积、零星沼泽发育;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形成了世界上特有的具有典型垂直分布特征的高原沼泽;滨海区及河口三角洲主要分布草本盐沼和红树林沼泽。▲红树林沼泽这是由于从热带到高纬度地区,随着气候带逐级变化,水热条件随之改变。此外,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西高东低,海岸线南北展布,这种三级阶梯的地貌格局以及海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季风气候也是影响沼泽分布的重要因素。因此,根据我国自然特征、沼泽形成和发育影响因素,我们将全国沼泽划分为5个沼泽分布大区和17个沼泽区。记者:我国沼泽的健康状况如何?姜明:虽然沼泽非常重要,但我国乃至全球沼泽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过去一个世纪,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叠加扰动,全球沼泽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全球沼泽面积减少了近50%,远超其他陆地生态系统退化和丧失的速度。近50年来,受大规模开发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沼泽面积迅速减少,生态功能下降,沼泽退化严重。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2003~2013年,我国自然湿地沼泽面积减少了337.62万公顷,减少率为9.33%。沼泽的破坏对人类和自然界也产生了许多影响。比如,沼泽面积的大幅度减少首先导致湿地沼泽蓄水容量减少,储水空间变小使洪峰向下游推进。湿地沼泽疏干,草根层破坏,植被演替,也降低了湿地沼泽对洪水的拦蓄性能。一方面使洪水泛滥、洪峰增高、洪水频率加大、持续时间增长;另一方面湿地沼泽长期干旱缺水,土壤风化,致使服务功能减弱,有机碳蓄积量显著下降,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记者:沼泽如此重要,那我国在保护以及开发利用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姜明:刚才提到,我国沼泽面积广阔,但依然面临着严峻的退化问题。受人为干扰影响,面积锐减。一些地方沼泽已转化为农业用地。在利益驱动下,还存在着泥炭资源非法盗采,采优弃劣,采易弃难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每年开采泥炭约为100万—150万立方米,其中50%用于景观绿化,50%用于种苗培育。但事实上,泥炭沼泽中的典型植物泥炭藓(俗称水苔、海花)生长速度慢,每年生长高度只有1-2厘米左右,易于破坏并难以恢复。同时,泥炭沼泽分类地位不明,研究基础及平台建设相对薄弱。长期以来,我国没有把泥炭沼泽作为一个单独的生态类型和管理对象考虑,这导致在泥炭沼泽管理与保护过程中权责不清,标准不一,导致不同部委及研究报告中泥炭资源的调查数据之间差异巨大;从事泥炭相关研究人员数量较少,还没有建立针对湿地及泥炭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此领域的研究基础及平台建设相对薄弱,不利于泥炭资源的科学保护与恢复。完善沼泽保护管理体系记者:为了保护沼泽,近年来我国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姜明: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湿地面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2000年,中国政府公布实施《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特别是《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4—2030
2023年9月14日
其他

