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如妈闯美国”,鸡娃路上不孤单!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微信ID:youthMBA
作为领先的国际素质教育平台,少年商学院通过世界名校通识课帮助6-15岁孩子发现兴趣并树立目标。
在孩子七八个月的时候,我就追在后面开始给孩子读唐诗了,等孩子慢慢大了后,我发现阅读它不仅仅是对孩子的写作,还是更好地学会表达都有很大帮助,而且是养育孩子的一个好工具和好帮手。当时我记得还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给她一起读的那本《快乐儿童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其实就是那本风靡全球的书——《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少儿版,是专门做给孩子看的,很漂亮的一个绘本。当时有了这本书之后,我就开始和女儿一起,在平常生活中帮她养成时间管理的习惯,比如做事情先做计划的习惯,在沟通之前学会倾听别人的习惯等。拿时间管理习惯来说,孩子嘛,早上肯定会不起床啊,做事情拖拖拉拉,有拖延症等等,当时呢,就是给他读了这本《快乐儿童的7个习惯》。我至今都记得,其中有一个故事叫“今天不要再玩了”,它就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孩子们凡是做事情,都要先工作后享乐。意思就是让孩子每天要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排出一个基本的轻重缓急,要先做重要、紧急的事情,然后再做重要非紧急的事情以此类推....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女儿就懂了,比如说我每天放学回来,我先把作业写完,我才能够开始去玩,他在做自己想要的事情,而且就是每天我们的时间是一定的,我如果我写作业的时间最高效,那么我留给自己的这种玩乐的时间就会越多。
通过这样,女儿就掌握时间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然后再配以一些我给女儿做的时间管理小工具,她就在很早的时候就学会了时间管理,再到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她每天放学回家就独立地完成作业,所以从此之后再也没有陪女儿写过作业。很多家长现在很焦虑,每一天就是陪孩子写作业鸡飞狗跳的,弄的大家双方都很不愉快,我说你不用这样子,孩子的作业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他应该自己独立完成,你把这个权利交给他自己就好,你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其实阅读是一个很全能的教育工具,它在孩子自控力培养、提升情商、增强时间管理,锻炼内在的坚韧,激发内在的驱动力,甚至是价值观的塑造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怎样对待朋友同学,怎样看待爱情,这些其实都是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养成练就的。再比如说,我还给女儿看了一本对孩子自控力帮助很大的书,叫作《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这本书一方面讲到孩子能够学会去控制自己的欲望,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好的阅读,在于选了一个对的书,有故事,有情景,好的价值观贯穿在其中,这对孩子方方面面的培养都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再比如说很多家长都很头疼的一个事情,那就是孩子玩手机,我之前也跟朋友分享过我是怎样引导孩子不去沉迷手机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当她的大脑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先建立起孩子对阅读的感知,培养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她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玩的事情。当女儿再大一点刚接触到手机的时候,「王者荣耀」这些同龄人都在玩的游戏对她来说反而变得没什么意思了,反而是觉得阅读给她自己带来心灵精神上的愉悦是更重要的。这相当于在孩子早年的时候,先把阅读的习惯植入孩子的大脑,先占领孩子精神世界的第一位,使得后面的东西在进来的时候就不能占据主导地位了,这也是一个培养孩子一个抵制沉迷手机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关于阅读,之前北大有一个老师——温儒敏,他强调说,孩子一定要读整本书,多读大部头。现在大部分的家长都是碎片化阅读,孩子们现在也是流于碎片化的信息,所以尤其到了四五年级之后,要多多引导让孩子去读整本书,啃大部头,这么做其实对孩子的思想体系的构建以及提升专注力都非常有帮助,这对孩子今后学习到新的知识,进入各个行业都非常有帮助。当然阅读大部头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一蹴而就,孩子学会自主阅读路上其实每个家庭都会碰到这些问题,比如说读不下去,没耐心等,遇到“大部头”就打退堂鼓等,所以父母在引导孩子在克服阅读路上也要做到这几点,扫除心障,建立孩子对阅读的内在自信:从幼儿园或者低年级起还相对容易,但当孩子到高年级,阅读的内容需要开始从大篇幅的图画过渡到文字,这时候很多孩子都会遇到没耐心、甚至是被巨量文字吓退的现象。我也遇到过,就拿我之前让孩子自己过渡到去阅读大部头的文学作品的例子来说。女儿小学二年级考试完的时候,当时想让孩子来啃《哈利波特》,孩子当时还是有点畏难的,因为之前的书本不是她自己看的,当时我的做法就是先给她放《哈利波特》的电影,以此来勾起她对哈利波特强烈的求知欲望,我说,你好好看看书,书比电影还精彩。