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秀桃:人文精神与律所文化

律新V品
2024-08-26


律新社编者按

三十而立,本立而道生。


一家律所何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并持续吸引、凝聚优秀的人才?不是靠华丽的装修、完善的福利、高额的提成,而是靠长期积累与践行形成的文化。文化立所,本固枝荣。


在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主办的“三十而励 筑梦百年——区域经济创新建设及律师事务所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原秘书长韩秀桃在“人文精神与律所文化”主旨演讲中指出,要以本土化的文化心态去建设自己的律所,要以“文”、以“道”管理律所、发展律所、传承文明。管理是基于一种组织的文化,是一种温和而持久的力量。一家律所如果没有管理,就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律所。未来的律所竞争一定要注意发挥组织优势,要深挖律所“护城河”,律新社特此推荐阅读。



来源丨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



人文精神与律所文化

韩秀桃


尊敬的黎明会长、海普睿诚的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首先热烈祝贺海普睿诚三十而励庆典。


中国人说“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立的是“本”,本立而道生,有了这样一个道,我们才有了接下来的发展。三十年之前,用中国人的话说,我们海普睿诚“还是个毛头小伙子”,三十而立以后,就像一个大人一样存在,叫“大而有责”。所以海普睿诚这三十年的发展在黎明会长的带领之下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我们找到了我们自己可以屹立在这个行业的这条道,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做事、做人之道,对当事人、对客户、对我们所有的海普睿诚同仁、曾经在海普睿诚工作过的、共同奋斗过的各位律师同行,我们形成了一种自己的氛围。


刚才王家春书记说知识是可以炫耀的,文化是要靠践行的。所以我今天会讲这么一个话题,人文精神与律所的文化。


我在全国律协工作过几年时间,从那离开以后我当教授了,专门研究人文精神与中国式的律所管理。其实我跟进喜教授是一个想法,他在研究中国的国际化律所是什么样的;我想研究的是,如何用中国人的智慧去研究中国式的律所管理。因为我们都是黄面孔,都是黑头发,都是中国人,咱们今天晚上都要吃biangbiang面,这是一种文化带给我们最深刻的记忆,这种记忆不是我们去到国外溜达一圈或读点书我们就会变革的,那不可能,所以文化是最深沉的一个要素。


什么是人文?我引用万经之首《易经》中的一句话:“刚柔将错,天文也,文明遗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十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上说人在这个天地之间,有天有地才有人,叫天地人三才所以要法天则地,人是在生物界之中,我们才有人的价值。我们观天地的变化,知道时代的变化,比如今早晨北京零下14度,我把我压箱底的棉服拿出来穿,结果到了西安,就非常热,赶紧脱了我这个棉服,这就是通过天气的变化,察觉到时令的变化。那么关乎人文,我们就知道我们的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刚才我们都聆听了王树国校长的演讲,王校长讲到当今社会最大的一个问题,他认为我们缺乏一种相互的、礼貌式的对待,丧失了文明。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可以相互以待的一种礼仪,实际上就是我刚才说的三十而立的立所得到的道。



传统的社会能够走到今天,把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形成习总书记所说的五个突出的特点,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中国人这套彬彬有礼的文明之风,所以我们中国叫礼仪之邦,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的文明里面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叫“知止”。我们做律师是为了什么?你做100万我做200万,你做100万我做1000万,你的100万算什么?你的律所有50人我有500人,你那算什么?那么好了,接下来有一句话,什么时候才是一个截止?


文明的截止在我们当知止的时候,我们才会有这样一个文化,什么叫知止?文化大师南怀瑾先生说,知止就是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去做事,规范自己的言行,去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以前我是秘书长,我说的话可能就是我秘书长这个身份,我现在当教授了,我知道我的身份变化了,如果当秘书长我应该坐一号桌,我现在当教授我只能坐三号桌,这也是我知止的一个状态。所以他们说以前你在司法部当个局长不很好吗?我说你怎么知道很好,你怎么知道我当教授就不好?这就是我知止,知道自己的身份的变化。


那么人文精髓对中国人的要求,我个人认为,这是我自己的研究成果,四个方面:要更加关注人的精神生命,传统文化都说一日不过三餐,一个晚上只能睡一个地方。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对人的这种主体性的充分的尊重,在我们律师事务所,在我们律师行业,尤其重要。要注重把你律所律师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还有要注重人的育化,中国人自古以来视读书为天下第一等好事。今天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靠读书才走到今天。我小时候是我们安徽凤阳一个农村的小土娃,读书使我懂得一些道理,这就是一个育化的过程,中国人不叫教育,他叫育化。育是学,化是化为你的行为,空有知识不行,你要把你的知识转化为对社会的一种行为。注重人的践行,说的和做的要一样,所以阳明先生说“知而不行,谓之不知”,说得好不行。刚才王老师说了,《道德经》能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他自己搞得一团糟,肯定不是学好的。什么是文化?知识是可以炫耀的,文化是要践行的。我比较喜欢这句话,文化是一种用道德的感化和道德的教育化,能够达到人文教化、文字教化、以文物化成的效果。


比方说我为什么知道礼节,我从小的时候我父母就这么教育我,我为什么懂这个知识?是我的老师教育了我,我为什么对律师行业能够了解,因为我做这项工作,我结交了全国的最优秀的一批律师,他们给了我很多的智慧,我走过全国600家律师事务所,所以我得到了这种知识,这是我能够讲这个话题的一种文化的基础。



