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的吉光片羽:以苦酿蜜,方知甘甜
2020 年,在公司内压抑与迷茫,如今回头来看,大抵是无法和自己的欲望和解。
2021 年,再次重新创业,如履薄冰,「欲望」被「恐惧」取代,成了这一年的主旋律。
2022 年,从日志的词频中看,更多的是「焦虑」 —— 焦虑于增长,焦虑于未来;而后半年的词频则更多是「事实」,以及多决策的记录。
如果说这一年最大的收获,便是在合伙人 @Light 的影响下,重新理解了「实事求是」
•更加追求「真」,而非「美」,尤其是叙述意义上的「美」;•可以客观地讨论「事实」,而不让自己情绪参与其中;•以工程的视角来做事,而非像艺术家一样依赖灵感。
想来也有些可笑,许多与我不熟之人,都认为我极端理性,如理工科出身一般。但自己却知道,内心依然敏感冲动,依旧可以因为一句歌词落泪,一篇诗句而感慨 —— 一如本文开头的那首曲子。
用感性,去感受世界的多彩固然重要;但如果想改造世界(或者说,抵抗被世界改造),则需要用理性处理一个又一个问题,就像《火星救援》中那样,当你解决完一个又一个问题之后,就可以回家了。
另一方面,当第一年创业时,需要的是发散思维来捕捉机会,用感性去扭曲现实力场;但当业务进入轨道时,就需要切换到工程模式来,一边解决问题,一边设计解决问题的机器。从设计产品到写书,从组织团队到财务,概莫如此。
所以回望这一年,和自己情绪的斗争逐渐减少,更多的是开始步履蹒跚的重新理解一个又一个事实,做出一个又一个判断,然后重复这个过程。
这里是 2022 年总结,也是 36 岁的一个句号。它们琐碎,跳跃,却又在冥冥之中像一条河流,将自己引向更宽广的大海。(可能有一些也引用自他人,抱歉当时未记录出处,欢迎勘误指正)
自省
树叶是天空的涟漪 @ 于谦祠
如果今年送自己一个字,应该是「定」。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避免过度承诺。随口答应事情容易,但是做不到却会令让对方失望。如果刚开始控制好预期,虽然做的事情少,但是至少大家不会有失望的感觉。
要警惕别人的一句夸赞就觉得自己擅长,至少得知道什么是好,标准是什么,否则只是一个做的凑合的业余选手。
不要先入为主下判断,着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去听一下对方的理由和视角。
感觉和事实是两码事,尽量获取事实再沟通,减少感觉。
自己讨厌做题(或者说是挑战),总爱逃避,其实是不想面对错误,无论是打游戏还是做练习,都是如此。而没有这样的练习,许多事情还是浮于表面,无法深入下去。
感觉自己做的事很小。但,那些看似宏大的事,是否也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而显得大?
生活本来就是痛苦的,幸福其实某种意义上也只是过得去的一种说法。
不要试图从欲望中解脱,因为那本身就是一种欲望。不要试图静止下来,因为想要静止下来本身就是一种运动,寂静本来就在那里。
希伯来语中的罪,是指没有达到目标,忽略了当下。
不要给自己下定义,但可以给自己设置边界。以前关注美,现在更关注真,真实存在的。
不要过分否定自己,也不要过分接纳新东西,把这些东西都放远一点,缓一缓再看。
微小的可能性有毒,因为欲望会从缝隙中溜过去。如若刚开始就把边界设置清晰,就不会有想尝试的可能。
欲望或仇恨,都会因为对目标的渴望,让我们目光变得狭窄。希望一切都按照剧本来演出,但现实并不会这样,所以冲突就会越来越多。
亲密关系的前提是,自己是谁。先成为自己,才能看清对方。亲密关系不是丧失自我,是找到共同的角度看到新的可能性。亲密关系不需要牺牲,而是纯粹基于自己意愿地奉献,不求回报。亲密关系不是支配,抱有某些期望。而是做符合自己该做的事情。抱有期望,就有成住坏空。而没有期望地付出,则次第花开。
为了达成自己的私欲,希望能据为己有,根本称不上爱。真正的观察,基于本心的行动,才是真正的爱。
「找休息」不是休息,不找任何东西,才是休息。
消解欲望的方法,是有足够的好奇心去观察。要么看到许多让你敬畏的东西,要么看到许多让你厌烦的东西,或近或远之后,你就不再想得到了。
当过程不是目的,而别有目的的时候,似乎欲望就来了。
赞誉是一种负债;批评是一种资产。
留白需要力量,不能过于疲惫,那样无法觉知。留白更像是在散步的状态,不思考过去,不憧憬未来。不再进行任何输入,给内部的状态留出余裕。
