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苏州校区

其他

荐书如人——每张卡片的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就是最好的心灵之旅。
5月2日 下午 6:32
其他

“AI苏州 XIU青春”南京大学苏州文化周成功举行

为进一步加深南大师生对苏州文化的了解,推动学校科教资源与苏州产业基础的融合发展,实现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传承创新,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与苏州高新区再度携手,以“AI苏州
4月26日 下午 8:24
其他

南大 → 南大,他选择归国任教!

2023年,邹宁睦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南大校园,来到集成电路学院任教。彼时,距离他从南大本科毕业,已经过去了12年。这12年间,他先是在康奈尔大学取得了光学工程博士学位,而后在AMD半导体公司担任主任工程师,最终又走向了如今的研究道路。独在异乡求学与工作时,“南大人”的精神始终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集成电路学院成立后,“刚好是南大,刚好在苏州”也促成了他人生的转向。
4月25日 下午 7:58
其他

上新啦!绝美南苏春日壁纸大赏!

繁花总是主角南苏似座大花园每一个角落都有春天预留的惊喜定格春天的味道给每一枝认真盛开的花朵一张最耀眼的特写生灵自在“锦”上添花
4月9日 下午 7:50
其他

来看!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研究成果“上新”

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01《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23——数字经济驱动经济结构升级》《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是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南京大学江苏数字研究院的年度研究报告。该报告由教育部长江学者任保平教授作为首席专家领衔完成,是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大学江苏数字经济研究院科研团队联合攻关,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形成的创新性成果。该报告自2009年起,已在中国经济出版社连续出版15本,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的重要成果。从2021年起该报告集中从数字经济角度研究经济增长质量和高质量发展。该报告目前已经从巍巍的终南山下转战到了碧波荡漾的太湖之滨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继续举办。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迭代更新,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数字经济时代。《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23——数字经济驱动经济结构升级》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数字经济驱动经济结构升级的效应、机制与路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23——数字经济驱动经济结构升级》由3篇、26章构成,全书50.8万字。第一篇聚焦数字经济驱动宏观经济转型升级。本篇围绕数字经济对宏观经济转型升级、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发展韧性、消费结构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同富裕、节能减排、外贸升级以及宏观调控转型的影响机理,开展研究。第二篇侧重数字经济驱动中观经济转型升级。本篇研究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金融业转型升级以及产业链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和收缩型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三篇探讨数字经济驱动微观经济转型升级。本篇系统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模式革新、数字经济对企业生产率提升消费行为和模式变革、劳动力供给、促进就业、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与完善的作用机理。在15本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科研团队将不断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和科研资源配置,聚焦数字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展现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风采,以久久为功的科研精神,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服务江苏和苏州的数字经济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3月14日 下午 7:56
其他

“树”写青春画卷 共建美丽校园,南苏学子在行动!

在第46个“植树节”来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24年3月11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团工委组织了“‘树’写青春画卷
3月13日 下午 7:27
其他

