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其他

北京“储能侠”来袭!看他们如何“蓄”势待发|新质生产力看北京

在能源革新的澎湃浪潮里,电也有了“超级存钱罐”,它就是新型储能。告别“电荒”焦虑,驯服风电、光伏的“暴脾气”,在电网累了、工厂断电时“秒上线”,就像靠谱的能量管家,悄无声息间,让每一度电都恰到好处,新型储能,正温柔改写我们的用电日常。今天,新质生产力看北京走进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蓝新能源”)、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源智储”),带你打开新型储能这个“魔法盒”。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它像一个贴心的“电网小助手”,在用电低谷时把多余的电存起来,高峰时再放出来,这个“大充电宝”不仅让电网运行更稳定,还能缓解供电压力。新型储能规模越大,对相关产品的安全要求就越高。在新源智储,众人被“智储·银河”系列超分子全浸没式工商业储能一体机吸引。“这款产品我们在其安全性上进行了技术创新和严格把控,它就像一个安全系数高的‘大充电宝’。”新源智储总经理连湛伟介绍。“这套系统藏着诸多革新性技术‘彩蛋’,就是全球首创的超分子全浸没技术,里面的电池被特殊超分子液体全方位包裹,好似给电芯穿上坚不可摧的‘防火铠甲’。一旦电池遭遇过充、短路等异常引发热失控,液体迅速吸热、降温,将热量扼杀在摇篮,彻底隔绝火灾隐患,我们测试过最高燃点达1200°C时仍没有引发火情。”连湛伟介绍。同时,“智储·银河”系列超分子全浸没式工商业储能一体机搭配超分子液体导热特性打造的新型温控技术,同样精妙。它可以精准把控每一寸空间的温度,使整个系统温差小于3°C,单层温差小于1.5°C,营造出恒温25°C“舒适圈”,让电池时刻处于最佳工况,寿命跃至10年以上,大幅降低设备更迭成本,为企业储能投资吃下“定心丸”。在AIOPS-2000储能大集控智慧运营平台,连湛伟针对安全监测方面介绍:“我们的平台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只需要在这间办公室坐几个人,全国各地就可做到无人值守,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目前,AIOPS2000储能大集控智慧运营平台已接入国内外30余座储能电站,并率先在山东沂水储能电站试点无人值守运维模式,保障关键设备电力无间断,安全生产“不掉链”。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统计,2023年新源智储在国内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位居第三,占到全国新增装机的10.3%。新源智储作为房山园区的“黑马”,正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着双碳目标从蓝图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牢牢护航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当“环保”“节能”成时代热词,新能源汽车脱颖而出。它身披“绿科技”战甲,开启了低碳畅行时代。也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和续航成为大众关注热点。早在2023年12月,蔚来ET7就宣布搭载了150KWH半固态电池,充一次电实测续航超1000公里。这款车的半固态电池就是由卫蓝新能源提供,电芯能量密度高达360Wh/kg,电池包密度
12月10日 下午 5:06
其他

人民日报讲述北京科技创新改革故事,点赞“包干制”

近日,人民日报发布《经费包干
12月9日 下午 4:24
其他

出政策搭平台设基金 北京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高地|《创新我来说》第二季

出政策、搭平台、设基金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营造产业创新生态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创新发展……《创新我来说》本期听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科技处钟源来说说北京如何推动商业航天创新发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戳视频观看内容本视频为《创新我来说》第二季第一集。在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征程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涌现出了一大批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的青年干部,他们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勇气和担当。为此,北京科技融媒体推出《创新我来说》视频专栏,以奋斗在科创一线的青年干部为第一视角,深入洞察科创主阵地,解读前沿创新政策,讲述一线创新故事,展示青年干部风采。往期推荐预告片首发!《创新我来说》第二季下周上线一图读懂:《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新版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公布,明年1月1日起施行科技助力
12月9日 上午 11:29
其他

一周前沿科技盘点丨“女娲”图谱揭示基因组多态性,深化基因调控理解;“反呼吸”奇观:活动星系核的新发现

人类基因组中,超过一半的区域由重复序列组成。这些重复序列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高度变化,丰富了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可以通过长度扩增来增加患病风险,它的重复基序的变化具备独立的致病效应。而受限于样本量、测序深度、人群多样性及识别算法等因素,在已有的人群规模的基因组测序项目中,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的遗传研究不足,导致人类基因组中部分遗传力缺失。对此,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进行了相关探索。活动星系核的紫外和光学光谱存在较多宽度超过1000公里每秒的宽发射线。宽发射线的辐射区称为宽线区。宽线区中的气体速度高,在中心吸积盘高能光子的光致电离作用下产生宽发射线。研究宽线区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可以帮助科学家测量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并能够揭示活动星系核内部的物理过程。而宽线区的复杂运动学和空间分布不完全清晰。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络服务平台科创热榜每日榜单形成的一周科技记忆,我们推出《一周前沿科技盘点》专栏。今天,为大家带来第120期。1《Cell
12月9日 上午 9:53
其他

预告片首发!《创新我来说》第二季下周上线

时隔一年,《创新我来说》强势回归,创新力量再次集结,第二季预告片首发!去年12月,我们推出了《创新我来说》系列短视频,“创新我来说
12月6日 下午 5:21
其他

一图读懂:《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往期推荐连续五年位居国内第一,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再获殊荣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举行新晋处职领导干部宪法宣誓仪式点亮星座,这是北京科技人的宇宙浪漫|新质生产力看北京一周前沿科技盘点丨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实现像素“分割”成像;时空色彩魔术师:3D手性颜色单元的智能编程
12月5日 下午 10:32
其他

点亮星座,这是北京科技人的宇宙浪漫|新质生产力看北京

把种子送进太空培育,把药物送进太空优化,把机器人送进太空“修卫星”……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星空的梦不断迭代,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跟随“新质生产力看北京”——卫星网络集中采访,我们一起来探索星空。✦千锤百炼造卫星✦在无垠的宇宙中,卫星作为穿越星空的信使,承担着地球与太空之间信息桥梁的重任。而一颗卫星出炉需要经历多少锻造工序?这个布满“钉子”的房间,不是抽象的装置艺术,而是被称作“微波暗室”的试验场所,专门用来做电磁相关测试。这些尖锥状的“钉子”是吸波材料。借助蜂窝状吸波材料和其独特的棱锥造型,可以弱化并吸收散射到墙面的测试电磁波,避免测试电磁波二次反射向待测对象而构成杂波干扰。微纳星空副总经理张又升介绍,卫星天线的测试方案通常在这样的微波暗室进行。就像是为天线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与验证,确保卫星天线在轨期间能准确无误地传输信号。眼前这个大罐子是热真空实验设施,被张又升形象地比作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而卫星就像孙悟空,需要被送入“炼丹炉”进行一番锻造。这个设施是为了模拟卫星在太空运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真空以及高低温剧烈变化的情况,确保卫星在这种恶劣环境的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损害。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异常可以快速找出原因,然后进行不断的优化改良,直到最后通过各种指标。除了以上测试,还需要经历振动等层层测试,一颗卫星才能“闪亮登场”。坐落在北京昌平的微纳星空先进装备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这样的卫星测试实验以及研发制造。“我们正在研发的这款2吨级别的商业遥感卫星,预计2026年完成发射。”微纳星空副总裁周鑫介绍。微纳星空是国内最早一批以卫星制造业务为核心的高端卫星制造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极少数可研发2吨级别的商业卫星制造公司。截至今年9月,公司已成功发射25颗卫星,涉及窄带低功耗通信、宽带互联网卫星通信、中高分辨率光学遥感、高光谱红外遥感、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和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等多个领域。
12月3日 下午 2:54
其他

一周前沿科技盘点丨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实现像素“分割”成像;时空色彩魔术师:3D手性颜色单元的智能编程

数字图像传感器的像素规模和性能,是影响天文、遥感等领域图像成像质量的核心要素。在当前的芯片制造水平下,数字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分辨率和成像质量已臻极限,难以大幅提升。对此,空天院张泽研究员团队首次实现像素“分割”成像,成功开发出超采样成像技术。透过散射介质成像意义重大。目前,研究多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在散斑图样中恢复清晰图像,通过优化光场调控实现高光学厚度的散射成像。然而,由于实际应用场景数据集难以获取,大多数实验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使用空间光调制器加载图像,并在人造光源和侵入式照明条件下采集散射图像。这种实验条件与真实散射场景差异显著,导致训练出的深度神经网络难以应用于外场散射环境。近日,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进行了相关探索。基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络服务平台科创热榜每日榜单形成的一周科技记忆,我们推出《一周前沿科技盘点》专栏。今天,为大家带来第119期。1《Laser
12月2日 上午 11:47
其他

成员+1 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年度成绩单来了→

11月28日,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2024年年会暨第二届会员大会在雄安新区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家喜,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张志松,天津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薛景山,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刘永青,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雄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于国义出席。10家高新区管委会领导及三地高新区内的创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吴家喜指出,在京津冀三地高新区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成立一年来在促进创新协同和产业协作,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他强调,2025年联盟要从四个“共同”发力,共同深化思想理论的学习、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同完善联盟的工作机制,坚持继承巩固、创新发展,以创新为引领,以产业为纽带,以联盟为桥梁,携手并进,奋力谱写国家高新区发展新篇章,共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未来。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轮值秘书处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报告了联盟2024年年度工作开展情况。联盟成立一年来,为联盟成员共建对接机制、共创协同生态、共商产业协作、共谋产业发展提供了高效的交流互动平台,先后推出1个标识——联盟标识、上线1份地图——京津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地图,举办了28场交流活动、促进156项科研合作,推动320个项目落地。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园区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发展情况。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高级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一年来充分发挥中关村改革“试验田”作用、提升原始创新的策源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关村分园高质量发展、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打造开放创新生态,积极推动创新发展。下一步中关村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部署要求,发挥好中关村改革“试验田”的作用,继续高举改革旗帜,走在改革前列。薛景山介绍了天津市高新区创新发展情况。天津首创全国创通票政策,通过“互联网+政府”服务新模式破解双创企业资金和兑现难题,开展创业创新积分制试点,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科创积分贷,持续探索积分投、积分单科技金融创新模式,积极探索先使用后付费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发挥“创通票+创新券+创新积分”政策叠加作用,不断完善梯度培育体系。刘永青介绍了河北省高新区发展情况。河北省有省级以上高新区28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23家,已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河北省把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核心工作,把高新区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从经济质效、科技创新、绿色化智能化、开放合作、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对全省高新区发展情况进行年度监测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一区一策进行工作指导,有针对性开展全省高新区整体提升。于国义介绍了联盟新成员雄安高新区的情况。雄安高新区将积极响应联盟倡议,以“站产城科教”融合为基础架构,以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关键着力点,立足雄安所能、高新所需、未来所向,全力参与支持京津冀高新区联盟的建设发展,积极吸引更多竞争力、带动力强的企业入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按照联盟秘书处轮值制度,下一步由天津滨海高新区接手联盟秘书处工作。天津滨海高新区科技局局长邢其冬发布了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2025年度计划。2025年,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将继续坚持“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三地高新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通过搭平台、聚资源、拓场景、促交流推动各高新区建立合作渠道,积极探索服务京津冀三地高新区联动发展的创新路径,切实推动资源服务对接共享、科技创新协作、产业协同联动,不断扩大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这一品牌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产业创新资源、服务更多的创新主体。重点聚焦“六链五群”,推动京津冀三地高新区科技创新成果跨区域研发转化,加快三地高新区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区域产业创新高地。往期推荐签约7项、100余家企业机构参与,第十三届中意创新合作周举办成像技术突破!我国团队首次实现→“聪明车”驶入“智慧路”,北京领跑出行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看北京叮!这份科技成果转化“宝典”请查收
11月29日 下午 8:56
其他