无论是环境还是精神,有什么让人感觉到精神紧绷的东西,需要识别出来。否则会在潜意识中不断地消耗能量。
所有本应得到的,都已经得到;所以本没有什么本应得到,如果有,那就是妄念而已。
觉得自己 ego 小,本身就是一种 ego 很大的行为。只有当我们陷入麻烦时,才会仔细思考事情的发生真正源自何处。
偏见很多时候来自于自我膨胀,而非真的是对方有问题。
教练的意义在于,在你觉得做的不错的时候给你一棍;在你觉得熬不住的时候再推你一把。这样被有质量的摩擦一下,ego 就会小了许多。
当自己说「不就是」的时候,往往既没有搞懂评论对象的事实,也包含着对于新生事物的恐惧,更意味着自我思维的固化和局限。
把「只有」换成「还有」,就不会那么焦虑,反而会心存感恩。
当你恐惧做一件事时,去分析让你恐惧的对象。这样巨大的不确定性,就会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展开。然后你就会发现,构成恐惧结构中的缝隙。
想象一件事的时候,不自觉就会想象其未来,而且是美好的未来。这种缥缈的美好像糖,但生命总是苦涩如歌。
对别事情评价越多,自我就会越膨胀。冷静下来以后,反噬就会越厉害。
许多时候不愿意承认事实,是因为打破了内心的叙事,感觉到被冒犯,妒忌,鄙视,这都是自己内心的表演而已。事实不针对谁,事实就是事实。自我往往是真相敌人,因为真相往往很痛苦。
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思想上的停滞,第二次是肉体上的灭亡,第三次是姓名就此湮灭。吊诡的是,发生顺序各不相同;安慰的是,世间万物概莫能外。
庄稼只有阳光没有雨水,或者多晴少雨多雨少晴多都会生病,不能健康成长。对于人的意识、身体、乃至团体、社会的生存也一样。所以在「动」与「乱」的作用中,许多新的事情才能萌生。
当我们害怕无聊的时候,其实是在害怕没有意义,不想面对巨大的虚无。忙忙碌碌既能让我们看起来活的很有价值,也能让我们逃避各种承诺,还能给自己平添许多安慰。
小时候不会立即做出判断,而是不断地观察世界。长大后喜欢快速预判,将观点和答案替换掉事实本身,并且也不愿意修改,即使是错的,也会将错就错。再往后,就直接拿观点和答案代替思考,形成固化思维和习惯。我们自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不再能接受新鲜事物,然后抱怨世界不再有新鲜感。判断做出越早,离美好的真相越远。
不成熟的观点
镜桥 @ 柳浪闻莺
我们鲜少有独自创造作品的机会,总会要为其他人负责(比如在公司有上级,创业有投资人)。这时候会给创造过程之外带来一个额外的目的性,即那些人的反应是什么。而这种顾虑如果逐渐放大,就会变得极有功利心,也让创造毫无乐趣。久而久之,创造的意义就让位于讨别人认可的意义,然后就不再愿意继续创造,想草草了事。
真正创造一个东西的时候不会在乎别人的评价,创造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无人鼓掌的时候,继续坚持下去 —— 准确的说不是坚持,而是乐在其中。相反任何事情一旦变成了坚持,就没有了生命力,变成了消耗。
修补墙面,修自行车,切钢管,换锁,刷木蜡油,扔家具,洗床品,擦地,删除文件,整理书柜,去菜场买韭黄,包饺子,剥栗子,做栗子烧鸡,买面包,冲咖啡,看书,玩游戏 —— 生活是具体的。
重要的不在说什么,在于做什么。不要先承诺什么再做什么,而是先做了什么,再来看达到没达到自己内心的承诺。
聪明就是有能力解决一个具体的困难问题。智慧就是始终让自己有很多选择,以至于根本不需要被迫去解决什么刁钻困难的问题。
叙事有意义,叙事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但也要小心自己被感染。
如果一个人没有带来新能力,就不考虑让其正式加入,警惕刚性开支。
应该设置反向指标,即某些人闻风而动,说明这个领域开始有泡沫了。
如果一个观点你提不出来反向的观点,那么大概率是自己对这个事情没吃透。
如果没有想清楚自己的使命,那么融资出发是很危险的事情。资本自有其意志,如果处理不好,要么会压力太大动作走形,要么釜底抽薪,半途塌陷。
增长不应该看高峰,那只是为今天储备一些缓冲,低谷的增加,才是真正的增长。
有什么能力是长在自己身上别人无法拿走的东西呢?从这个角度找到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从外界去分析。
