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今日推文
《大学》浅言新注(乩1)
大学浅言新注(吕祖注释).doc - 360文库
https://wenku.so.com/d/13c514f00f0ce3bb08d2c29b95cb3a44
(吕祖注释)
降乩解读,360搜索可得。繁体已经转化。常明不敢全信此大宝,但也费心费力简单编辑,仅供参考。
大學 淺言新註
呂祖註解
大学 降乩1
大学浅言新注(吕祖注释)
自序(一)
大学一书。儒教内圣外王之道也。体之分化。用之关合。无不皆备矣。诚修性了命之金丹。齐家治国之路径。曩昔时。误以诸经并齐。曰四书之一篇耳。于今捧视。逈于前异。不禁有今昔之感。
降及末运。频仍诸劫。浓云毒霾。现出凄惨阴沉之幕。黎庶不穷其源。咸曰数之所定。理不得而移之。劫之所至。人不得而挽之。溯流穷源。其弊焉在。
究其劫始。乃系人人悉以儒教为腐。学经废弛之咎耳。余因有见于此。继之以思。
如欲挽此浩劫。扶此狂澜。除劝善以正人心外。非续之根本解决不可。
何曰根本解决。格物。致知。二章是也。因道脉相衍至秦。运数应隐。故惨遭离火之焚。独失格致二章。迷入门之阶梯矣。如是已历二千余载。无复知其源者。
时值三期。道劫并降。道以觉迷。劫以警世。此皇天之妙用。世人惜未识哉。
余恭奉皇天明命。应运补述格致二章。使残月复圆。光照全球。咸令登仁造域者。初步有所阶梯耳。此所谓根本解决。根本解决后。始知明其明德为体。实践亲民之功为用也。如是则庶几令天下后世有所凭照云尔。
岁在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岁次丁亥元月上浣孚佑帝君序于西京干元堂
序(二)
盖学庸一书。乃圣门心法之传。内圣外王之道也。自经秦火之后。独缺格物致知二章。历千秋而为悬案矣。虽经诸儒批注。但该二章。仍缺如故。呜呼。
格物者乃大学初步阶梯也。心物之隐微。而不知慎。意恶之动机。而不知遏。欲迈以上七条。是舍本而逐末矣。然秦火一炬。何以独失此章欤。以其道脉之应隐耶。抑以其书之非时不泄耶。犹是群疑弗决矣。降及末运。人心不古。皆因人人不知心物之慎。意恶之遏。何能明其明德为体。实践亲民为用哉。
是以纯阳帝君。有见于此。具悲天悯人之心。将学庸用浅言新注。内中精神泄尽无遗。俾使庸庸士庶。一见易于明了。咸知性理之大本大源。不出己身耳。复将格物致知二章。应运补述。真是千古悬案。一旦解决。从此大学可全璧矣。
此书以出。人人了解。恪遵奉行。可为救世之慈航也。
小子智识浅陋。何敢作序。然有帝君之命。不敢违逆。爰缀数语。勉附骥尾。尚望四海高明。不吝指教为幸。是为序。
时在民国三十六年岁次丁亥孟春山东于陵王心齐序于西京干元堂
序(三)
盖学庸者孔氏之遗书。启发天下后世觉性之初。尽性之径也。
于何可见。首之三纲领已详尽无余矣。盖以明德为体。亲民为用。方可止于至善也。能知性之所止。止于无极。欲造无极。必须恪奉定静安虑。循序不紊之路而作。虽奉定静安虑之功。实际乃我性中所具矣。如欲求其身定。意静。心安。性虑之功。非从格物入手不可。因其心物不格。纷绕其间。欲求其身定不可得。灵身弗定。意静。心安。性虑三大圣功。诚维艰矣。
格其心物。则灵身色身。犹白玉之无瑕。渐入于定矣。身定则意静。意静则心安。
心安则性虑起矣。性虑者。虑天下万民。不觉明德性也。由是勃然兴起。以我先觉之性觉后觉。使各复其性。此亲民之道之所由来也。然既明德足。亲民之功欲罢而弗能者矣。
降及末流。世风不古。好恶不公。咸以絜矩大法为无关紧要。相率置诸高阁。无有问津者。以致专尚奇异。奢风侈波。泛澜尘寰。若长此以往。微微道心。奄奄殆尽。世界前途。何堪设想。幸蒙师兄奉敕垂谕。大意谓欲想消劫弭祸。挽回狂澜。非复尊学庸。以为主旨不可。俯思先贤所注。文义深奥。凡学识浅者。多望洋兴叹。因之敬恳纯阳帝君临坛。以浅言新注。约月余而全书注竣。捧读内容。体用分明。理无不备。复蒙不密真宝。竟将格物全章文言。应运补述。用启群迷。使人人得觅造圣域之阶梯也。
查格物之文言。自经秦火。焚失无余。至今已历二千余年。莫明真义。良可叹也。今得蒙恩补述。使众生尤如拨云见日。诚世界之大幸也。俯思佛恩如天。浩大莫名。务望学庸到处。希各沉心参悟。用以宣化。人心得平。明德必明。而天下万国。则必实现大同矣。
兹值注成付梓。因命作序。以光圣典。
小子自愧固陋。何敢作序。乃以佛命难违。
谨作俚语。借附骥尾。尚望四海高明。不吝指教为幸。是为序
岁在民国三十六年岁次丁亥春季山东长山朱秀梧序于西干元堂
大学之我见
大学一书。其意至深。其理至微。系无极大乘大法。复细观之。亦系极简极明之文。至平至庸之行也。鸣呼。圣人之道。原自平庸。不尚衿奇。人每视为平庸。
而弗践之误矣。岂知平庸之道。正趋圣域之道也。惜乎。世人诚恒坚三字不能抱定耳。故学经谆谆诰诫。以励后世。吾批注之下。不胜感叹。圣人悯世之心苦。教诲天下后世之法密也。
总言大学经旨。三纲领已道尽无遗矣。中令所谓半部论语而治天下。何用半部哉。
学经之明德亲民。用之以治国平天下而不尽也。曩昔尧舜揖让。垂拱而治。万民浑浑。其心朴朴。焉用鈇钺而降之哉。究其治国之要素。教民之良法。不外自明明德实践亲民。以化亿兆庶民咸明其明德。明德复初。见于言行。将其自治于一身。焉用法而辖之乎。人人各有自治精神。身心性融化一炉。归于理育。虽不但在世为圣化之民。身逝亦证萨萨陀陀之仙。
故大学之八条目。先以格物入手。何曰格物。内圣之初功也。于何丁见。私欲净尽。天理流行。性理天理。如长天秋水。相映一色。明明德复。实践亲民之功为用。致我良知以外王也。此圣人所教为民父母者。应由是处入手。至恳切要之处也。如是则举意必诚。动心必正。性为圣君。心作贤明之臣。以道化身。则身心性融为一矣。性本至静。有感随通。发于心而役其身。莫非皆道也。
须知身心性。亦有三大分别。性本至善。心本有善。有不善。身本恶浊者也。如性秉其权。则心身共役。虽欲心之妄动。身之妄行。诚难为矣。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此四部为内圣之体也。内体具足。溢于一身。则身不修而修矣。
由身推用。何处着手。则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当何如也。内圣具足。见于言行。谦恭让。兢兢持己。治家有道。处事秉公。夫有如是不家齐者。欲其齐家。如是则齐家之心也。齐其心则身未有不齐者。不齐其心。而欲齐身。诚难为矣。
一国乃各家宗之集。如果用齐家作起。内顾无瑕。施德于外。如春风到处。万物萌然。明德感昭。群起相应。圣曰。速于置邮而传命诚然。如是一国大治。咸知仁为体。义为用。尊卑礼让。惠然和风。一国与一家一身诚无异矣。犹文王以德化民。感昭天下。诸侯咸慕。士民引领。如是则未有不王天下者。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外王之用也。苟舍内圣之体。而欲实作外王之用。吾知其非然也。
大学之定义
大学定义者何。以上大学之我见所论。此为万民上者。应修内圣之体。以达外王之用。或曰。庸庸士庶。何可法乎。吾曰非然。须知圣人立教之意。本不执定一端而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之语。由是可见梗概矣。无论尊卑贵贱。只要至诚不息。明性复初。极其止于至善。何分尊贵贱哉。
朱注曰。大学大人之学也。以吾所见非然。正与此论相反。我曰大学者正小人之学也。然既称为大人。已内格无物。性珠圆明。效天之大。尽性之能事。何须又复学也。所谓大学者正小人之所学。小人者细民也。因虽系细民。性之所具。与圣贤无异。苟能内格心物。以觅良知。意之所发。诚必随之。心之所举。正必如之。如是虽身系细民。而学功已届大人之境。
嗟乎。人不自学。犹密藏珍器。而不知作何用也。大好明德。埋于尘氛之下。极明皓月。藏于浓云深雾之中。人人恪尊学经奉行。始终不怠。虽大人亦非大人。小人亦非小人矣。极其造峰。吾性无丝毫之差别。噫。世人不悟。何胜浩叹。
大学之源流
大学源流。人咸曰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此其源流也。吾曰非然。何知其非然也。我可以说。未有天地。而大学之道已在。大学之道。如经天之日月。行地之河海。织成绵绣乾坤者大学也。长养万物之功者大学也。在未有天地之时。大学之纲领条目。文字书面虽无。而经体。经用。经旨。经功。则有矣。不过至孔圣时。得大道心法。怀不二性学。将乾坤万物之大学。总括与书面耳。至于源流。相信不自至圣始。乃系由天道以启端也。愿修道君子幸熟思焉。
经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字解】大学者。发扬自性之大也。明即切磋琢磨之功。明德即原性。亲民即推自性之能事。化天下同胞。使各复其自性之谓。至善即无极境界。
【节解】大学之道。在人之性天中。既在性天中。又何必复学也。因其人落红尘。气秉所拘。物欲所蔽。将充份之性天。而陷于万丈尘氛之内。所以必须用切磋琢磨之功。以期复明性天也。大学者换而言之。即令人学习发扬性天之学也。虽系学天。而实不出己身耳。故先格心物。除私欲。原性复初。自身之内圣功夫。则到止境。内圣之功具足。即体固矣。复加以亲民之用。何曰亲民。民者。身中之良民也。良民者何。即性天也。使天下同胞。各亲其良民。即圣人所谓兼善天下也。然我一人性体灵明。皇天何喜。本乎皇天一视之心。愿天下同胞。咸能用上切磋琢磨之功。复回性天之极大光明。由己推人。毫无人相。可以说明明德之功。系内圣也。亲民之功。系外王也。内圣外王之功具足。一言而为天下后世法。一行而为天下后世则。在世曰圣贤。出世曰仙佛。至善境界不行而至矣。
