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春平撰文:防灾减灾教育要更好进校园
9月12日,四川省在甘孜州泸定县、雅安市石棉县同时举行悼念活动, 深切哀悼在“9·5”四川泸定6.8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政协委员、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近日向人民政协报发来稿件指出,防灾减灾教育是减轻灾害损失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
现将刘春平委员发来的稿件全文刊登。
刘春平
全国政协委员
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
防灾减灾教育
要更好进校园
防灾减灾教育为什么要进校园、凭什么能进校园?
学校是进行系统思想教育、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殿堂,关于思想文化、知识技能和体育艺术等很多内容要求进校园、希望进校园的呼声一直不断,那么防灾减灾教育为什么要进校园、凭什么能进校园?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教育。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防灾减灾救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次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深刻回答了我国防灾减灾救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尊重生命、情系民生的执政理念,为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人类在、灾害在,不会消亡。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负责任的大国,防灾减灾是必须做、必须做好的永续性工作。
防灾减灾教育是减轻灾害损失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
防灾减灾教育对避免和减轻因灾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保障学生安全以及维护家庭、社会和国家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面,大概平均每天有5%的涉灾新闻。在大灾、巨灾期间以及灾害多发季节,占比有时甚至达到10%。涉灾新闻能够在新闻联播中占有这么大的比例,反映出防灾减灾对国计民生十分重要,老百姓也非常关注。然而,媒体新闻中的诸多涉灾信息,还没有变成警示教育,惠及大多数观众,比如,现在我们有多少人能看懂新闻媒体里的卫星云图?有多少人能够知道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之后,自己应该怎么做?还有多少人知道灾害降临时,秒、分级的快速响应,可能就是生死一线的分界点?国内外的实践都表明,提高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是实现减轻灾害损失最有效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防灾减灾教育一定要进校园,与校园的课程内容相结合,与校园的安全教育相结合。
防灾减灾教育是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的根本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国历史实际上是一个与灾害抗争的历史,与灾相伴,同灾抗争,实际上已经渗透到我们民族的基因里面。防灾减灾教育首先是一个尊重生命的教育,其次是我们的国情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要更清楚地认识到防灾减灾具有很强的认知功能,因为灾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防灾减灾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动力,灾害认知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灾减灾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种主动活动,所以防灾减灾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和完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防灾减灾教育进校园之后,我们要做些什么?
事实上部分防灾减灾内容已经进校园、进教材、进课程。与安全教育不同,《科学》《地理》课程都涉及到关于灾害学的基础知识。我所参与的高中地理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是高中生的一门选修课,将近20年,一共发行了50多万册,相对于我国每年上千万的高中毕业生,选学防灾减灾的学生还是很少。
防灾减灾教育进校园,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取得防灾减灾实效,经历多年的教育实践,归纳为教育内容上要实现“四个递进”、教学安排上实现“三个转变”。
四个递进
1
从灾害科学教育向防灾减灾教育递进我们《科学》《地理》课程教学中比较系统地阐明了灾害发生、演变的一些基本原理。在这个基础上,归纳整理防灾减灾和应急避险的知识与技能,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能力结构,制定一个阶梯式的教育方案,实现从灾害学向防灾减灾校园教育的递进。比如防灾科技学院设计的隔震演示实验如果能够进校园,就能让学生非常清晰地感受到有隔震和没有隔震,震动的幅度差异很大。减隔震技术的应用规模将会大幅度增加,也会有力促进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地震时建筑物倒塌损毁能够大大减少。
2
从单灾种教育向多灾种、灾害链教育递进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大灾巨灾固然影响范围大,研究的素材也多,是中学教材和老师讲课的重头戏。但是大灾巨灾成灾机理复杂,一般是几个灾种、数个灾害综合作用。以汶川地震为例,它包括地震、地质、水文等多类灾害和上万个灾点,每个灾点成灾都有其特殊性,泛泛地讲汶川地震灾害,缺失成灾分析中所含的丰富知识和巨大信息,将流于概念化、简单化。因此,防灾减灾教育要贯彻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从单一灾种、单个灾害向多灾种、灾害链教育递进。
