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看!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研究成果“上新”


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01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23——数字经济驱动经济结构升级》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是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南京大学江苏数字研究院的年度研究报告。该报告由教育部长江学者任保平教授作为首席专家领衔完成,是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大学江苏数字经济研究院科研团队联合攻关,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形成的创新性成果。该报告自2009年起,已在中国经济出版社连续出版15本,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的重要成果。从2021年起该报告集中从数字经济角度研究经济增长质量和高质量发展。该报告目前已经从巍巍的终南山下转战到了碧波荡漾的太湖之滨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继续举办。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迭代更新,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数字经济时代。《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23——数字经济驱动经济结构升级》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数字经济驱动经济结构升级的效应、机制与路径。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23——数字经济驱动经济结构升级》由3篇、26章构成,全书50.8万字。第一篇聚焦数字经济驱动宏观经济转型升级。本篇围绕数字经济对宏观经济转型升级、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发展韧性、消费结构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同富裕、节能减排、外贸升级以及宏观调控转型的影响机理,开展研究。第二篇侧重数字经济驱动中观经济转型升级。本篇研究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金融业转型升级以及产业链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和收缩型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三篇探讨数字经济驱动微观经济转型升级。本篇系统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模式革新、数字经济对企业生产率提升消费行为和模式变革、劳动力供给、促进就业、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与完善的作用机理。

在15本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科研团队将不断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和科研资源配置,聚焦数字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展现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风采,以久久为功的科研精神,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服务江苏和苏州的数字经济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30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23——数字经济驱动经济结构升级》报告发布会暨数字化转型推动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成功召开。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市社科联主席刘伯高、苏州大学、苏州社科院、苏州大数据集团、苏州市银监局等部门的领导和学者参加会议。索文斌校长助理出席会议并讲话,南京大学商学院洪银兴教授、范从来教授、安同良教授、 王宇伟教授、巫强教授、皮建才教授等出席并作报告。《新华日报》、《苏州日报》、苏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能源与资源学院



01


钠离子固态电解质NASICON材料的设计准则

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学院王景阳助理教授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欧阳彬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Gerbrand Ceder教授团队合作,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实验合成、表征测试以及文献数据挖掘等方式,解析了化学成分与钠离子导率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离子导率与金属平均离子半径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并且SiO4取代PO4聚阴离子也会提高离子导率。同时,作者证明Na含量提高离子导率主要是通过其对离子扩散势垒的影响,而非简单通过载流子浓度的影响。

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结构 (a)、高通量第一性原理筛选流程 (b) 与稳定性分布 (c)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0669-0






02


钙钛矿太阳能模组的商业化

      作为一种新兴的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钙钛矿光伏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易制造的特点,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在稳定性、毒性、大面积制备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钙钛矿光伏在商业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制约。近日,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学院朱鹏臣助理教授与南京大学陈尚尚教授、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黄劲松教授合作,分析了钙钛矿太阳能模组商业化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及展望。通过对钙钛矿的产业评估标准、材料工程、技术优化、成本测算、全生命周期分析等方面的讨论为钙钛矿商业化提供了新的理解,并有望在加速钙钛矿太阳能模组商业化进程方面提供帮助与指导。

提升钙钛矿光伏组件稳定性策略总结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2307357





03


分子级分散的酞菁钴在酸性界面稳定*CO2中间体以实现纯酸性CO2还原

      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CO2电还原过程可以将CO2转化为含碳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如何在纯酸性无外加碱金属离子的条件下实现CO2的还原,避免析氢反应占主导是该领域的重要难点问题。近日,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学院王晓君助理教授与冯时佳博士合作,揭示了在无碱金属离子的情况下,CoPc@CNT催化剂提供了Co单原子催化位点,增强了催化剂与大偶极*CO2中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酸性界面上稳定了*CO2中间体,从而在无外加碱金属离子的条件下实现了纯酸性CO2还原。而对于体块催化剂(Ag/Au),高覆盖度的H完全抑制了CO2的吸附过程,使得CO2还原难以发生。该工作为反应中间体的稳定提供了新的理解,并对酸性CO2还原中催化剂设计与反应器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CoPc@CNT本身能够在酸性界面稳定*CO2中间体,因此即使在pH=1的纯酸性条件下也能实现CO2的转化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ge.202317942