【白话】大学之道,原来就在人人的性天之中。既然人的性天中早已具备了大学之道,那么又何必要再学呢?由于灵性自理天降落红尘以后,遭到后天的气秉所拘束,又受到物欲所蒙蔽,因而把原本充份的性天沈陷于万丈尘氛之内。所以必须用切磋琢磨的功夫,以期恢复性天本有的灵明。因此所谓「大学」换一句话说,即是教人学习如何发扬本性光辉的一门学问。大学之道的学大,虽说是效法天地的德性,然而实际上的实践,并不离开自身。所以必须先格心物、除私欲,使自性恢复本来面目,亦即是自身内圣之功夫达到止境。内圣之功具足,道体稳固后,须再加亲民之功用。何谓亲民呢?所谓「民」是指自身中之良民,而所谓良民也就是指性天。人人各都具有自性良民,使天下同胞都能亲近他们的自性良民,就是圣人所说的「兼善天下」。在所有性灵之中,我一人恢复性体灵明,在皇天的立场而言,又有什么好欣喜的呢?我应体会上天之大爱,本着皇天对天下同胞一视同人之心情,期望天下同胞也都能用上切磋琢磨之功夫,以恢复人人性天中极大之光明。如此由一己的切磋琢磨,推展到使人人都能发扬自性,进而人与人间毫无人相之分别。由此可以明白大学中明明德之功夫就是内圣;而亲民之功用就是外王。内圣外王之功都具足,然后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足以令天下后世效法,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作天下后世之准则,在世时被称之为圣贤,出世后被列为仙佛。那么大学所揭橥至善之境界,自然就达成了。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字解】知止既知己所当止之境。定者羁心猿系意马。不能任其驰骋。使其有所归宿也。静者清静无为。念兹在兹。朝斯夕斯也。安者身有所循。心有所归。性有所安。各得其所。次第不紊也。虑者内功已足。而虑外功之弗成。抱悲天悯人之至虑。虑人不修性。虑世不清宁也。得者尽其性中之能事。广建圣功。慈以化人。悲以悯世。三千大千视为一体。四亿七千万悉如同胞。由我性天之光明。而推及亿兆同胞。各复自性。而我之佛果。不期其得而自得也。
【节解】以上三大纲领。人各能毅然作去。结果达到至极无以复加至善之境界。然初步欲学大学之功。须先心知止于何处。曰止于性天也。心有所归。而性不问自定矣。性定之后。则此身若有若无。此心如在如不在。此性若非然而不非然也。清静无为。浑然一理。静若山岳。动似河海。而达到真静之境界。此所谓身有所循。心有所归。性有所安矣。性既安则内圣之功具足。以下虑与得者。此其外功也。亦可以说是亲民之道耳。内圣虽系具足。必以悲天悯人之心常抱。苦口婆心化世。一人性天未明。己之性天犹未明至极峰耳。虑者。虑世界众生不悟。虑社会同胞性天未明。此以众生为虑。以天下为忧也。亦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也。量己性之所知。发己性之所能。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如春风到处霭然拂面。万物为之萌芽。人人为之喜色也。如是众生觉性。而己之外功得矣。
【白话】以上所揭橥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三大纲领,世人如果都能毅然的去实践,结果就能达到至极无以复加的至善境界。但是想要实践大学之功,第一步必须先明白心应当止在何处。心所应当止之处即是性天,只要明白性天所在,使心有所归宿,那么性自然就能定了。性定之后,那么这身若有若无,这心如在如不在,这性若非然而不非然,清静无为,浑然一理。静时就如山岳一般镇定,动时就像河海一般壮盛。像这样达到真静的境界,就是身有所循、心有所归、性有所安的意思。性既然能安泰,那么就达到内圣之功具足。以下所说的「虑」和「得」,就是指外功而言,也可以说是亲民之道。虽然我自己的内圣之功已经具足,更必须时时刻刻怀着悲天悯人的心情,苦口婆心的渡化世人。在芸芸众生中,如果还有一个人仍未恢复性天之光明,那么就是我一己之性天还未能达到光明的巅峰。而所谓「虑」,是忧虑世界众生不悟自性,忧虑社会同胞之性天仍未恢复光明。这完全是以众生为考虑,以天下为担忧,也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因此必须发扬一己自性之良知,发挥一己自性之良能,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使世界一道同风,就如春风和蔼的迎面吹拂,万物因而欣欣萌芽,人人脸上因而充满喜悦的颜色。像这样使众生都能觉悟自性,而我一己的外功就完成了。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字解】物。即有形质之物。本。即发物之源头。末。万殊也。事。亲民渡众之事也。始。即开端。终。即结局。知。即明澈。先。即先天赋性皇。后。即后天性生我父母也。道。即无极至境。
【节解】凡世界具体之物。必有源头。例如一株植物。源头在其极细极微之颗种里。此其物之本也。此株植物。由根发本。自本生枝长叶。终于结亿万极细极微之颗种。此其末也。亦即由末返本耳。如物无本。则末从何来。无末则返本无从。本能生末。末复能返本也。至于人间。凡是一事。多半有始无终。美满之事情。结果陷于苦恼。如复性天之人。以亲民之功。为己应份之事。朝斯夕斯。念兹在兹。干干不息之真精神。而矢志前进。将以造至善之极峰为终矣。苟其始勤终怠。莫言亲之事。纵极细极微之事。亦万无一成。我且拿个比喻。苍天之始终也。试观之每年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分毫不错。从开天辟地为始。倾天陷地为终。无有一年不是如此。甚至无有一月一日一时不是如此者。大始大终。人何不法欤。果能如天地之始终。凡天事人事无一不成也。知所先后者何解。知者明澈我形觉之先后也。能明晓性之源头。身之由来。当然孝道是不可少者。然在一般明哲来论。顺亲之心。养亲之身。大哉孝乎。殊不知尽先天之孝。亦在孝之一端也。何曰先天孝。天下众生灵性。本是一。所以方称世界之人。皆我同胞也。此孝何尽。能将我性天复初。实现亲民之功。俾兄弟姊妹。携手还原。共造无极境界。此谓孝先天赋性之。尽孝之大也。所以尽孝于先天。尽孝于后天。两层大孝。可以说为并重也。果能如是则近道矣。亦曰造至道矣也可。然此节分析理气象焉。物有本末。象也。事有终始。气也。知所先后。理也。以理气象而悟至道。庶乎其不差矣。
【白话】举凡世界上具体之事物必定有其产生的源头。例如一株植物的源头就在那极其细极微的种籽。这就是这件物的本源。这一株植物以根为本源,而生出枝干,长出树叶,最后终于结成亿万颗极细极微的种籽,这就是它的末。然而这也是它由末返本的意涵。假如对象没有本,那么末又从何而来?假若没有末,那么这对象就无法返还本源。从这里我们必须了解由本能生末,而末又能返本的道理。至于人间的事情多半是有始却无终。一件原本美满的事情,结果却往往陷入苦恼的情境。一个已经恢复性天光明的人,把亲民渡众之功作为自己份内应尽之事,因而能朝斯夕斯,念兹在兹,秉持干干不息之真精神奋勇前进,把达到至善的极峰为目标。然而如果他开始时勤奋向前,但最后却退缩懈怠,那么不要说是亲民的事,纵使是最细微的事,也是万件中无法完成一件。让我们看看苍天如何有始有终:每年春夏秋冬四季,寒来暑往,一分一毫都没有差错。即使是从开天辟地开始,一直到倾天陷地为止,没有一年不是如此,甚至没有一月、一日、一时不是这般。像天地这样大始大终的精神,为什么人们不效法呢?人们果真能如天地始终的精神,那么不论是天事或者是人事,没有一件不能完成的。再看「知所先后」如何解释。「知」是澈底明白我的形体和知觉之先后关系。因而也就能明晓本性的源头,以及自身的由来。既然明白源头、由来以后,当然就能体会孝道是身为人所不可或缺的德行。在一般所谈论的孝道之中,能做到顺亲之心,养亲之身就是最大的孝行了。殊不知还有尽先天之孝,也是为人所应当尽的孝道。何谓先天孝呢?首先必须明了天下众生的灵性原来都是一所生,所以我们才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姐妹。那么这先天的孝道要如何才能达成呢?首先就是要恢复我本性的光明,然后实现亲民渡众的外功,以利兄弟姐妹都能手牵着手,一同返本还原,共同回到无极之境界。这是尽孝于先天赋予我们灵性的皇,也是尽了大孝。所以尽孝于先天皇和尽孝于后天父母这两层大孝,可以说是并重的。人如果能这样达到尽孝于先天和后天,那么人道、天道可以说都完成了,也可以说是达到至道了。这一节同时也在分析理、气、象。如「物有本末」就是指象而言;「事有终始」就是指气而;而「知所先后」即是指理而说的。以理、气、象的角度来体悟至道,几乎是相差不远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字解】明德。道心也。心靖息争。大同之景象也。治。治理也。齐。齐家先齐心也。修。克己也。正。居中也。不偏不倚。大中至正。诚。无虚也。致。推广也。格。除也。即格心物驱身物也。
