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艺之见|北京艺术生态中机构的当下思考
第八届画廊周北京将于2024年5月23日至6月2日举办(5月23日为媒体日,5月24日至26日为贵宾日,5月28日至6月2日为公众日)。画廊周北京2024将与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同期举办,并联动798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顺义艺术区等主要本土艺术区,及全国农业展览馆、国贸等核心点位,打造属于北京的“城市艺术事件”,建立国际化的当代艺术对话平台。
在画廊周北京2024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共艺之见”系列专题内容,分别围绕画廊周北京创始至今与参展画廊共同营造的北京艺术氛围、北京艺术生态的“在地”特征、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现状,以及画廊周北京独立学术项目的思考角度这四大主题,邀请往届国内外参展画廊、北京本地艺术机构从业者、不同代际的专业藏家以及策展人分享各自的观点,在对画廊周北京过往实践进行全景式回顾的同时,为2024年全新项目的展开和北京艺术生态的建设提供多元视角。
共艺之见
北京艺术生态中机构的
当下思考
画廊周北京自2017年创立以来,始终专注北京地区的当代艺术生态。在历届画廊周中,除汇集聚合了众多海内外的知名画廊以外,画廊周北京与本地艺术机构亦进行了长期深入的合作。例如,历届画廊周北京的学术委员会是由上一届的参展画廊和机构共同推荐组成。作为北京当代艺术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内驱力”,北京本地艺术机构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当代艺术自“’85新潮”以来的整个发展过程,拥有长期研究线索和脉络的老牌机构,又与新兴艺术机构形成了相互补充、多元发展的关系。同时,这些机构也基于北京的“在地性”以及机构自身的定位,在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公共传播的广度等方面丰富了北京当代艺术生态的面貌。在画廊周北京2024即将举行之际,“共艺之见”系列专题内容第二期将目光聚焦于北京及北京周边五家重要艺术机构,通过机构掌门人对于“在地性”的思索与分享,共同展望画廊周北京以及北京当代艺术生态的未来发展。
参与本期内容的机构负责人分别是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及CEO田霏宇、泰康美术馆艺术总监唐昕、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杨北辰、现代汽车文化中心艺术总监杨光宇与阿那亚艺术中心馆长张震中。他/她们分别就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新艺术生态、艺术家与观众群体结构性变化,讨论如何重视对“迫切性”的关注,进而携手应对北京当代艺术生态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他/她们还谈及对于北京“在地性”的深入挖掘与再审视,以及对展览本身的关切——包括寻找切合语境的议题以及关注展览“物质性”因素等话题。
中国当代艺术生态在近年的一个重要变化发生在观众层面。在此之前,艺术机构针对的是相对内部、精英的艺术从业者和观众群体,但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代艺术逐渐成为中国“普通”观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艺术家层面来看,在过去5到10年,中国艺术家的“中国”身份变得更加微妙,中国艺术家群体开始参与到真正平等的国际交流之中,多元身份和跨领域实践逐渐成为一种常态,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思考的维度。在这个过程中,机构的责任就在于将这种新生态中复杂、独特的艺术表达转换成观众能够亲近与了解的呈现。
疫情前后变化十分明显,受大的经济环境影响,各种围绕艺术的资金,不管是收藏投资、赞助支持还是艺术消费,都更加理性谨慎。对于美术馆机构来说,平衡收入与支出背后的问题是票房与机构自身定位的平衡,是解决生存和发展方向之间的焦虑。艺术行业属于文化旅游的部分,市场消费的口味变化就像餐饮业可能3、4年就变了,疫情前国际特展的热情到疫情后悄然冷却。如何确定美术馆机构的宏观发展方向和在生态中的定位,在社会或社区的职能,并坚持在与市场的互动中建立市场认知和找到机构所服务的人群,这个过程可能会更加漫长。TAM希望做到专业友好,服务艺术的创造者和艺术的欣赏者,在输出上希望将TAM对于百年中国艺术的认知研究,通过挖掘能与公众同频的触点,与观众建立起链接。
“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展览现场
泰康美术馆
图片致谢泰康美术馆
目前来看,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用我个人的方式去表述,应该是处于某种“退却式的转型”之中。从艺术机构的角度出发,曾几何时,其试图作为艺术史书写的主体意识是很强烈的,甚至漫溢至艺术的外部,希冀对于整个当代社会声言。然而随着经济的退潮以及意识形态层面的收紧,当代艺术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其在社会中的边缘位置——我们距离任何形式的历史与现实的参与或者协商都相距甚远。这就滋生出一种“政治想象”的焦虑,一种意义层面的扑空,需要透过各种“独善其身”式的实践去填补。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也处在这样的语境之中。从创立伊始到目前为止,我们持续关注的议题并没有改变,但大风向的波及也必然会抵达。作为一个刚刚成立两年的艺术机构,“前卫”“实验性”“研究性”“策展性”“跨领域”“亚文化”始终是MACA的关键词,我们试图成为高度“风格化”的机构,同时亦努力反哺艺术生态的现场,比如积极帮助中生代艺术家实现机构化的展览。然而目标的达成在当下无疑都具有难度。出于非常现实的考量,必须以某种可持续的方式来推动真正的“非营利”事业。
