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修福修慧最好的办法

请您关注👉 道炁书苑 2023-08-24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生命·命运·健康-共同体 

修身养性,守己安分。

学思践悟,快乐人生!

 知己 常明 18088272963 与您同行

士以弘道 

老号开脉轮乐明空常净




要修福修慧,

最好的办法就是

行孝道

刘余莉


《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上一章《孝经·五刑章》阐明了不孝之恶罪大恶极,以及要挟君主、反对圣人等导致天下大乱,是礼教所不允许。要避免出现这些社会问题,就要广泛地宣讲孝道来进行教化,使人转恶为善。


在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章》里简略地讲到孝为至德、要道,并没有详细地展开,在这一章里延展开来论述,称为“广”。这一章的题目是《广要道章》,下一章是《广至德章》。之所以把“要道”放在“至德”之前,是因为必须要靠“道”来施行教化,教化盛行而后德行彰显,是为了表明“道”与“德”是相辅相成、互为先后的。


这一章,广宣政教的“要道”,如何进行教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立竿见影、深入人心,达到预期的效果,避免道德教育成为空中楼阁,流于空洞的说教。这一章的内容,对于当前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有效性非常地有启发。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出自《群书治要》卷九《孝经》。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这一句讲的是德行培养的次序。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章》里讲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培养一切德行的起点和基础,一切道德教化都是从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孝为德之始,而悌之德次于孝。从孝开始,到悌,是人德行培养的次第。德行的根本是孝,由于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以至于连为人之本的孝都不敢讲。一讲到孝就会被认为是愚昧的、落后的、封建的。实际上孝是德行的根本。


之所以说孝是德行的根本,是因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其它德目,都是从孝中产生出来。例如悌道,《弟子规》中说:“兄弟睦,孝在中。”对兄弟的友悌也是从对父母的孝中生出来。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个个成长、成才、发展得很好,如果有一个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父母都会非常牵挂。所以兄长能去帮助弟弟、妹妹,与弟弟、妹妹和睦相处,就是对父母的孝。




首先扶助弟弟、妹妹、家亲眷属脱贫致富。这样做每个人都乐意接受,乐意去帮助弟弟、妹妹,帮助家亲眷属。


”,《弟子规》中说:“亲所好,力为具”。子女对父母能有这种忠心,竭尽全力地赡养父母。走到工作岗位上,对领导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也会竭尽全力地加以完成。


《弟子规》中说:“亲有过,谏使更”。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不是一味地讨好、顺从父母、谄媚父母,而是劝谏他,使他更改。把这种态度用于事奉领导。当领导有过失的时候,作为属下也会想方设法地去尽到劝谏的义务,这才是尽到忠心。


”,《弟子规》中说:“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子女对父母有这种关心,这种礼貌已经形成习惯,会自然而然地以此来对待师长、对待一切和自己有缘的人,特别会讲究礼。


”,《弟子规》中说:“丧三年,常悲咽”。父母过世,三年中还经常想着父母的恩德,常常纪念父母,缅怀父母的德行。这种有恩义、有道义的行为,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以恩义、道义、情义为原则的处事方式,义是从孝养父母培养起来的。


 “”,《弟子规》中说: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有东西时对父母不可以私自藏起来,自己去享用。这种做法形成习惯,当自己为官时,不会随便地贪占公家的东西。


”,《弟子规》中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自己品德上有损伤,会让父母跟着蒙羞。一个人能时刻想着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要让父母蒙羞,那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小心谨慎,做官也不会违法乱纪、贪污受贿。




仁爱”,《弟子规》中说:“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如果自己把对父母的孝敬推而广之,对待和父母亲同辈的,和父母亲差不多年龄的长辈,仁爱之心也会长养起来。


和平”,《弟子规》中说:“怡吾色,柔吾声”。父母虽然有错,自己在劝谏父母的时候还要保持和颜悦色、柔声下气。如果父母有错,就对父母厉声厉气,这种态度一旦养成,以后对老板、对领导说话时自然也会是这种态度。到社会上与人相处,别人稍微做错一点儿事,可能就会是恶语相向、大打出手。


《弟子规》中说:“号泣随,挞无怨”。即使父母不能接受自己的建议,甚至对自己误解,痛打自己一顿,自己仍然没有怨言,心里没有与父母对立,没有产生怨恨。怨恨,是因为自己心里有嗔,嗔心没有断掉,才有怨恨之心。人从侍奉父母养成时刻无怨言的习惯,当面对别人误解和诽谤的时候,自然会以和平的态度心平气和地应对。


夫孝,德之本也”,不能把这句话轻易地看过,所有德行都是从孝这个根本产生的。在德行上出现问题,追根究底是在孝道上没有尽圆满而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一些欧洲的学者一直在讨论,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下来没有中断,到底是什么原因?




他们研究来研究去得出了一个结论:说是因为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结果。因为人一出生,所面对的就是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在家庭中,能形成对父母的恭顺、礼敬,有这种孝道的教育,那么当一个人走上社会的时候也不会轻易地与人发生冲突。所以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要修福修慧,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孝道。《孝经》中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古圣先王有至高的德行,最简要的道理,把这个道理一推行,就可以达到上下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没有怨言。“至德要道”就是孝。现在社会的道德教育,思政课教育不得力,看似很重视道德教育,很重视思政课。但是长期以来的效果,道德教育不能深入人心、打动人心。





所以道德教育要从孝来教起。


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敬是中华文化的本。如果连孝敬的根本都没有,还要去建一个道德大厦,希望有第五层、第六层,这样的大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雷锋精神代表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道德大厦的第五层,甚至是第六层。结果这个道德大厦的基础没有打好,孝亲尊师都没有做到,怎么可能建得那么高?所以“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人与人之间不够亲密,缺少仁爱之心、礼顺之心,根本的原因是忽视了孝悌的根本。道德教育如果不遵循规律,不从孝悌做起,结果建造的就是空中楼阁,培养出很多伪君子。



一个人能对父母孝,并且能把孝心推而广之,以对待父母的亲爱之心,关爱一切与父母年龄差不多的人。一个人能对兄长讲悌道,并以对兄长礼敬恭顺的态度对待社会上和兄长那般年纪的人,那么社会的风气会很醇厚,许多纷争、矛盾、冲突就会自然地避免和化解。孔子说:“教导百姓相亲相爱,没有比提倡孝道更好的办法,教导百姓礼敬恭顺,没有比推行悌道更好的办法。”


要教孩子孝悌之道,要求父母身教胜于言教,为人父母者、为人君者、为人师者,必须首先自己身体力行,做出孝道的榜样,给孩子、下属、学生来学习效法。现在很多孩子教不好、自我为中心很严重,小公主、小皇帝的脾气很厉害,原因是做父母的没有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出孝敬父母的态度,孩子没有从父母身上学会如何去孝敬父母。 




相关链接:


孝了,就顺了


钱权亨通的《孝经》秘义



感谢关注学思践悟

学思践悟修行上路

点击链接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图说

道炁开脉轮,调病安心身

最近新文点下看:

音乐疗愈(藏)

简单九宫风水学

《易经》基础口诀

情绪的人体光晕

5德健身法

60张“禁止外泄”的照片

手机的风水

秘传:回春功

反过来就成功了

最强大的能量

天天新文

体内的太阳

增强阳气妙法

天眼看到……

开口的能量

性-智商-寿命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感恩原作者,感恩前平台!

死心踏地,上座定时。

身口意定,三密加持

事上制心,安分守己

八道十善,证道净一。

快速治病 / 奇异秘法

点击今日推文每天分享锦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