科研速览 | 苏州校区科技新突破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01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玩转”游戏博弈在不确定信息的复杂环境下进行决策是现实中人们经常面对的困难之一,因此具有能够进行良好决策的能力被视为人工智能的重要能力之一。而游戏类型的博弈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高度抽象,具有良定义、易检验算法优劣等特点,成为研究的主流。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阳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针对掼蛋扑克博弈的软深度蒙特卡洛SDMC方法。SDMC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采用了软启动方法,结合已有策略,加速模型训练过程,同时采取软动作采样,在实际对战过程中,保证选择的策略在当前模型下的评估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对动作进行采样,降低训练过程中方差带来的影响,并增加被对手利用的难度。SDMC方法训练出的策略模型参加第2届“中国人工智能博弈算法大赛”时获得冠军,经过与第1届冠军策略模型和第2届其他策略模型的实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在解决掼蛋扑克博弈中的有效性。论文链接:https://crad.ict.ac.cn/cn/article/doi/10.7544/issn1000-1239.20222069702高保真三维人脸建模与驱动方法从图像中重构人脸三维模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点课题,在影视制作、数字人、元宇宙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针对这一课题,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朱昊老师团队建立并发布了大规模高精度三维人脸数据集FaceScape,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发了基于单幅图片的高精度可驱动人脸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三维人脸进行参数化建模,解耦模型中的身份与表情分量,实现基于单幅图片的可驱动人脸建模。而后,通过深度神经网络预测由面部表情运动引起的微观几何变化,实现毛孔级别精度的动态三维建模。凭借FaceScape数据平台和创新的算法框架,团队在人脸的多视点三维重建、单视图三维重建以及隐式参数化建模等多个研究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22624403在线机器学习算法在线机器学习致力于解决传统批式机器学习无法处理流式数据(如互联网数据)的关键缺陷,因而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研究领域。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杨林老师面向在线学习和在线优化的基础算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成果。该研究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技术手段,使得在线学习和优化技术在应用性、高效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除此之外,针对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学习和优化算法在分布式和并行计算环境中的通信资源瓶颈问题,该成果也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与当前主流算法对比发现,该技术成果在保障学习和优化算法最优性能的前提下,可以使算法的通信资源消耗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相关工作发表于机器学习等计算机相关领域的顶级会议如ACM
2月29日 下午 9:44
其他

AI苏州年度大会暨大模型创新应用峰会成功举办

1月11日,AI苏州年度大会暨大模型创新应用峰会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成功举办。现场近500位来自人工智能行业领域专家学者、业界大咖,AI大模型和算力应用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变革,充分展示苏州市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成果。Science
1月12日 下午 7:55
其他

收藏你的南苏第一冬: 南苏寄讯 祈盼冬安

向阳长青正如奋进的我们总能披着光芒一往无前行路途中皆是惊喜每一寸冬日风景都值得铭记遒劲的枝桠正如坚韧的生灵向着苍穹与太阳的方向伸展而去新年已至
1月9日 下午 4:53
其他

2023深空探测青年论坛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圆满召开

由南京大学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主办的2023深空探测青年论坛于12月8日-10日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成功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中科院国家空间中心、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的近40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南京大学惠鹤九教授、李川教授、侯锡云教授受邀作为论坛嘉宾。论坛开幕式上,南京大学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志远教授致开幕词,他对各位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学者介绍了南京大学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和论坛日程。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内容涵盖:行星探测与研究、太阳系小天体探测与研究、系外行星探测与研究、探测技术发展等。南京大学李川教授作了主题为“‘羲和号’及后续太阳探测任务”的报告。李老师介绍了“羲和号”卫星的在轨情况、首批科学成果,以及预研中的“羲和二号”卫星的科学目标和计划科学载荷等。与会青年学者分别围绕嫦娥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二号小天体探测、木星系探测、系外行星探测等热点问题做了口头报告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本次论坛在李志远教授、惠鹤九教授、倪冬冬教授等主持下圆满召开。本次青年论坛还特别邀请了南京大学人资处甘宁老师,甘老师围绕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着重介绍了准聘长聘制度、岗位体系等,参会代表与甘老师进行了咨询与交流。深空探测和行星科学是国际前沿研究领域。2023深空探测青年学者论坛的举办促进了国内青年学者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深空探测和行星科学的研究和发展。END来源: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文字:倪冬冬
2023年12月12日
其他