【节解】此一节乃由用返体也。言古代圣君贤相。将自己明德复初。而后实践亲民之用。欲使天下同胞。咸明其固有之明德。应当由何处入手。必须先将本国士民。格其心物。致其良知。然后始能明其明德于天下。欲将国内士民。格其心物。致其良知。必须先由家庭作起。谚曰。治国易而齐家难。何也。治国之道。除行仁政外。以法济其所不及。齐家则不然。悉用于大化之力。先齐其心。举家言行范以道德。咸能明其明德。而后家有千口。心只一心也。然欲齐其家。必须先修其身。修身之法无他。初步必须言行相顾。舍己从人。虚心容物。二六时中。如对鬼神。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战兢自持。恐德不足以化他人。而况肆之乎。但欲作到此步。必须先正其心。心者一身之主。万相之宗。心之所发。意必随之。意之所动。身必行之。此心中立不倚。澄然如长天秋水。万里一色。浩然正气。充塞两大。欲作此步。非先从诚意上手不可。意何以诚。意者心之发。心发意随。一体连贯。此意荡荡如虚空悬挂。本无着落。忽善忽恶。本无止象。如不加以诚字。则渺渺何着。诚者何。即不虚之谓。意发中诚。身行合理。意存至诚。而心则大中至正矣。欲致此步者。必须致其良知。良知即自性也。致者推广行远也。如良知埋没。心意又安所归乎。心既无归。仍无止境。虽欲正而不可得。性者君也。心者臣也。意者民也。身者役也。君心克明。峻德是怀。而心意身。始能共役。而践之以道也。君失其位。则飞沙横流。变吉祥为祸殃矣。而又安能得其道哉。欲致其良知。必须先格心物。将气秉所拘。物欲所蔽。一切传染之性咸去。恢复固有本然之性。则以上造诣不行而至矣。此章系由用返体。万殊总归一本。气象终还一理。谚曰。水流千遭归岱海。此之谓也。总言圣经贤传。佛学道典。千言万语。不外一性。性之所发。理不得而夺之。理之所生。数不得而移之。数之所至。人安得而强之乎。欲移其数何难。遵循大学条目。实地力行。则命由我造。福自天申矣。信然。
【白话】这一节乃是由用返体的写法。主旨在说明古代之圣君贤相,将自己的明德本性复初后实践亲民之用。由文中可以了解,想要使天下同胞都能恢复他们明德本性之光明,应当入手之要点,那就是使自己本国的士民,人人都能格他们自己之心物,致他们自性之良知,然后才能使天下人都能明明德。而想要使国内士民都能做到格心物,致良知,必须先从自己的家庭做起。然而谚语说:「治国容易而齐家难」为什么呢?因为治国的方法中,除了施行仁政以外,还可以用法令来弥补施政之不足。但是要做到齐家就不一样了。齐家之道必须完全仰赖大德感化之功,先齐心,使全家人的言行都合乎道德之规范,再使全家人都能恢复本性之光明,如此一来,即使家中的成员有一千人,而心只有一心。然而要想达到齐家之前,则必须先修养自身。修身的方法无他,第一步必须要做到言行相顾,在待人处事中,可以放弃一己之成见,虚心接纳别人的意见,二六时中如同面临鬼神监察般谨慎,如同曾子所说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般战兢自持。一心唯恐自己的德性不足以感化他人,更不必说放肆言行了。但是想达到修身之地步,必须先端正心思。因为心是一身之主导,万相之宗主。心思一旦发动,则意念必然随行,意念萌动,身必实行。所以心必须中立不倚,澄澈得如同长天秋水一般的万里一色,使一股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而想要做到这个地步,如果不从诚意着手的话,是不能达到的。那么意要如何才能诚呢?我们了解意是由心所发动,心思发动,意念随行,心意乃是一体连贯。这意念原本飘荡在虚空,漫无着落,忽善忽恶,没有止象。如果意不加上诚,就渺渺茫茫,不知能着落何处。诚是什么呢?诚就是不虚的意思。意念的发动能合乎诚恳信实,则使身的行为合乎真理。意念长存至诚,则心就能居于大中至正之位了。而想达到诚意这个地步的话,就必须致良知。所谓良知就是指自性。而致乃是推广行远的意思。倘若自性良知遭到埋没,那么心意又怎能有归宿呢?心既然没有归处,就永远无止境的向外奔驰,虽想使心端正其位,却一点办法也没。本性乃是我们的圣君;而心就是那臣;意就如同民;身即是差役。倘使君心能明道,怀抱峻德,那么心、意、身自然都能共同接受本性的差遣,而向天道康庄迈进。反之,如果君失离其本位,那么将造成飞沙横流,使原本吉祥之景象,变为祸殃连连,那又如何能安然的行走在正道上呢?想要达到致其良知,必须先格心物。把拘束自性的气秉,以及蒙蔽本性的物欲,一切传染之习性一并革去,以求恢复本性固有之面目。如此一来,上述所示的条目造诣自然不必勉强,就能达到了。
这一章在说明由用返体,万殊总归于一本,气、象终究返还一理的道理。俗谚说:「水流千遭,归于大海。」就是这个意思。总而言之,不论儒门之圣哲行径、贤达传统,或佛家学术,道德典籍,千言万语,所阐释的不外乎这一点本性。由本性所引发的,理不能改变;由理所衍生的,数不能移动;由气数所导致的,人不能强求。然而人想改变他的数,其实有何困难呢?只要遵循大学所揭示的八条目,实地去身体力行,那么所谓命运就由我自行创造,所谓福德自有上天安排。相信这是必然之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字解】如前。
【节解】是以将后天一切气秉所拘。物欲所蔽。传染之性。悉数格去。则犹拨云雾而重赌青天矣。如是推广行远。致达我良知之所能。以尽其天职而化民也。
意虽欲恶不得其伴矣。故曰诚。诚其意。意有所止。虽心发以不正。而意亦弗随之。心安得不正乎。心居至正。觉心源渐趋性海。性安得不磊落光明哉。故格致诚正。内圣之功也。身既修。见于言行。大德所感。未有不俯首而受化之者。举家心齐。始曰家齐。国者一家一家所集合也。我家齐。众家慕之。推广行远。咸向春风。复济之以法。而国大治矣。国治诸侯响应。朝野仰望。士民引领。安谓天下不太平乎。故修齐治平。外王之功也。体用分明。则内圣外王备矣。
【白话】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把一切拘束本性的气秉,以及蒙蔽自性的物欲等后天传染之习性完全格除。那么灵性就能如拨开层层云雾,而重见青天一般了。依此要领向外推广,发挥我们自性良知之能事,即能完成上天所交付予我们渡化万民的天职。格物、致知以后,由于本性良知与天理契合,所以意念纵使偶然萌生邪恶,却因得不到良知的呼应而停息恶念,这就是诚意的境界。既能诚其意则意念就有所止境,即使心思有一些许的不正直,却得不到意念随行,那么心穴怎会不端正呢?心能居于大中至正之位,而能逐渐觉察心之本源,心灵渐渐亲近本性,那么本性怎不现出磊落光明之景象呢?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条目次第乃是内圣之功。内圣功夫充足后,即能达到修身,于是德性表现在言行。周遭的人都能受到大德所感召,因之没有不心悦诚服而接受渡化的了,一旦能使全家人都齐心向道,就称之为家齐。而国乃是由一家一家所集合而成的团体,如果我的一家人都齐心向道,受到别人的钦慕,而加以学习及推广,使家家都沐浴在天道的春风中,再加以法令辅助社会,那么国家自然能得以大治。一国能大治,受到各国诸侯的效法响应,以及朝野人士的肯定,那怎么会说天下得不到太平呢?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之功。以内修本性,内圣之功为体;以外渡善信,外王之功为用,体用之功效显,使大道弘扬于四海,那么内圣、外王之功就完备了。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字解】天子。天下元首。替天行道。教养万民者。庶人。万民也。壹。无极代称数之始也。
【节解】天子元首。替天行道。教养万民。必须由己身作起。欲从己身作起当先由何处入手。必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次第不紊。循序而进。内圣之功方足。如是则性天污垢消尽。一身莹莹。洁白如玉。以不言化诸国。以立身教民。推广行远。天下万民。咸知修身为本。民以自治何用被治乎。故圣君之治民者。非治民身也。治民心也。只治其身。不治其心。则舍本而逐末矣。如能治其心。而身无有不治者。空治其身。而心亦未有不驰者。故圣君非治民也。化民也。欲实现万民皆得其化。非己身内圣之功具足不可。治民。化民。诚有分析。可不细思欤。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其间泛滥无疆矣。可以说一个团体。为其团体之长即君。被其所使即臣。如一个商号。经理君也。其下臣也。只要经理一身作则。言行合度。待人如己。未有其下而不尽忠于经理者。此从一个小范围说起。任何团体皆然。由小推大。方能极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先由一个小团体之君臣。而推到整个天下之君臣。个个小团体。君明臣忠。则大天下之君臣亦然。此何理也。假如大天下君臣。不顺天之道。执天之行。安能化小团体之君明臣忠哉。故由个个小团体之景象。则自知大矣。此一贯之理。不可移焉。休谓君只言皇上。臣只言官也。一个团体莫非君臣。一个组织莫非君臣。世人休执一也。