【讲坛】苑利:我们要保护具有重要历史认识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文创产品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千百年积淀起来的民族文化精华,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了解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等价值。非遗原汁原味保护,使人们可以感知到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工艺技术以及节日仪式的原有模样。本期讲坛邀请苑利研究员从非遗的角度切入,讲述非遗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主讲人简介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他多次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代表作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民俗学与遗产学视域下的乡土中国》《中国非遗保护启示录》等。主编《走进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民族遗产》《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多部,是我国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究起步早、研究成果丰富的实力派学者之一。非遗是人类认识历史的重要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价值,但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如果没有了这一价值,非遗当然也就不是非遗了。那么,到底什么是非遗的历史认识价值呢?所谓“历史认识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帮助人类认识自身历史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独特价值。通俗一点讲,就是非遗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历史。道理很简单,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当代人的创造,而是在历史上产生的,是历史的一部分,在千百年的传承过程中,由于我们没有对其进行任何改造,从它身上我们仍能感受到它在历史上那个原有的样子,所以,它也就具有了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当然,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具有历史认识价值也是需要前提的,必须是原汁原味传承下来的。如果在传承过程中我们将它改编了、改造了,不再是祖先传给我们的那个东西了,当然也就不再具有历史认识价值,甚至不再是非遗了。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否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是我们区分“真非遗”与“假非遗”的一道“分水岭”、一块“试金石”。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看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认识价值?首先,人是需要认识自己的历史的,通过认识历史,我们可以从祖先那里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与智慧。据说,地球上共有动物150多万种,但从起源的角度看,无论是有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起源都远远早于人类。哪怕是一只鳄鱼、一只壁虎、一条蚯蚓。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后起的人类居然能异军突起,并将那些早于自己的动物远远地抛在了自己的身后?原因很简单,小动物们活着靠的是本能,而人活着除靠本能之外,还在于人善于学习——无论是自己经历过与否,只要经过学习,哪怕是间接学习,人都可以利用这些习得的知识,去解决他们从未遇到过的难题。毕竟,一个人的阅历是有限的,全靠自己的亲力亲为去获取知识并不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向前人学习,看看他们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的,于是,便有了对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国保护。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所积淀起来的文明自然要比那些历史短暂的国家丰厚得多。所以,能否继承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笔遗产,将直接关系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否走得更快、更稳、更好。其次,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身历史的资源十分有限,在这些资源中,无论是典籍文献,还是文物遗址,都有它的短板。文献典籍的短板在于文字记录过于简约,凭借简约的文字很难将某项技艺技能恢复出来;文物的短板同样明显,通过它我们往往只能“知其然”,而无法“知其所以然”。譬如当我们看到瓷器,我们只能知道瓷器的造型、质感,至于它们是通过怎样的工序流程、技术技艺制作出来的,通过文物是不可能知道的。与此不同的是,通过传承人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将那些古老的技术、技艺完完整整地传递给我们。所以,仅从这一点来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来说更为重要。▲河北省廊坊市面塑传承人高继泽正在教孩子们学做面人从学科角度看,人类认识自身历史大致经历过通过典籍认识历史,通过文物认识历史,以及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历史这样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通过典籍认识历史。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最早是从典籍开始的。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典籍史料汗牛充栋的古老国度,通过典籍认识历史,显然是一条非常便捷的途径。譬如,要想了解汉朝兴衰,可以看看《史记》《汉书》;要想了解唐朝兴替,可以读读《新唐书》《旧唐书》。但典籍治史也有它明显的短板——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史书自身所固有的局限性——它们所记历史,多半是各个朝代的帝王史、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而很少会记录到每个朝代的文化,特别是这些朝代的底层文化,譬如各个朝代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等。在中国,农史、畜牧史、戏剧史、音乐史、工艺史、科技史、文化史研究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难有大的突破,显然与治史者们很难从史料中寻找到相关资料有关。通过文物认识历史。进入20世纪后,西方考古学、博物馆学渐次传入我国。这时的人们突然发现,通过考古、文物也可认识历史。由于这些文物都是来自地上或地下的第一手资料,它们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因而也就具有了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这类资源不但直观,而且可靠。随着这条途径的发现,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考古为基本数据来源的学术成果层出不穷,充分展示出文物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独特魅力。但后来的人们发现,通过文物认识历史,同样有它的问题——它们所呈现出的往往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凝固瞬间,而那些具有历时性特点的文化现象——譬如戏曲、舞蹈、音乐等表演艺术的演出过程,精美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过年过节的整个仪式过程,都很难通过一个静止的文物完美地呈现出来。人类在认识自身历史的过程中,又一次遭遇瓶颈。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在认识自身历史这个问题上又一次走入绝境了呢?通过非遗认识历史。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人们突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以“现在进行时”的状态呈现在我们身边的遗产类型,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历史。于是,人们找到了认识自身历史的第三条途径——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历史。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历史有着天然优势,它可以尽情展现历时性文化遗产生产制造或是演出的整个过程。例如,大家都知道唐代宫廷音乐十分有名,但唐末农民起义一把大火不但烧毁了辉煌的宫殿,声名远扬的大唐宫廷音乐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以至于后人在研究唐代宫廷音乐时都会十分犯难:靠典籍文献吧,记载过于简单,只记音高不记音长的记谱方式,很难将真正的唐代宫廷音乐恢复出来。靠文物吧,出土的乐俑虽然相貌清晰,动作优雅,但同样无法展现历时性表演艺术的整个过程。难道唐代宫廷音乐真的就无法复原了吗?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音乐普查,使唐代宫廷音乐的重现迎来了峰回路转的一天。这一年,几位从事民间音乐普查的同志,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一个名叫“集贤镇”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拉上一曲,唱上一段。看看他们的乐器,与现今使用的乐器有所区别;看看他们的曲谱,这些曲谱甚至与今天尚在流传的工尺谱亦有不同。他们演奏的到底是什么呢?经调查得知,原来这些乡民演奏的,正是已经“消失”了上千年的唐代宫廷音乐。而这些演奏者不是别人,正是在唐末农民起义攻打长安城时,从宫廷里逃出来的乐女艺人的后人们。原来,唐末农民起义虽然断送了这些乐女艺人的优雅生活,但这些人并没有因皇城的沦陷而葬身火海,反倒是趁着战乱,成群结队逃出皇城,并将大唐的宫廷音乐带到了这个后来被称为“集贤镇”的地方。原来我们不是因为文献、考古资料的欠缺而无法了解大唐宫廷音乐吗?现在要想了解就变得容易很多——只要你来到集贤镇,让当地的老人们为你演上一曲,唱上一段,不就等于真真正正地听到了上千年前的唐代宫廷音乐了吗?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唐代宫廷音乐带给我们的历史认识价值,这个价值是当代创作,哪怕是再优秀的当代创作都无法带给我们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诸价值中,历史认识价值无疑是最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就一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问题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具有明显的区别的。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无论该遗产所呈现给我们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可以作为文物受到来自国家的保护。譬如抽大烟的烟枪、裹小脚的小鞋,都可以作为文物保护起来。因为作为“已故”历史的一部分,它们在展示其历史认识价值时,并不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活态形式传承于民间社会的文化事项,它在为社会提供历史认识价值的同时,还会继续影响社会,这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活态性决定的。所以,我们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是正面的,不能是负面的。也就是说,尽管我们明白抽大烟、裹小脚这样的陋俗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但由于保护它、传承它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因而,即或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也不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来自国家的保护。至于这类传统文化的历史认识价值,只能通过搜集实物、录音、录像或是通过口述史调查等方式,将它们科学地记录下来,并作为重要史料保护起来。▲贵州省黎平县黄岗村侗族人民举行的“抬官人”仪式,人们通过这个古老仪式来纪念曾经帮助过他们的官人吴志和非遗认识历史的三种方式非遗的历史认识价值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的。通过非遗印证历史通过非遗来印证历史,即我们常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证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证史价值”,是指人类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帮助我们印证往昔的历史。例如,通过流传至今的傩戏,来帮助我们印证远古傩戏的样子;通过流传至今的钻木取火,来帮助我们印证远古人类钻木取火的样子;通过流传至今的版筑技术,来帮助我们印证商代以来用传统版筑技术打夯造墙的样子。如果没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印证,我们眼中的历史就会变得虚无缥缈、苍白无力,甚至被人误读。其实,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印证自身历史的做法,并非始于今日,西汉司马迁所撰《史记》,就是通过民间传说、故事、神话来实现对上古史的复原的。▲流传至今的版筑技术通过非遗纠正历史通过非遗来纠正历史,是非遗所独有的“纠史价值”。它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纠正历史偏谬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某种独特价值。人类自进入文字社会以来,一直都是以文字记录的方式来转述自己的历史的。但由于统治阶层对文字的垄断,以及录史者本身的局限,史书与史实之间难免会出现较大差异。即或录史过程充满科学精神,人们在转述这些史料时,也很难避免因转述者个人素质以及外部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对史料的改动。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纠正录史者的偏颇,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历史上对史料做出的种种误读,有很多都是通过艺人或是匠人们的亲身实践加以纠正的。通过非遗补充历史实践告诉我们,非遗是可以补充历史的,这便是非遗所独有的“补史价值”。所谓“补史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补充、丰富历史史料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某种独特价值。中国自春秋以来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录史传统。一部二十四史,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连续不断地记录了下来,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但是,由于历史上官史的录史权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因此,流传至今的史料典籍也主要以记录帝王史、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为主,而广大民间社会,特别是他们的文化生活,则很少得到记录,从而造成民间文化史记录的缺失。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史、畜牧史、科技史、工艺史、体育史、艺术史、建筑史、戏曲史、曲艺史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息息相关的专门史不够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深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可以在历史重构,特别是在文化史重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进行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撰写,和对文物修复传承人所进行的《文物大医生》口述史撰写,都很好地补充了北京市手工技艺传承史和文物修复史的不足,为填补中国民间文化史的空白,作出了属于自己的贡献。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历史上产生的,它们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民族及其所创文明的重要见证。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口述史也就具有了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非遗历史认识价值的前提是“保真”从某种角度来说,尽管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形式上完全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是完全相同的——它们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与文物一样,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只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而不去保护那些看起来也相当不错的“现产”呢?从审美角度看,刚刚创作出来的“现产”,有时不是比“遗产”更“美”,更“时尚”,也更“好卖”吗?首先,要说的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从启动之日起,目标就是保护那些祖先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已经步入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然定位在了保护祖先遗产,当然也就不能违背“初心”,改弦易辙,让保护祖先遗产的神圣使命半途而废。其次,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祖先的智慧、祖先的审美,而不是我们当代人的智慧,或是当代人的审美。保护这些遗产的目的,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中华民族的思考方式与审美方式,从而确保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永不断流。第三,在我们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价值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所以,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从来就不是“美不美”“贵不贵”,而是“真不真”——确保我们保护的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那个遗产。如果不是,保护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只要涉及遗产保护——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步便是“辨伪”。马未都先生曾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小伙子拿了个陶罐来鉴定,让他看看这东西到底是东周的,还是西周的。马先生掂了掂笑道:“这是上周的。火气还都没退呢,怎么可能是文物呢!”做文物保护工作的都懂得这个道理,每遇一物,首先便是辨伪。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却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一点。这也是近年来假遗产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譬如,某歌舞团根据石窟壁画所绘舞蹈改编成了一出舞台剧,并顺利申报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某人将用小玉米棒子做把件的文创产品,也顺利申报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物质文化遗产为元素进行当代艺术创作是功德无量的好事,但将这些刚刚创作出来的“现产”,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大错特错了。人们在遗产申报与保护上之所以屡屡犯错,原因即在于人们弄混了“遗产”与“现产”的区别,将具有重要历史认识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毫无历史认识价值的文创产品混为一谈,从而让亟须保护甚至亟须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医疗术语中那最宝贵的“黄金三分钟”。想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严格遵循原汁原味保护原则,以确保遗产项目的真实性,确保我们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后,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那个东西”。只有传承人传给我们的是货真价实的“真情报”,我们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历史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才会因真实而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原文刊登于2023年9月11日《人民政协报》第11版原标题为《认识历史
2023年9月11日
其他

