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敦煌学与丝路文明系列讲座第3讲】刘迎胜:11—15世纪的东西海陆交流
2022年5月25日,浙江大学敦煌学与丝路文明系列讲座第3讲在浙大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210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举行。本场讲座由著名蒙元史、中外关系史专家、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刘迎胜先生主讲,题目为“11—15世纪的东西海陆交流”。浙大历史学院(筹)马娟老师担任讲座主持人。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刘进宝、杨雨蕾、冯培红、杜正贞、孙英刚、罗帅、潘敦等老师和同学们以及线上的300余位同仁共同学习了本场讲座。
讲座开始后,马娟老师首先对刘迎胜教授莅临浙江大学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并开展讲座表达诚挚感谢,随后介绍了刘迎胜先生的学术成就,讲述求学于刘门的美好回忆。
刘迎胜先生与参与讲座的老师合影留念
刘迎胜先生从多方面深入阐述了11—15世纪的东西海陆交流。首先,刘先生回顾了蒙古时代以前的东西海陆交流。陆路方面,他提出草原路与沙漠-绿洲路的切换的问题,认为游牧民族、北族政权偏好前者,而定居民族偏好后者。古已有之的草原路在辽金时代得以延续,而沙漠-绿洲路则在唐与大食帝国之后便为内亚诸割据政权所梗阻。海路方面,他认为宋代的海上力量为元、明二代留下重要遗产,并指出在当时的概念中“洋”小于“海”。同时,他还提到古代中外存在双向移民的情况,如文莱有蒲公墓志,《真腊风土记》中则有“唐人”之记载。
刘迎胜先生在讲座中的精彩瞬间
其次,刘先生讲述了蒙古远征与建立世界帝国所烙下的时代印记。他先列举了成吉思汗、拔都、旭烈兀所领导的三次西征,并从多语言角度对蒙古所征伐之诸地名进行解释:如波斯被称为“小回回国”、梁赞被称为也烈赞、孛烈儿源于突厥语“波兰人”,以此可见当时东西交流之一斑。蒙古所建立的世界帝国留下一系列鲜明的时代印记,如囊家歹/囊家真、蛮子台等独特的蒙古人名字,蒙古人与汉人、南人出于对辽阔疆域的共同认知而发出的日之出入与超越汉唐的感慨,以及中近东的斡亦剌惕人和欧亚草原的“契丹”地名等。在蒙元时代,穿越陆路往来的中外商使和旅行家络绎不绝,海上之路同样也得到极大发展,刘敏中《不阿里神道碑》中所述不阿里的传奇人生,《永乐大典》所载之“刁吉儿”(今摩洛哥丹吉尔港),以及意大利锡耶那教堂壁画中的蒙古人形象,无不体现出当时海路交通之发达。在这一陆海交通空前畅通的时代,中国对世界的认识超越传统西域而达至更遥远的世界。欧洲地名开始在汉文文献中频频出现,如《元史》中的宽定吉思海(里海的突厥语名称)、太和岭(高加索山),《元朝秘史》中的亦的勒(伏尔加河),《混一疆理图》中的阿弥那昔南(阿维农)、法里西(巴黎)等。稍后出现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和《郑和航海图》更展现出对欧亚非三大陆整体的深刻认识。
再次,刘先生通过举隅揭示了11—15世纪中外文明交流之密切。一方面,这一时期是域外文明入华的新高潮,中国文化进一步多元化:希腊罗马科学借道伊斯兰世界入华,如《回回药方》中便载有许多欧洲医学家,并收录药物的希腊语、拉丁语名称。不少域外传入之物如舍里八(解渴水)、里木(柠檬)、摩合罗(珍珠)等也以颇具异域风情的音译名留存于汉文史料中。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文明西传的活跃期:伊朗细密画中存在不少中国工笔画式的龙凤形象;《伊利汗的中国科技珍宝》一书将王叔和《脉经》的宋代普及本《脉诀》以波斯文拼读汉语的方式记录,其不仅是中国文明西传的见证,更成为当时汉语语音的活标本。此外,随着东西交流的密切,外交语言与共同交际语开始出现。在元代,波斯语成为官方三种书面语之一,其不仅是蒙元帝国汲取伊斯兰与东地中海地区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媒介,也作为蒙古与中亚以西地区的外交用语。在世界其他地区,同样不乏为应对多语言交流而进行的文化工作:在西有对照六种语言(阿拉伯、希腊、亚美尼亚、波斯、突厥、蒙古)的也门《国王字典》,在东有涵盖四种语言的(汉、倭/伟、蒙古、野人/清)高丽/朝鲜“四学”。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师生
通过线上形式集体聆听本次讲座
最后,刘先生强调了全球化时代开端的中国背景。他讲到,回回人朝觐天方的传统客观上促进了中外陆海路交通,而马可·波罗带回的中国故事则成为欧洲人梦想来华的巨大动力。他特别提出对“大航海”时代背景的一种新分析:即古希腊即已有之的地圆学说并不能成为“大航海”时代发生的直接因素,而恰恰是来自中国的两项关键技术即磁罗盘和火器为欧洲航海带来革命性变化,从而开启新的时代。
最后,诸位参与讲座的老师、同学就中国火炮西传等问题向刘先生请教,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整理:杨思炯
校对:马娟
编辑:孟舒涵
审核:董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