思考运营时意识到不能从「我想要」什么出发,而是应该从「为别人创造什么价值」出发。
不应该是购买某样东西,而在于构建某种共同的体验。
看的内容太多,噪音也会太多,反而影响了有价值的内容输入。这也是为何读经典的另一个视角。
质量胜于数量。低质量的重复,消耗了精力,同时还培养了坏习惯,不如不做。
多数时候,身边都是旗鼓相当的对手,所以很难一拳定胜负。所以出拳的时候速度快,不仅仅是为攻击,也是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软肋不被对手攻击。
以为稳操胜券的时候,往往还没有胜。所以稳操胜券,可能是最不稳的一张券。
微信中没有备注的人,要么特别熟悉,要么特别陌生。
重读马克思:哲学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
赢得信任的诀窍是,避免一切诀窍。
这个时代观点太多,所以并不稀缺。真正稀缺的是「清晰」的观点,如何让人一看就能理解。这其实需要很多的打磨。
除非形成取舍,否则一定不长久。加速快跑不能形成竞争优势。公司如此,人亦如此。
「永远」是一种丰饶,但也意味着不再重要。「死亡」是一种稀缺,因为让一切变的珍重。产品,关系,人生皆被死亡赐福而显得珍惜,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遥远的事情并不是永远。
消费无法定义自己是谁,只有通过创造才能定义自己。
从众和竞争是同义词,因为其根源都在于和别人比较。
当人们希望随机时,是希望「每样东西来一个」;当人们希望平均时,是希望「至少得有我一份」。说最漂亮的话,要最实在的事,这时候纯粹的依赖数学就翻车了。
怀念过往某人某事某地,其实是怀念那时候自己,人就是这么残忍又自私。
人造产品,尤其是信息类的,都充满了「味精」,好吃是真好吃,所以就容易吃得多,大脑就会负担很重。在自然界就好多了,没有太多信息主动投递。
认怂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退一步才有距离,有距离才有斡旋余地,有斡旋余地,才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太聪明,是一个赞誉,也是一个诅咒。
失败带来问题,问题带来可能性,可能性拓宽视野,失败是成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计算的时代,算计横行。
这是我的麦加,我已抵达 —— 不知道为何看到这句话眼泪止不住涌出来。
做事
北国的天空 @ 国棉壹厂
许多突破不是石破天惊,而是朝着一个方向有条不紊地前进。
节律是重复,又不仅仅是机械重复,需要循环向上。
超额承诺,变化想法,背后其实都是只关注机会而不是体系。
逻辑上的推导再多,都抵不上一个有力的事实。但我们很容易陷入到逻辑的推演过程中,求得完美的结构,但却不愿意去面对令人不愉快的事实。
是什么和想要做之间,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只不过很容易在还没了解是什么的时候,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做了。而这个过程又因为不了解,会产生很多的迷茫与恐惧。
发现 09 年的一些邮件对话,恍如隔世。那些缺陷却是很容易看到,发散,感性,空有愿力,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实现,脱离了具体的世界。这些年补充的,恐怕便是脚踏实地地认识现实而已。
需要设计系统,而不仅仅是依靠个人能力输出;不仅仅是人员组织,还要考虑生产系统。
尽量在低谷期做理性决策。尽量在感到幸福的时候做感性决策。前者能让自己的 ego 小一些,后者能让自己不被欲望裹挟。
Play long game with long people
技能和决策与获取信息的质量成正比,做决定的能力如何,基本上取决于获取信息的能力如何。
要小心信息是事实还是别人的观点,许多时候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很稀缺,大多数都是他人的观点和猜测,且负向情绪价值,会影响自己的情绪,继而影响决策。
感觉到失控,是因为每件事都没有投入时间思考,而需要立即做出反馈。同理,如果没有明确地找寻问题,对于别人的反馈就是不负责的。