【白话】身为天子,乃天下人之元首,要负起替天行道,教养万民之重责大任,首先必须由自己本身作起。而要从自己本身作起,应当要先由何处入手呢?那必然是要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四条目做起,依此次第,有条不紊的循序而进,那么内圣之功才能充足;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性天中的污垢消除净尽,使自身莹莹洁白如玉。行不言之教以渡化诸国,以立身行道来教养天下万民。由近而疏,依序推广行远,使天下万民都能以修身来作为人处世之根本,那么人民都能依此自治其身,何必忧虑被法律约治呢?所以有道圣君的治民之道,并不在于约束人民的行动,而是要教化民心向道。如果在位者只知饬理人民的言行,而不知以真理来教化民心,那就流于舍本逐末了;一旦能够治心,使人人向道,那么人们的言行举止就自然中规中矩,而达到治理天下的目标了。如果只是治理人的外在行为,那么人心没有不向外奔驰的。所以圣明之君王并非存着治民的心态,而是怀抱感化百姓的心情来治国的。而想要使万民都受到良好的教化,圣君本身内圣之功就必须充足才可以。由此看来,「治民」和「化民」二词其实是有区别的,这一点值得深思。至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这中间所包括的范围广泛无边。我们可以说举凡一个团体当中,身为该团体的领导人,就如同君;而在这团体中,接受领导以及差遣的人就相当于臣。例如一个公司行号中的经理就可以说是君,而他所领导的下属就是臣。只要经理一身作则,言行都能符合节度,对待他人如同善待自己一般,那么他的部属便没有不尽忠于经理的。在这里我们只是举这一个小范围为例,实其不论是任何一个团体也都是如此。从这一个小例子推展到大范围,我们就能清楚的说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了。先由一个小团体的君臣关系,推演到整个天下的君臣关系。如果每个小团体中都做到了君明臣忠,那么可以想见这个大天下必然也是君明臣忠。这是何道理呢?假如大天下的君臣不能顺天之道,执天之行,那怎能感化天下间的这些小团体,使他们也能做到君明臣忠呢?所以从一个个小团体的景象来观察,自然就能了解大团体的气象了。这便是一理贯彻,不可改变的真理啊!所以我们不要只把君认定是指皇上,也不要只以为身居官位的人才是臣。而应当明白只要是一个团体就存在君臣;任凭是一个组织就有君臣。希望世人对于君臣的范围,不要认定得太狭隘。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字解】本者。格致诚正是也。末者。修齐治平是也。厚薄皆不得中理。
【节解】所谓其本乱者。乃格致诚正四步功夫。皆未循序作到。而欲实践修齐治平之举。诚为难矣。如同灌溉植物。不溉其根。而洒枝叶。则愈洒愈枯。人可不自警欤。所以舍本逐末。乃是根本极大错误。厚者何。曰性。薄者何。曰情。应其厚其所厚。薄其所薄为然。故道德君子。未有厚者薄待。薄者厚遇也。
【白话】所谓「其本乱」的意思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四步功夫都没有按顺序做到,而却一心想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举动,那就相当困难了。这就如同灌溉植物时,不把水灌溉在植物的根部,而只喷洒在枝叶部份,那么不论如何喷洒,植物终究愈枯萎。有志修道的君子,对于这一个要点难道可以不自我警惕吗?像上述那样舍本逐末的做法,乃是根本上极大的错误呀!那一方面是我们所应该重视的呢?这就是我们的自性啊呀;而什么是我们应该看淡的呢?那就是人的情意。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对于应当重视的就要重视,而对于应当看淡的就要看淡;总不能对应该重视的却轻忽了,而对于应该看淡的,却反而厚爱有加。
【总论】
大学一书。虽曰大人之学。究其根源。乃人人之学也。人人各具天赋灵性。至圆至明。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妇人孺子。莫非皆然。人在幼稚。性本至善。曰本然之性。身岁渐长。气拘物蔽。曰传染之性。人人各具其性大。惜乎不知觅耳。此所谓大而不知其大。小而反行小矣。
孔子言。曾子述。一篇经文。总括意义。无非令人人各觅其大。何为大。曰性。何为小。曰情。如能将我具有之性大。下定决心。用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功夫。将性大复初。则我一杯之水纯洁。倾于大海之中。浑然焉分。然而性大者。非一人独具。天下万民悉具也。天下有一人未复其本然性大。则我性何足为大。所以大学之道者。即令人人学其觅性大之道也。欲觅性大。当学何功。须用格致诚正。循序不紊功夫。矢志前进。将人相我相。荡然扫净。视人犹己。性系同胞也。我觉性。同胞迷性。我心何忍。故应实践亲民渡众。舍己从人。化人人为善之责。跻世界为大同之任。人人身有所循。心有所归。性有所安。则我臻至善矣。何曰至善。能将我一杯之洁水。倾于大海之中。浑然不分。此至善也。假杯水有纤尘之染。则倾海之后。亦显然有斑矣。至善者。无极真空也。我之性大与无极合并。则我一身则非我矣。何也。大而无外。穷极乾坤。万物即我也。岂视一四肢百骇之躯为我哉。如是则至善无阶可升矣。此事纵妇人孺子各皆能之。惟人自弃。何胜浩叹。故古圣教世。先令世人。由格物之功着手。而达于上上之乘。苟一日克己。则即一日圣贤。终身克己。则即终身之圣贤。至善者身储焉。愿天下万民回光返照耳。其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之语。乃圣人循循善诱。引人入圣之法也。人能知物有本末。返躬自想。一物尚能返本。何况人乎。老子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植物尚能返本。人可不自警欤。人之本末为何。具性形两层论。先天赋我之性。本源在何。曰真理也。后天生我之身。本源在何。曰父母也。先后两层。大本大源。即已明晓。应当复性返本。归于真理。尽孝报本。顺养父母。果如是如植物之返本。则诚若天地。恒若日月。安有事而不终始乎。由此明了。先天后天之分。洞澈本然传染之性。则近于至善之道矣。圣人深恐天下后世。读是书诚易。行是书则望洋生叹耳。故先以物与事作入德之径。晓先后之殊。则不难趋进至善之路。内圣之功具足。则外王如风行迅雷之速。纲领条目。一以贯之。真如矢之不倚耳。
【白话】大学这一本书之名称定义虽然解释作「大人之学」,然而我们深究其中之主旨乃在于探讨灵性之根源,因此我们可以明了,大学乃是一门人人所需要的学问。
人人都具备有来自上天所赋予的灵性,这点灵性最为圆满,最为灵明,即使是圣人也并不比他人增多一些;纵使是凡夫也不比别人减少一分;不论是老妇或稚子,没有一个不是如此。人在幼小时,自性本来至为善良,称为「本然之性」。但是随着年龄逐渐增长,灵性渐渐的受到气禀所拘束,以及物欲所蒙蔽,这称为「传染之性」。人人都具有成就崇大的特性,可惜人却不知道要寻找这个崇大的本质,加以发扬光大。什么是使人崇大的原因呢?那就是本性;又什么是使人卑小的因素呢?那就是情意。如果人能下定决心,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功夫,恢复原本所具有的崇大自性,则自性的光辉显露,如同一杯纯洁的水倾倒于大海一般,与天道浑然一体。此时更能体会到这崇高伟大的自性,并不是只有我一人独具,而是举凡天下万民也全都具备这本性。天下间如果有任何一个人还未能发扬他自己那点伟大的本性,那么我自己的本性就不能称得上达到崇高的顶点。所以大学之道的最终究目标,乃是在于要使人人都能找到他自己那点伟大的本性,而发扬人人自性之光辉。然而要使人人都能发扬自性,应当教人学习何种功夫呢?那就是必须使人能循序不紊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此外,还应该使他具有不分人我的观念,摒弃一己的成见,去包容众人,怀抱不忍他人迷失本性的慈悲心情,进一步实践亲近万民,普渡众生,化人人为善,使世界同登大同的责任。如此一来,每个人的行为有所遵循,心有所归宿,本性有所安定,才算达到至善之境界。至善的意思是什么呢?如前所举之例子,如果有一杯水洁净得可以在倒入大海之后,杯水和大海的水浑然不分的情境,这就是至善的境界了。假如这杯水受到一点点灰尘污染,那么在倾倒入海之后,这一点点的污染就会明显的浮现。所谓至善是无极真空的境界。如果我们这点崇大的本性能与无极合而为一,那么我这一身的全体就已经不是只有一个我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这境界已经达到大而无外,含盖天地尽头了,而万物已然成为我的一部份,这时难道还要说只有这一具四肢百骇的躯体才是我吗?一旦达到这个境界,则所谓「至善」的高峰,不必动用任何阶梯就已经攀登了。像这样达到至善境界的目标,纵使是妇人孺子都有能力完成,只可惜人们自己放弃这样的良能,实在令人感叹。所以古圣教导世人的方法,是先让世人由格物着手,然后循序而达到最上上乘的境界。如果我们能有一日克己,那就可以说是一日的圣贤;如果能达到终身克己,那么终身就是圣贤了。而「至善宝地」就藏在我们自身,但愿天下万民都能访求明师指授这个至善地以后再加以回光返照,使自性之明德光辉显耀于宇寰。接下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一段话乃是圣人循循善诱,引人入圣的写法。人既然能知道物有本、末,就能回头来思考,物都能返还本来,何况是人呢?老子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既然植物都能返本,人难道能不自我警惕吗?
