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朝到底存不存在?

敬请关注➤ CG插画师 2022-05-14
长期以来,“夏”被看作是华夏族群的“成丁礼”,是国人心中一个拂不去的梦,因此,寻“夏”之旅也几乎与新中国考古学诞生与发展同步。

文字不是判断夏王朝存在的唯一标准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其中大禹治水、传位于启、少康中兴,直到夏桀灭国,可以说妇孺皆知。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寻找“夏”的踪迹,《史记·夏本纪》所讲的夏王朝,究竟是否存在?


“中国现代考古诞生一百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夏文化的研究是一块重要的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介绍,夏王朝是多元一体的,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格局时期,所以对夏朝的历史文化研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由于关于夏王朝的文献记载很少,所以就更加依赖考古这个学科。”

经过几代考古学者的努力,人们对夏代历史文化、文明的高度以及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地位和影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绝大多数学者特别是对夏商考古的学者都认为二里头遗址最有可能是夏代晚期的都城,二里头文化极有可能是夏代晚期的文化。“虽然近年又出现了个别不同的声音,实际上在考古学界内部,主流观点是一致的。”王巍说。“有人质疑,我们考古界就要拿出扎实的成果来回答。”

那么,如何辨识《夏本纪》是不是可信的?王巍给出了他的观点。

王巍认为,《夏本纪》对夏王朝的记载的详细程度和商王朝比较接近,和五帝时期的简略记载又有所不同。所以考古学家们以殷墟为出发点,向前找到了商代早期的文化。再往前,又发现了年代早于商代早期且存在于黄河中游地区的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约300万平方米,它给我们呈现的城址构造、礼制等许多方面都被商代所继承。这样一个文化共同体,又恰好和文献记载的夏王朝中心区活动区域吻合。“这些证据共同指向夏王朝,难道是巧合吗?”

有观点认为,甲骨文的出现证明了商的存在,若要证明夏的存在,也必须找到夏的文字。

对此看法,王巍说,如果找到文字才能证明夏的存在,仅仅是找到文字就行了,那我们还不如就让民工去挖地,然后找到文字给文字专家,不就行了?他表示,所以考古学家要用地层学、类型学、动植物考古等看家本领来寻找夏文化存在的证据。

“没有文字就不能证明夏文化的存在?这种观点让人不可理解。”

关于夏王朝,还有这几个问题没解决

时至今日,通过几代考古人的努力,夏文化研究已走过60余年。从1996年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也有了20多年的经验。

因此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看来,夏到底有没有?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结论就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报告。

李伯谦认为,关于夏王朝,还有以下几个问题没有解决。

其一,是年代问题。确定年代问题需要测年,要测年,就得找到夏代遗存的遗物。夏代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文献记载是禹,这个问题还需要确定;

其二,是地域分布问题。据记载,夏王朝的范围是在于豫西晋南,但是得找到确切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其三,是社会结构问题。夏王朝的社会形态到达了哪一步?是划到原始社会还是已经进入了阶级国家社会呢?一般都说,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就已经进入夏代纪年,这也没问题。但是具体到以哪个遗址为标准,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面貌?也得说清楚;

其四,是世系问题。《史记·夏本纪》有记载,先有大禹治水,然后禹传位于启,再到少康中兴、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最后到夏桀,这几个人都是有名字的。这些历史故事,能否在考古学上得到证实?禹在阳城,那么启在哪?太康又在什么地方?这些世系还得从考古学角度上予以证实。

河南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也认为,对商代前1000多年前考古学研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献史学研究,也是中国考古学特色。“这几年的发现,对夏文化边界的认识、文化发展的认识、夏文化和夏时期周边的文化认识都有很大突破。像陕西石峁遗址、山西白燕遗址、以及长江流域的遗址,对我们研究夏文化都很重要。”(转自:顶端新闻 记者 张弋)

洪晃谈两性关系,真的太透彻了!
《异 形》《电锯惊魂》18集合集,史上最成功恐怖片
温家宝私人笔记曝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