签约7项、100余家企业机构参与,第十三届中意创新合作周举办

意大利时间11月26日上午,由中国科技部与意大利大学和科研部联合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意大利那不勒斯科学城与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十三届中意创新合作周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开幕。科技部部长阴和俊、意大利大学和科研部部长安娜·玛丽亚·贝尔尼尼(Anna
11月28日 下午 6:39
其他

成像技术突破!我国团队首次实现→

像素可以“分割”了。11月2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获悉,空天院张泽研究员团队首次实现像素“分割”成像,成功开发出超采样成像技术。该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分辨率和成像质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激光与光子学评论》杂志。空天院供图数字图像传感器的像素规模和性能,是影响天文、遥感等领域图像成像质量的核心要素。在当前的芯片制造水平下,数字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分辨率和成像质量已臻极限,难以大幅提升。超采样成像是一种能够突破像素分辨率极限,利用少数像素传感器实现大规模像素显像能力的技术。“这项技术能够绕过芯片制造水平的限制,为突破像素分辨率成像提供了一条稳定性很强的技术途径。”张泽说。张泽团队开发的超采样成像技术,目前可以把像素规模提高5×5倍,即利用像素分辨率为1000×1000的数字图像传感器可以实现5000×5000像素分辨率的成像。同时,随着标校精度的进一步提升,该像素分辨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打个比方,原有像素是一个方块,通过我们的技术可以将像素分割,等效变成25个像素(方块),对应着像素规模提升了25倍。”张泽解释道。以红外图像传感器为例,市场化的成像芯片分辨率一般在2000×2000以下,3000×3000、4000×4000的成像芯片尚未有成熟的商用产品,而采用超采样成像技术就可以利用2000×2000的芯片实现8000×8000以上的像素分辨率。张泽表示,目前该技术已分别在室内、室外对无人机、建筑、高铁、月亮等目标进行了成像试验,显示了良好的技术稳定性。来源:科技日报往期推荐“聪明车”驶入“智慧路”,北京领跑出行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看北京叮!这份科技成果转化“宝典”请查收一周前沿科技盘点丨破解脉冲星奥秘,中国天眼展现超强能力;新型绿色量子点LED,亮度寿命双突破搭平台、聚共识、促合作,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11月27日 下午 6:28
其他

“聪明车”驶入“智慧路”,北京领跑出行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看北京

蒸汽驱动工业革命,电气塑造现代生活,而现在,智能化的浪潮正席卷而来……每天早高峰,你可能依赖智能导航避开拥堵;午间点外卖,骑手依靠智能规划系统迅速把美味送来;深夜,城市物流网中,无人配送车默默奔忙,送出无数快递包裹……每一次轻点手指背后,都是智慧交通系统的无声支持。智慧出行,早已不再只是实验室中的前沿科技,而是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在迅速升级中。
11月26日 下午 2:18
其他

一周前沿科技盘点丨破解脉冲星奥秘,中国天眼展现超强能力;新型绿色量子点LED,亮度寿命双突破

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在脉冲星高精度测量以及星周环境探测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天文学家便尝试开展脉冲星的射电干涉观测,但仅限于少数距离较近望远镜组成的VLBI或者连线干涉仪,研究目标也仅限于几颗强脉冲星。因面临多项难点,脉冲星VLBI观测在今后的20多年中进展缓慢。对此,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多家兄弟单位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新兴显示照明LED如量子点LED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由于缺乏原位、直观的表征手段,新兴LED的内部运行机制理解尚不充分,限制了新兴LED的研发速度。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与河南大学研究团队合作进行了相关探索。基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络服务平台科创热榜每日榜单形成的一周科技记忆,我们推出《一周前沿科技盘点》专栏。今天,为大家带来第118期。1《Chinese
11月25日 上午 10:35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持续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更好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11月22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赴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密切协同全力推进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筹办工作。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副局长冯国星,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发展规划局党支部第三党小组,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促进处、政采中心党支部近30名党员干部参加。活动中,党员干部集体参观了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各功能区域,交流论坛年会举办中运行效果和拟提升内容。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同志们集体观看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宣传片,切身感受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详细了解各重点展陈项目。在大型提氦低温装置前,同志们认真聆听,深刻认识氦气重要战略资源地位,以及大型提氦低温装置对于我国氦资源开发和保障氦气供应的重大意义。在商业航天展区,看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卓越成就,同志们由衷感慨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座谈交流中,双方围绕全力推进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筹办各项工作,特别是在深化工作协同、培育品牌论坛、促进重大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并形成共识。全体党员表示,通过本次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系统认识,增进了对各自工作的了解。下一步,全体党员同志将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奉献,共同做好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筹办各项工作,努力为北京国际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往期推荐奔跑吧,北京科技创新工作者——全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侧记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11月24日 下午 3:34
其他

反响如潮!用智慧和汗水在京华大地谱写科技华章

11月19日上午,全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颁发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杰出青年中关村奖、国际合作中关村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大会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谱写科技自立自强的新篇章如今,首都北京正以独特的资源优势,书写着科技自立自强的壮丽篇章。在这场盛会上,一枚枚沉甸甸的“军功章”背后,是那些默默耕耘、不懈追求的科学家们。从大型复杂构件的精妙制造到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创新突破,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彰显出这座城市的硬核实力。在朝阳,互联网3.0(元宇宙)成为全市标杆产业,人工智能、数字安全实现产业链全覆盖,数字医疗逐步形成垂直产业生态体系,光子、数据要素产业打响全市知名度。“我们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研究4个主导产业全链条产业布局,着力构建应用场景驱动、创新资本牵引、专业平台支撑、特色园区汇聚、创新生态协同的工作格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朝阳区建设首都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示范区。”朝阳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娄毅翔说。在门头沟,聚焦人工智能、超高清数字视听和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三大产业”,蓄足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动力,逐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产业集群。“我们将强化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对接北京丰富的科研资源,共建更多联合实验室与研发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肥沃土壤,助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区域创新策源能力。”门头沟区科委党组书记、主任、一级调研员阎丽春说。在通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不足300家增长至2023年的1121家,近五年累计获得国家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34项,技术合同成交额有望突破300亿元。“我们将以‘医产协同’为切入点,发挥协同创新平台作用,加快推进概念验证中心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重点完善共性技术平台、孵化平台、概念验证平台等关键要素建设,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及知识产权保护能力。”通州区科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本禄说。在大兴,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亿华通大功率发动机、思锐智能高能离子注入机等一批创新产品集中亮相。“我们将加大对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氢能等优势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未来产业布局,以大兴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建设为抓手,更好地服务大兴区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兴区科委党组书记、主任任娟娟说。
11月22日 下午 10:33
其他

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北京好样的!

11月21日上午,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清华大学共同发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4》报告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4》报告。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清华大学等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4》报告显示,北京、上海、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南京排名全球前五位,北京自2017年以来连续8年排名全球第一位。北京排名优势明显,论文全球贡献份额是第2名上海的近2倍,是第3名纽约的2倍。北京在物理、化学和地球与环境科学三个领域的贡献份额均居全球第一,在生物科学领域贡献份额从全球第5上升至第3,增长量为全球第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4》报告显示,旧金山-圣何塞、纽约、北京、波士顿、伦敦排名全球前五位,北京自2022年以来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三位,并与全球第2名的差距逐年缩小。在科学中心维度,北京连续2年排名全球第2,与全球第一纽约差距大幅缩窄,基本持平。在创新高地维度,北京首次超过纽约,位居全球第2。在创新生态维度,北京从去年的全球第11上升至第9,重回前十。发布会上,清华大学介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主要集聚在北美、西欧与东亚,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东亚新兴城市上升势头强劲;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是成就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要素,人工智能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介绍,在自然指数追踪的期刊中,中国的科研产出继续强势增长,北京再次登顶“科研城市”榜首,且优势进一步扩大;中国城市的上升趋势还将持续,在上升最快的全球50个城市中,有44个中国城市。近年来,北京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布局重大科技任务、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开放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北京将持续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北京智慧。《自然指数-科研城市》自2017年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研究发布,以各城市科研人员被纳入自然指数高质量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贡献份额为衡量标准评价科研城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自2020年由清华大学、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研究发布,从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和创新生态三个维度对全球100余个城市(都市圈)的创新能力进行测度。两个指数报告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往期推荐奔跑吧,北京科技创新工作者——全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侧记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11月21日 下午 9:41
其他

在北京,我们不是不追星,我们追的是→

市长殷勇主持会议全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尹力要求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尹力、殷勇到昌平区调研并在昌平国家实验室座谈,要求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
11月21日 下午 7:39
其他