那么人的本和末是指什么呢?我们分别从本性和形体两个层次来讨论。就本性而言,在先天赋予我们本性的根源是什么?那就是位居无极理天的皇啊!而在后天生育我们身体的本源是谁?那就是父母啊!既然已经明了了赋予本性,以及生养身体的先后天两层大本大源,我们就应当要恢复本性之原来面目,灵性返回理天,朝见颜;在世则尽人子应尽之孝道,顺养后天生身的父母,并立身行道,以显扬父母,一同返回无极圣境,共享无边的清洪之福。人如果能学习植物返还本源的道理,其至诚如天地,其恒心如日月,那么返回无极之事那有不成功的呢?从这个道理明了人的先后天本源之分,清楚的辨明本然之性以及传染之性,那么自然能接近至之道了。由于圣人深深担心天下后世的人们,虽然很容易的就读懂大学这一部书,可是在实行书中所阐发的道理时却望洋生叹。因此先以物和事作入德之门径,使人明白先后天来源之不同,那么要想向至善之路迈进就不难了。一旦内圣之功充足,那么实践外王的脚步就能如春风流行,如迅雷闪烁一般的快速。大学一书所阐扬,由三纲领到八条目一以贯之,就如箭矢到靶心的行进路线,一点也没有偏差。
继续链接:
大學 淺言新註
呂祖註解
大学 降乩1
大学浅言新注(吕祖注释)
自序(一)
大学一书。儒教内圣外王之道也。体之分化。用之关合。无不皆备矣。诚修性了命之金丹。齐家治国之路径。曩昔时。误以诸经并齐。曰四书之一篇耳。于今捧视。逈于前异。不禁有今昔之感。
降及末运。频仍诸劫。浓云毒霾。现出凄惨阴沉之幕。黎庶不穷其源。咸曰数之所定。理不得而移之。劫之所至。人不得而挽之。溯流穷源。其弊焉在。
究其劫始。乃系人人悉以儒教为腐。学经废弛之咎耳。余因有见于此。继之以思。
如欲挽此浩劫。扶此狂澜。除劝善以正人心外。非续之根本解决不可。
何曰根本解决。格物。致知。二章是也。因道脉相衍至秦。运数应隐。故惨遭离火之焚。独失格致二章。迷入门之阶梯矣。如是已历二千余载。无复知其源者。
时值三期。道劫并降。道以觉迷。劫以警世。此皇天之妙用。世人惜未识哉。
余恭奉皇天明命。应运补述格致二章。使残月复圆。光照全球。咸令登仁造域者。初步有所阶梯耳。此所谓根本解决。根本解决后。始知明其明德为体。实践亲民之功为用也。如是则庶几令天下后世有所凭照云尔。
岁在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岁次丁亥元月上浣孚佑帝君序于西京干元堂
序(二)
盖学庸一书。乃圣门心法之传。内圣外王之道也。自经秦火之后。独缺格物致知二章。历千秋而为悬案矣。虽经诸儒批注。但该二章。仍缺如故。呜呼。
格物者乃大学初步阶梯也。心物之隐微。而不知慎。意恶之动机。而不知遏。欲迈以上七条。是舍本而逐末矣。然秦火一炬。何以独失此章欤。以其道脉之应隐耶。抑以其书之非时不泄耶。犹是群疑弗决矣。降及末运。人心不古。皆因人人不知心物之慎。意恶之遏。何能明其明德为体。实践亲民为用哉。
是以纯阳帝君。有见于此。具悲天悯人之心。将学庸用浅言新注。内中精神泄尽无遗。俾使庸庸士庶。一见易于明了。咸知性理之大本大源。不出己身耳。复将格物致知二章。应运补述。真是千古悬案。一旦解决。从此大学可全璧矣。
此书以出。人人了解。恪遵奉行。可为救世之慈航也。
小子智识浅陋。何敢作序。然有帝君之命。不敢违逆。爰缀数语。勉附骥尾。尚望四海高明。不吝指教为幸。是为序。
时在民国三十六年岁次丁亥孟春山东于陵王心齐序于西京干元堂
序(三)
盖学庸者孔氏之遗书。启发天下后世觉性之初。尽性之径也。
于何可见。首之三纲领已详尽无余矣。盖以明德为体。亲民为用。方可止于至善也。能知性之所止。止于无极。欲造无极。必须恪奉定静安虑。循序不紊之路而作。虽奉定静安虑之功。实际乃我性中所具矣。如欲求其身定。意静。心安。性虑之功。非从格物入手不可。因其心物不格。纷绕其间。欲求其身定不可得。灵身弗定。意静。心安。性虑三大圣功。诚维艰矣。
格其心物。则灵身色身。犹白玉之无瑕。渐入于定矣。身定则意静。意静则心安。
心安则性虑起矣。性虑者。虑天下万民。不觉明德性也。由是勃然兴起。以我先觉之性觉后觉。使各复其性。此亲民之道之所由来也。然既明德足。亲民之功欲罢而弗能者矣。
降及末流。世风不古。好恶不公。咸以絜矩大法为无关紧要。相率置诸高阁。无有问津者。以致专尚奇异。奢风侈波。泛澜尘寰。若长此以往。微微道心。奄奄殆尽。世界前途。何堪设想。幸蒙师兄奉敕垂谕。大意谓欲想消劫弭祸。挽回狂澜。非复尊学庸。以为主旨不可。俯思先贤所注。文义深奥。凡学识浅者。多望洋兴叹。因之敬恳纯阳帝君临坛。以浅言新注。约月余而全书注竣。捧读内容。体用分明。理无不备。复蒙不密真宝。竟将格物全章文言。应运补述。用启群迷。使人人得觅造圣域之阶梯也。
查格物之文言。自经秦火。焚失无余。至今已历二千余年。莫明真义。良可叹也。今得蒙恩补述。使众生尤如拨云见日。诚世界之大幸也。俯思佛恩如天。浩大莫名。务望学庸到处。希各沉心参悟。用以宣化。人心得平。明德必明。而天下万国。则必实现大同矣。
兹值注成付梓。因命作序。以光圣典。
小子自愧固陋。何敢作序。乃以佛命难违。
谨作俚语。借附骥尾。尚望四海高明。不吝指教为幸。是为序
岁在民国三十六年岁次丁亥春季山东长山朱秀梧序于西干元堂
大学之我见
大学一书。其意至深。其理至微。系无极大乘大法。复细观之。亦系极简极明之文。至平至庸之行也。鸣呼。圣人之道。原自平庸。不尚衿奇。人每视为平庸。
而弗践之误矣。岂知平庸之道。正趋圣域之道也。惜乎。世人诚恒坚三字不能抱定耳。故学经谆谆诰诫。以励后世。吾批注之下。不胜感叹。圣人悯世之心苦。教诲天下后世之法密也。
总言大学经旨。三纲领已道尽无遗矣。中令所谓半部论语而治天下。何用半部哉。
学经之明德亲民。用之以治国平天下而不尽也。曩昔尧舜揖让。垂拱而治。万民浑浑。其心朴朴。焉用鈇钺而降之哉。究其治国之要素。教民之良法。不外自明明德实践亲民。以化亿兆庶民咸明其明德。明德复初。见于言行。将其自治于一身。焉用法而辖之乎。人人各有自治精神。身心性融化一炉。归于理育。虽不但在世为圣化之民。身逝亦证萨萨陀陀之仙。
故大学之八条目。先以格物入手。何曰格物。内圣之初功也。于何丁见。私欲净尽。天理流行。性理天理。如长天秋水。相映一色。明明德复。实践亲民之功为用。致我良知以外王也。此圣人所教为民父母者。应由是处入手。至恳切要之处也。如是则举意必诚。动心必正。性为圣君。心作贤明之臣。以道化身。则身心性融为一矣。性本至静。有感随通。发于心而役其身。莫非皆道也。
须知身心性。亦有三大分别。性本至善。心本有善。有不善。身本恶浊者也。如性秉其权。则心身共役。虽欲心之妄动。身之妄行。诚难为矣。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此四部为内圣之体也。内体具足。溢于一身。则身不修而修矣。
由身推用。何处着手。则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当何如也。内圣具足。见于言行。谦恭让。兢兢持己。治家有道。处事秉公。夫有如是不家齐者。欲其齐家。如是则齐家之心也。齐其心则身未有不齐者。不齐其心。而欲齐身。诚难为矣。
一国乃各家宗之集。如果用齐家作起。内顾无瑕。施德于外。如春风到处。万物萌然。明德感昭。群起相应。圣曰。速于置邮而传命诚然。如是一国大治。咸知仁为体。义为用。尊卑礼让。惠然和风。一国与一家一身诚无异矣。犹文王以德化民。感昭天下。诸侯咸慕。士民引领。如是则未有不王天下者。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外王之用也。苟舍内圣之体。而欲实作外王之用。吾知其非然也。
大学之定义
大学定义者何。以上大学之我见所论。此为万民上者。应修内圣之体。以达外王之用。或曰。庸庸士庶。何可法乎。吾曰非然。须知圣人立教之意。本不执定一端而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之语。由是可见梗概矣。无论尊卑贵贱。只要至诚不息。明性复初。极其止于至善。何分尊贵贱哉。
朱注曰。大学大人之学也。以吾所见非然。正与此论相反。我曰大学者正小人之学也。然既称为大人。已内格无物。性珠圆明。效天之大。尽性之能事。何须又复学也。所谓大学者正小人之所学。小人者细民也。因虽系细民。性之所具。与圣贤无异。苟能内格心物。以觅良知。意之所发。诚必随之。心之所举。正必如之。如是虽身系细民。而学功已届大人之境。
嗟乎。人不自学。犹密藏珍器。而不知作何用也。大好明德。埋于尘氛之下。极明皓月。藏于浓云深雾之中。人人恪尊学经奉行。始终不怠。虽大人亦非大人。小人亦非小人矣。极其造峰。吾性无丝毫之差别。噫。世人不悟。何胜浩叹。
大学之源流
大学源流。人咸曰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此其源流也。吾曰非然。何知其非然也。我可以说。未有天地。而大学之道已在。大学之道。如经天之日月。行地之河海。织成绵绣乾坤者大学也。长养万物之功者大学也。在未有天地之时。大学之纲领条目。文字书面虽无。而经体。经用。经旨。经功。则有矣。不过至孔圣时。得大道心法。怀不二性学。将乾坤万物之大学。总括与书面耳。至于源流。相信不自至圣始。乃系由天道以启端也。愿修道君子幸熟思焉。
经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字解】大学者。发扬自性之大也。明即切磋琢磨之功。明德即原性。亲民即推自性之能事。化天下同胞。使各复其自性之谓。至善即无极境界。
【节解】大学之道。在人之性天中。既在性天中。又何必复学也。因其人落红尘。气秉所拘。物欲所蔽。将充份之性天。而陷于万丈尘氛之内。所以必须用切磋琢磨之功。以期复明性天也。大学者换而言之。即令人学习发扬性天之学也。虽系学天。而实不出己身耳。故先格心物。除私欲。原性复初。自身之内圣功夫。则到止境。内圣之功具足。即体固矣。复加以亲民之用。何曰亲民。民者。身中之良民也。良民者何。即性天也。使天下同胞。各亲其良民。即圣人所谓兼善天下也。然我一人性体灵明。皇天何喜。本乎皇天一视之心。愿天下同胞。咸能用上切磋琢磨之功。复回性天之极大光明。由己推人。毫无人相。可以说明明德之功。系内圣也。亲民之功。系外王也。内圣外王之功具足。一言而为天下后世法。一行而为天下后世则。在世曰圣贤。出世曰仙佛。至善境界不行而至矣。