牛朝:试听徽外三两弦

牛朝,北京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1967年生于陕西吴堡,字弈樵,斋号松吟草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牛朝绘画作品欣赏《松岩听泉》中国画
2023年9月9日
其他

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尚未破解,专家建议:全链条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往期精选张连起:读懂与把握中国经济的“形”与“势”【学习与探索】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根本政治立场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离不开历届政协委员的呼吁和身体力行……
2023年9月7日
其他

张连起:读懂与把握中国经济的“形”与“势”

期待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2023年9月6日
其他

国家号召“我的家乡我建设”!来看这些“新乡贤”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谁来建设?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提出组织农民在乡建设、倡导大学生到乡建设、动员能人回乡建设、吸引农民工返乡建设、引导企业家入乡建设。文件明确,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谁来建设村庄、怎么建设村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解答好的一道题目。相对于单单依靠留守农民,为农村注入人才的“新鲜血液”已势在必行。其中,发挥好乡贤作用,就能让“待一待”变成“待得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近期,人民政协报民意周刊组织各地记者站采写了一批反映“新乡贤”建设家乡的稿件,在此一并刊登。云南省曲靖:“乡贤理事会”解矛盾,促进乡村和谐“有些家庭矛盾纠纷呈现隐蔽、突发等特点,咱们要多注意排查和收集这方面的线索。”“村里现在仍有一些村民有迷信思想,存在盲目虚荣攀比心理,今后可以多举办一些宣讲活动。”初秋的晌午,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德泽乡左水冲村一农家小院内,几位乡贤理事会成员正一边乘凉,一边讨论着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抓。▲左水冲村乡贤理事会成员通过各种形式收集村情民意,掌握矛盾隐患,及时调解邻里矛盾纠纷这是一支早在2011年就成立的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等组成的乡贤队伍,他们各自按照服务片区划分,通过各种形式收集村情民意,掌握矛盾隐患,调解邻里纠纷。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则会上报左水冲村乡贤理事会,由理事长王玉稳召集理事会其他成员一同讨论,制定化解矛盾纠纷的最佳方案。73岁的王玉稳退休前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也是一名老党员。退休后,他带头参与家乡建设,热衷调解矛盾纠纷促和谐。“在农村,矛盾纠纷的化解离不开公序良俗的制约。乡贤们威望高、信誉好,人熟、地熟、情况熟,进得了门、说得上话,用亲情、乡情和真情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左水冲村党总支书记王光奎介绍,全村共有267户1100余人。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村寨,左水冲村把乡贤作为基层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打造“乡贤+”的乡村治理新模式,组织广大乡贤积极参与建言献策、纠纷调解、乡风文明建设。不只在左水冲村,在曲靖市麒麟区珠街街道中所村,乡贤已经成为当地百姓信任的矛盾纠纷调解员和政策宣传解答员,58岁的孙云贵就是中所村选出的乡贤之一。多年来,他带头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并向村民进行宣讲;村里两户人家因发生口角争执闹得不可开交,他出面调解让两家人握手言和;挨家挨户劝说170余户群众理解政策规定,遵照施工图纸建房,深受村民信赖。在中所村,还有一间乡贤馆,乡贤们时常一起交流,为村里的发展建言献策。近年来,曲靖市在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中,不断深化乡贤参与基层治理的方式,推动各项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并以乡贤参与村(居)务监督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成立乡贤理事会77个,挂牌乡贤监督工作站102个,选拔优秀乡贤监督员1600余人,走出了一条以乡贤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宁波江北:“乡贤助乡兴”,打造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带近几年,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的安山村,因为一群从事设计、艺术同业者的入驻而变得热闹起来。朴地建筑工作室等20余个设计、艺术类工作室在这里生根发芽,创造了逾千万元的年产值。而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闲置厂房。改变,就从村里来了“新乡贤”开始。2018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张小晨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本土建筑师、艺术家看中了安山村,开始对这里的旧厂房进行改造、装修和运营,并将入驻者锁定为城市回流的创业、办公、创意人群。经过两年多的摸索,这里变身“乡野办公社区”,每天在这里办公的“新村民”多达百余人。“城里人在给安山村带来流量、关注度和消费的同时,我们也要利用好这些优势。”张小晨说,在项目运营过程中,他们将村里的农副产品销售、瓜果采摘等项目通过文化包装后宣传推广出去,把农村资源和城市做对接,为村庄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产业联动,真正实现了富民强村。同是“80后”,归国留学生陈婧7年前同样以新乡贤的身份,主动结对宁波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承包了430亩农田,建成布兰登堡艺术庄园。如今,庄园作为江北区文旅产业基地、中小学研学基地,每年为王家坝村村民增收63万元,解决了近百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几十公里外的庄桥街道河西社区,一支由退伍老兵组成的“河西老兵志愿突击队”在周围百姓中无人不知。“这支新乡贤团队是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自发组建起来的。”庄桥街道统战委员陈明介绍,40余名队员中一半年龄超60岁。他们时而化身“守护者”,组建老兵夜巡小分队,身着迷彩,手持照明灯,佩戴“平安”袖章,穿行在背街小巷;时而化身“网格员”,分组包干包片,协助巡查道路保洁、街面保序、绿化养护、安全隐患,平均每15分钟处置完成1件“小事”;时而化身“宣讲员”,通过老兵讲故事的方式,向辖区青少年及居民群众讲述从军故事、退伍后的创业故事等,让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河西老兵志愿突击队队员俞海良为小朋友宣讲红色故事如今,在宁波江北,像这样的“乡贤助乡兴”“乡贤助乡安”故事不断上演。这里先后打造“乡贤助乡兴”阵地30余个,以促成乡贤回归为重点,开辟特色展区和活动空间,积极支持推动各类乡贤、能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回归,成功打造了“甬同心·慈动力”等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带。豫商豫才返乡创业:兴产业,发展乡村经济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在一次采风活动中邂逅了洛宁县罗岭乡,随处可见的窑洞、土屋、麦秸垛等乡村风物深深吸引了他。于是,他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遵照“保留原始风貌、留下时代烙印”的原则,对花树凹村进行改造。郭爱和将村庄的文化底蕴与自身所长相结合,将陶缸变身花盆、护栏、垃圾桶、坐凳、展台、指路牌,同时也是山谷间绵延的步道、艺术景观的原材料。而这个昔日的深度贫困村蝶变为三彩(国际)陶艺村,不仅催化了当地的文旅产业从零起跳,也带动民宿酒店及旅游度假项目投资商纷纷到此扎根布局。▲郭爱和在花树凹村用6000多只陶缸组成的大型艺术装置《容》“盐店庄,荒滩地,晴天沙、雨天泥,种啥不长啥,天天饿肚皮。”因为地处古黄河渡口,70%的土地都是滩涂地,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桥北乡盐店庄曾是远近闻名的“野滩”村。如今,这里春季看花、夏秋收桃、冬季输出种桃技术,依靠特色的桃子产业,昔日的黄河滩变成了花果川。而这种改变,同样始于返乡能人的回归。几年前,在外经商的关源群返乡带领乡亲们谋划产业出路。从遴选林木品种、带头试种到开拓全国销路、建桃果交易市场,再到举办桃花节、请林业专家培训种植能手……如今,盐店庄合作社种植桃树1万多亩,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群众在桃子上收入户均过万元。近年来,河南省针对乡村实际,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念好招才经、引智经,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全方位深化乡土人才联络回归工程,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生态环境,让乡土人才留得下、待得住。同时,发布《关于推动豫商豫才返乡创业的通知》,从加强政策支持、强化用地保障、加强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出台22项具体细则,吸引豫商豫才返乡创业。目前,全省纳入乡土人才库的人才达到103.5万人,有力促进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王树理:回乡建书屋
2023年9月4日
其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发表的重要讲话引发各族各界政协委员热烈反响