2023南京大学狮山量子前沿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12月9日-11日,由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合主办,南京大学狮山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前沿实验室(简称狮山实验室)承办的2023南京大学狮山量子前沿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邢定钰,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旭翔,南京大学校长助理索文斌,南京大学狮山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前沿实验室负责人于扬以及来自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南京大学师生代表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办公室主任古公亮主持。索文斌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建设苏州校区是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现实举措,苏州校区也将成为南京大学发展壮大新工科的主阵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南京大学在超导量子计算和探测方面的研究一直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具备雄厚的基础研发实力。我们要继续以量子科技重大战略需求为契机,高标准打造狮山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前沿实验室,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突破;要继续深入实践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开展校地全方位合作共建,打造更多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平台,共筑产业科技新高地。吴旭翔代表苏州高新区管会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苏州市高度重视对量子产业的前瞻布局,将量子技术纳入全市八大未来产业之一重点发展,高新区也将量子技术纳入未来产业重点方向,加快布局培育,高标准建设狮山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前沿实验室就是有力举措。希望实验室团队能够聚焦产业,真正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为量子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未来,苏州高新区也将持续深耕量子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邢定钰表示量子信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狮山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前沿实验室要以推动量子产业发展为己任,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技术共享平台、跨模块交流平台,深度布局量子产业全链条。同时也希望一批批富有才华和热情的青年学者能够汇聚在实验室,发挥青年人扎实的学术基础、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为量子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量子产业链和创新链高质量融合发展。开幕式期间举行了狮山量子领航青年学者聘任仪式,与会领导和嘉宾为杜灵杰、黄璞、孔熙、芦红、马小松、盛冲、孙国柱、汪喜林、王漱明、夏可宇、徐海潭、张蜡宝等颁发了狮山量子领航青年学者聘书。狮山实验室负责人于扬教授为邢定钰院士颁发狮山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前沿实验室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聘书。此外,会上还启动了狮山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前沿实验室杰出人才全球集聚计划,面向全球物理、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发出邀约,共同开创量子科研新领域。学术报告本次研讨会以“量子科技及产业化前景”为主题,旨在促进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分享最新科研成果、探讨前沿问题、交流学术思想、促进技术应用的平台。学术报告环节,来自各大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的量子科技领域知名学者、专家、企业家带来了26场主题报告,分享、探讨量子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带来新思路、激发新动力。会后,与会专家学者实地参观考察了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狮山量子实验室、苏州高新区规划展示馆、中国刺绣艺术馆等地,就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校地产学研合作、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来源:狮山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前沿实验室文字:许文婷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助你成就,开启潜能!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职业发展分享沙龙顺利举行

11月22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领军企业面面谈”系列活动第1期——职业发展分享沙龙在南雍楼东126举行。此次活动邀请德勤中国走进校园,与南大学子共同交流探讨生涯规划、职业选择、求职技巧、职场经验等校企共同关注的话题。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做美好生活的引导者——“引导美好生活”系列课程开课了!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终身教育学院苏州培训中心主办“引导美好生活”系列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的互动研讨活动,让参与者成为美好生活的引导者。一、课程对象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全体师生二、时间及地点晚上6:30-8:30南雍楼-东116三、课程安排课程及授课教师介绍01当东方遇到西方:李安华语电影中的文化冲突1课程简介李安的电影往返穿梭于东方和西方,显现着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冲突和融合。本课程选择了李安早期的“父亲三部曲”中的两部,总结了中国文化的复杂性,以及它与外来文化碰撞之后所呈现的新特征,探讨了李安电影中的多元文化现象。2主讲教师俞弘,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教授,教授《高级英语》、《跨文化交际》、《职场英语写作》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是跨文化交际。参与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科研9项,编写教材2本,发表论文多篇。毕业于美国美利坚大学,曾经在美国纽约爱德曼国际公共公司任职,是原中国跨文化交际协会会员。02跨文化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差异1课程简介言语和非言语是人际交流中不可分隔的两个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为采用了不同的言语和非言语规则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误解甚至矛盾。课程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模式,分析交流中出现的误解和冲突,提高听众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主讲教师俞弘,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教授,教授《高级英语》、《跨文化交际》、《职场英语写作》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是跨文化交际。参与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科研9项,编写教材2本,发表论文多篇。毕业于美国美利坚大学,曾经在美国纽约爱德曼国际公共公司任职,是原中国跨文化交际协会会员。03德国概况面面观1课程简介本次课程从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不同视角,多维度地简要介绍德国的基本概况,使得听众对于当今的德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2主讲教师徐凌飞,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专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语言学,跨文化日耳曼学。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毕业,曾赴德国图宾根大学交换学习,曾任教于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语言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自2010年起主讲德语语言及德国文化类相关课程。04翡翠鉴识1课程简介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走近玉石之王--翡翠,了解翡翠ABC及其鉴别方法、翡翠质量评价要素、翡翠商贸等,课程以理论与课堂互动相结合的形式,达到科普翡翠知识的实效。2主讲教师张学云,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教授、FGA(英国皇家宝石协会会士)、CGC(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江苏省CMA实验室珠宝评审专家。05如何鉴赏中国画1课程简介中国画的精髓在于形神兼备,这不仅要捕捉景物外貌,更在于传达其内涵——精神、生命力和灵性。在对于精神追求的过程中,中国古代文人发明了一整套绘画视觉表达形式,这包括毛笔、水墨和颜料的工具;壁画、屏风、手卷、立轴、册页、团扇、折扇等绘画样式;以书之法入绘画线条、留白、画面的诗意性与书法、印章的结合等等这一系列的传统方法。本讲座通过图片及实物的介绍,引导听众学习如何鉴赏中国画,树立民族文化信心,走向美好生活。2主讲教师赵娜,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教授;核心期刊《艺术百家》编辑;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高级室内设计师;《中国文化报》专栏作家。在CSSCI
2023年11月2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足球激战再现辉煌时刻!四支球队联手奉献精彩对决!