作为国内较为少有的中型艺术机构,我们正在不断调整、尝试与自我更新,而这势必是未来一个历史阶段不同机构共同面对的课题。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因时而动、因势而行是一个基本的行动原则,坚持该坚持的,变化该变化的,是朴素的因应策略。为了达成我们希冀达成的,就需要开拓我们未曾开拓的。去年上海艺术周期间,我们将曾经“小圈子化”的MACA年度派对转型为一场非常公共化的活动,引入了品牌方与场地方,这种类型的实践我们将继续推进。在内容生产层面,除了已规划的“谁拥有自然?”系列以及艺术家双个展系列,我们亦会打造新的展览类型,比如3月末我们即将第一次推出以机构收藏为主体的展览,但亦会区别于一般的收藏展。
我认为很难简单地用一两句话去概括当下生态的现状。或者说,首先要问一下我们是否有意识地在建设生态?当说起“生态”这个词,潜意识里指向的是一个各方互为依存互为影响的持续运转的系统,感觉现在学界、市场、机构、个体、媒体等,大家都挺忐忑和焦虑的,却似乎又有些各自为营。这也许和生存危机相关(小到机构与个人,大到我们整体面临的环境),但同时,我认为这种生存危机,也许会是新的生机来源,带来了包括人员的流动,机构的演变和生成,机制的实验和创新,甚至观点的激变,这些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大家对现代汽车文化中心的展览印象可能更多地停留在“艺术与科技/技术”方面,大概是因为我们坚持多年的策展人支持大奖赛,每年都会提出一个大赛主题,而近年来几乎离不开技术发展的相关背景。其实,我们一直关注的都是人类共通(universal)的话题。比如环境和技术的议题,不是因为它们潮流,而是它们确实与我们所有人息息相关,且没有任何问题是独立存在的,危机促使我们的眼光投向共同命运,而独立的态度则决定每一个问题的现实落脚点和迫切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我们是触媒,是协同者,会一直坚持敏锐性,开放性和真诚,最务实的目标就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帮助建立更多可能性,即使无法追踪对未来的具体影响,相信也会是良性的反哺。
克里斯提安·波坦斯基曾经这样说过:“艺术没有进步,只有发展;艺术的主题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只有五六个:对上帝的追求、性、死亡、自然之美……每个艺术家都与他们的前辈谈论着同样的事情,尽管使用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的语言,这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我更关注的是今天不同代际的艺术家们如何用属于他们的“时代的语言”来谈论这些亘古的主题。
我希望我们呈现的艺术项目都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对当下的机构展览面貌能够构成一份补充。
“胡伟:诱饵”展览现场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
“动物农场模拟器”展览现场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加布里尔·库里”展览现场
阿那亚艺术中心
© Gabriel Kuri
我认为北京地区的展览无论从力度上,还是细度上来说,在全国是处于偏高位置的。在艺术世界内部似乎存在着一种对观众的低估甚至是批判(例如“网红展”)倾向,但实际上,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为例,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针对所谓“普通”观众所做的工作是非常细致的,比如说如何撰写有效的作品解说文字、展览动线的精心设计与合乎逻辑的作品选择,并经常邀请专业人士在专业展览技术的角度进行分享,例如展期内策划的“特邀导览”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观众水准得到了非常稳定、持续的上升。我个人的一个感觉是,过去5年,我们似乎来到了一个临界点,我们的工作和过去已经完全不一样,部分观众开始理解艺术机构工作的实质,同时也会和我们分享自己坚定甚至激进的观点,这意味北京这座城市对于当代艺术的把握能力已经有显著提高。
艺术机构的工作是非常多面化的,除了服务现有的观众,还需要把更多可能性放在还没有与当代艺术发生深入关系的观众身上,为此我们需要使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将他们吸引进来。例如UCCA围绕“马蒂斯的马蒂斯”和“现代主义漫步”展览展开的各类线上线下的公共活动,以及我们与知名餐厅(例如意大利米其林一星餐厅NEW WAVE by DA VITTORIO)以及音乐空间等跨界合作,实际上都是期待在这种大规模的公共输出过程中持续获得社会影响力,这也正是UCCA始终秉持理念的体现,即“持续让好艺术影响更多人”。
“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现场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似乎不像上海有很明显的美术馆参观人群,美术馆也不像一级和二级市场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政府背景的博物馆、美术馆藏品质量高,又不收门票,无疑是全家逛展的最佳选择,所以能否吸引公众,民营美术馆输出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民营美术馆大多定位在当代,或以当代视角的综合呈现,而当代艺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样式上已经不陌生了,美术馆需要帮助他们找到理解的角度,找到进入的点,在合适的触点上汇集共同经验再来帮助观众理解艺术的视角。TAM长期支持本土当代艺术探索实践,并以当代的视角和思维重读历史,解读当代的历史基因,这与其他行业和领域的研究是共通的,因此在TAM不存在公共教育的说法,在共同学习的时代我们更希望建立知识上和经验上的公共互动。
“⼊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展览现场
泰康美术馆
图片致谢泰康美术馆