【白话】大学之道,原来就在人人的性天之中。既然人的性天中早已具备了大学之道,那么又何必要再学呢?由于灵性自理天降落红尘以后,遭到后天的气秉所拘束,又受到物欲所蒙蔽,因而把原本充份的性天沈陷于万丈尘氛之内。所以必须用切磋琢磨的功夫,以期恢复性天本有的灵明。因此所谓「大学」换一句话说,即是教人学习如何发扬本性光辉的一门学问。大学之道的学大,虽说是效法天地的德性,然而实际上的实践,并不离开自身。所以必须先格心物、除私欲,使自性恢复本来面目,亦即是自身内圣之功夫达到止境。内圣之功具足,道体稳固后,须再加亲民之功用。何谓亲民呢?所谓「民」是指自身中之良民,而所谓良民也就是指性天。人人各都具有自性良民,使天下同胞都能亲近他们的自性良民,就是圣人所说的「兼善天下」。在所有性灵之中,我一人恢复性体灵明,在皇天的立场而言,又有什么好欣喜的呢?我应体会上天之大爱,本着皇天对天下同胞一视同人之心情,期望天下同胞也都能用上切磋琢磨之功夫,以恢复人人性天中极大之光明。如此由一己的切磋琢磨,推展到使人人都能发扬自性,进而人与人间毫无人相之分别。由此可以明白大学中明明德之功夫就是内圣;而亲民之功用就是外王。内圣外王之功都具足,然后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足以令天下后世效法,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作天下后世之准则,在世时被称之为圣贤,出世后被列为仙佛。那么大学所揭橥至善之境界,自然就达成了。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字解】知止既知己所当止之境。定者羁心猿系意马。不能任其驰骋。使其有所归宿也。静者清静无为。念兹在兹。朝斯夕斯也。安者身有所循。心有所归。性有所安。各得其所。次第不紊也。虑者内功已足。而虑外功之弗成。抱悲天悯人之至虑。虑人不修性。虑世不清宁也。得者尽其性中之能事。广建圣功。慈以化人。悲以悯世。三千大千视为一体。四亿七千万悉如同胞。由我性天之光明。而推及亿兆同胞。各复自性。而我之佛果。不期其得而自得也。
【节解】以上三大纲领。人各能毅然作去。结果达到至极无以复加至善之境界。然初步欲学大学之功。须先心知止于何处。曰止于性天也。心有所归。而性不问自定矣。性定之后。则此身若有若无。此心如在如不在。此性若非然而不非然也。清静无为。浑然一理。静若山岳。动似河海。而达到真静之境界。此所谓身有所循。心有所归。性有所安矣。性既安则内圣之功具足。以下虑与得者。此其外功也。亦可以说是亲民之道耳。内圣虽系具足。必以悲天悯人之心常抱。苦口婆心化世。一人性天未明。己之性天犹未明至极峰耳。虑者。虑世界众生不悟。虑社会同胞性天未明。此以众生为虑。以天下为忧也。亦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也。量己性之所知。发己性之所能。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如春风到处霭然拂面。万物为之萌芽。人人为之喜色也。如是众生觉性。而己之外功得矣。
【白话】以上所揭橥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三大纲领,世人如果都能毅然的去实践,结果就能达到至极无以复加的至善境界。但是想要实践大学之功,第一步必须先明白心应当止在何处。心所应当止之处即是性天,只要明白性天所在,使心有所归宿,那么性自然就能定了。性定之后,那么这身若有若无,这心如在如不在,这性若非然而不非然,清静无为,浑然一理。静时就如山岳一般镇定,动时就像河海一般壮盛。像这样达到真静的境界,就是身有所循、心有所归、性有所安的意思。性既然能安泰,那么就达到内圣之功具足。以下所说的「虑」和「得」,就是指外功而言,也可以说是亲民之道。虽然我自己的内圣之功已经具足,更必须时时刻刻怀着悲天悯人的心情,苦口婆心的渡化世人。在芸芸众生中,如果还有一个人仍未恢复性天之光明,那么就是我一己之性天还未能达到光明的巅峰。而所谓「虑」,是忧虑世界众生不悟自性,忧虑社会同胞之性天仍未恢复光明。这完全是以众生为考虑,以天下为担忧,也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因此必须发扬一己自性之良知,发挥一己自性之良能,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使世界一道同风,就如春风和蔼的迎面吹拂,万物因而欣欣萌芽,人人脸上因而充满喜悦的颜色。像这样使众生都能觉悟自性,而我一己的外功就完成了。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字解】物。即有形质之物。本。即发物之源头。末。万殊也。事。亲民渡众之事也。始。即开端。终。即结局。知。即明澈。先。即先天赋性皇。后。即后天性生我父母也。道。即无极至境。
【节解】凡世界具体之物。必有源头。例如一株植物。源头在其极细极微之颗种里。此其物之本也。此株植物。由根发本。自本生枝长叶。终于结亿万极细极微之颗种。此其末也。亦即由末返本耳。如物无本。则末从何来。无末则返本无从。本能生末。末复能返本也。至于人间。凡是一事。多半有始无终。美满之事情。结果陷于苦恼。如复性天之人。以亲民之功。为己应份之事。朝斯夕斯。念兹在兹。干干不息之真精神。而矢志前进。将以造至善之极峰为终矣。苟其始勤终怠。莫言亲之事。纵极细极微之事。亦万无一成。我且拿个比喻。苍天之始终也。试观之每年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分毫不错。从开天辟地为始。倾天陷地为终。无有一年不是如此。甚至无有一月一日一时不是如此者。大始大终。人何不法欤。果能如天地之始终。凡天事人事无一不成也。知所先后者何解。知者明澈我形觉之先后也。能明晓性之源头。身之由来。当然孝道是不可少者。然在一般明哲来论。顺亲之心。养亲之身。大哉孝乎。殊不知尽先天之孝。亦在孝之一端也。何曰先天孝。天下众生灵性。本是一。所以方称世界之人。皆我同胞也。此孝何尽。能将我性天复初。实现亲民之功。俾兄弟姊妹。携手还原。共造无极境界。此谓孝先天赋性之。尽孝之大也。所以尽孝于先天。尽孝于后天。两层大孝。可以说为并重也。果能如是则近道矣。亦曰造至道矣也可。然此节分析理气象焉。物有本末。象也。事有终始。气也。知所先后。理也。以理气象而悟至道。庶乎其不差矣。
【白话】举凡世界上具体之事物必定有其产生的源头。例如一株植物的源头就在那极其细极微的种籽。这就是这件物的本源。这一株植物以根为本源,而生出枝干,长出树叶,最后终于结成亿万颗极细极微的种籽,这就是它的末。然而这也是它由末返本的意涵。假如对象没有本,那么末又从何而来?假若没有末,那么这对象就无法返还本源。从这里我们必须了解由本能生末,而末又能返本的道理。至于人间的事情多半是有始却无终。一件原本美满的事情,结果却往往陷入苦恼的情境。一个已经恢复性天光明的人,把亲民渡众之功作为自己份内应尽之事,因而能朝斯夕斯,念兹在兹,秉持干干不息之真精神奋勇前进,把达到至善的极峰为目标。然而如果他开始时勤奋向前,但最后却退缩懈怠,那么不要说是亲民的事,纵使是最细微的事,也是万件中无法完成一件。让我们看看苍天如何有始有终:每年春夏秋冬四季,寒来暑往,一分一毫都没有差错。即使是从开天辟地开始,一直到倾天陷地为止,没有一年不是如此,甚至没有一月、一日、一时不是这般。像天地这样大始大终的精神,为什么人们不效法呢?人们果真能如天地始终的精神,那么不论是天事或者是人事,没有一件不能完成的。再看「知所先后」如何解释。「知」是澈底明白我的形体和知觉之先后关系。因而也就能明晓本性的源头,以及自身的由来。既然明白源头、由来以后,当然就能体会孝道是身为人所不可或缺的德行。在一般所谈论的孝道之中,能做到顺亲之心,养亲之身就是最大的孝行了。殊不知还有尽先天之孝,也是为人所应当尽的孝道。何谓先天孝呢?首先必须明了天下众生的灵性原来都是一所生,所以我们才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姐妹。那么这先天的孝道要如何才能达成呢?首先就是要恢复我本性的光明,然后实现亲民渡众的外功,以利兄弟姐妹都能手牵着手,一同返本还原,共同回到无极之境界。这是尽孝于先天赋予我们灵性的皇,也是尽了大孝。所以尽孝于先天皇和尽孝于后天父母这两层大孝,可以说是并重的。人如果能这样达到尽孝于先天和后天,那么人道、天道可以说都完成了,也可以说是达到至道了。这一节同时也在分析理、气、象。如「物有本末」就是指象而言;「事有终始」就是指气而;而「知所先后」即是指理而说的。以理、气、象的角度来体悟至道,几乎是相差不远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字解】明德。道心也。心靖息争。大同之景象也。治。治理也。齐。齐家先齐心也。修。克己也。正。居中也。不偏不倚。大中至正。诚。无虚也。致。推广也。格。除也。即格心物驱身物也。
