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分子”的突击上岸帖——不要劳逸结合,逸逸结合亦可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距离法考客观题仅剩不足十天,本期法考专场,我们特为大家带来一篇“法考分子”的突击上岸帖。法考客观题是过关型考试,只需进入前60%即可通过,其实有勇气上考场就已经战胜很多人了,但也要掌握一些突击复习技巧,短期记忆还是有一定效果。本文即是一篇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冲刺指南,相信可以对同学们冲刺法考有所帮助。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个人情况,本科毕业于某不知名法学院,现为茶山刘学畜。客观题总分217分,主观题134分,勇当分子,拒绝分母!由于“逸逸结合”的观念已经刻入了DNA,刚学个半个小时就想着休息一会,可不能学累了,加之暑假期间的洪水和疫情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备考节奏(尽管它可能并不存在)。所以慌乱之中逐渐摸索一条效率至上的过关之路。
居家隔离之际将其提取梳理,整合成下文五条方略,冀飨热衷于“逸逸结合”的同好。
一、讲义>视频
在备考时期,我多次在知乎上搜索“备考法考不看视频可以吗”,以试图为自己不想看视频找些借口。但可惜的是,多数答主都主张视频还是要看的,其理由多为老师们大多生动幽默,能将枯燥的知识点将得妙趣横生、老师们会在视频里讲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形成知识体系、老师们会在视频里讲一些讲义上没有写的东西等等。但其实经过多年的沉淀,现如今老师们的讲义已框架清晰、逻辑明确、案例丰富,足以满足备考的需求。
另一方面,看完视频与掌握知识并不直接连结,二者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而通过讲义学习能避免陷入“感觉都懂了,做题却错得一塌糊涂”的困境。因为在看讲义时更接近用脑袋学习,而不是用耳朵学习。
戈尔巴乔夫说过,空谈理论不讲操作都是耍流氓。具体言之,开始一个章节的学习前,先速读一遍内容。在看第二遍时,对于看完一遍就完全理解的知识点,可以直接跳过,不用浪费时间;对于有点困难的知识点,就仔细结合案例,玩味理论意蕴;对于连看例子都看不懂的知识点,再打开视频,听老师讲解。
二.内部班+考前聚焦
众所周知,法考市场如今已相当成熟,众合一家独大,厚大、瑞达、觉晓、柏杜群雄割据。从年初到年末,先修班、精讲班(强化班)、内部班、冲刺班、真题班、考前聚焦班一班接着一班,讲相同内容一波接着一波,压榨老师一轮接着一轮地,割韭菜也是一茬接着一茬。经过去年的备考,我认为对于时间压力较大的同学,唯有内部班和考前聚焦班值得选择,其余就各取所需(建议都不取)。
先修班懂得都懂,在此不再讨论。强化班固然已经省略了部分内容,但其间仍包含许多可考性小于5.109%的知识点。而内部班的内容则是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最精华的内容,掌握了内部班次的内容基本上就足以应对考试。
因此,与上一条相结合,内部课的视频和内部班的讲义应当是陪伴考生始终的。理论上讲,完全掌握了内部班的内容就法考不愁了。但是,所谓的“完全掌握”是很困难的。在临近考试前,相同知识点看一遍忘一遍会积聚巨大的焦虑感。所以,在考前可以跟一下考前聚焦课,进一步限缩下备考范围,减轻考前的压力。内部班价格较为昂贵,有余力的同学支持一下,否则就找找别的途径。而即使包含全部科目的考前聚焦班价格大多也在200元以内,所以尽量支持下正版,在考前争分夺秒的时刻也无需坐着等待别人更新资源。
三.刷题!
