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能源汽车涨价了!对产业有何影响?

人民政协报 政协君 2022-06-22

随着除夕夜钟声的敲响,我们也正式迎来了虎虎生威的农历虎年。

从历年来看,新春都是汽车销售旺季。受新能源车补贴退补影响,新能源汽车在岁末年初上演了一出抢购与涨价的大戏。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日益火爆,市场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都有了更高的预期。


现状:新能源汽车涨价了

“2021年新能源车补贴缩水,今年如果取消补贴或继续减少,价格还会继续上涨,你可以早点下单,早买早享受。”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喜隆多商场的小鹏汽车销售员小王向记者推介,小鹏P5在签合同后2-3个月可以交车。

“近来,咨询电话、预定、买车的人的确多了,特别是2021年12月临近年底的时候。”小鹏汽车的店长告诉记者,趁着春节假期来买车的消费者特别多。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春节期间,人来人往的商场内不停有消费者进店问询车型。记者也从询问的顾客处获悉,或受限产能和销量大涨,部分P5车主已经等了4个月没有提到车。这与比亚迪的热销车型秦Plus dmi同样一车难求,不少消费者需要等待4-5个月才能提车。

受春节前后的提价政策驱动,不少消费者提前下单订车,让新能源汽车销售迎来小热潮。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受益于电池技术和智能车机系统的发展,新能源车已经成为很多人购车的首选,退补政策只是驱动消费者提前下单的影响因素之一,未来销售占比还会继续增加。一方面,当下新能源汽车销售热潮主要出现在南方城市如深圳、广州等,北方城市天气寒冷影响新能源汽车续航,很多人还是愿意选择燃油车。另一方面,新能源车的销量在向特斯拉、小鹏、蔚来等头部新能源企业集中,随着华为、百度、小米等新玩家进场,这种趋势还会更加明显。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说有目共睹,现在的新车续航能力已经提升了不少。”前来看车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春运对新能源汽车来说是每年一度的大考,以前电动车不敢上高速,现在敢上了,以前经常只能在高速上龟速行驶,现在也基本上正常了。

政策:补贴将退出但影响不大

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指出,2022年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20%;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正式退出。

那么,新能源补贴进入倒计时,涨价会成为趋势吗?

“现在买电动汽车好像比去年贵了,特斯拉Model 3要贵1万元,特斯拉Model Y要贵2.1万余元,正好近期还有优惠,就提前下手了。”如消费者李先生所言,记者走访得知,目前已有多家车企提高新能源车价格:如特斯拉的国产Model 3和Model Y的后轮驱动版车型售价分别为26.57万元和30.18万元,分别上涨1万元和2.1万元;小鹏P5最新的补贴售后价格为16.27-22.93万元,上涨4800元至5400元;哪吒汽车U部分车型上调3000-5000元,哪吒V部分车型上调2000元……此外,也有新能源汽车品牌在临近2021年年底之际公布了“变通”的市场策略。如小鹏汽车表示,2022年1月1日-10日支付定金的用户可享受与2021年一样的补贴政策。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的车价波动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所影响,但业内对补贴政策的退出早有共识,不会抑制产业长远发展大势。

“2022年新能源汽车涨价的原因不仅仅是补贴退坡。”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表示,一是整车方面,以小鹏汽车为例,一辆续驶480公里的小鹏P7,2021年国家补贴1.4万多元,如果保持月销1万辆以上,一个月获得的国家补贴是1.4亿元以上,全年就是16.8亿元以上。按照2022年补贴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计算,全年就少了5亿余元补贴。二是动力电池等零部件方面,对政策规定退坡20%的新能源商用城市配送物流车的单车成本影响更大。以平均装配85度磷酸铁锂电池的4.2米纯电动厢式货车为例,2021年一度电补贴252元,2022年补贴仅201.6元,一度电少了约50元,85度电就少了4250元,而电池成本单度电又上涨200元,电池包成本上涨1.7万元。两项叠加一增一减,企业销售成本上涨高达21250元。对此,车企只有通过涨价来消化。

招商证券分析师杨永看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补贴退坡对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增长影响有限。政策给车企和消费者以明确的信号,明确了2022年补贴标准及补贴退出时间,业内对新能源补贴退坡早有预期,所以补贴进一步退坡不会对新能源车销量产生较大影响。