全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尹力要求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11月19日上午,全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市委书记尹力为突出贡献中关村奖获奖科学家颁发奖章和证书,他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以舍我其谁的气概,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秀领、市政协主席魏小东出席。尹力向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对他们为首都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安排,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落实。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更加深刻认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北京的战略任务、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科技现代化是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力支撑,锚定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个目标,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全面提升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能力,成为全球重要科学策源地;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成为未来产业引领地;全面提升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成为高水平人才高地;全面提升科技要素配置能力,成为开放创新核心枢纽。尹力强调,要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更大担当。全面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努力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抓好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攻克“卡脖子”技术。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企业,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作用,持续推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领域前沿技术研发。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尹力强调,要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好成效。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优势,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深化“三城一区”联动发展。以科技赋能文化,发展文化新业态新场景,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推动数据要素“一区三中心”建设,建立智能高效城市治理体系。加强民生领域科技应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品质化、多样化升级,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加强京津冀协同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尹力强调,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在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上迈出更快步伐。全面加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大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等,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进一步健全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鼓励高校与龙头企业共建特色研究院、产业学院等,联合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着力营造引得进、留得住、干成事的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对高层次人才的综合吸引力。构建央地人才合作长效机制,健全激励措施,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空间。尹力强调,要坚持以改革开放激发创新活力,在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上实现更多突破。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试验田”作用,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组织方式,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积极推动科技开放合作,用好“两区”政策叠加优势,支持在京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海外合作。办好中关村论坛、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等品牌活动,更加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尹力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更强合力。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领导和推动科技工作的本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为建成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各级各部门要关心爱护支持科技工作者,营造优良的科技创新环境。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风尚,让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深入人心。阴和俊向获奖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祝贺,充分肯定北京市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中的担当作为、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凝聚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奋力建设科技强国。要全力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支点,希望北京市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作出表率,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争作示范,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在京津冀协同创新方面勇开新局,在营造国际化创新环境方面走在前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会议宣读了关于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为杰出青年中关村奖、国际合作中关村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代表颁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方忠、怀柔实验室主任汤广福、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院长董进作为科学家代表发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天坛医院、经开区、康龙化成公司作书面交流。市领导游钧、夏林茂、靳伟、赵磊、于英杰,市政府秘书长曾劲参加。来源:识政、北京卫视往期推荐尹力、殷勇到昌平区调研并在昌平国家实验室座谈,要求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从4万种材料中“拓扑”新世界,让中国站在国际最前沿……一路攀登,他以“柔”之力量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重磅!19位科学家、196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11月19日 下午 9:12
其他

尹力、殷勇到昌平区调研并在昌平国家实验室座谈,要求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

11月18日下午,市委书记尹力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到昌平区调研,并在昌平国家实验室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建设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党中央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多年来,昌平国家实验室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生活的期望,加强现代生物医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了许多成绩;近年来,奋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不断壮大顶尖人才队伍,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和我国现代生物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实现新型研发机构向国家实验室的重要转变,在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上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一同调研。希望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强化全链条服务布局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是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的生物医药领域孵化器,为企业提供高水平实验室及专业配套服务,实现了创新项目“拎包入住”。市领导了解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规划建设和创新中心整体情况,察看公共实验室建设运行情况。尹力指出,希望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国际化视野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国际市场和政策趋势研究,聚焦生物医药重点细分领域和新兴科技领域,强化全链条服务布局,提升硬件和技术支持水平,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和产业化,孵化出更多优秀企业。要求北京高博医院打造高水平医疗服务和科技创新平台北京高博医院以实体肿瘤、淋巴瘤与脑科学为专科特色,聚焦疑难重症诊疗、临床研究和生物医药及器械的产业转化,是新药研发临床试验的重要平台。市领导了解医院整体情况,走进医学检验中心、研发实验室等察看。尹力指出,研究型医院是我市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希望北京高博医院用好用足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大力提升临床诊治和科研创新能力,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临床中应用,促进医学成果转化,打造高水平医疗服务和科技创新平台。在昌平国家实验室,市领导了解实验室工作进展情况和化学重编程干细胞技术等前沿科创成果。尹力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建议,充分肯定实验室运行情况和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他指出,作为国家实验室,要紧扣国家发展和人民健康需要,聚焦国内外前沿重大健康问题,突出出成果和育人才两个重点,加强癌症、退行性疾病等重大问题研究,积极对接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有组织科研,全力抢占科技制高点,进一步深度参与细胞和基因治疗、创新药物及疫苗、高端医疗器械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北京将在实验条件、临床数据共享等方面提供帮助,创造良好科研环境。要壮大顶尖人才队伍,以重大科研任务为牵引,在实践中遴选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锻炼更多青年科研骨干。北京正在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将在政策上给予全方位支持。尹力指出,医药健康是北京重点发展的产业,高水平综合性医院、医学科研机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数量全国最多,发明专利、上市新药、企业投融资数量也位居全国前列。希望昌平国家实验室加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转化力度,进一步加强与在京研究型医院、医药科技领军企业等密切合作,开展技术概念和临床价值验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更多成果在京津冀地区落地转化。要着眼未来发展,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和机构协作机制,巩固现有优势,办出自身特色。北京市将坚持以首善标准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市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与实验室常态化沟通联络,强化市区协同,切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积极帮助解决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需求,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投入科学研究。殷勇指出,昌平国家实验室要立足自身功能定位,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工作谋划,切实发挥好科技攻关作用,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要加强应用牵引,持续做好“从0到1”的原创性科研攻关,推动“从1到10”的创新成果转化,围绕创新链优化产业链,加快形成应用需求牵引科研攻关、研发成果加速应用推广的良性循环。充分运用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和丰富的医疗资源,加强与其他研究机构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协同联动,不断创新合作机制,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昌平区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围绕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作文章,精准做好人才服务保障,让各类创新主体深度融合、形成倍增效应。市领导靳伟、赵磊、于英杰,市政府秘书长曾劲参加。来源:识政往期推荐“中关村指数2024”发布,五大趋势看高质量发展(附一图读懂)这是一条绘就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硬”实力的线北京含“科”量,请印刷!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11月19日 下午 6:01
其他

一路攀登,他以“柔”之力量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11月19日,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19位科学家、196项成果获奖。中国工程院院士、怀柔实验室主任汤广福获颁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中关村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多年科研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整个科研团队和科研方向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每一位扎根北京、热爱北京、奉献北京的科研工作者的极大鼓舞。北京市从科研项目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科技创新加速迭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非凡活力。”得知自己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汤广福激动地说。工作30多年来,从最初相控晶闸管阀的技术攻关、到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自主研制,再到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创新发展,汤广福从初识电子电力的探路者,成为带领团队攻克核心技术及研制的领军人,一路攀登、一路高歌,书写着中国乃至世界直流输电的新篇章。
11月19日 下午 4:10
其他

从4万种材料中“拓扑”新世界,让中国站在国际最前沿……

11月19日,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19位科学家、196项成果获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方忠荣获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方忠团队的科研成果不仅让中国在拓扑物态研究领域站在国际舞台中央,还为我们解锁了物质世界的更多秘密。4万种材料8000个“宝藏”拓扑物态是什么?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点难懂,但要说到新拓扑材料的可能用途,大家或许就能明白,它能实现低能耗的电荷输运,用于开发低能耗的电子器件;它将为未来存储设备和量子计算机提供关键设备。这个领域是国际凝聚态物理界竞争的焦点和热点,相关研究已三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方忠和团队在4万多种非磁性材料中,筛选出了8千多种拓扑绝缘体和拓扑金属。这些材料就像是隐藏在大自然中的“宝藏”,也许可以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准备更多的“原材料”。他们的研究成果“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荣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成果取得的系列重要科学发现,推动我国拓扑物态研究领域站在国际最前沿。一系列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瞩目方忠团队的研究成果还包括,首个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绝缘体的发现,他们计算提出了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材料体系和方案,并被实验证实,完成了霍尔效应量子化的三重奏。这就好比是给电子装上了“自动驾驶仪”,对于实现高效、稳定的电子传输具有重要意义。预测发现了Bi₂Se₃、Bi₂Te₃、Sb₂Te₃族三维拓扑绝缘体,推动了拓扑绝缘体领域的快速发展,或可大幅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计算发现了两类拓扑半金属,即拓扑狄拉克半金属和外尔半金属,从而在晶体材料中实现了“手性”电子态——外尔费米子,让电子有了“超能力”!“固体中发现外尔费米子”这一成果被国际学术界誉为该领域里程碑式的进展,不仅入选了英国物理学会《物理世界》评选的2015年十大突破,还被美国物理学会《物理》评选为2015年八大亮点工作之一。提出了普适计算方法,不仅为拓扑电子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首次计算预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绝缘体到拓扑狄拉克半金属及外尔半金属,从创新性地提出了判别拓扑性质的通用计算方法到构建全球首个拓扑材料数据库……一系列成果,不仅推动了中国在拓扑物态研究领域的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还为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打开了新的窗口。每一次原创性的突破都是对未来世界的洞察与预见方忠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瞩目的成就背后,是一段长达20多年的坚守。自2003年起,他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拓扑物态研究之路。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但科研周期长、产出不确定,这条路上,没有现成的地图,没有明确的指引。20多年间,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错与调整,有时甚至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与困惑,忘不了那些漫长的夜晚,那些孤冷的灯光……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是那份对科学梦想的坚守与热爱。方忠说,非常高兴能够荣获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这个奖项背后是首都北京对于基础研究,更是对纯理论研究的重视,这对于科技发展至关重要。他深知,每一次荣誉的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失败与重来。在原创技术研究的道路上,科学家们面对的是一片片未被踏足的无人区。当掌声渐渐平息,荣耀的光环逐渐淡去,他又回到了那间熟悉的办公室。那里,是一片思考的海洋。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战场。“拓扑物理学的大门才刚刚打开,还有更多更有趣的拓扑物质的状态等待我们去发现,希望中国的科学家可以构建拓扑物理学的大厦,我们应该有信心!——方
11月19日 下午 4:10
其他

一图读懂|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亮成绩单~

往期推荐致读者:北京科技融媒体全新改版上线!万物皆可造,合成生物制造开启创新未来|新质生产力看北京“通通”持续变聪明,还会有个六口之家|新质生产力看北京金融“活水”赋能京津冀产业链群
11月19日 上午 11:14
其他

“中关村指数2024”发布,五大趋势看高质量发展(附一图读懂)

11月18日,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关村指数2024”。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宇蕾,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研究员,科技部火炬中心原副主任、北京盛景嘉成投资合伙人杨跃承以及企业代表小米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吴姣出席发布会。张宇蕾表示,近年来北京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指示精神,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不断增强原始创新策源能力,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布局,有力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中关村指数”展示了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的新动态新特点新趋势,对于社会各界了解中关村、关注中关村提供了重要窗口。“中关村指数2024”显示,2023年综合指数329.4,较上年提升19.9个点,体现出中关村示范区稳中有进的总态势。五个一级指数中,创新引领指数478.0,较上年提升72.2个点,增长最快;产业发展指数262.8,较上年提升17.2个点,回升向好;双创生态指数477.9,较上年提升12.2个点,平稳增长;开放协同指数303.4,宜居宜业指数124.6,与上年基本持平。
11月19日 上午 10:02
其他

北京含“科”量,请印刷!