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01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认识系外岩石行星内部结构

      系外行星探测的主要目标是发现恒星周围的行星并认识它们的大气和内部结构,搜寻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南京大学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倪冬冬教授和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基于机器学习模型——混合密度神经网络(图1),根据行星的质量、半径和其他可能的重要观测(例如恒星光谱、潮汐效应等),训练了多个机器学习模型,来推断成分迥异的岩石系外行星内部结构。从图2可以看出,通过输入行星质量和半径、耐热元素丰度Fe/(Mg + Si)、以及潮汐洛夫数,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行星的内部结构,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行星的内部特性,包括核心所处的热力学环境、幔层厚度和可能的水冰含量。

图1. 混合密度神经网络模型和岩石行星内部结构模型示意图 

图2. 机器学习模型(系外行星的质量、半径、耐热元素丰度比Fe/(Mg + Si)、以及潮汐洛夫数作为输入)在测试集上的预测表现,深色区域越靠近对角线,表明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越好 

Machine-learning Inferences of the Interior Structure of Rocky Exoplanets from Bulk Observational Constraints. Yong Zhao, Dongdong Ni, and Zibo Liu. ApJS, 269, 1 (2023).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3847/1538-4365/acf31a





02


基于“羲和号”卫星数据构建太阳爆发暗条的三维速度场

暗条是太阳大气中一种常见现象,一次成功的暗条爆发可以释放超过1025焦耳的能量,抛射出数亿吨的高能等离子体,可能会对地球及附近空间环境中的高科技设施构成巨大威胁。因此,精确测量爆发暗条的三维速度场,对于灾害性空间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南京大学太阳物理团队和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合作利用“羲和号”卫星全日面Hα波段光谱扫描成像的高精度数据,同时性地精确获取了爆发暗条和日珥的天空平面速度和多普勒速度,成功复现了抛射等离子体的膨胀、回落、旋转、分裂等现象,为后续系统性研究太阳暗条爆发的物理机制,以及空间天气预警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1. 爆发暗条(上图)和日珥(下图)的Hα谱线轮廓


图2. 爆发暗条(上图)和日珥(下图)的三维速度场


论文链接: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2041-8213/ad1e4f



全球人文研究院



01


Reflections on Metacritical Analysis(AHCI)

何成洲教授

As a criticism of criticism,metacritical analysis is inseparable from cri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constitute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all the essays in this column. In correspondence with Wang Ning's academic contributions, the approaches that those essays undertake can be mainly categoriz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namely, historical-contextual, intercultural, post-theoretical and post-critical, which are also representative of major modes of criticism in literary studies in recent decades. It needs to be emphasized that the three approaches are not conflicting but rather complementary and supplementary both within individual essays and in general terms. It argues that a relatively thorough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literary studies by such Chinese scholars as Wang Ning can hardly be accomplished without deep reflections on the status quo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its future directions.





02


Intermedial Cross-dressing 

Performance as Cultural Intervention (SSCI)

何成洲教授

As a theatrical phenomenon, cross-dressing performance has passed down through many centuries and manifested itself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In the era of film and television, it was adapted to and has appeared on screen, as a popular means of entertaining the audience, and 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fluencing public opinions on certain social and cultural issues, such as the politics of gender and interculturalism. In light of theories of gender performativity and cultural agency, the intermediality of cross-dressing performance is approached in this article, mainly based on a careful analysis of Li Yugang's solo shows on TV, the Chinese film Farewell My Concubine, and the American film M. Butterfly. By having the intermedial intersected with gender and interculturalism,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ntermedial cross-dressing performance, on the one hand, has transformative power over gender politics, as it contributes to the gradual acceptance of differences in gender as well as other social categories. On the other hand, in some cross-dressing performances on screen, the subversive and the reiterative are blended together in cross-dressing performance, which undermines the legitimization of sexual orientations outside of the heterosexual norms. In addition, the entanglement of intermediality and interculturalism in cross-dressing performance in such a film as M. Butterfly contributes to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cultural and categorical boundaries, which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