11月5日和11月8日,智科队与智软队、数研联队与教职工联队分别为我们带来了两场精彩绝伦的对决!
2023年11月10日
其他

南雍天籁,姑苏强音——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第一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海选,开始啦!

有意向参赛的师生请于11月15日22:00前加入活动报名QQ群:677486307,入群时请备注姓名及学/工号,提交自己参加海选的歌曲名称与伴奏音频、视频。专业场地!专业评委!等待你的到来!
2023年11月7日
其他

乐享社区 | “悦南苏,月团圆”中秋文化集市活动成功举办

佳节团圆·千里共婵娟十轮霜影转庭梧,枫叶荻花金桂至。胜景佳节,又是一年中秋至。中秋团圆9月27日晚,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内热闹非凡,一场心意满满,妙趣横生的中秋文化集市在音乐与灯火中拉开序幕。“悦南苏,月团圆”中秋文化集市活动由智能软件和数字经济课程组联合主办,旨在为同学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让同学们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欢度第一个中秋佳节的同时,体味校园温度,活跃社区氛围,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朱阁绮户照无眠,月到中秋偏皎洁。晚6时,一个个精心布置的集市展台在学生社区的公共空间内揭开面纱,活动现场到处洋溢着温暖热闹的节日氛围。在集市入口,同学们领取中秋贺卡,带着心意祝福开启趣味旅程。第一关是“锦囊妙计猜灯谜”展台。七彩的灯谜被悬挂于集市两侧,猜出答案的同学即可盖印活动专属印章。这项任务主要挑战同学们的脑力以及知识储备。中秋节接下来是“雅礼小试巧投壶”展台。同学们从古代文人雅士的投壶活动中受到启发,找来竹筒和玩具箭,招呼同学们前来一展投壶技巧。虽然投掷点与竹筒之间的距离仅有一米之遥,但想要投中也并非易事。每当有同学成功命中,展台周围便爆发出掌声与欢呼声。中秋佳节在“拍照打卡遇南雍”展台前。活动设计组精心设计了拍照打卡点,以富有中秋韵味的展板为框,以“遇见南大”的手牌为缀,同学、老师们还有宿管阿姨也都纷纷留下自己的美好笑容,南大人的青春记忆随快门定格于此刻。最热闹的要数“此间有味制月饼”展台了。共享客厅中摆满了用于制作月饼的各种厨具和馅料,也挤满了充满期待与好奇的同学们。大家耐心聆听班委们的教学,戴着口罩和手套,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做着专属于自己的冰皮月饼。同学们脸上满足的笑容洋溢着浓浓的中秋幸福。✦✦带着自制月饼,大家来到“学富五车智答题”展台。同学们抽到的题目涉及中秋节文化、党史校史、苏州风土人情等,互动答题的过程也是学习了解历史与文化的最佳方式。这也与“悦南苏,月团圆”的活动主题若合一契。在“月圆人安祈心愿”展台边。同学们领取一张幸运签,在背面写下心意。有人期待“平安喜乐”,有人励志“科科满绩”,也有同学写下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寄托美好祝愿的纸签被同学们亲手系挂在红绳之上,仪式感满满。中秋节大家终于集齐了精美的定制印章,来到抽奖台抽取奖品,带着一份幸运走进本次文化集市的音乐表演大厅。大厅里的乐队和表演同学早已做好了准备,一首《你要跳舞吗》把现场气氛推向的高潮,同学们不由自主地跟着跳跃“打call”。随后同学们竞相上台,精彩节目一波又一波,美妙的音乐、悠扬的笛曲、深情的歌声此起彼伏。等到“明月几时有”的歌声响起,大家一起深情合唱,优美的旋律治愈人心,同学们纷纷打开手电筒,摇晃着,和唱着,正所谓“灯影婆娑,人间烟火,盛世国泰民安”。左右滑动查看活动掠影最后,在汪涛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以全场大合唱《歌唱祖国》献礼伟大祖国的七十四周年华诞,“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在激昂的爱国热情中结束了美妙的中秋文化集市之夜。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南苏薪火长相燃。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源于智能软件和数字经济课程组老师、班委们的精心策划,更得益于南大苏州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优质的空间与文化资源建设。同学们在社区一层的公共空间内,足不出户即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验到便利与舒适。未来苏州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将扎实稳步推进。在师生共同参与和努力下,进一步助力开拓进取,奋进向前的南大苏州校区更加美好!来源:本科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苏州校区办公室
2023年10月1日
其他

聚焦南大苏州校区2022本科招生!这里有你想知道的重要信息!

