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创新药械居全国前列,这场发布会透露这些信息


11月9日,2023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召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协,市药监局,昌平区政府四家论坛主办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论坛以及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相关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本届论坛将于11月17日-19日期间举办。论坛以“探索生命 共创未来”为主题,采用“1+4+2+N”的模式,即一场主论坛、四场专题论坛、两场新闻发布会和专题展览展示活动、多场系列配套活动。论坛具有聚焦科技前沿、培植创新生态、促进产业落地、提升国际水平等特点,将以线下举办+线上同步直播方式,打造永不落幕的生命科学论坛。目前,本届论坛的整体筹备工作在各主办单位,市、区各级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正有序开展,并持续有效推进。


举办本届论坛,不仅对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促进全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北京昌平打造“生命谷”品牌、优化医药健康产业创新生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产生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









发布会上,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龚维幂介绍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有关情况。



龚维幂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要构建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为北京推动医药健康产业指明了方向,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鼓舞和鞭策。市委市政府把医药健康产业作为北京创新发展“双发动机”之一,坚持高位部署推进,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目前,北京医药产业发展呈现全面提速的发展态势,多项产业主要指标创造新高。2018年以来,北京连续出台两轮“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推动医药健康产业总体规模较快增长,从6500余亿元增长至超过8900亿。2022年医药工业收入2210亿,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市第二。2022年完成医药工业固投134亿,比5年前翻了两番多。截至目前,北京共计有84家上市医药领域企业,创新药数量全国第三,创新器械、AI三类器械数量全国第一,产业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


  • 一是产业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工作,进一步强化统筹联席会机制,18家与产业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区政府,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需求。

  • 二是前沿突破性进展领跑国际。推动昌平实验室实现高标准入轨建设,持续支持北生所、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引进了陈雪梅等全球顶尖人才;邓宏魁全球首个使用化学小分子诱导人成体细胞转变为多潜能干细胞;邵峰获得美国纽约癌症研究所“威廉·柯利奖”,李文辉获得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巴鲁克·布隆伯格奖”,周俭民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 三是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一是培育两个新产业。打造细胞与基因治疗(CGT)产业集群,市区联动共同支持CGT技术研发,按照“三个一批”原则加强重点品种培育,推动临床需求强烈的一批原创技术品种研发,尽快进入临床研究;推动一批创新品种加速临床试验进程;推动一批重点品种加速申报注册,尽快形成产值贡献。抢占数字医疗产业优势,支持企业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产品示范应用,探索AI诊疗产品商业化模式形成商业化闭环;搭建数字疗法产品注册检验和临床评价共性技术平台,加速数字疗法产品注册审批和落地应用。二是加快释放医疗器械赋能产业壮大的新潜力。市药监局支持推出《医疗器械创新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加快推动我市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在依托医药健康产业联席会,研究编制北京市加快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及注册全生命周期服务若干措施。三是形成科学家领衔创办企业的新特色。诞生了一批全球顶尖科学家领衔创办的创新企业,例如炎明生物、维泰瑞隆等,形成了蓝晶微生物、优脑银河等一批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四是引育优质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创新“市级项目+产业基金”等多种引育形式,市区协同,加快聚集一批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骨干企业,形成国际一流的医药健康产业创新高地。

  • 四是一批高水平关键技术平台在京布局并陆续开展服务。布局建设小分子制剂研发与生产代工(CDMO)平台,以及CGT领域的工业级核酸合成、脂质纳米粒(LNP)非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AAV)载体等产业化端3个平台。补齐北京细胞与基因治疗从中试到放大端的短板,支持一批原创品种在京产业化。组建北京医药健康领域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一批科学家领衔创办的初创企业,加速企业成长发展;支持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加速实现其在京落地。

  • 五是临床资源对产业的支撑力显著提升。基于前期研究型病房评估情况,研究制定《进一步提升北京市临床研究水平的若干措施》,启动9家医院试点去中心化临床试验(DCT)。首家研究型医院正式运营,着力推进市属医院伦理互认、药事会、“双通道”、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和临床样本库信息化建设等“三医”联动重点事项。

  • 六是密集为产业配套系列支持政策。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扶持。市级部门与重点区积极出台产业配套政策,形成市、区政策错位叠加。市医保局支持推出紧密衔接基本医疗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北京普惠健康保”,指导保险公司将28种创新药纳入商业保险支付范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立足打造首都医药健康产业“核爆点”,引入国际化专业运营管理团队,专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带动全球优质创新资源加速向生命园汇聚。经开区发布《加快建设“新药智造”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着力打造产业优势领域高地。

龚维幂表示,下一步,市科委、中关管委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抓紧编制第三轮行动计划,发挥市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议作用,持续优化创新服务,加大空间、人才、资金等政策保障力度,努力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持续推动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提质增效,也让更多创新成果造福人类。


版权声明
      本文由“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号编辑,资料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欲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后直接回复“转载”,按照要求转载即视为获得授权。

长按二维码关注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想了解更多资讯,快来加入我们吧~


往期 · 推荐

深化双方合作,这场会面很有“料”

事关知识产权,发布会权威消息

有网民建议加快受水灾后的定损和补偿工作,财政部、北京市、河北省回应了

“问需园区 问计专家”系列第三场活动走进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