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大裁员-估值泡沫和企业效率
最近关于这个科网企业大规模裁员的情况让我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后的情景。在97年互联网泡沫起来到泡沫破裂的过程中虽然我没有完全经历前面阶段(留学阶段),但在泡沫破裂后裁员的2001和2002年还是有一些亲身的所见所闻可以分享的;
现在的情况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其本质上就是源自于一场资本过剩的估值盛宴和一场对技术生产力渴望的追求,这两点叠加在一起就是2000年前后,以及这一年多各种现象的根本因素。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开始就是整个逆全球化的开端,这也意味着全球技术生产力的瓶颈再次的到来,寻求破局的必然就是利率推动下的估值盛宴,当然也随着FED的不断加息在2022年被刺破;
1998年,科网泡沫破裂前一家科技公司刚刚上市融资拿到十亿美金,竟然花了数百万开“海天盛宴”排队来庆祝;
携手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 亲情奉献
全网最低价 文末点击链接
在充裕的流动性推动下,这种背景下的公司估值不断扩张并不会带来企业经营管理上的高效运转,反而会创造大量的低效现象。
急速的扩张以及财富效应带来了大量的人才的涌入,这些人多数进入公司后更多想的是如何拿高薪、股份、期权、实现人生的财富自由,渐渐的迷失在财富效应中,越来越不去考虑自己其实是是创业创新者,其创业者的精神已经在估值扩张的“纸醉金迷”中丢失。
估值泡沫使得创业精神消失,企业变得越发低效
.com泡沫下科技企业夸张的估值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使所有人开始变得极其浮躁,公司的高管更是存在着这种问题,在日常经营中则对于市场、财务和利率等要素变动带来的潜在冲击预估严重不足;
利率刺破泡沫-“裁员”才是重回常态之路
一旦整个利率环境颠覆,一旦有出现全球宏观经济的阻挠,利率大幅度抬升,无风险资金成本快速抬升后,整个投资人无论是从早期的融资预期、投资预算、创业资金都会大幅度的收缩。这样一个资金池说白了还是掌握在美联储手上,一旦大幅度收紧这些新贵的梦想就会迅速的破裂。
泡沫破裂不是行业颠覆 而是一场效率再优化的洗礼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大规模的裁员,其实我倒觉得不需要为整个经济担心,这一部分裁员不会真正意义上影响到薪资和就业,它本质的核心就是进行了一次高利率下效率再优化;
就像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后,也不是说互联网信息技术产业链WWW.的行业就没有了,换句话说泡沫破裂本质就是挤泡沫,而不是对整个行业的颠覆。
2002年我就曾听过这样的故事:.com泡沫破裂后被裁的员工拿到裁员补贴后该骂老板的肯定还是要骂老板,但休息一段时间以后,两位同事可能在酒吧里喝着酒聊着天,突然发现因为自己在这个“WWW赛道”里,对于这个“WWW赛道”的未来实际上是有预期的,并且知道这个“赛道”(行业)未来最终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之前在“大厂”里被裁员的根本是在于效率的丢失而不是在于方向错误,再加3W这种泡沫的发展使得整个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加速,所以未来这个方向肯定是对的。
两个人一合计,左手边一个代码,右手边一行代码,两个东西凑在一起可以做一些东西。于是这些人迅速地进入再创业的阶段,而这种再创业就不再是以“大厂”模式、更不可能高估值、低效率的方式运转,现实又重新回到了真正的创新精神,“车库创新”不可能再喝八个小时咖啡写一行代码,有可能是写八小时代码喝一杯咖啡,也不可能再写完全无用的、太过于前瞻的这种颠覆性创新内容,产品也必须从一开始就更加注重实用性;
这样的一个良性的高效的小公司慢慢成长起来,最终在05年、06年再次通过并购融入到在.com泡沫破裂活下来的“大厂”里去,这就是它的一个完整的周期。
现在通过这个周期去看,美国去年这种高估值的破裂,很多的情景跟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情况非常相似。
这并不是坏事情,在之后的五六年的时间里才能让真正的“创新创造”沉淀下来,修正这种浮夸估值泡沫背后低效的因子,然后真正使得这种曾经的天马行空性的颠覆性创新转化成高效的、有价值的、有收益的产品那或许这才是整个技术进步应该有的一个周期。
(完)
《德州扑克小绿皮书》【推荐阅读】
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曾在自己的书里写到,对于入门的投资者来说,最有价值的教育工具就是玩德州扑克,德州扑克里的风险、理性、贪婪、欺诈,基本上就是资本市场的一面镜子,玩德州扑克的人在玩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进行投资训练。
那么如何从战术原理,策略分析以及实战应变上来学习并且吃透德州扑克这个“零和游戏”?WPT的冠军选手Phil Gordon的《德州扑克小绿皮书》将会给你想要的答案。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德州扑克小绿皮书》将获得独家定制的压牌幸运币一枚。
Tips:“货源详情页”点击右下角“使用完整服务”即刻就能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