点击图片跳转2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祝福高考学子,透露南京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将扩招500人。南京大学一直坚持内涵式发展,本科招生规模在近十年一直维持在3300人左右。此次扩招主要基于南京大学办学空间和内涵的进一步提升。据悉,2020年6月23日,教育部批复同意南京大学与苏州市共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苏州校区启用南大跨入“一体两城四校区”始自三江,科学名世,教泽流长,南京大学现拥有鼓楼、仙林、浦口、苏州四个校区。2022年,南京大学将迎来百廿华诞,苏州校区也将在新的历史起点揭幕启航,学校本科招生规模将扩大至3850人。南大办学空间也将跨入“一体两城四校区”新格局,为更多学子提供求学成才的广阔舞台。建设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一个南大”建设指示的切实行动,是实现李克强总理对南大“走在中国高等教育最前列”殷切期望的主动担当,是响应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工程,是落实南京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把握“九个第一”内涵的具体举措。作为南京大学新百年发展的新起点、新希望、新动力和新平台,苏州校区将按照“同等标准、错位发展、创新机制、国际一流”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际交流、产研融合”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布局,聚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生态环保等关键领域和苏州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强化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濒临太湖,坐拥庄里山,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的苏州校区将成为南京大学发展的增长极、体制创新的试验田、擎天人才的集聚地、国家战略的服务区、高端国际合作的桥头堡、政产学研交融的大平台、南大理想的新寄托。定位新工科新文科招生专业不仅新而且热南京大学学科实力强劲,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4个,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2位。苏州校区将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国家重大需求的重要领域,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强化应用导向科研布局,服务地方先导产业,并基于南京大学自身人才优势、平台优势及学科优势,重点打造以下五大学科群——01化生医药与健康工程包括生命与疾病探测、新药发现与创制、生物医学工程、先进制药技术、绿色化工等方向。02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包括量子材料、基元序构材料、磁光电信息材料、声学材料与工程、能源材料、智能材料、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原子制造、增材制造、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柔性电子等方向。03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包括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光电子集成、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等方向。04地球系统与未来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与健康、气候与全球变化、地球系统观测与模拟、地球工程、战略金属资源和高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碳中和技术、行星科学与星际空间技术等方向。05数字经济与管理科学包括数字经济、未来金融、国际会计、智能管理等方向。2022年,南京大学将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数字经济两个本科专业,同时将已有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软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延伸至苏州校区。四个专业按照“技术科学试验班”一个大类进行招生,招生规模500人左右。四个专业学生在鼓楼校区和苏州校区完成学业。一流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师资。南京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2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347人次。在苏州校区建设期,学校将以兼职、全时、全职方式从南京校区派出顶尖、领军人才师资团队和优秀管理干部队伍入驻苏州,同时对标国际一流大学学术标准和薪酬标准,以“高端化+市场化+国际化”面向世界招聘一流师资队伍。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祖信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Stephen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向南来,智汇苏|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诚邀依托申报海外优青

