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护民生 | 用救助衔接照亮他们的明天
检护民生
2024年6月24日,临平区检察院召开不公开听证会,就一起未成年人监护权变更民事支持起诉案进行听证,探索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相衔接的方式对困境儿童实施救助。
寻找救助困境儿童的最优解
两年前,出生仅三天的“小月亮”(化名)被生母狠心丢弃。尽管被及时解救,却仍面临着服刑中的生母拒绝出狱后抚养、其他亲属无意抚养的困境。临平区检察院未检部门在追究“小月亮”生母刑事责任的同时,支持区民政局提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之诉,并获法院采纳。目前,“小月亮”的监护职责由临平福利中心承担,但未来能否回归家庭,能否正常入学接受教育,能否获得长久稳定的生活保障?这些问题依旧牵动着检察官的心。
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证员、人民监督员、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以及浙江万村联网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参与了本次听证,相关法学专家也提供了专业书面意见。“在司法救助作用有限之时,引入社会救助能够有效提高救助力度。”“非常有必要探索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的衔接,建议多部门联动落实社会救助。”经过讨论,听证员、代表委员以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应当探索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
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临平区检察院决定为“小月亮”申请司法救助,并协同浙江万村联网公益慈善基金会提供社会救助。这样一来,“小月亮”能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能够获得一份经济保障和来自社会多方的关心关爱。
救助衔接多角度助力脱困
“为了全方位地帮助‘小月亮’这样困境儿童,这些年我们一直以司法保护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从个案办理到机制建设,逐步构建多维度的未成年被害人救助体系。”临平区检察院未检部门负责人柏君表示。
近年来,临平区检察院先后与区法院、区民政局会签《关于在司法活动中强化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的合作机制》、与区妇联会签《共同推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的合作机制》,以家庭教育指导、民事支持起诉、侵害线索移送、心理疏导、临时救助等切入点,结合实际情况按需落实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工作,截至目前已帮扶救助未成年被害人55人。
“紧密衔接的救助体系在探索重难点类案协同办理方面也起到反哺效应。”柏君举例,在帮扶救助过程中,发现未成年被害人心理创伤问题普遍突出,遂依托合作机制对接卫健部门,在心理治理专门医院开设绿色通道,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治疗并出具诊疗费支出证明。同时,通过引导公安机关和自行补充侦查,在被害人精神损害情况、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方面夯实证据体系,有力支持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诊疗费及精神损害赔偿之诉。两年多来,临平区检察院共办理该类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0件,帮助10名被害人获赔精神损害赔偿款共计32.5万元。
监督协同拓宽救助路径
不仅如此,临平区检察院构建“人大+检察”监督协同机制,与区政协会签《“同心护未”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协同机制》,聚焦未成年被害人“一类人群”,创建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与检察建议的数字衔接平台,发挥好代表、委员在侵害线索发现、权益保护监督、资源统筹协调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拓宽被害人帮扶救助路径,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的落地见效增加监督刚性。
下一步,临平区院将以“小月亮”救助个案为开端,协同区民政局、区妇联、公益组织、基金会等,探索建立因案致困未成年人司法救助、社会救助衔接机制,进一步完善困境未成年人帮扶救助体系,为孩子们带去更多的阳光和希望。
END
往期回顾 | |
供 稿:柏君、邓兆锦
摄 影:应俊
编 辑:俞晶冰
扫码关注:临平检察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