不要被「慢慢发展」所迷惑,还是要回答为谁创造什么价值,破局点在哪里。不能把缓冲带当安乐窝。
视角决定价值。许多时候价值未必是直接带来,而是背后的思考方式借鉴。避免过于功利性。不是所有和业务相关的讨论都要立即带来效果。
避免内行人误区。他人看似有欠缺的判断,未必是错误,很可能是自己拥有额外的信息。所以应该关注其思考的逻辑,而不是结果。
许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做失败了,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根本没有资格说失败,因为压根没有投入精力。
默认信任人是好事,但如若希望通过提供过度的信任而讨好别人,则当意外发生的时候,想要收回就会很难,因为人们都是损失厌恶的。
你不可能做完所有事,所以重点不在于提高效率,而是选择最重要的事做,然后对其他事情说不。
负面声音一定会有,不要去反抗或者无视,而是脱离出来,看看其反馈是否能带来新的启发。
如果每次遇到问题,试图重新解决,丢掉过往内容,那么将会很难进步,因为把孩子和洗澡水都抛掉了。成功的原因在于知道留下哪些经验,以及在哪些经验上改进。
许多故事都在击毙 boss 的高潮中结束,但重要的是如何从崩坏的世界中安全撤离,这一点小岛秀夫就做的很通透。
当自己对某个事情/产品/领域很狂热的时候,99%都是还没到时候,因为离的还不够近。雾里看花,总是美丽;仔细端详,方知利弊。
想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真问题,因为总有人比你有钱。所以这个解就算对,结果也未必必能抓住 —— 比如创业公司一上来就想投放。
做完任何作品后,一定要静置一些时间,在时间和空间上拉开距离,才能看到问题所在。同样,学完任何东西,都不要立即应用,也需要静置一段,才能真正的消化理解。
许多时候并不是问题难,而是个人的偏见带来的盲区,比如身份,经验,职级,情绪等等。识别偏见需要觉知和空隙,如果一旦求快,便丧失了这种机会。
复盘的目的在于,识别问题是什么,以及和解决方案之间的关系如何,是符合还是错配。不是甩锅,也不是检讨,更不是庆功 —— 但后者却是最常见到的复盘。
一件事情的完成,也往往意味着这件事的死亡,所以「未完成」才是值得珍惜的状态。
一旦任何事情你想走捷径了,那么这件事大抵就不是你的热爱。
激情让一件事启动,责任让一件事持续,热爱让这事不痛苦。
第一次创业,希望去创业;第二次创业,希望成为企业家;第三次创业,希望解决一点具体的问题。模仿别人,骗自己,最容易。
提高效率意味着充满所有的缝隙,无论是用来输入,还是用来输出,无论是用来创造,还是用来消费,而缝隙本身意味着空间和距离,在这个时空里可以思考和休息。
之前在管理团队时,总爱亲自下手做,但这样既耽误了自己的时间,又让团队成员没成长。@light 给了一个有趣的理论[1],证明为何不该这么做: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管理者不应该总是插手下属,尤其是认为做的不如自己。相反,他们做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自己时间解放出来,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上来,这样才能团队效率最大化。希望一切做的尽善尽美,多数是在展示自己的优越性,而非全局最优。
被问到什么时候应该出来创业,想了个实在的答案:在没有任何外部资金的情况下,你的存款足够支撑 18 个月的所有开支(包括房贷、车贷等各种家庭开支,不要只算公司的开支),并且如果没有收入,应该在第 12 个月开始去找工作。在谈理想前,先做到便利店自由。
当概念具体或者量化之后,才可以被传授。反思自己之前的产品设计,更多的是直觉,缺少了量化和模式总结。
产品
眉眼低垂 @ 杭州植物园
一样事物,创造出来的时候是带有棱角的。但是这个世界并没有完美嵌入它的地方,需要将其打磨,修整,抛光,才能嵌入到这个世界的运行体系中 —— 这便是经营的意义,不是一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不是一瞬间的,而是持续性的。
极简产品思考框架:如果不依赖于现有基础(因为也没有什么值得依赖的),这件事成立么?是否能说出来具体的人在具体的情境下的困难是什么?