北京这种高度中心化的城市,何为“在地”其实是非常难以界定的。2022年的时候我就曾经希望以MACA的名义组织一次北京艺术机构的闭门讨论,在当时的艰难处境中分享彼此的经验与判断,不过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实现,时隔不到两年环境又有了新的变化。
我认为北京的艺术生态与整个城市的状态几乎是同频的,就是厚重有余而活力不足,有底蕴却缺乏“表征”,有实力却缺乏能量。这也折射到机构层面,北京的“老”机构较多,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线索与脉络,项目的普遍质量基本是可以得到保证的。问题在于,艺术机构在过去几年将公共化的途径几乎都尝试了一遍,甚至不惜完全的自我“文旅化”。我一直认为艺术机构的公共性需要建基于自身的风格、立场与研究之上,不可能完全放弃内容生产的强度。老生常谈,我依然认为艺术机构要“生产”自己的观众 ,要具备智性层面的挑战,而不是仅仅成为一处“艺术景点”。
“袁中天:无门一窗唯光”展览现场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
如果从整体来看,北京的机构都比较有韧性,也非常有做事的坚持。虽然实验这个词有点滥,但像水泥建筑里挤出的植物一样,总有些意料不到的多姿的形态。
保证专业度是艺术机构应该实现的最基本的责任,无论是面向行业还是社会。这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复杂经济时间成本前的坚持和选择。作为一家不具备典藏、研究和典型性公共教育职能的非营利机构,展览是我们面向公众和行业的核心媒介。旁观周围,在大家越来越多探索各种灵活的替代方式或转向其它策略时,一方面,很幸运我们还有机会能用展览(物质化)的方式(虽然频率很低)去帮助实现一些艺术创想,另一方面,展览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机制体系,映射和推动各种问题的探讨,而现在还远未达到它应有的丰富度和广泛影响。如何推动专业标准在当下语境中的突破和再树立,这是我理解的责任和课题。
“动物农场模拟器”展览现场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其实北京的“周边”几乎是被忽略的,以河北举例:有多少活跃的来自河北的艺术家?又有多少展览研究项目会把眼光看向河北?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启的工作之一就是去看一看这片看似平平无奇的“北方”。
面对公众的责任不在于选择呈现什么样的艺术项目,而是如何将我们每一个选择背后的思考和意图准确地转译给不同的人群,这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极大的耐心。
“相去几何”展览现场
阿那亚艺术中心
全球艺术日历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从2023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已经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艺术日程之中:Frieze洛杉矶博览会刚刚落幕,接下来就是迪拜博览会,3月底大家又会出现在香港巴塞尔博览会,每个大城市都有属于自身的时刻,但是众人的关注度又在这种全球艺术日历的变动中不停发生转移。
多年来,画廊周北京实际上起到了整合北京当代艺术生态的作用,这个聚焦时刻是非常有必要的。参与其中的画廊、机构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去发出声音,通过这个平台将我们以及我们的同行所做的工作更有效地推广出去,从而形成一种对当代艺术在当下中国实际状态的观察。同时,画廊周北京也可以成为对更广泛本地观众群体的激活,让后者在日常生活中与艺术发生碰撞。
“幻 / 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展览现场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非常需要一个面向公众的、超大规模的、处处出现的、像节日一样的艺术季,汇集公众对艺术的关注,帮助艺术生态建立定期的聚集效应。TAM地处CBD,虽然开馆只有半年,已经成为CBD的一张文化名片,期待可以在画廊周北京期间为北京的公共艺术季在核心商务区增添高水准的内容,成为一个重要的锚点。
“⼊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展览现场
泰康美术馆
图片致谢泰康美术馆
自创办以来,画廊周北京一直是北京艺术生态中的重要事件。我们积极地参与了去年的活动,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种密集的行业聚集项目对于在地生态是十分关键的,凝聚从业者与资源可以有效地实现多方的共赢。至于期待,我认为画廊周北京以往的模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这个基础上,我希望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多样性,更加饱满的项目策划,以及与国际当代艺术社群之间更紧密的连接。
“胡伟:诱饵”展览现场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
北京肯定非常需要像画廊周北京这样集中性的活动和平台,不仅面向城市和城市之间的文化竞争,而且提供行业需要的良性刺激和鼓励。近年画廊周北京也比较注重公共的传达、传播和服务,其实这和行业及机构的生存都是一体的。如何兼顾专业性和公共性,如何协助大家去突破现有的桎梏,如何发挥平台的传播效应,会在这些目标上对其抱有一定的期望。
“动物农场模拟器”展览现场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大家来一趟阿那亚也确实不容易,2023年我们与画廊周北京合作,让更多的朋友们看到了我们的展览和项目。继去年陈立策展之后,我期待看到今年公共单元的呈现。
“相去几何”展览现场
阿那亚艺术中心
往期回顾
画廊周北京助力重磅大展——“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共艺之见|画廊周北京与画廊共同营造出怎样的北京艺术氛围?(下篇)
共艺之见|画廊周北京与画廊共同营造出怎样的北京艺术氛围?(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