亲切关怀温暖天山南北,巨大鼓舞凝聚奋进力量。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结束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回到国内后,在乌鲁木齐专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疆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在天山南北各族各界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纷纷表示,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持续用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把“路线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新疆天山天池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新疆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为进一步做好新疆工作擘画蓝图、指引航向,激起广大政协委员豪情满怀。8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会议提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深刻阐明了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精心组织部署,在全疆各级政协组织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我们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奋勇前进!”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努尔兰·阿不都满金表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工作的勉励肯定,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用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果回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工作的战略定位,坚决扛起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政治责任,以政协之能助力美丽新疆建设。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工作的科学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要求,把准服务中心大局的切入点,团结一心把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党对新疆工作领导的重要要求,坚持党对政协工作全面领导,形成以党建强政治、带队伍、促履职、增团结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会主委宋亚君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每到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引领新疆各项工作守正创新、胜利前进。他表示,要带领全区民革党员和所联系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在参政议政中聚众智,在民主监督中建诤言,在政党协商中献良策,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用实际行动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具体行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着眼长治久安,高举法治旗帜,用好法律武器,提升法治化水平,筑牢稳定的法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着眼‘两个大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美丽新疆的现场指导。”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主任海拉提·巴拉提表示,要带领专委会全体委员,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各项工作安排,围绕助力依法治疆,在事关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上下功夫,立足“党政所需、政协所能、委员所长、群众所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协商议政,精准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贡献政协力量。把党中央各项要求领会落实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关于新疆各项工作的要求是十分明确的,关键要领会到位、落实到位。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师范大学民族与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梁玉春说,一年多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次在疆又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对如何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并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研究阐释,推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天山南北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第一时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邓选斌觉得肩上的担子更沉了。他表示,自治区文联要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工作的科学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深化中国文联文化润疆机制和中国作协文学润疆机制,以文艺形式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推介新疆,全方位、立体式讲好中国新疆故事,为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疆文艺实践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积极贡献。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工作力度。伊犁州政协常委、州政协教科卫体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陈绍伟于今年年初到新源县肖尔布拉克镇洪土拜村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做好基层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他表示,作为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多下点功夫、多做点文章,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制定并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规划,带领乡亲们把产业做旺,让农村更美,让大家生活更美好。近日,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和田霸丽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乌布力艾散·乌布力喀斯木在北京投资兴建的餐厅开门迎客,生意兴隆。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他格外激动,感到干劲更足了。他说,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以及对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从去年创办京和石榴花(北京)贸易有限公司到今年京和石榴花新疆餐厅的开业,都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推动新疆特色美食餐饮、新疆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使“疆字号”特色农产品切实助力新疆乡村振兴,为服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面临新机遇要有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面临新机遇,要有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对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提出要求,为我们做好相关工作增添了信心和动力。”自治区政协常委、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旱灾害防御技术研究所所长白云岗说。20多年来,他先后主持参与完成数十项国家及自治区级科研课题技术咨询项目,针对新疆水资源短缺和农田盐碱化的问题,努力研发现代农业节水技术,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他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大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研发工作,推进耕地保护,为新疆农业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使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一列列“钢铁驼队”有序通关,源源不断把货物运往世界各地。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李轩表示,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从实际出发抓好对外开放工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要充分激发中国—亚欧博览会等重要开放平台潜能,释放口岸通道潜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拓展区域合作空间,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政策举措,坚持兵地一盘棋,在反恐维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干部人才等方面加大融合力度,加快推进兵地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我们政协工作指引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阿拉尔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哈力木拉提·马木提说,作为南疆兵团中心城市的政协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职能优势,聚焦协商主责主业,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积极助力推动师市三大基地建设、促进师市纺织产业集群科学发展;积极助力完善商贸物流发展规划、打造现代商贸城市等,以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为师市各项事业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2023年8月29日
其他

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离不开历届政协委员的呼吁和身体力行……

随着全民阅读的倡导与深入,阅读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协和政协委员是书香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书香社会”建设中,以政协委员为主体的人民政协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文就此展开调研分析。建言助推全民阅读如果说世界读书日是所有读书人的节日,是图书馆人的节日,那么2004年的春天必定载入图书馆行业史册。这年4月23日,中国图书馆学会与国家图书馆首次开展“倡导全民读书,共建阅读社会——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不久后中国图书馆学会顺势而为,首次发布《关于开展2004年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不仅为“全民阅读”注入活动内涵,也推动“全民阅读”这一概念正式走向全国图书馆界。1997年,我国文化界、图书馆界就已提出以全民阅读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工程,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自1999年起开始组织我国国民阅读调查。当时调查统计数据并不理想,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如何破解当时我国国民阅读率低等难题,成为时任政协委员的一个关注焦点。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聂震宁联合30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开展全国全民阅读活动的建议的提案”,建议通过成立各级阅读指导委员会、整合各种系统的读书活动、设立国家读书节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读书活动。此后,他多次联合其他委员提出倡导与开展全民阅读相关提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3年“两会”期间,100多名委员联名提交“把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提案”,2014年“两会”期间,邬书林联合41位全国政协委员又提交了“关于尽快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提案”。提案认为,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具备一定现实基础,建议国务院成立全国全民阅读促进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建立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建立全民阅读促进保障制度、推动全民阅读服务均衡发展等。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全民阅读工作,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朱永新提交了“关于建立国家阅读节,深化全民阅读的提案”,指出在全民阅读已取得一定成效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阅读,让阅读取得更好效果,要进一步努力深化细化实化,并建议围绕简单随意的活动多,深刻有效的活动少;浅层次短期阅读多,有深度有系统的阅读少;阅读的儿童多,成人少等几个尚有不足的重点问题进行突破。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起,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倡导全民阅读”改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历届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言还体现在全民阅读的“细化”上。有的关注作品创作,如邱华栋建议降低文学创作收入税负,将稿酬和作品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平均到几个年度计算纳税;韩敬群建议重视和提升目前学术评价或考核体系中文学或学术翻译成果的价值和地位,适度提高翻译稿酬。有的聚焦版权保护,阎晶明“关于加强网络文学版权保护,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竞争力的提案”,建议尽快推动网络文学领域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落实“黑白名单”制度等;顾青“关于保护知识产权、建设文化强国的提案”提出,图书出版作为知识创新型产业,其版权保护从短期来看应在司法实践上有所突破,从长期来看应以全民教育为出发点提高全民版权意识。有的助推相关制度设立,如民进中央“关于推动实体书店创新发展
2023年8月28日
其他