校区介绍作为南京大学新百年发展的新起点,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聚焦“新工科”建设,以凝聚擎天人才为手段,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将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服务地方先导产业,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探索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范式,成为建设“第一个南大”理想的新寄托。苏州校区坐落于素有“真山真水园中城”美誉的苏州高新区,占地面积约2000亩,用心打造智能化、生命化、集约化、人文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校园,于2022年9月逐步投入使用,2022年本科招收500人,研究生招生170人,现已启动!点击图片,走进苏州校区对标国际一流大学学术标准和薪酬标准,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面向全球招聘一流师资队伍!未来将打造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化生医药与健康工程、地球系统与未来环境、数字经济与管理科学五大学科群,首批主要面向人工智能、软件工程、集成电路、功能材料、储能技术、生物医药、绿色化工、环境健康、数字经济等研究领域方向。项目简介一、项目定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二、申请人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2)出生日期在1982年1月1日(含)以后(3)具有博士学位(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5)在2022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1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支持政策聘任岗位:南京大学特聘研究员,事业编制岗位薪酬待遇:基础年薪
2022年3月17日
其他

新鲜出炉!一起欣赏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一期景观设计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环抱庄里山,东滨九曲河北临昆仑山路,南靠太湖大道依山傍水,景色秀美随着一期各建筑单体陆续封顶景观工程建设也即将启动下面就让南小苏来带你一睹为快,欣赏一下新鲜出炉的苏州校区一期景观设计方案吧!苏州校区一期占地面积约21.7万平方米(约326亩),景观面积约16.2万平方米,其中透水沥青道路面积约2万平方米,广场及运动场铺装约4.8万平方米,绿化及屋顶花园面积约9.4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约1.5亿元,采用多层级空间架构以及智慧海绵城市设计推动绿色校园建设。一期校园景观空间架构包含一环、二带、五区。
2021年12月6日
其他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人才招聘公告(第一号)

这里是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官方公众号。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我们为您带来最鲜活的南大苏州资讯,邀您一同见证这所百年名校的厚重足印与前行目光。
2021年7月16日
其他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简介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位于素有“真山真水园中城”美誉的苏州高新区,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苏州校区建设范围北至昆仑山路、南至太湖大道、西至长巷路、东至九曲河,占地面积约2000亩。
2021年7月15日
其他

重磅!南大苏州共建科创圈!苏州校区首栋建筑今天封顶

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谈哲敏作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事业规划及进展情况汇报。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虎丘区委书记毛伟汇报了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及太湖科学城环南大科创圈进展情况。
2021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