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互相干涉彼此的生活还极力限制对方的成长”—阿德勒心理学三部曲《课题分离》

Echo Understanding
2024-11-26
在上一篇文章“生活里充满了各种人际关系问题,我感到寸步难行”—阿德勒心理学三部曲—目的论我们介绍了阿德勒心理学的第一部曲《目的论》,那么今天我们紧接着来谈谈他的第二部曲《课题分离》

也许下面的话题也曾出现在你和朋友之间的对话里:


阿德勒对我们日常生活里这些出现在亲人、朋友、恋人、同事还有与任何其他人关系中会存在的人际问题用了一句极为精简的话进行了总结:“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01. 课题分离把人放在平等的视角下推动一个人直面个人责任的勇气

课题分离概念背后的哲学思想支撑是:“人人生来平等,虽然人会因为种族、国籍、文化、地域、年龄、经济、教育等产生各种差异,但是我们应当把这种差异看作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虽然行进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但大家处于平等的层面。差异无关乎善恶或优劣,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从宇宙宏观的视角下来看待人类的话,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几乎为零。宇宙不会因为埃隆·马斯克要跑去火星建立移民地而对他另眼相看,也不会因为非洲某些地域艰苦的自然环境导致孩童挨饿生病而产生“弱者无能,适者生存”的理性冷漠。

既然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那么种族偏见和歧视、财富地位阶层化、年龄性别弱化和操控、竞争视角下的弱肉强食就失去了有力的普世价值观支撑。就连资本主义本身也并没有唆使和教化人在经济财富上将人分成三六九等,贵贱有别,这是人在社会演化推进过程里由于自身主观的狭隘视角解读,对人的价值做出的侮辱性极强的区别对待。

而区别对待这件事情从社会到家庭,从学校到职场,再延伸至个人人际关系,每天都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中上演着。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区别对待其实是为了满足我们个人“虚假的优越感”。大人为孩子做出人生的各种决定是为了显示“你看,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为你做的选择一定都是正确的,为你好的”。

大人也需要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彰显成人的优越感,以便对孩子的人生做出强控。而阿德勒在洞察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细节时说道:“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在任何关系里如何表达关心和爱意这件事情上,要明确的是“控制不是爱”、“为TA思前想后铺垫平直的人生不是爱”、“事事剥夺个人选择和决定权的不是爱”、“不断弱化一个人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信心的不是爱”。只有当人能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无拘无束”的时候,当TA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的时候,这才是接受到爱的正面反馈。

同时,在感觉到被束缚和支配的关系里,我们其实也在强烈地体验着不信任的感觉。这种不信任来源于很多想法和念头“对方不信任我能够把这件事情处理好,所以才要事事亲力亲为去支配”、“我在对方眼里并没有做决定的能力,我在TA看来并不是一个独立而具备个人价值感的人”,“我被放在弱势的位置,才会不具备平等沟通和表达自我的权力”......

所有不平等的关系最终都会走向“权力的较量当中”,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人际矛盾。在面对这些矛盾的时候,设立一个“我需要被平等地对待”这样一个宏大的目标往往很难实现,而课题分离的思维方式却可以在任何矛盾情景中给出一个可行而有效的行为和态度指导。

课题分离的核心思想便是:把问题看作两部分,一部分是我自己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和我的行为态度有关,也是自我的责任,而另一部分则是别人的。而课题分离的总原则便是: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例如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案例,无论是父母为其选择工作方向还是交友对象,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选择工作和恋爱对象都是我自己的事情,父母无法介入我的责任领域,而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面对父母愤怒的情绪和不理解,也是我需要去承担的。“,但是,在这件事情上,父母的课题却是“孩子违背了我的心意,我是选择威胁恐吓逼TA就范,还是选择理解支持。”

只有坚守住了自己的课题,才能坚守住自己的本心。

02. 课题分离只是人际关系的入口而不是终极目标

课题分离的思想看似是在鼓励我们要做一个在人际关系中“离经叛道”的人,将原本妥协就可以解决的事情激化到彼此对立的困局上去。

而事实上,课题分离从来都不是为了捍卫“坚持自我主张”而鼓励一个人总是要"反叛生事,不顾及他人感受”,而是妥协在实际人际关系问题中从来都是“治标不治本”,它会一次一次弱化我们的自我,一次又一次逼迫我们放弃自己的立场和本心,一次又一次推动着我们“主动”地选择把自己放置到不平等的位置上。如果有一天你抱怨关系里对方对自己控制太多,干涉太频繁,请不要忘了从前无数次的妥协也是你自己选择的。


课题分离只是一种不断推动“平等关系”建立的手段,它是过程,是行为和态度指导,但不是终极目标。一旦平等的关系建立之后,彼此之间的相处模式回归到“互相尊重,彼此依赖支撑,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的时候,课题分离式的问题解决手段就开始显得无足轻重。