詹勇:线条之美

詹勇,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生于浙江温州,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人物画艺委会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2020年被评为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才培养工程”。作品获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获奖提名,时代华彩——2019·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典藏奖,第四届傅抱石·中国画作品双年展傅抱石奖,首届、第三届、第五届江苏省文华美术奖等。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第六、七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第十届、十二届、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第五届上海合作组织国际美术双年展,第五、六、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大剧院等收藏。詹勇绘画作品欣赏《刀马旦系列之二》
2023年8月26日
其他

高质量提案如何“炼”成?全国部分城市政协提案工作研讨会在长春举行,来看会上交流研讨了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按照全国政协的工作部署,8月21日至22日,全国部分城市政协提案工作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王沪宁主席关于提案工作的系列要求,围绕“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质量提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总结交流提案工作经验,深入研讨推进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吉林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以及15个副省级城市及省内各市州政协有关同志参加会议。与会同志紧密联系各自实际,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创新提案工作机制、工作方法,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服务质量,推进提案工作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推动提案工作与协商民主相衔接,发挥提案民主监督作用,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分享了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的有效经验。▲全国部分城市政协提案工作研讨会现场▲研讨会期间,与会同志围绕“光电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提案办理成果精准选题
2023年8月25日
其他

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三次常委会会议于今日召开,围绕这个主题,来看全国政协做了哪些筹备工作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独立章节进行谋划部署,并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专门部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如何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如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如何以创新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把“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于22日召开的十四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的主题,设置6个分专题,组织常委和列席会议的委员们在两天半的时间里,围绕相关内容充分交流建言。此前,为了充分掌握我国在科技事业发展、建设科技强国方面的现状问题、经验做法,牵头负责此次常委会会议的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和承办各分专题的其他专委会已经奔赴全国多地开展了多次调研,委员读书平台也于8月上旬开始,连续四周围绕常委会会议主题开展讨论,委员们踊跃发言,热烈研讨,用务实有效的意见建议为会议的高质量召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小切口做大文章为了开好此次会议,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分党组从今年年初开始就召开会议提早谋划、认真研究部署。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袁贵仁和十四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陈宝生先后组织办公室同志逐字逐句学习研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阐述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三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政协工作和专委会工作,对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话题宏大,如果没有恰当的切入点泛泛而谈,势必会影响建言质量。为了精准细化主题,教科卫体委员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常委会专题和分题目进行讨论,专门走访科技部、中国科协有关司局征求意见,并多次就具体内容和分工安排与其他九个专门委员会沟通,深入了解情况,充分听取意见。在汇总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委员会经过数次修改,反复调整完善,最终形成了“坚持‘四个面向’系统布局科研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协同创新和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6个分专题的正式方案。据介绍,第一专题着重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应当担负起的“职责”协商议政。第二专题聚焦深化科技评价、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弘扬科学家精神等议政建言。第三专题关注引导企业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等问题。第四专题紧扣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人工智能、粮食安全、生物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出谋划策。第五专题和第六专题探讨的则是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和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等问题。“6个分专题既突出重点,又覆盖全面。相信常委和委员们围绕这些‘抓手’展开交流,会取得很好的协商效果。”教科卫体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用扎实调研助力高质量建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对于人民政协而言,只有将调查研究与协商交流深度融合,才能不断提高协商议政能力和水平,才能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此次会议,同样以扎实深入的调研为支撑。自4月起,“领取”了相关分专题的各专委会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展扎实深入的调研。4月至6月,围绕“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专题,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武结合主题教育在安徽、北京、湖北开展了自主调研,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率教科卫体委员会调研组在上海调研,并指导调研组赴重庆调研。调研组直奔一线、直面问题,综合运用座谈、“站谈”、随机走访等形式,深入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医疗机构、生产车间、试验台站等实地考察,与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高校和科研院所负责人、技术人员、有关企业代表座谈研讨,向科技工作者、一线工人、教师、学生深入了解情况。通过调研,委员们深刻认识到,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与安全面临新挑战。新型举国体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被赋予更多时代内涵,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核心地位的关键一招。应充分认识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意义,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6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的带领下,提案委员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专题调研组踏上了赴广东调研的“征程”。5天的时间里,调研组深入汕头、深圳、东莞、广州等地的传统制造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等15家企业和单位了解真实情况。每到一地,调研组都沉到一线,既听基层群众讲实情、谈困难,又注重“解剖麻雀”、“把脉问诊”,并召开多场座谈会,与相关人士深度协商。经济委员会开展的调研主题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7月在陕西调研时,调研组发现,陕西省多条重点产业链都存在“卡脖子”技术。“技术‘卡脖子’背后,暴露的是人才‘卡脖子’的燃眉之急。同时,资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对脱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也亟待解决。”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表示。对此,调研组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加大“卡脖子”攻关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优化国内外产业链布局,加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要素保障。还有港澳台侨委员会开展的“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情况及建议”调研,外事委员会开展的“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创新高地”调研……各专委会协力,将扎实有效的调查研究进行到底。用精品发言展现履职成果此次常委会会议会期两天半,将召开3次全体会议和2次分组讨论,会议安排既有原有议程的延续,也有继承基础上的创新。选取常委会会议的一个分专题开展联动协商是全国政协自2020年以来就开始实行的“老规矩”。此次会议,“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专题组将继续开展联动协商活动,在全国政协机关设立主会场,在北京市、湖北省、重庆市政协机关设立分会场。届时,4位全国政协常委、3位在地方的全国政协委员和3位地方政协委员将在会上进行发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有关同志也将参加会议并与委员协商交流。四地联动,一屏协商。有来有往,有商有量。联动协商不仅反映出协商议政途径的不断拓宽,更展现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强大效能。大会发言是政协常委会会议的重要议程,是政协常委在常委会会议期间履行职能,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党和政府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本次常委会,将有14位常委围绕加强基础研究、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作用、推动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发表真知灼见。“发言注重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质量很高,非常有‘料’,值得期待。”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说。高质量的发言离不开科学的评选和精心的打磨。教科卫体委员会高度重视大会发言评审工作,按照《大会发言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和评审小组工作方案,牵头成立了口头发言评审小组,由陈宝生任召集人,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胡纪源任副召集人,有关专门委员会推荐熟悉相关领域工作的12位委员为小组成员,负责大会口头发言遴选。在前期认真评阅大会发言组办公室初筛转交的备选稿件的基础上,8月11日,评审小组召开全体会议,对相关稿件逐一分析点评,提出评审意见,最终从百余篇大会发言中遴选出14篇口头发言。发言覆盖6个分专题的题目,除委员的个人发言外,还从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界发言来稿中择优遴选了7篇。将各专委会的调研成果在会议期间进行展示是本次常委会会议的创新。开幕会上,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外事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分别作委员会调研情况的报告,将调研组一路所看所议、所思所想作深度分享,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精彩发言。当前,我国正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与强劲动力。常委和委员们相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必将更加坚定有力。作者
2023年8月22日
其他