【节解】此一节乃由用返体也。言古代圣君贤相。将自己明德复初。而后实践亲民之用。欲使天下同胞。咸明其固有之明德。应当由何处入手。必须先将本国士民。格其心物。致其良知。然后始能明其明德于天下。欲将国内士民。格其心物。致其良知。必须先由家庭作起。谚曰。治国易而齐家难。何也。治国之道。除行仁政外。以法济其所不及。齐家则不然。悉用于大化之力。先齐其心。举家言行范以道德。咸能明其明德。而后家有千口。心只一心也。然欲齐其家。必须先修其身。修身之法无他。初步必须言行相顾。舍己从人。虚心容物。二六时中。如对鬼神。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战兢自持。恐德不足以化他人。而况肆之乎。但欲作到此步。必须先正其心。心者一身之主。万相之宗。心之所发。意必随之。意之所动。身必行之。此心中立不倚。澄然如长天秋水。万里一色。浩然正气。充塞两大。欲作此步。非先从诚意上手不可。意何以诚。意者心之发。心发意随。一体连贯。此意荡荡如虚空悬挂。本无着落。忽善忽恶。本无止象。如不加以诚字。则渺渺何着。诚者何。即不虚之谓。意发中诚。身行合理。意存至诚。而心则大中至正矣。欲致此步者。必须致其良知。良知即自性也。致者推广行远也。如良知埋没。心意又安所归乎。心既无归。仍无止境。虽欲正而不可得。性者君也。心者臣也。意者民也。身者役也。君心克明。峻德是怀。而心意身。始能共役。而践之以道也。君失其位。则飞沙横流。变吉祥为祸殃矣。而又安能得其道哉。欲致其良知。必须先格心物。将气秉所拘。物欲所蔽。一切传染之性咸去。恢复固有本然之性。则以上造诣不行而至矣。此章系由用返体。万殊总归一本。气象终还一理。谚曰。水流千遭归岱海。此之谓也。总言圣经贤传。佛学道典。千言万语。不外一性。性之所发。理不得而夺之。理之所生。数不得而移之。数之所至。人安得而强之乎。欲移其数何难。遵循大学条目。实地力行。则命由我造。福自天申矣。信然。
【白话】这一节乃是由用返体的写法。主旨在说明古代之圣君贤相,将自己的明德本性复初后实践亲民之用。由文中可以了解,想要使天下同胞都能恢复他们明德本性之光明,应当入手之要点,那就是使自己本国的士民,人人都能格他们自己之心物,致他们自性之良知,然后才能使天下人都能明明德。而想要使国内士民都能做到格心物,致良知,必须先从自己的家庭做起。然而谚语说:「治国容易而齐家难」为什么呢?因为治国的方法中,除了施行仁政以外,还可以用法令来弥补施政之不足。但是要做到齐家就不一样了。齐家之道必须完全仰赖大德感化之功,先齐心,使全家人的言行都合乎道德之规范,再使全家人都能恢复本性之光明,如此一来,即使家中的成员有一千人,而心只有一心。然而要想达到齐家之前,则必须先修养自身。修身的方法无他,第一步必须要做到言行相顾,在待人处事中,可以放弃一己之成见,虚心接纳别人的意见,二六时中如同面临鬼神监察般谨慎,如同曾子所说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般战兢自持。一心唯恐自己的德性不足以感化他人,更不必说放肆言行了。但是想达到修身之地步,必须先端正心思。因为心是一身之主导,万相之宗主。心思一旦发动,则意念必然随行,意念萌动,身必实行。所以心必须中立不倚,澄澈得如同长天秋水一般的万里一色,使一股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而想要做到这个地步,如果不从诚意着手的话,是不能达到的。那么意要如何才能诚呢?我们了解意是由心所发动,心思发动,意念随行,心意乃是一体连贯。这意念原本飘荡在虚空,漫无着落,忽善忽恶,没有止象。如果意不加上诚,就渺渺茫茫,不知能着落何处。诚是什么呢?诚就是不虚的意思。意念的发动能合乎诚恳信实,则使身的行为合乎真理。意念长存至诚,则心就能居于大中至正之位了。而想达到诚意这个地步的话,就必须致良知。所谓良知就是指自性。而致乃是推广行远的意思。倘若自性良知遭到埋没,那么心意又怎能有归宿呢?心既然没有归处,就永远无止境的向外奔驰,虽想使心端正其位,却一点办法也没。本性乃是我们的圣君;而心就是那臣;意就如同民;身即是差役。倘使君心能明道,怀抱峻德,那么心、意、身自然都能共同接受本性的差遣,而向天道康庄迈进。反之,如果君失离其本位,那么将造成飞沙横流,使原本吉祥之景象,变为祸殃连连,那又如何能安然的行走在正道上呢?想要达到致其良知,必须先格心物。把拘束自性的气秉,以及蒙蔽本性的物欲,一切传染之习性一并革去,以求恢复本性固有之面目。如此一来,上述所示的条目造诣自然不必勉强,就能达到了。
这一章在说明由用返体,万殊总归于一本,气、象终究返还一理的道理。俗谚说:「水流千遭,归于大海。」就是这个意思。总而言之,不论儒门之圣哲行径、贤达传统,或佛家学术,道德典籍,千言万语,所阐释的不外乎这一点本性。由本性所引发的,理不能改变;由理所衍生的,数不能移动;由气数所导致的,人不能强求。然而人想改变他的数,其实有何困难呢?只要遵循大学所揭示的八条目,实地去身体力行,那么所谓命运就由我自行创造,所谓福德自有上天安排。相信这是必然之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字解】如前。
【节解】是以将后天一切气秉所拘。物欲所蔽。传染之性。悉数格去。则犹拨云雾而重赌青天矣。如是推广行远。致达我良知之所能。以尽其天职而化民也。
意虽欲恶不得其伴矣。故曰诚。诚其意。意有所止。虽心发以不正。而意亦弗随之。心安得不正乎。心居至正。觉心源渐趋性海。性安得不磊落光明哉。故格致诚正。内圣之功也。身既修。见于言行。大德所感。未有不俯首而受化之者。举家心齐。始曰家齐。国者一家一家所集合也。我家齐。众家慕之。推广行远。咸向春风。复济之以法。而国大治矣。国治诸侯响应。朝野仰望。士民引领。安谓天下不太平乎。故修齐治平。外王之功也。体用分明。则内圣外王备矣。
【白话】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把一切拘束本性的气秉,以及蒙蔽自性的物欲等后天传染之习性完全格除。那么灵性就能如拨开层层云雾,而重见青天一般了。依此要领向外推广,发挥我们自性良知之能事,即能完成上天所交付予我们渡化万民的天职。格物、致知以后,由于本性良知与天理契合,所以意念纵使偶然萌生邪恶,却因得不到良知的呼应而停息恶念,这就是诚意的境界。既能诚其意则意念就有所止境,即使心思有一些许的不正直,却得不到意念随行,那么心穴怎会不端正呢?心能居于大中至正之位,而能逐渐觉察心之本源,心灵渐渐亲近本性,那么本性怎不现出磊落光明之景象呢?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条目次第乃是内圣之功。内圣功夫充足后,即能达到修身,于是德性表现在言行。周遭的人都能受到大德所感召,因之没有不心悦诚服而接受渡化的了,一旦能使全家人都齐心向道,就称之为家齐。而国乃是由一家一家所集合而成的团体,如果我的一家人都齐心向道,受到别人的钦慕,而加以学习及推广,使家家都沐浴在天道的春风中,再加以法令辅助社会,那么国家自然能得以大治。一国能大治,受到各国诸侯的效法响应,以及朝野人士的肯定,那怎么会说天下得不到太平呢?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之功。以内修本性,内圣之功为体;以外渡善信,外王之功为用,体用之功效显,使大道弘扬于四海,那么内圣、外王之功就完备了。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字解】天子。天下元首。替天行道。教养万民者。庶人。万民也。壹。无极代称数之始也。
【节解】天子元首。替天行道。教养万民。必须由己身作起。欲从己身作起当先由何处入手。必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次第不紊。循序而进。内圣之功方足。如是则性天污垢消尽。一身莹莹。洁白如玉。以不言化诸国。以立身教民。推广行远。天下万民。咸知修身为本。民以自治何用被治乎。故圣君之治民者。非治民身也。治民心也。只治其身。不治其心。则舍本而逐末矣。如能治其心。而身无有不治者。空治其身。而心亦未有不驰者。故圣君非治民也。化民也。欲实现万民皆得其化。非己身内圣之功具足不可。治民。化民。诚有分析。可不细思欤。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其间泛滥无疆矣。可以说一个团体。为其团体之长即君。被其所使即臣。如一个商号。经理君也。其下臣也。只要经理一身作则。言行合度。待人如己。未有其下而不尽忠于经理者。此从一个小范围说起。任何团体皆然。由小推大。方能极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先由一个小团体之君臣。而推到整个天下之君臣。个个小团体。君明臣忠。则大天下之君臣亦然。此何理也。假如大天下君臣。不顺天之道。执天之行。安能化小团体之君明臣忠哉。故由个个小团体之景象。则自知大矣。此一贯之理。不可移焉。休谓君只言皇上。臣只言官也。一个团体莫非君臣。一个组织莫非君臣。世人休执一也。
