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 | 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不器”展,感受3000年前青铜器及文字的美
想起近来很喜欢的一句话 ”你若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 ,每当念起,便觉多了几分力量和欢喜,心里的一些遗憾或抱怨也会放下一些。当跟女儿说起这句鸡汤时,睡眼惺忪、慢悠悠起床的她迅猛答道:好的,我决定灿烂,不去上学了,山也遮不住我,海也拦不了我,呃......好吧,还是你牛!
”不器“展厅,整体给人一种很舒适的感觉,器物的照明并非是直接嵌在保护罩顶端,而是让屋顶的灯光透过器物保护罩的洞孔,投射在青铜上,金文部分的灯光相对更强一点,这样器物即能够被柔和的灯光包裹,不影响观赏的美感,又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文物的重点部分—金文,策展人考虑的真是细致!
西周的史墙盆,记载着西周微子启家族盛德,记录之人名“墙”,是一名“史官”,故称之为“史墙盆”,历经几千年,这些文字仍然光洁如新,文字中藏着千年前的美好祝愿 “厚福丰年”,可惜没有找到“丰”字对应的金文。
㝬(hu)簋(gui)是罕见的周天子(周厉王)自作器物,簋是古人用于盛放煮熟食物的器皿,也是一种礼器。印象更深刻的是何首乌给大家讲到的与周厉王相关的成语(6个),我们熟知的“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都与周厉王的“暴政”相关,借由这些成语为眼,周厉王的“事迹”被千年后的我们记住;就像看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高朋满座”、“水天一色” 、“渔舟唱晚”,我们可能就会想起王勃,他的一篇《滕王阁序》为中华贡献了38个成语,也让滕王阁和王勃千古留名。文化是最好的流传......
“金文”之前是“甲骨文”,甲骨文更偏象形,金文完成了汉字由象形到抽象的演变,“金文”之后便是“秦小篆”,秦小篆中的不少字与我们的现代文字很相似。
左边为甲骨文“火”,右边第一字为金文“宝”
这次的展览“不器” 既感受到了古代青铜器之美,也欣赏到金文的书法艺术,距今近3000年的文字给人以震撼与享受,这也是穿越时空的一把秘钥吧。逛展之后,更加激发了我想学习书法的念头,期待有一日可以写下四字金文悬于家中,愿“此昔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