全国政协委员杨成长:破解金融投资“资产荒”和实体投资“资本荒”并存的矛盾

李元丽原文刊登于2023年8月22日《人民政协报》第1版往期精选全国政协提案委重点提案督办调研:助力民企发展,营商环境要“优”中更优委员笔记
2023年8月22日
其他

首个全国生态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全国政协委员反响热烈……

“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8月15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引发热烈反响——“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重大意义。”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回想起这些年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变化,感慨万千。“决心之大、措施之实、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创造出了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成就与业绩。”翟青指出,生态日的设立正是这些举措的延续,将继续汇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伟力。“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坚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信心和力量,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决定的形式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是我国立法保障生态文明的一个典型缩影,彰显其权威性、严肃性。”在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李玛琳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很多地方对于生态建设正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但“政府干、群众看”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生态日的设立正是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作为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李玛琳认为,要以生态日设立为契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广泛凝聚所联系群众生态保护的共识,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排头兵作出政协贡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易军长期深耕于建筑领域,亲历和见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引下,我国城乡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而推广以产业化、智慧化、绿色化为方向的新型建造方式成为促进节能降碳、实现城乡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是新时代新征程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的使命所在。”易军指出,目前我国城乡建设高污染、高能耗特征依然突出,依然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这就需要我们加快转型升级、优化实现路径、细化具体措施,切实推动全过程节能减排走深走实。生态日的设立,也是提醒和鞭策我们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在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正忙于青藏高原新污染物跨界传输的考察。“望着雪山连绵,湖泊如镜和不时出现在视野中的藏野驴、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深切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越发认同与感受到国家不遗余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江桂斌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作者应当身体力行,带头实践,务求实效。“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变成亿万人民群众脚踏实地的自觉行动,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身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现场,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谷树忠“倍感振奋”。当日,他受派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参加了主场活动,现场聆听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同志宣读的习近平总书记就全国生态日所作的重要指示。“一项项宣言和行动坚定了我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传播者’和‘践行者’的决心和信心,也深感责任重大、任务光荣。我将更加积极有效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以提案、建议、信息等形式建言献策,彰显委员应有的担当和风采。”浙江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群山苍翠,竹海绵绵,一座座农家住宅错落有致。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之江画卷”启示录——写在首个中国生态文明日之际

鲍蔓华原文刊登于2023年8月15日《人民政协报》第1版往期精选全国政协提案委重点提案督办调研:助力民企发展,营商环境要“优”中更优【讲坛】方李莉教授:“农工相哺”文化基因的当代价值委员笔记
2023年8月15日
其他

