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兴的社会企业,如何走向高质量发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社创星 Author 夏璇



社会企业是以商业的手段可持续解决社会问题,并以此为宗旨或首要目标的特定组织类型。在带动经济增长、消除贫困、解决就业问题、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第四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做不了,市场不愿做和公益慈善服务覆盖不足的社会难点。


社会企业积极响应了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号召,发挥在改善社会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社会企业家精神》

——创造性地破解社会难题

作者: 毛基业 / 赵萌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过去五十年,社会企业以其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方式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全世界各国得到快速发展。


自2017年始,中国慈展会开始沿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尤努斯中心赵萌副教授对于社会企业的定义:


“社会企业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组织使命,具有识别由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带来的变革机会的能力,具有不同于传统公益慈善的创新的问题解决模式,并且具备行为或机制来保障对商业目标的追求不会损害社会使命的组织”



社会企业在中国历史悠久、基础广泛、历久弥新


社会企业的形态在我国自古有之,无论是从北宋的范氏义田或是近代爱国企业家张謇都在践行着爱国爱民,服务社会的社会企业实践。


范仲淹


文学家


慈善家


北宋著名政治家


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创建了具有慈善性质的“义庄”。


张謇


政治家


教育家


慈善家


中国近代实业家


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


在当代,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一词传入我国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这一组织形态的出现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当前我国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实践选择。


2015年佛山市顺德区率先破冰认证、发展社会企业,此后,深圳市福田区、成都市、北京市(含市级及昌平区级试点区域)、安徽省、上海市、绵阳市、珠海市、武汉高新区等纷纷推出支持政策(截止目前已有近50份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企业的发展。



中国的社会企业经过十余年的成长,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业态,加之全国和地方性社会企业支持机构的不断涌现,我国社会企业在行业构建、培育孵化、认证倡导、政策支持等方面均已逐步形成体系化发展。


北京、成都社会企业高地


在相关政策和行业机构推动下,我国已有多地形成各具特色的社会企业地方发展模式。其中,北京、成都是目前的两个“高地”。


 北京 

首个将“社会企业”写入省级文件的城市


作为首个将“社会企业”写入省级文件的城市,北京近年来在社会企业发展方面屡有探索和创新。2022年出台的《关于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重点扶持的社会企业类别,还支持设立社会企业投资基金,对于北京市社会企业规模的扩大将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关于促进北京市应急管理领域社会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及住建部门推动信托制物业的工作,意味着社会企业相关政策在北京已有专门关注的专门领域。

北京社会企业相关政策


截止2022年末:

• 北京市认定的且在有效期内的社会企业共有110家

• 社会企业行业认定有105家

• 双认定的社会企业110家

• 从业人员合计8358人(含兼职人员);

• 平均每家社会企业提供了38.87个就业岗位。


这些社会企业活跃在养老服务、就业促进、青少年教育、医疗健康、无障碍服务、社区经济、物业服务等多个社会服务领域,为北京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服务供给多元化发展增添了动力。北京社会企业经营地遍布11个区,海淀最多、朝阳次之,昌平进步明显。



北京社会企业的发展已形成官方智库研究引路、党委政府认可支持、枢纽组织协同落实、社会企业与各方支持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企业发展模式。


 成都 

社会企业发展首开先河


成都的政策扩散也引起多方关注。早在2018年,成都市发布“红头文件”,社会企业可在工商部门注册。此后又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社会企业发展。


成都社会企业相关政策

现在,成都市社会企业的培育工作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这一核心工作展开。在创新社会管理、参与社会治理、改善社会服务等方面社会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止2022年底:

• 成都共认定各类社会企业196家

• 有效期内的成都市认定社会企业126家

——2018-2019年合计认定39家
——2020年认定社会企业33家
——2021年认定社会企业27家
——2022年认定社会企业37家

• 资产总额约共计59.46亿元

• 年度营业收入总额6.68亿元

• 从业人员合计2785人,平均每家社会企业提供22.1个就业岗位


社会企业在成都已经成为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是保民生、促就业、新发展的新生力量。目前,成都已成为全国认定社会企业数量最多、政策支持最完备、参与社区治理最广泛、业态最丰富、行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


社区中国社会企业最重要的场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强调“把社区建设好,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目标实现好”,强调“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观察成都社会企业,“社区”是关键词,社会企业被纳入当地社区治理体系中。成都市已将社会企业视为社会治理主体创新的路径之一,社会企业已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兴力量。



社区是社会企业发挥作用的主阵地,社区潜藏着巨大的服务需求和商业机会。

• 成都市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会在近年组织了各类社会企业活动超过300场次
• 组织社会企业社区对接会10余场
• 发布社区需求项目1000余个
• 超过200个社会企业和市场主体报名响应;

• 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各类社会企业超过200余家社会企业参与,其中20余家社会企业落户成都。



近年来,成都市创设了“社会企业+社区社会企业+信托制物业社会企业+社区基金+社区合伙人”等模式。

例如,成都探索的信托制物业,居民满意度、平均物业缴费率等直线上升;截止2022年12月已有信托制物业型社会企业10余家,服务小区超过100余个,构建了以忠诚、勤勉、有效、透明、担当、利他为核心的信义关系的导入,通过社区营造的深入和监督制衡机制的建立,有效解决了业主、业委会以及物业服务人之间存在的严重“信任赤字”,化解社会危机,筑牢韧性社会的基石。



去年,由天府股交中心等多家单位为社会企业共建的“社会企业板”,其核心功能为社会企业搭建起进入资本市场的桥梁,其创新之处在于把资本市场和共同富裕主题相结合,把社会公益责任和企业商业发展相结合,从资本的角度解决社会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把向善资本引入并投资社会企业中去


写在最后总结


综上所述,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实施路径主要是解决政府做不了,市场不愿做,公益慈善做不好的社会问题;


社会企业是解决受制于精神困境、经济困境、社会困境与身体困境的相对弱势群体的生活、社会、健康、就业等发展需求的重要路径;


现有的案例也表明,社会企业作为一个特定的企业类型,确实为社会,为环境,为弱势群体等带来了积极影响,包括完善居民生活服务、盘活社区资源、实现社区造血、解决本地就业问题,以及引导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实现社区互助保障等。


成都社会企业-心传心举办社区公益活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企业由于定义的跨界、影响力评估不完善、政府法规落后、公众认知偏差、社会企业运营团队能力低下、监管跟不上等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类风险。


在中国,我们应当承认社会企业的实践形式多种多样。除了企业身份注册外,相当部分的社会企业因各种原因以民办非企业单位、福利企业、社会团体的身份运营,还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区服务组织等多种形式,这表明中国有相当数量的社会企业还未觉醒或尚待发现。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企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发展挑战


•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些为推进社会企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指明了前进方向;

• “十四五”社会治理规划明确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为推动未来几年社会企业前行擘画出了美好蓝图;

• 基于社会治理创新背景的服务型政府逐步建立,为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 以优秀企业公民角色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广泛共识初步形成,为社会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些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既为社会企业阔步前行指明了方向,也为有关政策创制与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拓展了实践土壤。


『猜您想看』




来源:社创星

编辑王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天府股交社会企业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