doi: 10.1017/S106279872300042X





03


文艺的文化干预力量:评《表演性理论:文学与艺术研究的新方向》

都岚岚教授

     2022年,南京大学何成洲教授基于自己多年的研究,出版了代表性成果《表演性理论:文学与艺术的新方向》(北京:三联书店,2022年),这是国内学术界在文学与艺术研究领域具有引领性意义的重要成果。该著作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表演性与批评范式的转变”追溯了“表演性”概念的发展史,指出表演性概念源于英国语言哲学家J·L·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雅克·德里达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批判性解读以及朱迪斯·巴特勒影响深远的性别表演性理论,具有动态的演变性;第二部分“文学的表演性”主要包括3个专题研究,即莫言研究、易卜生在中国的接受研究和生态文学批评;第三部分“表演艺术与艺术的表演性”涉及剧场、电影和电视3个领域的不同议题,这两部分的批评实践均特别关注文学与艺术的独特性与能动性;第四部分“跨媒介表演性”围绕文学、戏剧与电影等媒介的关系,剖析了电影改编、先锋昆曲、戏剧-小说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跨媒介议题。全书围绕文学与艺术作为言语行为和事件,具有文化干预和参与世界建构的作用这一核心观点,紧跟学术前沿,对文学理论的表演性转向和具体的文本进行了鞭辟入里的阐释,体现了作者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新颖独到的批评实践视角。本文从统领该著作的两个核心概念“表演性”(performativity)与“事件”(event)出发,阐述作者的主要贡献,揭示表演性理论之于当代文学与艺术研究的重要价值。


doi : 10.16234/j.cnki.cn31-1694/i.2024.01.016





04


詹姆斯·乔伊斯小说的音乐性

戴从容教授

虽然通过传记材料证明乔伊斯对音乐的关注,以及考证詹姆斯·乔伊斯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把乔伊斯作为研究文学与音乐的关系的绝佳案例,探讨小说和音乐在乔伊斯作品中的结合方式,可以给文学与音乐的跨学科研究带来很好的启示。首先,在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原因上,新的社会文化研究视角揭示出,乔伊斯小说的音乐性实际是20世纪初文学的音乐化潮流的一部分,而且流行音乐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次,在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方式上,乔伊斯将音乐与文学融合的能力也是在其整个创作阶段不断发展丰富的——随着作品复杂性的增加,所用的音乐手法也更加复杂。除了使用音乐典故外,乔伊斯越来越多地运用多种手法,使单一的文学媒介获得多媒介事件的印象。此外,乔伊斯的现代文学思想与当时的先锋音乐思想相互呼应,共同推动了他在小说美学上的领先地位。





05


千家坪礼器图像造型规律及信仰意义

郭静云教授

      千家坪礼器图像有严谨的规律,很多构图在不同的礼器上重复,构图之间的互映关系明显。纹饰母题除了太阳下的山景、日圭高立、四分日历纹等直接表达太阳者之外,还有分别象征白日的鸷鸟和象征黑夜的猛兽獠牙两种图案。大部分图像皆以不同方式将此三者搭配组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表达拜日信仰和祭日行为。根据礼器纹饰分析,可知在以千家坪为代表的湘南游猎族群眼中,旦霞时分鸷鸟载日高飞,夕阳后日落于地面之下,这被看成是太阳被吞入猛兽的嘴里;夜行猛兽既吞噬太阳,也吞噬日鹰;可借由巫术仪式,加强日鹰从獠牙间再生和飞升的力量;人们祈祷日象羽化而能像老鹰一样从猛兽的獠牙间飞出,再次照亮大地。


doi : 10.16564/j.cnki.1003-2568.2023.05.013





06


我能与我不能:从现象学视角看残障剧场审美机制

石可副教授

本文对残障剧场的关键美学机制进行分析。在残障—健全、技巧主义—本真性、社会性艺术—审美主义艺术等概念矩阵构成的复杂语境中,本文探讨残障剧场对戏剧美学机制和社会范式的挑战。以加利的残障剧场训练为主要案例,以戏剧现象学家斯坦顿·戛纳对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相关概念的辨析为基础,对残障剧场的美学意义进行阐释。本文认为残障剧场的深层美学机制,催生出一种残障—健全、技巧主义—反美学主义互不取消的多模态性美学。此机制对广义的艺术创作也有重要启示。


doi : 10.13917/j.cnki.drama.2023.05.004




来源: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能源与资源学院 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全球人文研究院

美编:袁泉

责编:郑雨萱 张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