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本科教学研讨会”顺利举办

会议简介

    2023年6月3—4日,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与历史学专业教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本科教学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欧亚美国际大酒店顺利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二十余位中青年教师参与了本次教学研讨会。   

    研讨会由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刘寅主持。刘寅以研讨会召集人的身份欢迎与会的各位老师,提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讨论历史教学对高校史学工作者的意义;在进行具体教学技术性层面交流的同时,也期待通过这次研讨会、围绕对教学的热情,凝聚友爱的共同体。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张凯教授、浙江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杨教授先后致开幕辞。张凯扼要地介绍了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的历史沿革与教学情况,强调形成相互砥砺的教学共同体之于培养学生的重要意义。张杨向与会学者介绍了浙江大学世界史专业的学科情况,欢迎国内各高校的世界史学者来浙大交流。

会议纪要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晓莉以“年鉴学派对世界上古史教学的启发”为题的报告围绕她的本科专业必修课《15世纪以前的世界》展开。这门课程分为“古代东方”和“环地中海其他区域”两大主题,课上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分级阅读材料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课程方法论包括“从自然地理窥探文明概貌”“从物质遗存建构历史脉络”“从传世文献进行批判思考”。在此基础上,欧阳晓莉以古代两河流域、古埃及为例,阐述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她强调,布罗代尔有关历史的“三时段”理论既能从学理层面促进学生对教案的理解,也深化了教师对教案设计的认识。相较于中学阶段以短时段为主的历史教学,课程中全球史、环境史的讨论打开了学生新的知识视野。最后,欧阳晓莉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反思:其一,学生在修读这门课程之后可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其二,缺乏史料阅读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其三,进阶培养的进度或较中国史滞缓。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新刚教授以“古希腊历史经典著作的教学刍议”为题作报告。张新刚首先以涂尔干的课程讲稿《教育思想的演进》引入,阐述此书结论中“教育与人世”部分对当下西学教育从业者的启示。接着,他将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历史著作置于“爱智慧”的意义上解释它们的经典性,并指出从古代希腊史家入手,有助于向本科生澄清“历史”作为“探究”的本来面貌。在具体介绍“西方古代历史经典”课程的目标、大纲及主线后,张新刚总结了教学的几点感受,包含教学相长、历史与现实的交替往复、平衡历史教学的专业与通识等面向。最后,他回到涂尔干命题,提出世界古代史教学承担着打通象牙塔内外的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世界观的使命。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吴靖远以“疫情石刻:发泄的工作坊”为题,介绍了他在2021—2022年为平衡个人专长与学生兴趣进行的教学尝试。通过展示大量课堂纪实图片,吴靖远生动再现了如何引导学生多方理解古代语言呈现和使用上的不同情况,一步步拓展学生与古代文物之间的联系。在吴靖远的课堂上,教师提供原始材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例如进行转写研究、刻碑、拓碑、摄影、复原石刻文字布局等。吴靖远的工作坊将遥远的历史变得可以触摸,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报告以同学们的感想作结,指出每一种古代材料背后都有深刻的逻辑与意义承载,身处现代的我们若以兴趣为联结,也许就能发自内心地认识到那个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中心研究助理教授钱艾琳以《阿拉伯城市与文化》课程教学为例,就“如何‘定制’阿拉伯历史通识课”同与会学者交流。钱艾琳首先谈到“定制”的多重含义。她认为,针对学生专业、爱好、选课原因开展开学小调查,换位思考、帮助学生跨越艰难的门槛,持续化地培养学生对教学方向的兴趣,是“定制”过程中教师可做的努力。在介绍课程安排、评估方式和遭遇的挑战之后,钱艾琳通过回答“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如何做到教学更被学生接受”“如何润物细无声”等教学问题,讨论了教与学的效率。最后,钱艾琳分享了自己与学生们在食评、观展等课程作业上互动交流的细节。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陈莹雪向与会师生分享了她教授《外国史学史》课程的心得体会。史学史是历史学科中颇为特殊的分支,需要讲授者具备多文明的全球视野和驾驭大时间跨度的能力。陈莹雪的课程注重对经典作家和经典文本的讲解与分析,主要向学生呈现原文。陈莹雪教授强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史学方法论有更深刻的认识,即观点可能会随着时代流动,但文本是永恒的。在具体的考核方式上,陈莹雪教授通常让选课同学选取经典文本中的某个章节展开细读和评论,并通过课堂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把握古代史家历史书写的旨趣。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昌玉介绍了他在2016—2022年主持建设师范院校世界古代史本科教学金课的经验。其中,刘昌玉开设的线上通识课《西方古典文明》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面向全校,单学期选课人数多达五千余人。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刘昌玉设计了多样的考核模式,如绘制古典主题画、创作古典歌曲、编程动态展示古代兵器等,引起学生的热烈反响。此外,刘昌玉结合专业必修课《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体会指出,师范院校的课程设计应与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特别关注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方向,讲授时要兼顾大学教材、中学教材与中学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最后,刘昌玉就慕课管理、讲稿撰写等细节问题进行了分享。