因为看过电影了,她对书中的故事情节已经了然于心了,对于阅读《哈利波特》这本大部头基本上已经扫清了障碍,所以她在开始看哈利波特第一部时就看得特别顺利,并因此大大增强了她看这种大部头的自信心。在之后一个暑假,女儿就一口气看完了四本哈利波特,有了这个经历之后,她对于读其他长篇巨作就基本上没心理障碍了,比如说《红楼梦》、《简爱》等等,这个过程其实非常需要我们家长从中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还特别注重“关联阅读”,比如说读完了哈利波特,我会马上给女儿推荐读JK罗琳的自传,她这时就会很有兴趣。再比如说,我之前和她聊过一个苏东坡的诗词,她很喜欢,后来我就把《苏东坡传》推荐给她,她读了之后也觉得特别好。读起来就好了,比如说我女儿,从婴幼儿就开始,读唐诗、然后读绘本,然后是童话,不用去把这个事情搞得特别复杂,每天抽时间跟孩子读起来就算成功一半了,所谓先开枪后瞄准,凡事我们先行动弄起来。
比如说家里的书房,不要把它成为摆设,要把它变成家里的仪式,放下手机以及手里的工作,进入到这个阅读空间拿起书来和孩子一起读,这种氛围下,孩子不爱阅读都是不可能的。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首先要跟孩子一起阅读,成为孩子榜样,孩子才能再能爱上阅读。还是那句老话,孩子不听我们的,他们只是模仿我们。家长对自己有要求,定一个读书计划,这样孩子才会有可能爱上阅读,这其实就是一个家庭的软实力。
有很多家长可能认为到了再高年级之后,就不用管孩子的阅读了,但这时我反而会主动去推荐书给孩子读,或者她自己也可以选择一些好书,读完之后我们会一起分享,会交流会沟通。
比如说读完了那个曹文轩的《草房子》,我们会讨论书中的那些所谓人性的闪光点啊。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其实很早在女儿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就会跟她讲自己的故事,她会非常爱听,她能感知到妈妈在做什么,打开了一扇窗户。
比如我跟女儿分享了,自己当时去美国待了七天,采访比尔盖茨的所见所闻。
她会问:为什么比尔盖茨怎么会穿这种衣服,那边的人是怎样待人接物的.....那时候,她已经有意识地从她听到的故事提问题,说明这中间她已经开始思考了。
再大一点,我会引导她听新闻,我跟她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边听边讨论。
我觉得书也好、新闻也好,它都是一个媒介工具,都可以发散开来进而讨论到更多深层次的话题。
上面这些做法,其实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和孩子建立起一个共同的话语体系,从而建立起共同的精神世界,我和孩子在一起成长,这样做的一个最好的目的呢,就是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没有任何障碍的一个亲子沟通环境。
比如说像我女儿现在已经14了,已经是处于一个青春期的阶段,我和女儿依然保持着一个很好的母女关系。因为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与孩子的代沟会开始产生,孩子开始变得叛逆,父母和孩子之间变得不理解,相互指责,互相厌烦,其实都是因为价值观不同造成的。也正因为我能和孩子长期同读一本书,所以我跟她的精神世界其实都是一起成长的,有很多共同的话语。
比如说,女儿喜欢读郭敬明的《夏至未至》,再比如说《八月长安》、《最好的我们》,类似的青春文学我们其实都会去看。这样的话,能够走进孩子们内心的世界,通过这个我们其实能在很多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建立起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
境界四
榜样的力量,提升孩子品格素养与抗挫力
跟孩子一起阅读,成为孩子榜样,孩子才能再能爱上阅读,还是那句老话,孩子不听我们的,他们只是模仿我们。首先家长对自己有要求,定一个读书计划,这样孩子才会有可能爱上阅读,这其实就是一个家庭的软实力。因为我们在长期同读一本书当中,比如说《哈利波特》、《草房子》、《简爱》、《红楼梦》等,我会把很多我认为优秀的价值观——诚实、与人为善等价值观通过书本的形式,不着痕迹地传递给孩子,从而避开了大人很喜欢做的——唠叨、说教、讲大道理,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样可以让青春期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再比如说早恋的问题,其实当我们在看《简爱》、《红楼梦》的时候,就已经对此有一个基础正确的认知了,由此让可能产生的一些教育问题变得很轻松。我也跟她这么说过,以后她的人生大树可能是枝繁叶茂深入到云里,但是我相信我们的根是深深拥抱在一起的,这是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它会对你一生的亲子关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心情低落的时候,因为她读过《苏东坡传》,我会跟她举例苏东坡的故事来比喻,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女儿会学习到苏东坡的人生其实是那么豁达、心胸宽广,从而解开心结。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是女儿五年级的时候,开挂的一年,有一次考考试考砸了,被老师批评后,很难过,打令我惊讶的是,她把这件事写成了日记,变成了诗歌,唱出来,然后就没事了。
我问她为什么啊?
她说:“屁大点事,我想通了,这次考不好下次考就行了,老师批评就批评去吧。”
所以我特别喜欢带孩子去读这种人物传记,因为人物传记里面有很多人物的闪光点让孩子学以致用,东西能够帮助到孩子本身,而这种习惯其实已经让女儿慢慢由内而外把自己在书上读到的内容运用在为人处世里了。
关注“如妈闯美国”,鸡娃路上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