【白话】身为天子,乃天下人之元首,要负起替天行道,教养万民之重责大任,首先必须由自己本身作起。而要从自己本身作起,应当要先由何处入手呢?那必然是要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四条目做起,依此次第,有条不紊的循序而进,那么内圣之功才能充足;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性天中的污垢消除净尽,使自身莹莹洁白如玉。行不言之教以渡化诸国,以立身行道来教养天下万民。由近而疏,依序推广行远,使天下万民都能以修身来作为人处世之根本,那么人民都能依此自治其身,何必忧虑被法律约治呢?所以有道圣君的治民之道,并不在于约束人民的行动,而是要教化民心向道。如果在位者只知饬理人民的言行,而不知以真理来教化民心,那就流于舍本逐末了;一旦能够治心,使人人向道,那么人们的言行举止就自然中规中矩,而达到治理天下的目标了。如果只是治理人的外在行为,那么人心没有不向外奔驰的。所以圣明之君王并非存着治民的心态,而是怀抱感化百姓的心情来治国的。而想要使万民都受到良好的教化,圣君本身内圣之功就必须充足才可以。由此看来,「治民」和「化民」二词其实是有区别的,这一点值得深思。至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这中间所包括的范围广泛无边。我们可以说举凡一个团体当中,身为该团体的领导人,就如同君;而在这团体中,接受领导以及差遣的人就相当于臣。例如一个公司行号中的经理就可以说是君,而他所领导的下属就是臣。只要经理一身作则,言行都能符合节度,对待他人如同善待自己一般,那么他的部属便没有不尽忠于经理的。在这里我们只是举这一个小范围为例,实其不论是任何一个团体也都是如此。从这一个小例子推展到大范围,我们就能清楚的说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了。先由一个小团体的君臣关系,推演到整个天下的君臣关系。如果每个小团体中都做到了君明臣忠,那么可以想见这个大天下必然也是君明臣忠。这是何道理呢?假如大天下的君臣不能顺天之道,执天之行,那怎能感化天下间的这些小团体,使他们也能做到君明臣忠呢?所以从一个个小团体的景象来观察,自然就能了解大团体的气象了。这便是一理贯彻,不可改变的真理啊!所以我们不要只把君认定是指皇上,也不要只以为身居官位的人才是臣。而应当明白只要是一个团体就存在君臣;任凭是一个组织就有君臣。希望世人对于君臣的范围,不要认定得太狭隘。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字解】本者。格致诚正是也。末者。修齐治平是也。厚薄皆不得中理。
【节解】所谓其本乱者。乃格致诚正四步功夫。皆未循序作到。而欲实践修齐治平之举。诚为难矣。如同灌溉植物。不溉其根。而洒枝叶。则愈洒愈枯。人可不自警欤。所以舍本逐末。乃是根本极大错误。厚者何。曰性。薄者何。曰情。应其厚其所厚。薄其所薄为然。故道德君子。未有厚者薄待。薄者厚遇也。
【白话】所谓「其本乱」的意思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四步功夫都没有按顺序做到,而却一心想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举动,那就相当困难了。这就如同灌溉植物时,不把水灌溉在植物的根部,而只喷洒在枝叶部份,那么不论如何喷洒,植物终究愈枯萎。有志修道的君子,对于这一个要点难道可以不自我警惕吗?像上述那样舍本逐末的做法,乃是根本上极大的错误呀!那一方面是我们所应该重视的呢?这就是我们的自性啊呀;而什么是我们应该看淡的呢?那就是人的情意。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对于应当重视的就要重视,而对于应当看淡的就要看淡;总不能对应该重视的却轻忽了,而对于应该看淡的,却反而厚爱有加。
【总论】
大学一书。虽曰大人之学。究其根源。乃人人之学也。人人各具天赋灵性。至圆至明。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妇人孺子。莫非皆然。人在幼稚。性本至善。曰本然之性。身岁渐长。气拘物蔽。曰传染之性。人人各具其性大。惜乎不知觅耳。此所谓大而不知其大。小而反行小矣。
孔子言。曾子述。一篇经文。总括意义。无非令人人各觅其大。何为大。曰性。何为小。曰情。如能将我具有之性大。下定决心。用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功夫。将性大复初。则我一杯之水纯洁。倾于大海之中。浑然焉分。然而性大者。非一人独具。天下万民悉具也。天下有一人未复其本然性大。则我性何足为大。所以大学之道者。即令人人学其觅性大之道也。欲觅性大。当学何功。须用格致诚正。循序不紊功夫。矢志前进。将人相我相。荡然扫净。视人犹己。性系同胞也。我觉性。同胞迷性。我心何忍。故应实践亲民渡众。舍己从人。化人人为善之责。跻世界为大同之任。人人身有所循。心有所归。性有所安。则我臻至善矣。何曰至善。能将我一杯之洁水。倾于大海之中。浑然不分。此至善也。假杯水有纤尘之染。则倾海之后。亦显然有斑矣。至善者。无极真空也。我之性大与无极合并。则我一身则非我矣。何也。大而无外。穷极乾坤。万物即我也。岂视一四肢百骇之躯为我哉。如是则至善无阶可升矣。此事纵妇人孺子各皆能之。惟人自弃。何胜浩叹。故古圣教世。先令世人。由格物之功着手。而达于上上之乘。苟一日克己。则即一日圣贤。终身克己。则即终身之圣贤。至善者身储焉。愿天下万民回光返照耳。其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之语。乃圣人循循善诱。引人入圣之法也。人能知物有本末。返躬自想。一物尚能返本。何况人乎。老子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植物尚能返本。人可不自警欤。人之本末为何。具性形两层论。先天赋我之性。本源在何。曰真理也。后天生我之身。本源在何。曰父母也。先后两层。大本大源。即已明晓。应当复性返本。归于真理。尽孝报本。顺养父母。果如是如植物之返本。则诚若天地。恒若日月。安有事而不终始乎。由此明了。先天后天之分。洞澈本然传染之性。则近于至善之道矣。圣人深恐天下后世。读是书诚易。行是书则望洋生叹耳。故先以物与事作入德之径。晓先后之殊。则不难趋进至善之路。内圣之功具足。则外王如风行迅雷之速。纲领条目。一以贯之。真如矢之不倚耳。
【白话】大学这一本书之名称定义虽然解释作「大人之学」,然而我们深究其中之主旨乃在于探讨灵性之根源,因此我们可以明了,大学乃是一门人人所需要的学问。
人人都具备有来自上天所赋予的灵性,这点灵性最为圆满,最为灵明,即使是圣人也并不比他人增多一些;纵使是凡夫也不比别人减少一分;不论是老妇或稚子,没有一个不是如此。人在幼小时,自性本来至为善良,称为「本然之性」。但是随着年龄逐渐增长,灵性渐渐的受到气禀所拘束,以及物欲所蒙蔽,这称为「传染之性」。人人都具有成就崇大的特性,可惜人却不知道要寻找这个崇大的本质,加以发扬光大。什么是使人崇大的原因呢?那就是本性;又什么是使人卑小的因素呢?那就是情意。如果人能下定决心,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功夫,恢复原本所具有的崇大自性,则自性的光辉显露,如同一杯纯洁的水倾倒于大海一般,与天道浑然一体。此时更能体会到这崇高伟大的自性,并不是只有我一人独具,而是举凡天下万民也全都具备这本性。天下间如果有任何一个人还未能发扬他自己那点伟大的本性,那么我自己的本性就不能称得上达到崇高的顶点。所以大学之道的最终究目标,乃是在于要使人人都能找到他自己那点伟大的本性,而发扬人人自性之光辉。然而要使人人都能发扬自性,应当教人学习何种功夫呢?那就是必须使人能循序不紊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此外,还应该使他具有不分人我的观念,摒弃一己的成见,去包容众人,怀抱不忍他人迷失本性的慈悲心情,进一步实践亲近万民,普渡众生,化人人为善,使世界同登大同的责任。如此一来,每个人的行为有所遵循,心有所归宿,本性有所安定,才算达到至善之境界。至善的意思是什么呢?如前所举之例子,如果有一杯水洁净得可以在倒入大海之后,杯水和大海的水浑然不分的情境,这就是至善的境界了。假如这杯水受到一点点灰尘污染,那么在倾倒入海之后,这一点点的污染就会明显的浮现。所谓至善是无极真空的境界。如果我们这点崇大的本性能与无极合而为一,那么我这一身的全体就已经不是只有一个我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这境界已经达到大而无外,含盖天地尽头了,而万物已然成为我的一部份,这时难道还要说只有这一具四肢百骇的躯体才是我吗?一旦达到这个境界,则所谓「至善」的高峰,不必动用任何阶梯就已经攀登了。像这样达到至善境界的目标,纵使是妇人孺子都有能力完成,只可惜人们自己放弃这样的良能,实在令人感叹。所以古圣教导世人的方法,是先让世人由格物着手,然后循序而达到最上上乘的境界。如果我们能有一日克己,那就可以说是一日的圣贤;如果能达到终身克己,那么终身就是圣贤了。而「至善宝地」就藏在我们自身,但愿天下万民都能访求明师指授这个至善地以后再加以回光返照,使自性之明德光辉显耀于宇寰。接下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一段话乃是圣人循循善诱,引人入圣的写法。人既然能知道物有本、末,就能回头来思考,物都能返还本来,何况是人呢?老子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既然植物都能返本,人难道能不自我警惕吗?
那么人的本和末是指什么呢?我们分别从本性和形体两个层次来讨论。就本性而言,在先天赋予我们本性的根源是什么?那就是位居无极理天的皇啊!而在后天生育我们身体的本源是谁?那就是父母啊!既然已经明了了赋予本性,以及生养身体的先后天两层大本大源,我们就应当要恢复本性之原来面目,灵性返回理天,朝见颜;在世则尽人子应尽之孝道,顺养后天生身的父母,并立身行道,以显扬父母,一同返回无极圣境,共享无边的清洪之福。人如果能学习植物返还本源的道理,其至诚如天地,其恒心如日月,那么返回无极之事那有不成功的呢?从这个道理明了人的先后天本源之分,清楚的辨明本然之性以及传染之性,那么自然能接近至之道了。由于圣人深深担心天下后世的人们,虽然很容易的就读懂大学这一部书,可是在实行书中所阐发的道理时却望洋生叹。因此先以物和事作入德之门径,使人明白先后天来源之不同,那么要想向至善之路迈进就不难了。一旦内圣之功充足,那么实践外王的脚步就能如春风流行,如迅雷闪烁一般的快速。大学一书所阐扬,由三纲领到八条目一以贯之,就如箭矢到靶心的行进路线,一点也没有偏差。
继续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