课题分离看重的是个人的边界,个人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个人需要挑战超越的人际关系问题,在不断把课题分离的行为付诸生活实践之后,我们会一步一步走向自己面对人生的勇气。

虽然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但是这却是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由于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倾向,我们会惯性地选择那些看上去安全,可被预测,又有前人经验作为指导的人生道路,尽管走着走着的过程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上就不会迷路。

只是这条路会越走越不自由,越走越失了初心。岸见一郎(2015)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也提到:“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身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活在谎言中的人一直都在消耗自己,而不是在逐渐消逝的光阴中感到满足,充实和自在。

03. 唯有课题分离人际关系边界才会清晰

人际关系边界的模糊不清楚会给关系中的人造成一种“TA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问题其实应该由TA来解决”的错觉。这种长期错位的认知最终会导致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总是惯性地将根源归结于他人,或者居高临下地将责任进行大包大揽

无论是惯性逃避责任的人还是负重前行的人,都无法真实看清楚每一次问题背后的真相。没有学会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儿怪父母教导无方,而看着丑小鸭一直长不成白天鹅的父母则怪后代天资愚笨。

清晰的人际关系边界需要一次一次在课题分离的实践中去描线加粗。由于以往的矛盾显露出来的时候,我们总是不断重复着熟悉且惯性的认知路径,这种证实偏差会让我们确信问题的责任归因只有一种模式,但事实上,课题分离则提供了另外一种全新的且可以有效确立问题边界的认知方式。

首先,课题分离让人快速主动地识别自我责任的部分,第一步的划分就已经建立起了自我和他人的边界。其次,勇于承担自我责任的行为不仅为他人树立起了积极的榜样,也让那些本不该归因于自己的责任从问题中剥离,于是他人便不能随意(甚至是心怀恶意)地将所有责任扔向自己,当然也无法通过责任的大包大揽削弱我们自身的存在而强化TA人在关系中的权力和影响力。

在长期的课题分离实践当中,清晰的人际关系边界一旦建立,TA人就很难像之前那样顺理成章地侵入我们私人的生活领域并对其指手画脚。我们态度坚定地将那些拿着长矛利剑的人拒之门外,尽管他们叫嚣威胁着要揭竿起义,可是我们却无比淡定冷漠地看着他们如何因声张虚势而精疲力竭。


清晰的人际关系边界建立除了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人际摩擦,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捍卫自我领地不被声势浩大的人潮所冲刷。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重担已经将本不自由的自我压得无处喘息,如果最后那一点边界都无法捍卫的话,我们将何处安放疲惫不堪的灵魂?

04. 课题分离背后是简洁清晰的人生观念

我们之所以总在人际关系中压抑自我,隐忍退让,是因为我们无力看清那些五颜六色的人际关系脉络中我们所处的位置。我们在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网络中不断迷路,又不断自证“自己无力解决问题”的事实。

课题分离则以简单清晰的逻辑思维将看待问题的视角提升一个维度。从前我们之所以在迷宫里打转,是因为我们身在迷宫当中,而课题分离的思维则要我们俯视迷宫,在俯视的过程里,迷宫的路径一下子变得清晰,出口的方向也如图在心。


通过课题分离背后简单易行的操作实践(不断重复,不断实践的前提下),我们会不断强化出一套简洁清晰的认知思维,这种对思维的塑造影响是直接而意义深远的。那些往往能够更快理清问题脉络,更快解决问题,更高效完成任务的人,往往不是具备复杂混乱认知体系的人,而是拥有简洁脑神经结构的人,因为简单直接的脑回路(通过千万次现实实践而强塑的神经回路)能够避免反复试错,能量过度消耗以及时间过长拖延。




简洁清晰的问题认知思路将我们从复杂无意义的人际矛盾思考中拯救出来,让我们不至于在过度思索中精疲力竭,从而无力面对现实情景。或许我们甚至可以理解,正是因为从前对人际关系复杂而无章法的认知让我们提前预测到问题的"枝节繁琐”,从而直接被大脑定性为“无解”而产生了逃避和推脱责任的行为。

课题分离既是一套哲学理论,也是一份实践操作指导,且操作简单易行,适合所有人,但它却不适合无法理解和相信它的人。

既然为了获得健美的身材,我们会去健身房请教教练进行肌肉训练的指导,为了健康的身体,我们会去询问营养师如何搭配饮食,那时时刻刻困扰着我们的人际问题,是不是也应该重视一下,请教请教虽然已经离世的阿德勒,他给你的处方即不花钱又不会产生副作用,它只需要你鼓起勇气,一次一次践行课题分离,月月年年之后,也许你就知道心理层面产生的韧性也不比可见肌肉产生的韧性差呢。

更多有趣心理学文章请关注


Refrences:

岸见一郎&古贺史(2015).被讨厌的勇气.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Understanding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