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71期“东亚笔谈读书会”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3月30日,第71期“东亚笔谈读书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四幢213室举行。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日本文化研究所田渕义树兼任教授以《朱舜水と二人の日本人ーー安東省庵・徳川光圀》为题讲演。田渕教授选取与朱舜水留居日本生活时关系尤为密切的两位日本人即安东省庵、德川光圀作为切入,对朱舜水留居日本的生涯事迹作了概述。

柳川藩士安东省庵从留日的浙江人医师陈明德(归化日本之后改名颍川入德)和黄檗宗僧人独立处获知朱舜水的事迹,决意拜师朱舜水,并为当时抗清失败复明无望的朱舜水流亡日本留居长崎而竭力奔走。朱舜水在长崎生活期间,安东省庵分其一半俸禄以资助朱舜水,并一年两次往返于柳川、长崎两地面会朱舜水师事、求教,二人间的书信交流持续到朱舜水离世为止。

安东省庵与朱舜水之间的书信、笔谈等史料、文物一直留存于安东一家中,现以“安东家史料”之名保存于田渕义树教授原先供职的日本福冈县柳川古文书馆。朱舜水在长崎生活五年之后,接受江户幕府御三家之一的水户藩主德川光圀的师事聘请,前往江户生活直到离世。在江户期间,朱舜水广泛与包括水户藩、加贺藩藩士在内的各藩藩士以及江户幕府儒官等当时日本的知识人群展开交流,相关史料、文物包括朱舜水的著述、墨宝在内都集中保存于现今的日本茨城县水户市德川博物馆。 

“朱舜水先生終焉之地”碑

(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田渕义树摄)

关于中日学界对于朱舜水的研究,田渕教授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有徳川光圀编集的《舜水先生文集》(1715年刊行)(此可谓朱舜水研究的基本史料)、稻叶君山《朱舜水全集》(1912年)以及中国方面的马一浮编《舜水遗书》(1913年)、朱谦之整理《朱舜水集》(1981年);第二阶段则以徐兴庆编的《朱舜水集补遗》(1992年)及《东亚文明研究资料丛刊2・新订朱舜水集补遗》(2004年)为代表;对于当下阶段的朱舜水研究,田渕教授特别指出,应当着力于发掘利用《心丧集语》之外的写本史料、朱舜水批注的书籍、《往复书案》等朱舜水周边的史料。

在讲演的结论阶段,田渕教授提及虽然中国的研究多认为朱舜水影响了江户时代末期的水户学,但日本主流的研究认为没有思想上的直接影响。尽管如此,田渕教授指出,历来日本人主要依靠阅读中国传来的典籍以获取知识,有碍于中日间制度、文化上的差异,理解上的偏差时时存在。而朱舜水作为特例,以知识分子的身份留居日本,并且达到成为御三家之一的水户藩藩主徳川光圀的老师这样尊崇的地位。当时的日本知识人群如长崎的安东省庵,徳川光圀及其旗下的儒学者,以及幕府和其他藩的儒者通过笔谈、问答等面对面的交流,从朱舜水那里获得诸多学问。这其中的意义无疑是崭新且重大的。

图文:张逸农 杨易佳

编辑:赵晶

审核:董晓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