【讲坛】李浩教授: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编者的话唐诗是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以“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来说明中国文学史上每一个时期的文学各有所长。唐诗代表着唐代文学形式的最高成就。“文化精神”的含义是指作为本质要素和内在命脉的文化传统,是一种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念系统,亦即一种文化哲学。这是文化中充满生命活力的具有原初性和本根性的基质。唐诗与文化精神,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唐诗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也可以宽泛地理解为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关联性。本期讲坛内容取后者之意。任何一种事物,都可以从历史的或时间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从逻辑的角度去认识。历史与逻辑并重是历史研究的基本路径。本期讲坛邀请李浩教授从这两个视角来介绍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即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历史走向和理论含义。主讲人简介:李浩,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等。曾被遴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称号。著有《唐诗的文本阐释》《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摩石录》等学术著作。教学科研成果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历史走向从时间演变的角度看,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打破传统到建立范式唐诗所产生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包括唐诗的形式,都是全新的。唐诗就开始于对传统诗歌的批判。以陈子昂和李白为例,陈子昂就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对六朝诗歌和初唐诗歌进行了大力批判,而李白也在《古风》等诗歌中对前代文学进行了批判。唐诗包括古体诗和今体诗(近体诗)两种。古体诗在唐以前就已发展得比较成熟了。唐人也写古体,如陈子昂的《感遇》、李白的《古风》《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等都属于古体诗。今体诗则是在唐代才逐渐成熟并定型的诗歌形式,即律诗和绝句。律诗又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绝句又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六言绝句。这些都是在唐代定型的。“不破不立”,唐诗打破了旧的传统,创立了新的范式。这种新的范式、新的权威,一方面可供后人学习继承,另一方面也为后人提供了可借鉴的对象。▲清曹寅等撰全唐诗九百卷二从雅到俗的走向唐诗的趣味主要是雅的趣味,这种典雅、高雅的趣味来源于南方文学,而北方地区的作者对这种南方风气非常迷恋,成为热情的模仿者。于是南方文学趣味风行天下,唐代宫廷君臣都弥漫在这种典雅中。隋唐以前,中国曾经历了300多年的动乱时期。继西晋之后的东晋已将都城迁到了南方的建康,南方地区在东晋以后又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地区被少数民族政权占据,杨隋政权虽然在政治上否定了北周,但在文化传承、家族血缘上却与前代一脉相承。东晋以后,中原文化整体迁徙到了南方。王、谢等大家族原来都是西晋的王公贵族,“永嘉之乱”后,举家迁徙到南方,把整个大家族迁至建康,也把中原地区的高等级文化整体带到了南方,迅速提升了南方地区的文化水平。中国文化发展之初是北方文化高于南方文化的,但历史上的三次大迁徙改变了这一局面。因此,陕西或曰西北乃至整个北方整体落后于南方在北宋之后即已形成。一个简单的事例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点。宋以后的科举状元主要出于南方地区,元明清几百年间也都如此。有时南方一省所出的进士、举人人数即超过了整个北方多个省的总和,如江苏、浙江、安徽等,都是如此。隋至唐初,南方文化是正统,文人的趣味也好尚高雅。因此当时北方文人喜学南人。隋统一战争中,除了在取建康时有过一些军事冲突以外,占领广大南方地区时,几乎没有大的军事战争。杨广到南方后,说吴语,唱吴音,用南人为智囊,并与南方贵族萧氏联姻,从而受到南方贵族的欢迎,也使南方免于战火。唐太宗本是个胡汉混血的西北汉子,却很喜欢南方柔媚的宫廷诗,书法则好南人王羲之华美流丽的行草而不喜北方强劲朴拙的魏碑,并曾想方设法地谋取《兰亭序》。唐代文学在初期也是南方的雅文化趣味,而在发展过程中则逐渐由雅变俗,从宫廷走向江山塞漠与街坊市井,至中唐出现了白居易的俚俗之作,其诗“老妪能解”。可以说,唐诗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雅而俗的变化。从文体看,这种由雅到俗的转变也是很明显的。诗这种文体还是相当典雅的,后来出现的词,尤其是早期词作,是颇近俚俗的。唐代传奇也是比较典雅的文体,是文人的作品,也表现出文人趣味。而发展到宋代的话本小说,其俗意就很重了,传达出浓厚的市井趣味。后者即使今日之一般读者,也很容易看懂,而读懂前者就需要相当的素养和训练,尤其《游仙窟》之类的传奇。骈体文也是一种雅文体,而后来日益盛行的散体文就相对通俗了。三从贵族传统到平民气质的走向唐的前身是魏晋南北朝。著名唐史专家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唐代文化有两个来源:一是西魏北周的文化传统,一是南朝齐梁文化传统。齐梁文化即是一种贵族文化。许多历史学家都曾提及门阀士族、门阀制度的问题。严格意义上的门阀制度应该说只存在于东晋时期(参见田余庆《东晋门阀士族》一书的相关论述),而广义的贵族文化却存在于自东汉经魏晋南北朝而至唐代这一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在这个问题上,内地的史学教科书与海外汉学界存在着很大差别。内地学者多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贵族时代,而唐代打破了这种局面,是一个平民寒庶在社会各领域地位充分提升的时代。海外学界提出,贵族制度的结束当在北宋与南宋之交,因有“唐宋变革论”之说,认为唐宋之际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是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到北宋末期彻底崩溃,此后便进入了官僚社会。贵族为世袭,官僚授职则要看子弟个人素质。同时,魏晋至隋唐有一些大家士族,其传承绵延数代,脉络清晰。唐末五代至两宋之交的几次大动乱,使这些士族大家彻底解体,几代同堂的大家族变成了与近代接近的所谓“核心家庭”。北方文化是胡汉贵族文化的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反对鲜卑贵族间小圈子内的通婚,鼓励入主中原的北魏鲜卑军事贵族同洛阳附近的中原汉族贵族通婚,即同崔、卢、李、郑、王五大姓的贵族通婚,打破了胡族小圈子内的贵族通婚,形成了胡汉融合的大贵族圈子。隋唐统治者实为关陇贵族,是关中贵族与鲜卑等其他少数民族贵族的结合,实质也秉承着一种贵族传统。这种贵族传统入唐后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变得不那么纯粹了,成了一种较为松散且不断受到破坏的传统,并逐渐走向了解体。古汉语是一种非常典雅的语言。同样的意思,用文言和白话表达就很不一样。这种高雅只有在古老的语言中才能储存。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学作品特别是如唐诗这样的作品就很难翻译。司空曙写给卢纶的诗中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句子,他并没有说久别重逢的激动心情,只是出现了一些自然意象。李白赠友人诗中亦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句子,如果要用典范的英文翻译,“落日”与“故人情”的关系就成了个大难题:落日是故人情,似故人情,还是代表故人情?汉语的含蓄使诗意耐人咀嚼,也不宜被翻译。伟大的作品是“抗译”的,这正是唐诗文化的独特魅力。▲李浩教授著作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论含义从共时的、逻辑的层面看,唐诗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丰富内容。一唐诗与中国文化的原始创新精神第一,诗体的独创。唐诗包括古体诗和今体诗,其中今体诗又称格律诗、近体诗,为唐人新创,影响了此后长达千年的中国诗歌。今人写诗仍是按唐诗格律来写的。这种诗体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等多个方面都有严格限定,同时亦具有音乐声律、语言修辞等多种形式美感。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两大类。就字数而言,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此外还有作品极少的所谓“六言律”。“诗圣”杜甫即是格律诗高手,代表作有《秋兴八首》等。今人不论创作诗歌还是评论诗歌都是以唐诗为范本的,可见其影响深远。第二,诗法的独创。唐诗的独创在技法上表现为对仗中的流水对、扇面对以及拗救、通感等多种手法的灵活运用。对仗古来有之,但流水对、扇面对却是唐诗新创。流水对是指上下句有前后相承关系,同时又彼此对仗,如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扇面对,又称隔句对,是指具有对偶关系的上下四个句子,第一句与第三句、第二句与第四句分别相对,形同扇面。拗救,是指上句不符合格律,下句补救。杜甫最善此道,后代的苏轼、黄庭坚及江西诗派都专学这一路。通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修辞方式,为了造成特异的美感,将视、听、味、触等多种感觉互相打通,互相挪用。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摹琵琶音乐的大量诗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调动了种种想象,将听觉比喻成各种感官的感受(详见拙著《唐诗美学精读》第三章的相关论述)。▲李浩教授著作第三,诗境的独创。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论的重要范畴,也是对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规定。行家评诗多用专业术语,称“有境界”“有意味”。