理念需要在大量的事实上才有价值。少一些理念的研究,多一些事实的观察和输入,把自己从设计者和创作者的角色拉出来,从经营者的角度来思考。
美好的事情并不是天然都应该在的,都经历了漫长的雕琢过程。
模式的改变,才能带来新的市场,而不是功能。
如果一段时间内逻辑和在做的事情过于自洽,并非是好事。因为今天的自洽,意味着没有未来的变化做好应对的准备。同理产品亦是如此,如果许多用户都觉得当下的设计没问题,没有别的需求,大概率会被下一个时代淘汰。
在业务不稳定的阶段,应该是寻找最重要的结构性问题,而不是直接去优化整个系统。后者回报不明显,耗费的精力过多,更多时候会成为没有仔细思考的托词。
PM 的协作方式,重要的是明确自己排序的优先级,并让其他部门的人知道。而不是试图完成每一个别人的需求。接口明确,限制清晰,把主动跟进变为被动调取。
如果部门之间冲突,大概率是他们的目标没有一致;如果一个人没有重点,排除能力之外的问题,大概率是目标不清晰,甚至是目标清晰惩罚不足。
常识非常识。比如我们总是去打造核心产品体验,却很少在用户首次使用上下功夫;又比如我们完成再多任务也无法掌控一切,却很少承认自己边界有限;比如我们总会被最热门的风口吸引希望能拔得头筹,却很少意识到竞争也会无比激烈。在即将到来的冬天,或许不是去远行,而是储备好过冬的物资,静待来年花开。
当感性狂热的时候,需要理性来降温。在 2019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低收入群体(月收入在 5k 以下)的人有 12.5 亿[2]。当我们为一些事情(AIGC、Web3 等)感觉到 FOMO 的时候,或许仅仅是被信息茧房包裹。而走出我们的舒适区,会发现大多数人,并不需要更先进的锤子。
不应该试图描绘全景,而是从问题开始倒推,更能吸引人,也能始终紧扣目的。
解决的问题价值越大,得到的收益越大。刚性不刚性只是需求的一个侧面,刚性未必代表价值大。
突然意识到,许多产品经理为何想做这个岗位,因为经理两个字爹味很重。总是想各种宠用户,美其名曰注重体验。类似你妈觉得你秋天应该穿秋裤,而且我觉得你应该要且我不管怎么实现,仿佛能指点一切。这样的岗位谁不想。改成产品设计师可能会好一些,至少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下实现方案和成本,爹味就没那么浓了。
菜谱就是代码,照着菜谱的步骤烹饪,最终应该能得到和菜谱上差不多的食物。城市就是代码,地铁按照规律停靠;垃圾总是有人处理;堵车总是定时出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写「代码」的能力,但是多数时候我们却没有将其写下来的意识,也忽略了背后的巨大价值。
建筑不是砖石的排列组合,还是时间的积累,比如1933老场坊从屠宰场变成创意园;产品也不是功能和数据的结合,也有时间的积累,从惊艳变为基建;人生也不是事件和知识的组合,我们被过往塑造,也在塑造未来;看任何东西时,其实时间的河流都在面前展开,只是碍于自己的视野,总爱用一个切片来进行定义,更可怕的是,用切片定义自己和自己的作品。看不到过去,看不到未来。
把限制作为一种设计哲学,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人又是自恋的。对应到产品设计中,即会发现,一方面用户往往会不断地提出需求,永不满足。另一方面用户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然后挫败。倘若一味满足用户,不去用限制控制其预期和行为,往往会让产品陷入或过度复杂或难度过高的境地。
功能搬家,对许多新产品来说,短期看能快速增长,长期看却会让自己沦为备胎。因为用户心智还带着上一个产品的惯性,看不到你的好,还会怀念前任的欢愉,只有强大之后这样才有意义。
设计产品需要承认一个事实,每个人理想的自我和实际的自我,是有巨大差异的。
创造性的成功类似于挖井。在你能喝一滴水之前,要流很多汗,很多血,很多泪。
竞争之心一起,用户洞察就荡然无存,谨记。
如何让一顿饭变得好吃?多数时候想到食材,菜式,炊具,口味,但其实上一顿少吃点或者不吃…也能让眼下这顿饭变得美味,要什么给什么,反而欲壑难填。
当你的视角越来越多,你对事情的看法就会从一元论、二分法变成一道光谱,避免了自己视角的单一。而在光谱上许多事情也不是绝对的正确和错误,而是有许多交叉的地带,这些地方往往就是新产品诞生的地方,比如能打电话的上网终端(iPhone) ,UI/UX 设计师的 Photoshop (figma)
你的产品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是什么?(感谢 Kyth 的灵魂拷问)
终章
人总要说许多话, 然后沉默。
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 木墨餐厅(东信和创园店)
References
[1]
有趣的理论: https://xiaobot.net/post/09496de2-9e6e-41fd-8f70-432768bd7525[2]
低收入群体(月收入在 5k 以下)的人有 12.5 亿: https://new.qq.com/rain/a/20201203A0I4Z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