3
从乡土灾害、身边灾害教育向国内国际大灾、巨灾教育递进乡土灾害、身边灾害是让学生感知、体验灾害和认识灾情最直接的教育案例。中学《地理》课程是以地理分带为基础阐述地理现象,空间尺度较大,不利于学生认识周边环境,以及周边环境蕴含的巨大知识量,以至于站在滑坡体上、断层边上浑然不知。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防灾减灾教育还应贯彻由近到远原则,从身边环境、乡土灾害的体验和实践教育为起点,逐步递进到区域性、流域性的大灾巨灾分析。
4
从“自然灾害”教育向“自然——人为”复合灾害教育递进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自然——人为”复合灾害越来越多。如城市内涝、城市地质灾害等等。城市是一个高度依赖于基础设施生产生活的自然区域,每一项基础设施都是一个承灾体,致灾因子作用于人和基础设施,将会形成一个并联、复合的灾害链,最终都指向人类。比如2008年我国南方的低温冰雪灾害,低温冰雪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第一次灾害,对电力系统的破坏造成第二次灾害,电力系统破坏造成春运的交通瘫痪是第三次灾害。要阻断灾害链,必须有备用方案,如用内燃机替代电力机车,有效缓解春运交通压力。
三个转变
1
从通用培养方案向因地制宜、及时适时的防灾减灾教育转变根据灾害的地域特征和季节(周期)特征,适当调整整齐划一的中小学教育计划。自然灾害发生有其地域特征,如水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华南、华中地区,地震灾害主要在西南、西北以及华北地区。结合灾害普查成果,针对乡土主要灾害风险,因地制宜地开展防灾减灾教育。自然灾害还有很强的季节性或周期性,如夏季的台风、冬季的寒流、雨季的山洪和洪涝,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实时、及时地开展防灾减灾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从重课堂讲授向重实践的教学转变中小学实践教学是个薄弱环节,但实践又是防灾减灾教育的第一属性。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灾害的复盘资料作为教学素材,解决防灾减灾现场教学的一些时空限制。未成年学生掌握一定的应急避险知识非常重要,比如着火楼道如何逃生、地震来了究竟要不要跑、怎么跑等等。
3
将碎片化的知识技能
尽可能转变为规则与习惯
一些简单的规则,比如说“反手开车门”,能够大大减少车门与摩托车、自行车相撞的灾祸;使用“公筷、公勺”,能够有效地降低病菌的传染风险;学校每天放学都按照应急避险方案进行疏散,肯定比每年开展一两次应急疏散演练效果好得多。当然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防灾避险规则,比如说“装修不破承重墙”等。这些散布于各类防灾减灾活动中总结提炼的经验,转化为朗朗上口的规则,更易为学生所接受。这不需要多少代价,一个简单的规则就可以避免轻易发生灾难。
如何解决和缓解
目前防灾减灾教育存在的困难?
目前学校防灾减灾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可以通过如下三方面措施解决或缓解困境。
首先,可以通过培训和学历课程教育缓解防灾减灾教育师资匮乏的困境。
现在学校尤其中小学里具备防灾减灾工作经历的教师很少,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现有师资的防灾减灾教学水平,如国培计划中开设了防灾减灾类师资培训课程;在师范类地理教育专业开设防灾减灾类课程;在地理类教师资格考试中,增加防灾减灾考核内容,或者设立专门的安全(防灾减灾)教师资格考核,以保障教学质量。
其次,校内外共同努力缓解学校防灾减灾实训设施紧缺的困境。
一是加大校内安全教育设施的投入,因地制宜开展防灾减灾实训场地建设,如建设校内袖珍型的灾害模拟实训场,模拟灾害发生到学生应急避难整个过程。
二是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如灾害纪念馆、综合灾害科普馆,以及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等,开展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注重校外实践要与校内讲授内容相结合,而不是旅游式走马观花,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三是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开展防灾减灾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成本低、可重复,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替代实体实验,也为我们在疫情情况下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大帮助。如防灾科技学院研发的地质野外虚拟实习、北川地震灾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振动台实验原理仿真模拟等,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有现场实习的学校,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系统可帮助学生回顾总结和强化实践教学内容;没有现场实习的学校,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系统体验实践过程,并通过考核检验学习效果。
最后,组织整理涉灾教育资源建设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网。
线上涉灾资源包括在线一流课程资源如《自然灾害概论》、中国大学MOOC的《灾害应急与救援》、网易公开课的《火灾常识与逃生》等,以及一些微信公众号如中国应急管理和相关网络平台上的防灾减灾小视频等。还有一些科普网站、电影、书籍。组织省、市教研机构归纳整理线上线下涉灾教育资源,补充、完善并分级分类,建设国家和各个省的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网,服务于广大的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原文刊登于2022年9月14日《人民政协报》第11版教育在线周刊
公众号排版丨廖昕朔
往期精选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hengxiejunnews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