    《历史教学》编辑部编辑钱孝璇就中学—本科教学衔接问题展开了分析。钱孝璇在简要介绍教学衔接问题的产生和研究情况后指出,了解高中教学的真实现状是进行有效衔接的路径。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为导向,对新高考、新教材的理解是中学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列举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具体案例,钱孝璇阐释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变化。她认为,大学历史教授也需要考虑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使之与大学历史教学相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钱孝璇介绍了《历史教学》的“教学研究”栏目,希望为架设教学与研究之间的桥梁提供启发。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包倩怡以《欧洲中世纪史》课程的教学尝试为例,就如何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展开了分享。包倩怡首先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等方面强调学生课堂参与的必要性。随后,包倩怡针对“如何参与”详细介绍了她的课堂实践经验。经过由问答、自由课堂报告到指定报告内容的调整,她在更充分地调动起绝大多数同学积极性的同时,也巧妙化解了学生参与和整体课堂设计脱节的问题。课堂的“规定动作”是学生领读老师精选的论文,包括学说史、内容补充与专题论述。学生需要在15分钟内完成对一篇论文的口头梳理,老师的“场外指导”则是关键。包倩怡指出,指导每位学生拎清各自负责论文的框架、修正讲稿细节的过程有助于教师搭建与学生沟通的平台,最终也会帮助同学们收获更加精彩的讲台体验。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蔺志强介绍了他的“1066年诺曼征服”教学设计。课堂围绕“诺曼王朝得以建立的基础是武力还是法理?”这一核心议题展开。蔺志强将诺曼征服前后涉及到的所有核心人物关系制作成示意图,尽可能全面地涵盖各种因素,以此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的复杂性。蔺志强指出,详细讲解后对此议题保留开放性的结论,有利于纠正部分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存在的“教条化”“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等倾向。在蔺志强看来,这样的多元讨论能够潜移默化地启示师生不断发展自己的知识,从而自然地完成高中与大学的衔接。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副研究员李腾向与会师生分享了“全球中世纪”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运用。李腾提出,新兴的“全球中世纪”理念是结合全球史与传统中世纪史学理念的产物。在具体的教学中,他尝试通过以地图为核心工具的方式,引导学生建构更为完善的中世纪历史和地理观念,并借助对器物、传说等类型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的研习,发掘其中的多元文化要素,以更好地通过世界中世纪史的教学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外,李腾还鼓励同学们通过在课后观看《权力的游戏》等影视剧的方式,探索“全球中世纪”的要素,增强全球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杜宣莹以“史料、问题与语境:近代早期英格兰史料的分析教学”为题,介绍了她开设《外国历史文选 II》课程的教学经验。杜宣莹希望透过史料,引导学生在解析文本语义、还原历史语境、展现问题意识、延伸宏观议题上步步精进,由此帮助学生搭建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英国史的知识框架。进行具体课程设计时,杜宣莹注重以史料为基本,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史料提问,课堂发表史料导读,期末考试完成对单篇、同质、综合史料的分析。此外,杜宣莹反思,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适合本科生的专业训练节奏,在提升学术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和减轻压力之间找到平衡。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李隆国做了“教学相长、未来可期”的总结报告。李隆国认为,教师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学术入门的知识积累中有收获,让自己在教研结合中有新的学术感悟,让同事在教学互鉴中共同形成更好的培养体系。老教师需要与年轻教师互相探讨,向年轻教师多多学习。

交流互动

    在每个报告的评论环节中,与会学者和听会师生都踊跃发言。在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所有与会学者就研讨会中涉及的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和交流。研讨会在温馨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本文转载自“浙大世界史”公众号

编辑:赵晶

审核:瞿萧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