往期推荐致读者:北京科技融媒体全新改版上线!万物皆可造,合成生物制造开启创新未来|新质生产力看北京“通通”持续变聪明,还会有个六口之家|新质生产力看北京金融“活水”赋能京津冀产业链群
11月19日 上午 9:02
其他

这是一条绘就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硬”实力的线

往期推荐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致读者:北京科技融媒体全新改版上线!“通通”持续变聪明,还会有个六口之家|新质生产力看北京金融“活水”赋能京津冀产业链群
11月19日 上午 9:02
其他

致读者:北京科技融媒体全新改版上线!

我们推出更多有用有温度、可感可及的线上服务,您可以随时互动、留言、提问......北京科技融媒体将努力成为全市科技工作者的暖心陪伴者和知心帮手。
11月18日 下午 8:34
其他

欢迎申请!第六批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工作开启

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的规定》(京政办发〔2022〕11号)和《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若干措施》(京政办发〔2023〕19号)有关内容,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在本市高质量发展,支撑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已在北京市政务服务网启动第六批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申请工作。一申请截止时间2024年11月29日(星期五)二申请方式窗口办理或网上办理,办事指南详见北京市政务服务网:https://banshi.beijing.gov.cn/pubtask/task/1/110000000000/ed6e18cb-3ff3-41ba-9e54-f95a71f77a81.html二联系电话010-62611720转852。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2024年11月18日版权声明
11月18日 下午 2:50
其他

一周前沿科技盘点丨AI技术大显身手!长周期气候预测难题迎刃而解;跨越物种界限,VDGE为基因编辑动物研究打开新窗口

长周期气候变异由于持续时间长、机制复杂,加之对其变化因素的理解仍然不足,至今难以实现有效预测。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徐永生团队在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太平洋十年涛动预测能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基因编辑动物在生物科学和医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业领域展现出实际应用潜力。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基因编辑动物的数量快速增长。目前,关于基因编辑动物数据的整理、汇总及标准化分析相对缺乏,限制了研究人员挖掘和利用这些数据。对此,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进行了相关探索。基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络服务平台科创热榜每日榜单形成的一周科技记忆,我们推出《一周前沿科技盘点》专栏。今天,为大家带来第117期。1《Environmental
11月18日 上午 11:56
其他

万物皆可造,合成生物制造开启创新未来|新质生产力看北京

不用开采石油,就能制造燃料。甚至可以通过细菌生产塑料、尼龙……在我们身边,正在悄然发生着一些“魔法般”的事情。跟随“新质生产力看北京”——合成生物制造集中采访,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合成生物制造如何超越生命科学边界。细胞变工厂,万物皆可造与传统生物学不同,合成生物学不仅仅解码自然界的生命密码,更通过拆解、改写甚至重造生物细胞,使用各类“生物零部件”——如基因片段、蛋白质等来生产我们所需的物质。简单来说,它让细胞变成了“超级工厂”,能够按我们所需生产出各种特定物质,开启“万物皆可造”的无限可能。因此,合成生物技术被誉为继DNA双螺旋结构发现、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筹)相关负责人、北京化工大学高新院副院长王斌告诉小编,合成生物学技术本身算不上很新。但为什么近年来,它会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呢?王斌形象地将其比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像互联网将传统行业推向新的高度,合成生物技术也可以通过和化工、新材料、能源、农业等各个行业相结合,形成全新的产业链和商业模式,从而推动各行各业的深度变革,成为产业升级的驱动力。王斌表示,未来大概70%的产业产品都可能由生物制造替代。例如,在生物医药和新食品领域,合成生物技术将帮助我们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生产出更多的食品和药品;在能源领域,生物制造能够替代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为我们带来更加绿色、可持续的能源。“关注这个产业的发展,不仅仅要关注我们现在眼前看得见、用摸得着的,很多我们现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情正在发生着。”王斌说,合成生物制造作为一项综合性极强的高科技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从产业的广度、深度,还是从技术的前沿、应用的广泛性来看,合成生物制造都无疑是未来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筹)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该创新中心已落户昌平未来科学城,将重点布局生物催化剂设计、生物制造原料开发、生物制造过程强化、生物制造产品工程等四大分中心,围绕生物制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开展全流程技术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引领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筑牢基础。打造“绿色制造”新范式无糖饮料受到不少人喜爱。大家常常想到的甜味剂可能有木糖醇、麦芽糖醇……不过,你知道吗,除了这些,自然界中还存在一种天然代糖,含量极为稀少,但是却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这就是阿洛酮糖。阿洛酮糖曾经仅存在于无花果干中,几乎没有热量,可广泛应用于饮料、烘焙、糖果等食品的各个领域。在微元合成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元合成”),小编品尝了利用合成生物技术“魔法”制备的阿洛酮糖,口感与蔗糖很接近。微元合成公司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制备的阿洛酮糖糖浆传统的阿洛酮糖生产方法成本高,转化率低,而微元合成公司利用生物合成技术研发的“一步发酵法”不仅能节省近一半的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阿洛酮糖两种不同的制备过程除了代糖,微元合成还在生物医药、农业、食品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比如,过去生产1吨叶黄素需要250亩万寿菊,且要“看天吃饭”。现在,他们仅用一个300立方米的罐子,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就能完成同样的生产。这些都得益于合成生物学的力量。“解决化工生产高能耗、高污染,农业种植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是合成生物制造最大的优势。”微元合成战略发展总裁崔维敏介绍。2021年12月,微元合成成立,核心团队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合成生物学研发及产业化的团队之一。经历了三年发展,微元合成已经掌握了多项世界领先的合成生物底层技术,如全球独家的大片段基因编辑能力、行业领先的合成生物元件库和代谢模型、国内唯一的代谢分子动态监测技术平台等。2024年年底,基于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和河北省基础制造产业资源,公司位于河北秦皇岛的工程放大中心及小规模柔性生产基地将投入使用,进一步推动合成生物创新产品的产业化落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合成生物创新加速进行用钢铁工业尾气生产的可替代汽油的燃料乙醇、用新技术培育的更优良的作物、比传统材料更保暖易排汗的生物酶抗菌衣物、替代人工饲料的微藻蛋白饲料……在位于昌平区的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展示中心,可以看到,合成生物创新成果正在北京不断涌现。利用基因编辑开发新的育种技术比传统材料更保暖易排汗的生物酶抗菌衣物为促进产业加速集聚,北京市和昌平区正积极推动未来科学城成为全国合成生物技术的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区。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医药健康产业处四级调研员郭玉东说,昌平区作为北京市合成生物产业主要承载区,已初步聚集了微元合成、先正达、吉态来博、博雅辑因、齐禾生科等国内外合成生物创新企业,相关成果已应用于生物医药、美丽经济、化工能源、农业等众多领域。北京市不断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紧抓合成生物制造这一新兴产业发展历史机遇。目前,已突破一批前沿技术。清华大学团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底盘细胞,可用于生产多种高值手性医药中间体、重要化学品等;中科院遗传所团队开发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可高效编辑大豆、水稻等,提高大豆和水稻产量;北京化工大学团队利用微生物细胞工厂将可再生能源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燃料和化学物质。此外,还推动了一批重点品种转化和创新企业落地,建立了一系列合成生物技术服务平台。在推动园区建设方面,昌平区进一步加快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建设;平谷区聚焦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已建成约13万平方米生物制造园区。本月中旬,北京市还将支持举办2024年合成生物制造国际会议,进一步促进国际创新交流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生物经济中的影响力。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编制发布了《北京市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及若干支持措施,并提出到2026年,北京合成生物制造的创新资源集聚力、产业创新策源力、示范应用引领力、区域辐射带动力将全面提升,北京创新策源、津冀承接支撑、辐射带动全国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预计培育百家以上优秀初创硬科技企业,初步形成1到2个百亿级产业集聚区。下一步,北京将在前沿技术研究、技术平台建设、企业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下一期,《新质生产力看北京》将与您分享在“类人机器人”相关领域的最新探索。敬请期待!版权声明
11月16日 下午 8:22
其他