刷题对于这种及格性考试是尤为必要的。我的一些将油门踩到极限的同学甚至压根不看讲义,直接通过做历年真题来学习法考。鉴于大家都是准备过高考的同学,本文就不再赘述刷题的重要性。在效率至上原则指引下,本文从刷题的时间安排、题目遴选、方式选择等方面详细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从时间上讲,在学完一个章节后做题和在学完一门科目做题之间,各有优劣。前者有助于将庞大的真题数目带来的压力分散开来,同时看讲义与做题相结合,有助于即时填补学习漏洞。而后者也自有其好处,因为现今一道题往往考察多个知识点,不学完全科内容很难理解每一个选项的考点。不过,对热衷于“逸逸结合”的同好来讲,我还是较为推崇学完一个章节后就做题。因为这样能加快整体学习节奏,不至于陷入讲义早已看完,但题目就是刷不完的窘境而难以自拔。
从题目上看,本文推荐只做近五年客观题真题和18年往后的主观题真题。这句话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五年之前的考试以记忆型题目为主,考法与现今的分析型题目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只做近五年真题有助于减少总体真题数目,从而更快刷完所有题目,减轻备考压力。另一方面,虽然现如今老师们也绞尽脑汁提高模拟题的质量,但其与真题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五年真题的数目足以琢磨几遍,完全不用担心最后会没有题目做。是何以故?因为有些题目即使做了好几遍也还是会做错-.-。退一万步讲,即使每一道真题都掌握透了,答案也都记住了。那也应该是做之前年份的真题,而不应花费精力于模拟题之上。主观题同理,只需做18年法考改革之后的真题,两三遍之后仍有时间的话,再尝试做之前的真题。
从方式上选,用APP做题代替纸质真题。曾经我也是个勒德分子,推崇纸质书的典雅与清香。但自从洪水把我的刑法真题冲出自习室后,我就再也没摸过真题书了。由此可见,APP刷题依托手机,相较厚重的课本而言便于携带,想在哪刷,就在哪刷。
其次,APP解析大多配有视频,看文字看不懂可以直接看视频讲解。再次,APP刷题可以更方便地记忆错题,梳理复习。
最后,APP刷题契合考试形式,考前不用专门练习从笔写到电脑答题的转移。APP刷题的容易分心,有损视力等缺陷也可以关闭消息通知或直接卸载易分心的软件,使用较大屏幕的设备以适当解决。
APP选择上,“竹马”与“觉晓法考”两款APP我都曾使用过,相较之下,我更加推崇后者。因为前者未能有效地将豪华名师阵容的实效传导到APP上,在界面UI、答案内容及排版、老师答疑等方面明显没有后者用心。
四、抓住小法不放松
小法是指理论法、三国法、商经知等学科。这些科目入门较难,知识点碎,逻辑和体系没刑、民那么明晰。备考初期,花较多时间学习刑、民固然值得。但越到客观题备考末期,小法的重要性就愈加凸显。因为刑法、民法虽然总体题量较大,但其均可分为价值型和技术型。价值型的题目较为简单,无需深入分析,仅凭朴素的价值观和学习理论所形成的感觉就能做对。技术型的题目则相对困难,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
在备考末期,价值型的题目已无锻炼必要,而技术型的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散落于庞大的刑法、民法体系各处。为了抓住这些技术型的分数,从头到尾过一遍框架性价比较低。
而小法虽然较难搞懂,但题目基本都是对于法条或知识点直接的考察,考前提升空间较大。而随着小法分值规模的上升(理论法的分数几乎等于刑诉+行政的分数,商经知也超过民法),其重要性更加显著。以三国法为例,贸易术语相关知识点年年必考,看似困难,但经过杨帆老师半个小时的讲解就足以做对题目。所以越到备考末期,就越应放放民、刑,抓住小法。
五、学会取舍
法考归根结底是过关型考试,只需做对百分之六十的题目即可通过(在放水加权的今天,有时只需做对52.369%的题目)。相较完美,完成更加重要。其实上一条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不过我觉得仍有必要将其单列出来。很多同学在备考过程中发现刑诉、法制史等科目整体庞杂琐碎,而刑法、民法内部亦有一些知识点实属难以掌握。对于这些点,要懂得舍得。标准为何?当发现某个点适用范围过于狭窄,学习起来过于痛苦,与法学普遍观念大相径庭,做题时也没碰到过几次,那就可以放弃了。具体言之,刑诉中重要的内容通过口诀记忆,过于偏的内容就直接放弃。法制史可以全盘放弃。
老师选择这东西较为主观,事实上,在效率至上的方针下,我也不建议大家在选择老师上看大量经验贴,比对半天。找一个顺眼的、说话能听进去的老师就行。
我个人客观题是循着柏浪涛-张翔-左宁-戴鹏-商经知-三国法-行政法的顺序读讲义,看视频,做题。只提到科目的就是看完讲义后直接做题。主观性过强,仅供参考。
本文未刻意区分客观题与主观题,除第四条外,其他均适用于二者。如果你有较多时间可分配给法考,并打算熟练掌握法考各科内容,那么采取常规的备考模式势必更适合你。但如果你出于双考、在职、热衷“逸逸结合”等原因导致分配给法考的时间相对较少,那么借鉴本文的五条方略,加上你自己一定的努力,备考之路势必更有底气(尽管上文含有%的数字都是我编的)。
祝福你:)勇当分子,拒绝分母!
法考专场
法考专场丨先完成、再完美——2021年法考通关的应试思维
鱼跃法学
微信号|鱼跃法学
新浪微博 知乎 豆瓣|鱼跃法学
名校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深度解读
专注于五院四系等国内一流法学院校精品学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