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综保区”)顺利通过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具备开关运作条件。至此,北京扩大对外开放再增新平台,已拥有3个优势特色互补的综保区,为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按下“加速键”。
中关村综保区位于海淀区温泉镇,西六环与北清路交会处东南侧,于2023年5月23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复设立,规划面积0.4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94.35万平方米。4月26日,由海关总署牵头的联合验收组对中关村综保区进行实地验收。联合验收组实地察看了中关村综保区的周界隔离设施、入出区智能通道设施及有关监管设施、办公用房及监管配套设施。在视频监控指挥中心,联合验收组还观看了车辆动线视频回放、人员穿越报警测试、车辆进出区演示、园区内车辆动线轨迹及数字孪生技术展示等内容。经过审议后,联合验收组一致同意中关村综保区通过正式验收,颁发验收合格证书,宣布该综保区已具备开关运作条件。至此,北京拥有天竺综保区、大兴国际机场综保区和中关村综保区3个优势特色互补的综保区,形成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设立中关村综保区是探索综保区在科技创新领域作用的重要尝试。”北京海关副关长冯斌表示,该综保区有着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综合保税区“四区叠加”优势,是促进中关村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的大胆尝试。
坐拥66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中关村综保区是全国首个在中央文件中明确设立的,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创新是这里的“显性基因”,该综保区也从监管模式和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创新尝试。与公众传统印象中大的高墙铁网不同,中关村综保区的分界,仅由一圈半人多高的绿篱隔开。这一大胆尝试背后,是该综保区在全国率先探索的“信息化围网”。“我们以智能装备替代原有物理周界隔离设施和实体卡口,并搭建综保区智慧监管辅助平台,可实现精准化管理。”北京海关企管处处长杨燕冬说,打造以嵌入式联网监管为核心、非必要无阻断的海关创新监管模式,将不断提升海关监管效能和企业便利化水平。区内的三大特色平台也为北京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按下“加速键”:特殊物品查验平台,为生物医药类企业区内开展生产研发所需原材料、试剂等特殊物品提供场地;超洁净查验平台,为集成电路类、检测类企业采购的货物入区提供场地;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以进口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重点,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我们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前沿科技研发创新平台、高精尖产业开放创新平台、开放政策创新‘监管沙盒’。”北京海关所属中关村海关关长陈平说。
“保税研发”,这是中关村综保区的核心功能。据介绍,该综保区将丰富“保税+”业态内涵,拓展高端设备的保税检测、保税维修等新型保税业态,吸引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孵化平台入区发展。一张“2+2+N”保税业务谱系的美好蓝图已经铺开:综保区将以集成电路产业和医药健康产业为核心,人工智能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为重点,拓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商等N个保税服务业态。据悉,截至目前,签署意向入区协议的企业已有海博思创、佳讯飞鸿、纳通科技、神州泰科等11家,将按计划有序入区。冯斌表示,中关村综保区建成后,海关将通过培育“保税+”新业态,让企业尽享保税、免税、退税等政策红利,并结合北京市产业资源优势和研发型综合保税区功能定位,强化区内外产业联动,让更多优质企业项目向综合保税区集聚,持续释放国家级开放平台带动效应。
本文由“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号编辑,资料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欲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后直接回复“转载”,按照要求转载即视为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