“通通”持续变聪明,还会有个六口之家|新质生产力看北京

在中关村有个特别的“中国小孩”与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数字生命“丫丫”类似,也生活在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中。她代表的技术被称为通往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另一条路。在中关村有个“谷”叫京西智谷,它解决的问题正是人们的担心大模型爆发,算力燃料能跟得上吗?今天“新质生产力看北京”走进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京西智谷一同探索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01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亮相,成为当时最大亮点并列入年度十大成果之一。半年过去,“通通”有没有新成长?有没有持续变聪明?现在就跟随小编来到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一探究竟吧。“如果调低‘通通’的饱腹感,她就会自己找吃的,如果调高整齐度,看见妈妈将杯子的牛奶洒到地上,她会捡起杯子擦拭地面。”通研院技术人员演示了在价值驱动下,“通通”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完成不同的任务。这个眼里有“活”的小姑娘,已经具备了三四岁儿童的完备心智和价值体系。通研院通用智能体平台主任么刚告诉小编,在半年的时间里,在意图识别、交互式学习、动作交互等方面进行优化,“通通”的能力持续地向前迭代,执行任务动作更流畅、效率更高。基于原创的认知架构理论框架,以及自主研发的学习和推理框架,“通通”拥有了与众不同的“心智”,区别于数据驱动的AI,以价值和因果驱动的“通通”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可解释的决策,而不是简单地执行预设的程序。比如妈妈如果喊她上床睡觉,她会根据当下状态和自己的需求进行沟通,规划出应对策略和话术,例如对妈妈说:“我觉得我今天表现很好,能不能再多玩一会儿?”以理服人和妈妈“博弈”一番,真是一个伶俐又聪明的小姑娘。通用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构建能够理解真实世界的通用智能体,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必要条件。现在,通研院又有大动作。“‘通通’会有一个六口之家,还要上幼儿园”,这将促进通通在更多元化的场景中进行社交成长。而展望未来,从六口之家多个智能体到社区维度到城市维度到国家维度,更大规模的多边行为模拟将接续开展。写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通通’作为国际首个由价值与因果驱动的AGI系统原型,她的重要性是什么?”“我们可以将通通具有的感知、决策及环境交互、人机交互的能力进行拆解,把‘通通’在线上虚拟平台的学习能力迁移到线下机器人,‘通通’就通过不同的‘分身’进入各种应用场景、走进千家万户。”么刚回答。将“通通”的大脑引入现实世界,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形成新质生产力,通研院目前已与中国铁塔合作,将智能体通通赋能智慧铁塔建设,并与相关机器人公司合作,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一颗“智慧大脑”。02提到门头沟,你可能会想到好山好水,经过这次“新质生产力看北京”的实地走访,我们有了崭新答案,它“还有好算力”。走进京西智谷智算中心,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人工智能算力集群赋能中小企业发展的图景在记者团面前缓缓打开,它已为4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普惠算力和模型迁移开发服务。“大家看到的这个设备可以提供20P的算力,相当于5000台个人电脑同时运算。”北京昇腾创新人工智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闫薪宇带我们行走在京西智谷展厅中,边走边讲解:“目前,京西智谷已建成500P全市最大国产自主可控人工智能算力集群,这样的算力集群能承载北京市的高校和企业远程调用,为大模型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燃料’。”那么有了这么强的算力,普惠性又体现在哪里?闫薪宇告诉我们,这个事情最大的好处是让中小企业再也不用买算力卡,利用算力集群,他们的花费是原来的四分之一,仅相当于他们买卡后在办公场所使用所消耗的电量的钱。超强算力加持下,京西智谷AI技术的多个场景纷纷落地。在园区的智空间,我们看见一排“数字人”在屏幕中围绕不同主题滔滔不绝地进行直播带货、法律分析、气象播报。闫薪宇说,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园区计算视听产业发展迅速,比如现在门头沟法院基于未成年人保护的一些法律知识,训练这个“数字人”,它的学习不会超纲,能熟练掌握专业的、通用的知识,成为普法的好帮手。“送走挖煤人,引进AI人”,中关村门头沟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索鑫告诉小编,门头沟区曾是北京最重要的煤炭供应基地和工业区之一,2020年,门头沟区关停了最后一家国有煤矿,彻底结束了采煤历史。此后,门头沟区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科技强区”,培育人工智能、超高清数字视听、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三大产业”。其中,人工智能方向,门头沟重点打造京西智谷,引入华为昇腾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已发展为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布局区域。03通研院、京西智谷是北京市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北京作为国内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200余家,约占全国的四成;发布大模型、备案上线大模型数量均占全国近一半。当前,北京正加速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系统布局,向算力、数据等国际普遍共识的人工智能发展瓶颈进行突破。北京积极布局算力中心,海淀区、朝阳区、门头沟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每一座算力中心的建立都是对这座城市未来智慧发展的坚定承诺。支持通研院、智源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涌现出中国首个悟道大模型、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等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其中,海淀区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基础最好、研发创新能力最强、产品迭代最活跃的地区,拥有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14家,智源院、通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3家,有清华、北大等21家高校获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正重点聚焦算力、数据、技术、应用、生态等方面强化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占先发展,积极培育打造新质生产力。目前,3500P算力已经部署就位,产出了全球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以及“太极-II”光计算训练芯片等一批原创成果,并开始率先建设人工智能创新街区。相信,未来在实现AGI征程上,一定有北京力量的贡献!下一期,《新质生产力看北京》将与您分享“合成生物制造”领域的最新探索,敬请期待!版权声明
11月15日 下午 12:21
其他

多项前沿突破性技术领跑国际,北京市医药产业成绩单亮眼

▲11月1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专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市科协、市药监局、昌平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要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给予了极大的鼓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助推北京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从2018年起,全市坚持高位部署,滚动实施医药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在市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机制下,各单位紧密协同,不断增强工作合力,2023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体规模达到9761亿元,为今年实现万亿级跃升奠定坚实基础。继上半年我市出台第三轮“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支持创新医药发展的32条措施”等政策之外,近几个月以来,先后或即将出台合成生物制造、医疗器械、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等领域的专项政策,并推出“优化创新药械全流程服务的工作方案”,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今年以来,模式更加注重加强创新与“三医联动”的协同,着力壮大药械基础板块,积极布局新兴赛道,不断提高开放创新水平,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一是多项前沿突破性技术领跑国际。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邓宏魁荣获2024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化学重编程技术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成果正在加速转化。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高彩霞团队开发的大片段DNA精准定点插入的基因编辑新工具,入选英国自然杂志“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脑科所罗敏敏团队开发的“北脑二号”在国际首次实现非人灵长类对二维运动目标的脑控拦截。北京大学高家红团队研发的新一代脑磁图仪,实现国际首例无线脑磁检测,为脑重大疾病诊断提供新工具。二是加速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步伐。依托“市自然科学基金非共识创新项目”,首次启动实施临床医生与基础领域科研人员“双负责人”模式,开展临床需求导向的前沿协同攻关。推广医学创新和成果转化改革试点经验,组织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为提高试点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依托8家医药领域标杆孵化器与医院“一对一”结对子,共同开展有转化前景的创新成果梳理,探索通过“1家医院+1家孵化器+1个主承载区”模式,推动医学成果批量转化落地。此外,高博研究型医院顺利运行,已开展和推进100余项罕见病、肿瘤等领域创新品种的临床试验。三是全流程服务创新药械发展。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卫健、药监、医保、经信等部门建立了分段负责、握手接力的服务机制,已将200余个创新品种纳入首批服务范围,在临床前研发、临床研究、审评审批、产业落地和入院应用等环节,各部门按照职责牵头负责相应环节,通过专人“一对一”跟踪品种创新落地的进展,及时解决问题和需求,进入下一环节前,由上一环节责任部门提前三个月主动与下游部门沟通衔接,确保各阶段的服务顺畅高效。四是深化开放创新,带动一批知名外资企业在京投资布局。今年,8家知名外资药械企业在京新设研发或创新主体,其中,辉瑞新设北京研发中心,丹纳赫新设北方创新中心,沪亚生物设立中国总部,均为首个在京实体。阿斯利康新设全球研发北京中心,实现提级扩容。礼来新设中国医学创新中心、创新孵化器,拜耳新设开放创新中心,默沙东新设默沙东研发中国创新合作中心,美敦力新设数字化服务创新基地,助力本土创新药械品种转化、上市和出海。五是优化创新要素,产业生态能级进一步提升。在园区建设方面,北部,昌平的生命科学园三期首发项目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预计年底完工,将开启生命科学园的新征程。南部,加快规划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打造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生态圈。在平台搭建方面,着力打造OpenCGT孵化平台;布局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重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创新机制,加强监管科学等领域前瞻布局;此外,还着力完善临床CRO、销售推广平台等方面的布局,进一步提高第三方平台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在人才引育方面,加强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项目经理人、首席医学官、生物统计学、医院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紧缺人才。推出服务科学家创业的CEO人才特训计划。连续举办12期医药健康高研班。在资金保障方面,积极发挥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围绕早期研发和产业化落地“两头”,预计年底前完成投决46个,投决金额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新增近90亿元。在经开区探索设立并购基金,加强重点项目的引进落地。在数据流通方面,率先为外资医药企业申报数据出境建立绿色通道,推动拜耳、赛诺菲等公司数据合规出境。下一步,我们将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深化改革,深入落实“医药健康行动计划”,发挥好统筹联席会作用,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努力成为推动首都经济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并惠及人民生命健康。记者提问记者:当前,以合成生物技术为底层支撑的生物制造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之一,我们注意到本次论坛设置了合成生物制造专题论坛,特别是今年9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请介绍一下北京市推动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北京市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紧抓合成生物制造这一新兴产业发展历史机遇,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编制发布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若干支持措施,围绕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技术平台建设、企业梯度培育、开放协同发展等方面布局重点任务,并聚焦技术、品种、企业等方面细化明确了14项支持举措。下面我介绍五个方面的进展情况。一是突破一批前沿技术,依托市自然基金、市重点实验室等载体,持续布局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清华大学团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底盘细胞,可用于生产多种高值手性医药中间体、重要化学品等;中科院遗传所团队开发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可高效编辑大豆、水稻等,提高大豆和水稻产量;北京化工大学团队利用微生物细胞工厂将可再生能源和大气中的CO2高效转化为燃料和化学物质。二是推动一批重点品种转化和创新企业落地。北京已集聚80余家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创新企业,部分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在京重点央国企也在积极布局新赛道。其中,齐禾生科改造的高油酸大豆,油酸含量从20%提高到80%。微元合成开发了全球首创基于生物发酵法量产阿洛酮糖的批量生产技术,纯度达到99.9%,生产成本显著下降。微构工场首次实现嗜盐菌工程改造,大幅减少了其他细胞工厂所需要的发酵成本,实现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产业化。衍微科技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红球菌底盘菌技术,多种原料的生物合成表达量达到全球领先。首钢朗泽利用工业尾气为原料生产微生物蛋白,2023年产量达到乙醇9万吨、蛋白1万吨。三是布局一批技术服务平台。依托中科院微生物所已有菌种保藏库,加快建设高质量合成生物制造元件库及生物信息库,优化算力配置和对外服务能力,已完成万种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测序,调控元件和催化元件库容达到10万个。在昌平区布局北京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与产业龙头企业合作,通过搭建中试工艺放大技术平台,实现从催化剂设计、过程强化,到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全流程协同攻关机制,有效链接实验室研发和大规模制造。同时,还在平谷区,支持建设了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中心,成立北京生物制造食品风险评估与合规保障共性技术平台等,加快服务推进,保障创新产品研发和上市应用。四是加快推动园区建设。昌平区加快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建设,研发创新、孵化转化、中试放大与产业承载条件比较完备,其中,中粮营养研究院二期建设预计年底开工建设。平谷区聚焦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已建成约13万平方米生物制造园区,统一布局了燃气、工业蒸汽、纯水、压缩空气等配套设施。这两个园区已汇集一批有活力的创新主体,产业生态和聚集效应逐步增强,欢迎国内外业界同仁同享发展机遇。同时,正在加快探索京津冀合成生物制造协同发展新模式。五是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北京干细胞研究院牵头,与日、韩、德、英、美、法等多国,共同制定了全球第一个干细胞数据管理国际标准,今年10月29日正式发布。本月中旬,我们还将支持举办2024年合成生物制造国际会议,进一步促进国际创新交流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生物经济中的影响力。版权声明
11月14日 上午 11:41
其他