唐人不仅奠定了境界理论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创作了许多境界浑融、气象高妙、神韵悠然的杰作,成为后世作家不可企及的范本,可以说境界最能体现唐诗的艺术特征。简而言之,唐诗追求的境界是源于形象而又超越形象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代表性的人物如王维,有《辋川集》二十首,其中《鹿柴》一诗很有代表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众人皆知王维诗中有画,不知其诗中有佛、诗中有禅。他的诗境空灵,颇有禅宗的高远境界。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诗词要有境界,并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无我之境”即是空灵之境。王维诗在后代很受尊崇,清初王渔洋及其“神韵派”就标举王维诗中的神韵。宋人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曾说,好诗应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也应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诗中的体现。第四,诗用的独创。诗在唐朝可谓无所不能。唐代士人如欲进入政府部门,必须经过科举考试,第一场是帖经,考儒家经典的记忆背诵;第二场为杂文,考诗歌、辞赋写作;第三场是策论,考应用文写作,对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因此,诗艺高低与政治升迁、仕途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有人说唐代因文学的繁盛而抑制了科学的发展。是耶非耶,姑且不论,但唐代文学的发达确实造成了一种泛文学、泛文化的现象。二唐诗与中国文化的开明开放精神中国文化是一种尚文而非尚武的文化。对一个地区的统治讲究人文化成,以文教德化使边远地区感动归顺,而不是武力征伐。《周易》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语。《论语》中提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正是孔子的治国理念。唐诗中不仅可以看到汉族文化,也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更能见出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频繁交流。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解,唐宣宗在白居易去世后写诗追记其诗歌流行状况时提到“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其诗歌普及流行之广泛,堪称当时的第一畅销作家。白居易的诗歌还广泛流传至周边的日本、朝鲜(时称鸡林国)。当时来华商人在经商的同时,热衷收购白居易的新诗,且能识别出真假来。白居易在日本影响很大,《源氏物语》中引用了多首白居易的诗歌。与此同时,外国的风尚习俗也大量流入中国。中唐后流行的曲子词,其中的一个词牌“菩萨蛮”,就是自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地传入的。唐代音乐分两部分:一为雅乐,是宫廷的祭祀音乐;一为燕乐,是日常生活庆典等使用的音乐,其中又有“九部乐”“七部乐”等。唐乐中大量引用西域、南亚、中亚等地区的音乐,有的是原封不动地保留。正如鲁迅所言,唐人胆子很大,对外来文化敢于釆用“拿来主义”态度。这充分说明唐人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心理也很健康。当然也有个别废止的,如“泼寒胡戏”,即是当时西域的泼水节风俗,盛唐时传入长安,大臣贵族颇多非议,后遭禁止。总体而言,唐代对外来文化的态度非常开明。唐代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可以说无处不在。西北大学曾发现一方唐代日本来华留学生井真成的墓碑,记述他学于唐、仕于唐、病逝于唐的一生。这一发现在日本引起重视。一个外国人可以在唐政府中做官,于此也可见唐代开放的力度之大。唐时在长安居住的外国人很多,有一些人还通过科举进入唐政府机构任职,如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韩国的崔致远等。日、韩等国的有志青年很多都来唐参加科举考试,对唐科举的重视程度一如当今国人取得高等级学位一般。唐代科举中曾专为外国人开“宾贡”一科,考中者可留唐任职,也可回国。三唐诗与中国文化的尚文尚雅精神今人尊孔子为儒家开创者,视山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实质上,儒家思想文化的来源是陕西关中。孔子非常推崇周代的周公以及西周文化,其思想来源多出自周代的礼乐文化。《论语·八佾》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标明了孔子尚文的思想渊源。孔子“克己复礼”的“礼”也就是周公所定的文化准则。西周的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尚文尚雅的传统。唐诗挖掘了汉语的诗性潜能,把汉语的美推到了极致。今日社会使用现代汉语,唐诗用的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中古汉语,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其代表为唐诗宋词,语音以长安音、洛阳音为基本音。迁徙流动造成了文化的南移,也造成了语言文化和语音的南移。中古时操长安音和洛阳音的人群随着战乱,已经整体地大规模地成系统地南迁,他们的这种口音为南人所模仿。今日的广东、福建等地方言如客家话等,保留了很多中古音。中古汉语的特点是高度浓缩、高度概括,因此诗歌特别凝练。杜甫《登高》中有“风急天高猿啸哀”句,短短七字中含有三个主谓结构。后句“渚清沙白鸟飞回”亦是如此。有的诗句,只是一系列名词的并列,没有主谓结构,也没有动词,如“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是杜甫思念李白的诗句,他并未描述如何思念,只是排列出一系列意象,但是诗意已尽在意象当中,将汉语诗的特点推到极致。汉语是最适合写诗的语言之一。四唐诗与中国文化的崇尚自然精神唐诗与中国文化崇尚自然的传统有两层含义。首先,唐代诗人喜爱大自然。唐代有大量的山水诗、田园诗。唐诗中最好的句子不是直接表达感情的,而是用自然意象写成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都是以自然意象胜。其次,唐人在精神上追求自然、返归自然。唐代诗人充满进取精神,如李白、李商隐等都将其人生的理想模式设定为先入仕实现政治抱负,辅佐皇帝建功立业,功成后则归隐田园,回归自然,享受山水安逸之乐。《安定城楼》是李商隐年轻时抒发抱负之作,“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即用《吴越春秋》中范蠡的典故。范蠡先是帮助勾践灭吴复国,功成之后携西施归隐五湖,成为富甲天下的陶朱公。这是唐代许多诗人理想的人生模式,李白诗中也表达出类似的想法。从这种理想的人生模式中也可看出诗人内心回归自然的想法。五唐诗与中国文化追求雄大刚健的传统唐诗崇尚大气,崇尚阳刚之美和雄浑壮阔的风格,与宋词以婉约为美截然不同。初唐陈子昂追求“汉魏风骨”,杜甫诗以“沉郁顿挫”胜,盛唐诗歌中一直洋溢着进取雄健的精神。唐诗虽然深受南方文化影响,但主旋律仍是北方文化的大气雄浑,这与入主朝廷的主要是西北人有关。唐代统治者来源于西北胡汉杂处地区,崇尚雄大的气魄。唐诗有悲怆感,却没有绝望感。陈子昂的小诗《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其中有悲伤,有孤独,也让人感受到人的渺小,给人以悲剧感却并无绝望。悲剧也是阳刚之美,这正是唐诗雄健刚劲精神的充分体现。六唐诗与中国文化的和而不同精神儒家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和”最早都是音乐术语。“同”指单音的重复,“和”则是一组旋律有规律、有特点的变化:出现、展开、再现、高潮、结束。“和”是由不同声音的配合而构成的。大唐之音,是和而不同的。唐代并非儒家一家之天下,而是儒、释、道三教并存的。终唐一代,皇帝们对佛教的态度还是非常开明的,佛教得以自由发展,且流派众多。除了佛教,唐代道教及中亚地区的一些宗教如景教、摩尼教、祆教等,也都在唐代有很大的市场。唐代也是各种地域文化并存的时代。作为统治基础的关陇文化以及江南文化、山东文化和少数民族的草原文化都是共生并存的。不同种族的文化也在唐代并存。唐史研究者很多都关注过“胡将”这一特殊现象。唐政府广泛任用胡人为国家的军事指挥员,如安禄山,另如史思明、哥舒翰等也是玄宗时重兵在握的胡将。有统计说唐代大、小胡将有几百人之多。文臣可用外国人,关涉国家安全的武将也能用外族人,唐代统治者的心胸气魄,令人感叹。唐代也是不同阶层文化并存的时代。唐代虽是贵族社会,但已经到了贵族社会的后期,不是完整的贵族社会。各阶层人群的利益都在制度中得到体现,也都有自己的影响。唐代诗人来自不同阶层,因此唐诗也是不同阶层、不同等级、不同地区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发出的不同声音,傅璇琮先生曾借用泰纳《艺术哲学》的一个比喻,说唐诗是由不同声部构成的一曲恢宏的大合唱,而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则是不同乐段上的天才领唱。原文刊登于2023年8月14日《人民政协报》第11版往期精选伍立峰:艺境家园【讲坛】方李莉教授:“农工相哺”文化基因的当代价值孙德宏先生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讲述新闻人如何从“合格”跨越到“卓越”期待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2023年8月14日
其他

星河里的长调——深切缅怀著名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

拉苏荣是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2022年12月31日23时47分,2023年新年钟声敲响的前一刻,拉苏荣先生因病在北京辞世,享年75岁。作家阿古拉泰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回顾了拉苏荣先生如长调般悠扬而高亢的一生,缅怀这位为人民而歌的长调歌唱家。”▲拉苏荣星河里的长调——深切缅怀著名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作者
2023年8月14日
其他

吴泽浩绘画作品欣赏

作吴泽浩部分作品刊登于2023年8月12日《人民政协报》第8版华夏·翰墨版面主编
2023年8月12日
其他

伍立峰:艺境家园

伍立峰,第十四届江苏省苏州市政协委员。1964年出生,河北唐山人,1989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油画学会理事,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伍立峰绘画作品欣赏《春晖》
2023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