未来:伴随政策接力 产业仍将高速发展

补贴退坡政策的发布,也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全面进入了市场驱动阶段。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即使新能源汽车补贴全部退坡,国内还有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如国家层面有“双积分”、碳交易、以奖代补等政策;部分城市在限行限购上对新能源汽车有利好,同时各地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也有支持政策。因此,伴随着进入市场驱动为主的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

记者梳理发现,虽然补贴退坡,但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决心没有改变。《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等系列顶层设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已施行近4年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俗称“双积分”政策,被认为是补贴退出后的“接棒者”。根据这一政策,汽车制造商除了需要降低燃油消耗获取油耗正积分,还必须出售足够数量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获得相应的新能源积分。此举意在通过燃油汽车补贴新能源汽车,以市场化手段优化汽车产业结构。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范永军认为,补贴退坡有助于国内新能源车企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企业直面市场竞争,会进一步倒逼企业从产品设计、制造质量、性能配置、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实力,增强与外资品牌、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竞争能力。同时,他建议,应把汽车纳入碳交易范围,在使用端给予政策支持。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充换电领域,给建设者和使用者补贴补助,降低车辆使用成本;制定非货币化的政策,鼓励支持先行城市和企业等。




延伸阅读


新能源汽车

要迈过供应链这道槛

“全球汽车发展的方向是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这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家和企业的共识。”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举办的第三届跨越石油时代国际研讨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10%,即汽车增量当中电动化的比例超过10%,到2025年预计会突破30%。基于百人会研究预测,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年销量将突破500万辆,2025年将达到至少700万辆,乐观估计900万-1000万辆。从100万辆到1000万辆也就几年时间,这个发展速度创造了全球新能源行业“之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增速及其所带动的产业规模,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以动力电池为例,到2025年,中国电池装机量将达到600GWh,全球规模最大。

张永伟表示,过去,中小城市和农村消费者的第一辆车往往选择燃油车。进入机动化高速发展阶段,消费者的第二辆车将很有可能是新能源汽车。这会成为未来3-5年中国电动化市场的一个爆发点,并成为未来市场增量中一个最重要的领域。这会对碳减排、改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机动化出行发挥巨大的作用。

“2021年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分水岭。”张永伟分析称,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22年财政补贴将全部退出,所有车企将处于同一政策起跑线,车企的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补贴退出后,新上市的车型也会扎堆出现,特别是外资品牌。2022-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大量新车型、新品牌扎堆涌现的阶段。“与过去十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特点不同,市场竞争将进入真正大浪淘沙阶段。过去靠补贴成长起来、缺乏竞争力的产能和品牌,在这个阶段会面临极大挑战,有些产能会加速退出,有些品牌会销声匿迹。”张永伟如是说。

如何让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正式合二为一?张永伟表示,下阶段,变革的主题将是基于电动化的智能化。电动化的普及要靠智能化来拉动,单纯的电动汽车不会成为市场卖点,只有更加智能的汽车才是市场竞争的焦点。反过来看,只有电动汽车才能更完整地嵌入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最佳载体是电动化的平台。因此,电动化基础之上会加速智能化,“两化”在汽车领域会正式合体。

随着“双碳”目标的实施,张永伟认为,低碳化是汽车供应链面临的第一个巨大挑战。全球碳中和愿景下,几乎所有的整车企业、零部件产业都高度关注和依赖供应链的变革,供应链如何实现绿色化、低碳化或者净零排放是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大型汽车企业碳中和的时间表在2035年或2040年前,距今不到20年,届时将实现产业全链条的净零排放。这意味着,整车制造环节,从上游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到物流运输都要实现净零排放。智能化是汽车供应链面临的第二个挑战,特别是芯片。2021年,全球汽车产业因芯片供应短缺减产规模约1000万辆,中国平均减产20%。

供应链是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未来发展要迈过的一道关键门槛。这个供应链是全球化的,企业将会受到国际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巨大影响。尤其是疫情、大国贸易纠纷、技术竞争、海运等,都会影响汽车产业供应链的格局。”张永伟表示,能源侧变革会让电动汽车实现绿色化,使用上真正的可再生能源。同时,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接入电网实现车网互动。风电、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加智能电网这一理想模型会提前实现。未来3-5年,技术和政策会进一步支撑电动汽车的绿色化,从小范围试点慢慢走向规模化发展的轨道,能源革命和汽车革命将真正实现实质性的协同。

原文刊登于

2022年2月8日《人民政协报》

第7版财经周刊

作者丨人民政协报记者 李元丽

编辑丨赵爽

审核丨毛立军

往期精选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hengxiejunnews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