金融“活水”赋能京津冀产业链群

11月12日,京津冀投融资服务机制在2024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上启动,来自京津冀的17只基金签约35家企业、投资额30亿元。京津冀联合办介绍,三地将培育壮大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引导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赴北交所等上市,促进跨区域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01三地共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钢厂的高炉里温度可以达到2000摄氏度,过去炼铁被称为“中医炼铁”,只能靠老师傅“望闻问切”;现在,高炉装了上千台传感器,能随时感知高炉里的状态变化。“不仅产品质量提升了,每台高炉一年下来能省两三千万元成本。”北京智冶互联公司董事长赵宏博看准了河北“钢铁大省”的优势,开始在京津冀三地延伸布局。对接会上,这位来自高校的创业者登台路演,既寻找合作机会,又希望能引来投资。随着企业一步步成长,赵宏博计划三到五年内到资本市场上市,但上市前的这段路格外关键。昨天启动的京津冀投融资服务机制恰恰能为三地企业解决这个“成长的烦恼”。“投融资服务机制可以汇聚资本市场、基金银行、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创新平台等科技金融要素,为京津冀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介绍,有了这个平台,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了解上市条件、政策,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不通畅的问题。作为京津冀企业“家门口”的交易所,北交所已经成为助力京津冀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截至11月8日,京津冀共有3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募集资金77.51亿元。“募集资金多投向京津冀地区,覆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专用设备制造、医药制造等重点产业,支持相关产业链优化升级。”北交所市场发展部总监黄磊透露,北交所已经建立了京津冀拟上市企业动态名单库,将逐家梳理并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02共建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群前不久,规划面积达8000亩的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迎来了首批拟入园企业。这座生态港在三地各布局了一个产业园区,与北京汽车、小米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等京津冀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形成了“2小时产业圈”。三座园区的互相配合是产业协作的最好见证。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是京津冀“六链五群”建设的重要内容,三地优势互补,发展势头迅猛,正在加快推动区域产业链强链补链,携手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此次对接会上,由北汽集团、小米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等63家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关村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促进会揭牌成立。促进会将搭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京津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做大做强。“三地将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万亿产值。”促进会首任会长张夕勇说,京津冀将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产量、产能利用率和本地配套率,通过招引和培育头部企业、优化产业链布局等手段,助力京津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0317只基金投资三地35家企业按照计划,京津冀三地将依托科技生态港招引和培育一批国内外新能源智能网联整车、关键零部件及相关产业生态的龙头企业,加速形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产业聚集、企业培育的过程也是投资落地的过程。昨天,促进会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发挥基金招商引资和投资赋能作用,吸引国内外高附加值企业加快集聚,共同推动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等重点园区建设。此前,京津冀三地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共同设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基金初始设立规模41.5亿元。昨天该基金与三地的6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意向投资额达14.6亿元。对接会上,共有17只京津冀基金的代表与来自三地的35家企业代表现场签约,签约投资额达30亿元。“今年融资对接会参会基金规模突破120家,较去年增长30%,现场签约企业数量及金额较去年均有大幅增长,活动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周浩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三地正在积极落实《推动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行动方案》。“我们将针对梳理出来的卡点联合攻关,对堵点进行互补性招商,聚焦关键环节强链、补链、延链。”周浩说,三省市将融汇科技金融,赋能产业链群,不断培育新动能新优势。版权声明
11月13日 下午 10:11
其他

2023年北京科研经费投入,超2900亿元!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2023年北京市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947.1亿元,比上年增加103.7亿元,增长3.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6.73%。全市研发经费投入稳步增长,投入强度保持较高水平,企业研发投入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版权声明
11月12日 下午 6:44
其他

尹力到首都医科大学调研,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

11月11日下午,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首都医科大学调查研究。他强调,近年来,首医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医疗援助等方面勇挑重担,在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医教协同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新征程上,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努力为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建设贡献更大力量。了解学校科研攻关创新成就首都医科大学是我市重点高等院校,多年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尹力察看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展,询问疾病预防、临床、制药等方面科研攻关创新成就。他指出,大医精诚,爱国爱民。要聚焦国家发展需要、群众健康需求,进一步推动医教研产深度融合,鼓励师生参与前沿医学研究,加强科技创新,激发创新活力,带动提升医院诊疗服务水平,推动首医发展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新校区建设要进一步优化功能设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打造开放式校园。学校口腔健康北京实验室由市教委立项,是口腔医学领域唯一获批单位,尹力察看实验室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科研转化等情况,叮嘱,要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速向临床应用转化。鼓励师生参与成果转化全过程,提升医学科技成果的社会贡献度,更好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解决好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提供更多支撑。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作为新型研发机构,汇聚了国内外高水平科学家和一流学术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尹力察看实验室最新科研成果,了解中心打造人才引进、科研组织、人才培养新模式新生态等情况,并与部分引进人才交流。他说,要聚焦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拓宽国际视野,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促进交叉学科融合,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临床技能。与科研人员深入交流尹力在调研时指出,要坚守为民初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建设向上向善、仁心仁术的首医文化,培养更多医师科学家。统筹校院力量,用好信息化技术手段,积极助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市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尹力强调,要把握医学发展技术方向,努力建设国际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巩固扩大临床医学、神经科学等学科领先优势,提升新兴学科发展水平,建强基础医学,推动学科不断进入“双一流”建设目录。加强一流人才培养,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成事。加强一流科研,用好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强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领域科研攻关,形成更多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尹力强调,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积极推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科与工科的交叉融合,产出更多应用型成果。完善医学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建立更多专业孵化器,在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医养康养等方面加强布局。尹力强调,要深化开放发展,不断提升在国际国内医学界的影响力。加强与在京央属医学院校共建力度,推动与津冀医学院校的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不断增强学校国际竞争力。深化国际中医药学科合作与发展,积极推动中医药国际推广和文化海外传播。学校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和良好育人环境。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让医师科学家有更多时间在实验室、诊疗一线从事科研和医疗工作。市里将一如既往支持学校各项建设,为首医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市领导赵磊、于英杰、马骏参加。版权声明
11月12日 上午 10:47
其他

新一批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认定申请工作正式启动

关于开展2024年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第二十批)认定申请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按照《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认定支持办法》(京科促发〔2024〕175号)要求,现开展2024年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第二十批)认定申请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请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科技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科技型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围绕属于本市发展导向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申请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科技伦理规范相关要求,且技术先进、产权明晰、质量可靠、市场前景广阔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二、申请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互联网3.0、光电子、区块链、集成电路、第六代移动通信(6G)。生物医药健康:合成生物、数字医疗、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脑科学与脑机接口。高端装备与制造:智能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智能装备、智慧出行、高端科学仪器与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氢能、新型储能、固态电池与燃料电池、先进光伏。新材料:宽禁带半导体、超材料、超导材料、石墨烯等低维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其他重点领域关键材料。航空航天:商业航天、卫星网络、无人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技术、碳捕集封存利用。三、申请方式申请主体通过登录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认定工作网进行线上申请。在线注册信息、上传申请主体依法成立的相关注册登记证件并填报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申请书。四、申请材料申请主体在线填报时,可按需选择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分别进行申请,每家单位申请总量不超过5个,参数、规格、系列不同但属于同一技术路线或同类别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得重复申请。1.申请承诺书;2.申请项目执行的现行有效的标准文本及其执行标准自主声明公开的有关文件;3.申请项目的检验报告或相关证书;4.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证明文件及说明摘要;5.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有关文件;6.其他辅助材料。五、申请及咨询服务时间申请网址:https://fwy.kw.beijing.gov.cn/bjzzcx/申请受理时间:2024年11月12日(星期二)-12月6日(星期五)政策咨询电话:010—88828845技术服务电话:010—88828846咨询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2:00,14:00-17:00申请主体可在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认定工作网常见问题一栏查看注册和申请常见问题及解答。六、其他事项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认定工作组(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市场监管局)从未指定、授权或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从事与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认定工作相关的培训、代理申请等活动,任何机构和个人的此类活动与工作组无关。特此通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2024年11月11日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号编辑,资料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欲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后直接回复“转载”,按照要求转载即视为获得授权。往期
11月11日 下午 5:41
其他

北京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不同物质的反射光或透射光波长不同、光谱各异,但人眼仅可接收有限特定波长的光,因此无法超脱红绿蓝“三原色”的“调色盘”。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自主研制出百通道百万像素的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可高效率、智能化探测“三原色”之外的更多“原色”。相关成果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图为北理工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高光谱智能成像器件。探测物质的“原色”有何价值?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边丽蘅说,“原色”搭载着物质的本征属性信息。例如,在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纯净水和矿物水,仅通过肉眼通常无法辨别,而借助两者透射光的光谱差异,也就是“原色”差异,即可加以区分。由于可以探测更精细分辨率、更广范围波长,高光谱成像技术正是检测“原色”的“火眼金睛”,其利用物质“各放异彩”的特性,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高光谱成像产生的数据规模庞大,长期以来,该技术大多依赖光栅、棱镜等分立元器件组成的复杂光学系统工作,这种系统体积大、难集成,且分辨率和光能利用率不高。据介绍,科研团队创新性提出光子复用原理,建立了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通过材料、电子、光学、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最终研制出重量仅数十克、光谱通道超百个、像素达百万级的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将光能利用率由典型的不足25.0%跨越提升至74.8%,提升了高光谱成像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图为北理工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高光谱智能成像器件。“大到遥感卫星探测装备,小到手机摄像头,都能基于这个原理开发新应用。用相应摄像头对准某个目标,就会收到目标反射出的光谱,智能系统自动比对数据库里的光谱信息,便可以标注出目标物质成分。它具有通用检测能力,一款设备既能检测水环境中是否有重金属、食品是否变质,也能检测人体血氧血糖指标是否正常等等,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检测效能。”边丽蘅说。张军表示,该研究开辟了片上光学研究新领域,为未来智能光电子器件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有望推动卫星遥感、深空探测、环境监测、智慧医疗、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发展。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号编辑,资料来源新华社。欲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后直接回复“转载”,按照要求转载即视为获得授权。往期
11月8日 下午 6:10
其他