有了这样一个东西,我们怎么来把我们的律所套上去,换到律所去?洪祖运老总有一句话,他认为中国律师行业非常可惜的一点是漠视了管理的价值,一个律所如果没有管理,它就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律所。


那么管理是个什么?我个人认为管理是基于一个组织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温和而持久的力量,这叫管理。我自己当过市长当过老总,也在三个单位当过一把手,我对这套东西有自己的一个体会。放弃管理,你这个组织还叫组织吗?一定不是,但是恰恰我们在律师行业就有这样的问题,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来受疫情的影响,律师行业出现了收入的下降,直面地反映到我们律所内部的这种纷争,师傅把位置让给徒弟,徒弟干了三年,师傅要收回去,那是师傅糊涂还是徒弟笨蛋,反正两个都差不多。今天在座的有一个律师跟我说,中国400家股市的上市企业里面有股权分支大概10%,但是作为一个企业,它的逻辑起点是利益,发生这种争议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法律服务的组织,作为一个专业的组织,我们的逻辑起点是风险,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不是别人的问题,那是你自己的问题。


所以我一直讲这个观点,未来的律所的竞争一定要注重发挥组织的优势,要深挖我们律所自身的护城河。各位可以看一看,在目前我们中国律师行业几万家律所中真正能够实现有自己的护城河体系的会有多少?我说的不是大小,就是看它的这种组织架构,它在风浪中抗风险的这种能力。一会靖忠会长会做主旨演讲,靖忠创办的天册,在浙江区域乃至在中国的整个律师版图里面,他的合伙人单个创收都是排在前几位的,你从来听不到天册有什么负面的一些东西,那么靠的是个什么东西?


组织的优势就是要发挥组织在对个体行为做介质或做这种管束的时候,要有一个发挥它这个特征,律所的护城河,这是我借用刚刚去世的芒格先生的一句话,宏观都是我们要适应的,我们只是在微观层面有所作为,微观层怎么去做?


我从今年4月份离开司法部以后第一次公开演讲,我讲了4个关键词,一是强监管,二是规范化,三是数字化或者公开化,四是组织性。我们如何能够适应强监管的背景,能够适应人民律师的这种新的职业定位,按照司法部党组提出的“五点希望”,在我们组织化的建设方面,如何去发挥它这种作用,我们的优势就出来了,这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


各位想一想看,我们在搞中国式的现代化或者中国式的法治现代化,我们的各项制度,各项职业各项规定,如何能够适应中国的本土化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在司法部当过法制司的司长,我立过法,你们注意看一看我们学的所有的法,有几个是中国的,只有一部《人民调解法》,我们学的所有的法的概念、法的原则、法的理论、法的推理,你们看一看概念,都是从西方过来的,当然我说这种概念是符合现代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它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光有这些东西不行的,我们一定要在我们本土的这种文化资源中去找一些东西,为什么刚才我讲这句话,我们从小就是喝稀饭、吃小咸菜长大的,我们的面目永远都是东方的面孔,我们的土地,我们这块生活的土地,我们说的文化的氛围还是这套东西,所以我们必须找到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怎么去找?



我个人觉得未来的发展,发挥组织优势,这个非常关键。我们讲哪一个律师,赵黎明,首先想到他的海普睿诚,赵会长,只能暂时做了9年的会长很辛苦,做了我们全国律师常务理事很辛苦,但是那只是你一个过程,只是你为行业服务的一个机会。你能把海普睿诚的事业做好,能够把更优秀的人团结在、凝聚在海普睿诚之下,让海普睿诚成为一个品牌化的组织,这是你人生最大的功劳,也是你最引以为豪的一份事业。


所以如果说我们以往过分注重个体的行为,我个人建议接下来要注意逐步淡化个体的行为,尤其在当下,因为我们经济整体下行的这种势头还没有看到复苏的迹象,就跟刚才王校长说的,新的数字时代对我们人的基本的权利,生存权、发展权会带来哪些影响,这些影响绝不是单个的,是颠覆性的。那么我们以前这么做可能是可以的,但是日后就会有问题,这种问题我们必须顺应它。如果你不能够顺应,你未来一定会在这方面栽跟头。不能说我们以前就这么做的,这个话已经是托词了。


有的时候很多人讲律所搞文化是不行的,我今年6月份在成都的一次活动上,跟上海的一个大所主任相遇,我就问他在上海最吸引律师加盟的所是什么样的所?是靠提成、靠办公环境、靠提供免费午餐、靠办公室有胶囊旅馆,还是每年有两次的海外旅游经历,这些都是,也都不全是。他给了我一个概念,是靠有文化的律所。一个律所的文化是它的制度、它的物质、它的品牌、它的个体,所有的一系列的物质生产活动的总和就叫作文化。


今天我们到这个会场,是我们海普睿诚的律师布置的,我们今天的合影、我们的餐饮、我们的服务、我们的接待,包括今天晚上的晚会、我们唱的《正义之歌》,这些东西都融入到了我们海普睿诚的血液里面去了——这就是文化。


我个人认为文化有硬装的,就是制度和显性的、约定俗成的,还有一些是软装的,是看不见的。我们都装修过房子,一个大楼盖好了只是硬装,还必须有软装。搞一个所就有文化了吗?不是这样,那得有积累,30年只是一小步,刚才进喜教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三十年只是起步而已,你们这是而立之年,刚刚站起来,刚刚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最后祝福海普睿诚越做越好。









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律新V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