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姿再现!龙华这个百年古墟修缮完成啦


大家期待已久的观澜古墟!

终于修缮完成啦!

百年古墟!风姿再现!


据悉,项目使用方将引入运营公司

再次为观澜古墟注入活力

重现当地历史文化魅力

走,带你提前“打卡”

修缮后的观澜古墟~



位于观澜河边,观澜古寺旁的“观澜古墟”

是深圳“四大名墟”之一

这里曾经是宝安、惠阳、粤北地区的商贸集散地

一度享有“小香港”之美誉

见证着龙华的历史文化变迁


   


   

修复前后对比


2005年,观澜古墟和贵湖塘老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以来,龙华区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基本原则,开展观澜古墟-贵湖塘老围片区保护性开发工程。项目由龙华区建筑工务署负责建设。


修缮后的观澜古墟


繁华一时的商业中心



老街旧巷、青砖灰瓦

写满了岁月悠长,记录着浓浓乡愁

曾经的观澜古墟,吆喝声不绝如缕


修缮后的观澜古墟


观澜古墟始建于1766年

占地面积约5.2万平方米

核心区域面积2.6万平方米


旧时的观澜古墟(历史照片)


这其中能被称为地标的就是

澜阁(公益酒家)啦!



知多D

澜阁(公益酒家)


澜阁(公益酒家)建成于1938年,因建筑外观红色,当地居民又称之为“红楼”,是观澜地区当时最为豪华的酒家。它是一座仿巴洛克式的西洋建筑,占地67.5平方米,共四层,楼高20米,建造时历时2年,花费白银2万两,建筑图纸由西洋带回,建筑材料如水泥、玻璃等,也是从国外订购回来的。


抢救第一的修缮工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过去的繁华地带已成为宁静的墟中巷道

而大部分民居因建造年代久远且空置较长时间

许多店铺室内外建筑构件损坏严重

建筑外观破旧且存在安全隐患

在修缮施工前,经过勘探发现

古墟中损坏程度50%以上的建筑占比约57%

急需抢救


修缮前的观澜古墟



按照“修旧如旧,保护为主”的原则

2019年底

观澜古墟-贵湖塘老围片区保护性开发工程

正式进场施工

 修缮前



对原建于民国时期、已列入区级文物保护范围的7座碉楼,1座澜阁,卖布街、观澜大街2间商铺共10栋一类建筑,采用原建筑工艺进行修复:

1

主要修复一类建筑的破损并进行了结构加固。

2

修复了商铺的直棂窗、木板门。

修复前后对比


对原建于近现代时期的116间建筑总面积14831平方米商铺的二、三类建筑,采用落架大修方式修复:

1

在观澜大街、新东街等主要街道恢复了骑楼样式。

2

卖布街铺设了条石,恢复民国期间的小巷氛围。

修复前后对比


3

对卖布街、新东街的商铺恢复了趟栊门。

4

屋顶增加草尾,门楣恢复了彩绘;

5

整体外墙采用青砖与抹灰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修复,主要的材料(如青砖、石材等)均使用旧材料再加工利用。

修复前后对比



对原建于近现代时期的16间建筑总面积4555平方米多层民宅的四类建筑,则进行外立面整治:

1

将周边新建建筑的平屋顶改为坡屋顶。

2

对入口、广场等场所开展景观环境打造,统一了古墟的周边风貌。

修复前后对比




未来的龙华文化新地标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观澜古墟的建筑多为客家人常用的夯土结构。建筑本身简单、朴素,没有过分华丽、宏伟的景观,但观澜古墟作为深圳四大名墟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对观澜古墟的修缮、改造和挖掘可以更好地传承观澜乃至龙华的文化,讲好龙华故事。


修缮后的观澜古墟


按照规划

修缮后的观澜古墟将与

观澜古寺、贵湖塘老围、观澜河等形成互动

集中展示深圳历史上客家人的社会经济

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

打造成为大湾区都市传统文化旅游示范区

以及大湾区青年同胞客家文化寻根目的地

让我们期待古墟的下一步进展吧!



- END -


部分图片来源:晶报视频号、观澜文化小镇、深圳龙华统筹制作:龙华区建筑工务署(区轨道中心)
转载请注明以上出处

全国唯一!龙华获评“2022地方政府责任创新”案例

不用再等红绿灯!龙华观光路这座人行天桥,正式开通

龙华区首个“工业上楼”项目,清湖文化产业园二期正式开工建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