清华大学教授李星获国际互联网最高荣誉乔纳森·波斯塔尔奖

当地时间11月6日,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第121届IETF大会上,国际互联网协会将2024年度乔纳森·波斯塔尔奖授予中国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星。据悉,国际互联网协会在颁奖词中表示:“李星教授是中国互联网的先驱之一,他深耕IPv6领域,为中国、亚太地区和全球互联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乔纳森·波斯塔尔奖是互联网界最高荣誉奖项。吴建平院士是首位获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今年恰逢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30周年,国际互联网协会再次将此奖授予CERNET专家,意味着这几十年来,以CERNET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已成为国际互联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颁奖现场,李星表示:“我代表的是有幸见证中国互联网发展这一非凡历程,并为之作出贡献的一代人。这一奖项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表彰,更是对所有中国互联网科技工作者和CERNET科研团队的表彰,以及对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肯定。我坚信,我们必须持续改进互联网技术,维护互联网的连通性和全球性。”李星是我国互联网研究和建设的开拓者之一。1994年,他同吴建平院士一起联合全国高校的专家共建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并出任CERNET中心副主任。1998年,他发起建立中国第一个IPv6试验床CERNET-6BONE,开始进行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并致力于解决IPv4与IPv6互联互通的问题。他带领研究团队发明无状态翻译技术IVI,创造性地解决IPv4向IPv6平滑过渡的技术挑战,在引领全球互联网向IPv6单栈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号编辑,资料来源科技日报。欲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后直接回复“转载”,按照要求转载即视为获得授权。往期
11月8日 下午 2:28
其他

尹力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调研,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11月5日下午,市委书记尹力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调查研究。他强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征程上,学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面向教育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力量。希望学校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融合
11月6日 下午 3:39
其他

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出炉 北京吸引力居全球前五

近日,全球顶级科学期刊Nature《自然》主刊,整版报道《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4》,数据显示,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科研集群在全球也具有重要影响力,北京与上海之间的科研合作强度排名全球第一,在全球科研网络中发挥着强大的引领作用。版权声明
11月5日 下午 10:35
其他

一周前沿科技盘点|以光为笔,他们让细胞展真颜;重塑制造边界,用柔性装配“智”驭未来

在生物学前沿研究中,解析活体组织中三维亚细胞动态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北京大学席鹏团队提出多点共聚焦多点共聚焦图像扫描显微(MC-ISM)技术,以光为笔,用细腻的笔触在瞬息之间绘就生命画卷。当下我们身处产品个性化时代,对产品加工和装配系统的柔性度提出很多要求。针对这些痛点,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冯平法、曾龙团队研发了跨品类的可重构柔性装配系统。基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络服务平台科创热榜每日榜单形成的一周科技记忆,我们推出《一周前沿科技盘点》专栏。今天,为大家带来第115期。1《National
11月4日 下午 12:06
其他

经费规模和合作领军企业均翻两番 市基金这个联合基金有大动作

11月1日下午,2024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丰台创新联合基金(以下简称市基金丰台联合基金)创新发展大会在中都科技大厦举行。2024年市基金丰台联合基金资助了哪些项目?覆盖哪些领域?科技领军企业遇到技术难题,自然基金平台会提供哪些助力?这场大会发布了这些重要信息一起来看看⬇️⬇️⬇️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丰台区政府联合主办,市自然科学基金办公室和丰台区科信局承办。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宇蕾,丰台区委常委、副区长崔旭龙,丰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工作局局长卢颖,丰台区科信局局长魏欣亚等出席。8家联合基金合作企业以及83家项目团队代表等共300余人参加。张宇蕾介绍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开展联合基金相关工作情况,依托自然基金平台,为出资企业遴选出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优秀科研团队,形成企业“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研究院,共同探索前沿方向和技术,同时也能让科研团队的研究更加“接地气”,让科研人员接触到实际的产业需求和应用场景。她强调,合作企业要为科研团队提供测试场景、数据等资源,将联合基金项目成果“盯好、用好”,项目团队与出资企业多交流、多碰撞,开展深度合作。崔旭龙表示,丰台区深入实施“倍增追赶、合作发展”计划,培育出了轨道交通、航天航空两个千亿级产业、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绿色能源四个百亿级产业,正在全面布局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智能医工等重点发展领域。新一期丰台联合基金将为丰台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会上,新一期市基金丰台联合基金资助项目正式启动对接;丰台区发布《新质生产力方案》;依托市基金丰台联合基金,相关企业与高校院所等共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并达成长期合作关系。1市基金丰台联合基金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持续深化市基金丰台联合基金属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市基金丰台联合基金,科技领军企业针对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出题”,并通过联合基金平台公开遴选优秀科研团队进行“答题”,促进了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通。2016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与丰台区交控科技公司设立了第一支企业联合基金,探索企业“出题”的工作机制;2019年,丰台区政府参与市基金联合基金工作。2019-2023年,第一期市基金丰台联合基金累计投入资金5750万元,共引导131个优秀科研团队参与“答题”,有效推动了一批项目成果转化,实现轨道交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并孵化出北京埃福瑞科技有限公司等硬科技企业,带动了更多创新人才在丰台培养和集聚。今年,市基金丰台联合基金启动2024-2028年的第二期合作实现了两个翻两番,一是经费规模从1250万/年翻番至5000万/年,合作期内基金总规模达2.5亿元;二是合作领军企业数量由2家增至8家,资助领域由轨道交通扩展至航天航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等丰台区重点产业。此次大会,标志着2024年市基金丰台联合基金资助的83个项目全面对接启动,丰台区重点企业有效链接清华、北航、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北医三院等一流科研团队,加快开展面向丰台区产业需求的前沿技术探索,有望带动一批科研项目在丰台区转化落地。2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战略性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大会现场,正式发布《丰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1月3日 下午 12:12
其他

嗨!有个“量子”想和你“纠缠”一下|新质生产力看北京

你是否时常听到一句话: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到底什么是量子?前沿科技“量子计算机”有何用途?今天,“新质生产力看北京”带你走进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一起探索“量子”的奥秘~量子是中外物理学家们一直探讨的热门话题。如果把物理世界比作一个人,量子世界可以称之为这个人的“灵魂”。薛定谔用“猫”验证量子叠加,爱因斯坦把量子纠缠现象称作“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这样比喻量子:我们远处看鱼群是乌泱乌泱的一片黑,但是放大了看就是一条条鱼,这一条条鱼就可以说是鱼群的量子。那么量子究竟是什么?有太多方向值得探索。它可以是浩瀚的宇宙,也可以是某一个物种;它是离散的,也是变化的......它的神秘感与生俱来。近年来,量子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其涉及的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也成为众多科学界人士研究的重点方向。坐落于北京海淀的“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量子院”),就是这样一个凝聚众多人才与技术的“量子世界”。“北京量子院成立初衷就是要把北京量子科技研发方面人才分散力量给集中起来,以我们这里为中枢节点,为国家量子科技发展作出贡献。”北京量子院执行院长常凯说。近年来,北京量子院接连产出世界级科技领域成果。2020年量子直接通信技术、2021年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2023年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2024年大规模量子云算力集群、2024年里德堡原子电磁探测系统......北京量子院取得的多项重要的科技成果,涵盖了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领域,也印证着量子科技应用领域即将迈入更广阔的世界。以“量子计算”为例,“量子计算”以其运行快、信息处理能力强、适用范围广为特性,以比特(qubit)作为基本运算单元,是一种新型计算模式‌。可应用于密码学、材料科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因此,越来越多的量子研究团队在当下萌生。这个充满科幻感,近两米高的立方体,就是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玻色量子”)上线的55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它的核心器件实现了完全国产化,且能在数个毫秒级时间内,在2的550次方种不同答案中并行搜索求出最优解,求解速度比经典算法平均速度超过数万倍,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面向通信、金融、交通、医药、移动云、电力等多领域开展了行业合作。”玻色量子CEO文凯博士介绍。2021年,玻色量子获得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重点项目资金支持,为之后的学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3年,玻色量子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那么量子计算的计算能力到底有多强呢?在北京量子院展厅,执行院长常凯这样告诉我们:“如果量子计算机使用的是完美的量子比特,那50个量子比特所构成的信息存储空间,大概相当于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的空间。300个比特所存储的数据量,可以相当于宇宙当中所有原子的数量。量子计算机运算、存储能力和量子比特数量之间的关系呈指数上升,潜力巨大。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世界各国对于量子科技、量子计算重视的原因。”量子科技研发成果离我们远吗?“我们在去年中关村论坛上发布的Quafu量子计算云平台,就是把量子计算从实验室到大众应用的路线打通。目前任何能访问互联网的人都可以免费注册账号,通过自己的电脑访问到这个云平台,在家就可以学量子计算。近期深圳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研究组,利用我们云平台最新研发的ScQ-136(Baiwang)超导量子芯片,实现了一项复杂的实验验证。并在今年10月发表了相关论文。截至目前,利用该平台发表的科技论文已超过20篇。”常凯介绍。量子科技重要吗?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六大领域20个细分产业方向将成为北京未来产业布局重点。未来已来,量子科技领域的发展就是北京未来产业的创新“试验田”之一。拍摄一张照片,点击发送按钮,短短几秒钟,一张图片在量子光的运载下穿过长达100公里的光纤,完成信息的安全传输。100公里,国际上最长的量子直接通信距离纪录,就是在北京量子院刷新的。不光是“量子直接通信系统”,“微型原子钟”“里德堡原子电磁探测系统”......这些量子技术的成功研发,在完成成果转化后,可广泛应用于航天、气象、无人驾驶等领域。量子科技领域的发展越来越繁茂,北京市关于推动量子产业发展的有关支持也将跟上步伐。10月26日,北京市首届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大会上,由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共同支持成立的中关村(海淀)量子科技未来产业园和中关村量子科技孵化器正式揭牌,这也是全国首家量子孵化器,标志着北京市在推动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外,规模2亿元的北京量子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也正在落地中。基金将以股权投资的方式重点支持初创期、中小企业发展,适当覆盖具备链主或者细分赛道头部潜质的成长期企业。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也将充分发挥北京创新优势,着眼量子领域全球创新前沿,瞄准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示范应用、生态培育四大关键点发力,推动北京率先建成国家量子科技与产业高地。量子科技作为新型前沿技术,在提升计算处理能力、加强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提高传感测量精度等方面,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以新立“质”,行稳“质”远,量子领域的研究将为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下一期,《新质生产力看北京》将与您分享“第六代移动通信”相关领域的最新探索!敬请期待!版权声明
11月2日 下午 5:41
其他

征集!2024年度科技服务业专项项目,这些方向可申报→

关于征集2024年度科技服务业专项项目的通知各相关企业:科技服务业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京科发〔2024〕20号),启动2024年度科技服务业专项项目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支持内容支持具有较强基础实力、成长性好的科技服务业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发挥对本市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产业领域服务支撑作用,提升企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对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项目申报方向包括:(一)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项目一是支持5G、人工智能、大模型、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行业创新应用,带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二是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重大装备等创新研发,以及核心工艺、检验验证等方面共性技术研发。(二)产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一是支持搭建服务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产业以及我市六大未来产业的科技服务平台,提供研发、检验检测、概念验证、分析、评价等专业服务。二是支持搭建服务建筑、工程、设计、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化服务平台,提供设计、建造、运维、管理等工程技术服务,赋能产业发展。二、申报条件(一)申报企业要求1.企业应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科技服务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服务能力。2.企业具备较强的基础实力,近年来运营状况良好。3.企业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经济效益显著,行业带动力强,对推动全市科技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二)申报说明1.申报企业及项目负责人诚信状况良好,近三年内在信用中国(北京)网没有严重失信记录,承担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信用评级为B级(含)以上。2.项目应具有明确的技术创新性,具有清晰、可量化的目标及考核指标。项目需企业匹配自筹资金,自筹资金与科技经费比例不低于2:1。项目支持周期原则上不超过1年。3.一个单位只能申报一个项目,该项目如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了本市财政资金支持,本专项不再重复支持。4.申报单位应保证提交的项目申报材料真实、合法、有效,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做出承诺并对此承担法律责任,项目申报内容不得涉及涉密事项。三、材料报送要求(一)报送要求申报单位通过北京市科技计划综合管理平台-在线服务系统(https://mis.kw.beijing.gov.cn/)进行线上申报,不接受线下申报。企业在该系统完成注册并登录后,点击“项目申报”,从“项目申报”页面的“申报通知”栏中选择“关于征集2024年度北京市科技服务业专项项目的通知”进行申报,选择“企业效能提升项目”进行申报,再逐项填写所有表单内容,上传相关附件材料(附件材料需盖章),确认无误后提交,完成政策申报。具体申报流程介绍参见网址:https://mis.kw.beijing.gov.cn/helpCenter/index.html。《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京科发〔2024〕20号)具体见网址:https://kw.beijing.gov.cn/art/2024/10/31/art_10704_3512.html。(二)时间要求2024年11月1
11月1日 下午 4:48
其他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24年技术转移机构建设项目征集开启

各相关单位:为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京科发〔2024〕20号)政策相关要求,加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现启动2024年技术转移机构建设项目资金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材料及要求1.参照《技术转移机构建设项目资金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详见附件),采用网上申报形式,申报单位在北京市科技计划综合管理平台(网址:https://mis.kw.beijing.gov.cn)按要求填报项目申报书。2.参照《申报指南》准备其他相关附件材料,并加盖单位公章扫描后按要求上传平台。纸质申报材料无需提交,申报单位留存备用。二、申报时间与受理机构(一)申报时间申报系统自11月1日上午9:00开通在线填报功能,于11月7日下午17:30截止,逾期不予受理。(二)政策咨询电话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为项目申报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项目咨询电话:88827004、88827019,咨询时间为申报期内工作日上午9:00-11:30,下午13:30-17:30。(三)技术支持电话58858680、58858681、58858685、58858689三、其他事项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从未指定、授权或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从事项目的申报代理活动,相关机构或个人的代理行为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无关。特此通知。四、附件附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项目资金申报指南扫码获取附件内容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11月1日 上午 8:30
其他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党组织书记(负责人)培训班

为强化政治统领、党建引领,进一步拓宽干部思维视野、提升履职能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凝聚起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精神和力量,10月28日至30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党组织书记(负责人)培训班。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委机关党委书记刘晖出席开班式、结业式并讲话。本次培训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的安排部署和有关要求,邀请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副社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杨禹等专家教授进行授课辅导,请市直机关工委组织部领导和兄弟单位专职副书记讲解党建业务知识、介绍抓党建工作经验,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建引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开展主题研讨交流,赴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参观见学等,教育引导参训人员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满腔热忱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左右滑动查看专家教授图集左右滑动查看交流图集在结业式上,刘晖围绕“党支部书记如何提升党支部领导水平和工作质量”进行授课辅导。强调指出,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关于机关党建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强化抓党建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要扭住抓思想、抓队伍、抓融合、抓纪律等重点,通过具体深入的工作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当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带头人、基层党的建设和支部工作的明白人。大家普遍反映,这次培训既有理论丰富的学术型“大家”,又有深耕党建工作多年的经验型“专家”,既是对全会精神的深化解读,又是党建基本知识的系统“充电”,既是一次生动深刻的党性党史教育,又是做好党支部工作的传帮带,有着沉甸甸的收获。纷纷表示,一定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深入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首都科技体制改革篇”,强化政治统领、党建引领,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实地教学委系统正副处级领导干部、机关党委委员和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负责人)、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以及处室党建联络员共计19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参加培训。版权声明
10月31日 下午 9:31
其他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这条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发布——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等文件精神,优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促进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中关村示范区聚集发展,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研究制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特此通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2024年10月31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
10月31日 下午 7:21
其他

基因科技点亮医疗新未来|新质生产力看北京

在我们体内,免疫细胞堪称“劳模”——全天候24小时待命,全年无休!它们尽职尽责地守护着身体这座“堡垒”,防御外敌,修复损伤。但有时,这台精密的机器也会“卡壳”。当强大的“敌人”——比如顽固的肿瘤来袭时,再敬业的免疫细胞也无能为力……治愈癌症的希望或许就藏在我们的基因密码里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状态,都藏在一串串基因密码里,许多疾病,其实就是基因“程序”出了故障。而细胞基因疗法这位“前沿医疗先锋”通过修复或替换这些病变基因,让重新书写生命成为可能。与传统治疗手段相比,细胞基因治疗的厉害之处在哪?当下北京“细胞基因治疗”领域有何尝试与进展?跟随“新质生产力看北京”——细胞与基因治疗主题集中采访我们一起来看看。现阶段细胞基因治疗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发展迅速的CAR-T疗法就是细胞基因治疗团队中的一员大将。简单来说,这种疗法就像一个特别的“训练营”——先把体内的T细胞“请”出来,给它们配备一个独特的“雷达”(科学上称为CAR分子),并进行专业训练和强化。让它们识别并锁定癌细胞,随后再把这支“精英小队”送回身体,一旦癌细胞“露头”,它们就开始执行“剿灭”任务。有了这套精准的“雷达系统”,传统的放化疗中常见的脱发、肝脏损伤等副作用几乎不再出现。癌细胞被“精准狙击”,健康细胞得以保留。“生命的质量”这个话题近年常常被议起,为了生活质量与尊严,究竟是治疗还是放弃……有了更精准的细胞基因治疗,或许,这个生命课题将不再困扰患者。艺妙神州的创始人何霆博士曾形容细胞基因疗法的力量:“希望患者不再只是与癌症拉锯,而是能重回正常生活。”突破时刻:红斑狼疮和结直肠癌患者的新希望作为走在细胞基因治疗最前沿的公司——艺妙神州致力于研发一系列超强“特种部队”,用来对抗血液肿瘤、实体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各种棘手的敌人。
10月30日 下午 10:06
其他

2024年全市科技系统依法行政培训班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升北京市科技系统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10月23日至25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举办全市科技系统依法行政培训班。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各区科技部门负责人及执法单位业务骨干,共约70人参加培训。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董齐超出席开班式并讲话。董齐超强调,举办本次依法行政培训班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为加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科技系统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本次培训班共安排8次专题授课、1次法院旁听、1次专题讨论。邀请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系统讲解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科技法律体系、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人工智能立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理论知识、立法前沿及公平竞争审查、行政合同审查、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等实务问题。
10月29日 下午 9:35
其他

产业园和孵化器正式揭牌 北京推动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

10月26日,北京市首届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大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本次大会以“聚量子动能,助产业变革”为主题,由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海淀区政府指导;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北京信息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北京量子院承办。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董齐超主持会议。科技部有关司局副司长傅小锋、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量子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量子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向涛,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主任段路明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科技部有关司局、工信部高新技术司、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海淀区等政府部门,全国量子行业领军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投资机构、行业用户等近200名代表参会,涵盖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量子通信、量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傅小锋在致辞中指出,量子科技和产业已成为各国维护国家技术主权与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是引领科技产业变革与打造国家战略力量的前沿领域。北京作为我国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已成为我国量子领域创新的重要一极。科技部将支持北京在量子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方面走在前、做表率,聚焦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策源地和量子产业高地。杨仁全在致辞中表示,海淀区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具备前瞻布局量子科技产业的厚实资源禀赋和发展根基。海淀区将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发挥量子科技领军企业、创新平台、产业园区引领作用,担当北京量子信息技术创新的尖兵、产业发展的旗手、生态构建的领航者,打造全球领先的量子科技产业发展集聚区。大会上,中关村(海淀)量子科技未来产业园和中关村量子科技孵化器正式揭牌,这也是全国首家量子孵化器。孵化器和产业园由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共同支持成立,标志着北京市在推动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滑动查看更多向涛发表了以“迎接第二次量子技术革命:机遇与挑战”为题的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以量子计算为代表的量子信息科技的发展现状和前沿趋势。段路明发表了以“离子量子计算机的规模化”为题的主旨演讲,分享了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最新前沿成果。本次大会上宣布启动中关村量子信息产业联盟。联盟由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政府部门担任指导单位,旨在为北京市量子生态伙伴搭建起合作交流的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培育和繁荣量子产业生态。大会还举行了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与量子孵化器首批入孵企业签约仪式;发布了北京市在量子产业应用取得的部分最新成果,科微量子发布全球首台里德堡原子频谱监测系统,未磁科技正式发布全球首个128通道无液氦脑磁图仪。会上,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了北京市及海淀区推动量子产业发展的有关支持措施。北京将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着眼量子领域全球创新前沿,瞄准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示范应用、生态培育四大关键点发力,增强量子技术产业发展的体系化能力,推动北京率先建成国家量子科技与产业高地。创新首聚,点“量”未来。北京市首届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各项创新平台和协作机制的成立,还为激发创新活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信息产业生态提供了支持,为北京市的量子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表示,北京将紧抓以量子为代表的战略性产业发展机遇,发挥量子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率先打造国家量子科技与产业高地。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号编辑,资料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欲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后直接回复“转载”,按照要求转载即视为获得授权。往期
10月26日 下午 11:21
其他

厚植沃土,开放创新赋能医药产业发展,8 家知名跨国药企集中在京新设创新主体!

10月24日,2024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开幕式举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代表市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办公室,在现场发布了礼来、默沙东、辉瑞、拜耳、阿斯利康、美敦力、丹纳赫、沪亚8家外资企业新设研发和创新项目情况。此次将落地北京的研发创新机构均为实体机构,大多为跨国药企业务版图中的“北京首个”或“中国首个”;
10月26日 下午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