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纬人物NO.3 | 应世生物创始人王在琪:应世而生,打造最佳联合用药急先锋。

生物经纬 2022-06-15



王在琪博士

应世生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17-2018年,任罗氏(Roche)上海创新中心研发负责人和总经理。 

2010-2017年,先后任默沙东(MSD)药业转化医学中心(新加坡区)主任、默沙东中国研发中心担任临床研究副总裁。

2001年,任美国礼来(Eli Lilly)公司早期研发担任临床药理专家。

2001-2010年先后任美国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公司早期临床研发实验中心主任、美国先灵葆雅公司转化医学中心(新加坡)主任。

在基础和转化医学方面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发表SCI论文30余篇。

美国转化医学杂志编委。

拥有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并拥有美国内科医生和临床药理医生执照。



(点击视频,查看访谈精彩片段)


从知名药企临床研发负责人到应世生物创始人,您的创业初衷是怎样的?这种角色转变给您带来哪些挑战?


应世生物的成立是基于现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中国做药的黄金时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有巨大的医药市场,充足的资金、创新技术及人才,还有政府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持,所以对做创新药而言,在这个伟大时代,应世生物是应运而生。


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应世生物的使命就是做出真正对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药或创新药组合。


对我而言,挑战肯定是的,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和原来做跨国公司某一版块的负责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我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控整个公司的策略和运营,比如立项、人才招聘、融资、还有公司的未来发展之路等等,可以说站在这个位置上做决定我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以往的好几倍。


打个比方,如果现在团队有人问我,“王博,我们现在项目怎么立项,是否向前推进?”


我不能一拍脑袋就决定,而是需要做好全面的调查研究,包括市场调研、竞品情况调查等等。


我们选择推进项目时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让我们确保将来成功概率提高,或把犯错的风险减少,在有确证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往前走。


我们希望做任何一件事都知道我们为什么成功了,或者失败能带给我们怎样的经验教训,以增加下次成功的概率。


所以,创业团队的领导者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完全体现。


创业之初,为什么确立了“最佳个体化及联合治疗药物”的战略发展方向?


我们始终认为“做药最终是为了满足临床需求”,我们根据对临床需求调研,最开始就聚焦在肿瘤治疗。


但必须看到的是肿瘤是非常复杂的疾病,必须考虑联合用药,才能解决这么复杂的疾病。


肿瘤病人的明确需求是“希望肿瘤能够得到控制,能够高质量生活得更久”,由于肿瘤复杂的疾病生物学特征,我们认为不同药物能够得到最佳的联合组合是非常重要的治疗策略。


打个比方,什么是最好的团队?互补的团队才是最好的团队。


所以集中考虑之后我们认为Best-in-Disease Combination是将来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了解到您之前有临床的背景,您认为您跨学科背景对企业起到了什么帮助?


我觉得临床这段背景对我非常重要,这段经历让我的思考完全不一样。


举例来说,今天的我在遇见任何机会来临的时候,首先会问自己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要解决什么临床问题,是不是真正的临床痛点;第二,机会为什么是我们的;第三,我们有什么竞争优势,我们能否正把临床价值真正做出来?”


我们始终明白,做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临床痛点,不是为了做药而做药,更不是看到别人挣到钱而去重复立项。


应世生物成立仅一年,就获批国内第一个临床试验申请,您觉得这个项目能够迅速推进的关键在哪里?


我觉得项目能顺利推进的关键在于执行,也可以说我们是赢在团队。


当我们最开始组建应世生物的时候,就提出来只有先进的理念是没用的,先进的理念和高效的执行必须齐头并进。


“高效执行”是印刻在应世生物的DNA里面。


我们可以说在全中国或者是全世界招到了一批敢想、会做的人,并将这批人的执行力发挥到极致。


您可以简单介绍下您的团队运营模式是怎样的吗?或者有什么企业管理的心得可以和我们分享?


我们觉得转化医学是整个医药研发最大痛点,也可以说是价值最大拐点。


应世团队推崇“小研究、大影响”的研发理念。


为实现该目标,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思考,不断了解临床痛点,充分了解病人的疾病生物学特征,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国外的实验室和临床数据等,将所有信息有效结合分析,最终把合理的临床方案设计出来,使之产生临床价值。


我们的团队成员是因为共同理念汇聚在一起,有共同的目标,并且都充满了创业激情。


我们相信可以研发出真正给全球带来影响的创新药,就跟我们公司名字一样,inxmed,代表研发具有全球影响的创新药和创新药组合。


应世生物目前融资开展得是否顺利?后期研发管线布局计划是怎样的?


我个人认为在今天的融资环境下,能否顺利得到融资,还是要看你满足了什么临床痛点?你组建了什么样的团队?布局了什么样的管线?将来有多少成功的概率?


如今的投资人都非常聪明,会根据这些做出自己的判断。


我们非常有信心,能融到我们需要的资金,把产品推进到下一步,并且也相信我们的产品能真正解决临床痛点,给投资人带来不错的回报。


后期我们研发管线的布局一定还会从临床痛点出发,采用联合、精准策略,以确保将来在竞争中能有较大的胜算概率。


您认为目前中国转化医学的发展前景如何,面临的机会和难点是什么?


目前中国的转化医学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但这个差距在3-5年之后会有改善,或者某些领域会迎头超过。


因为中国有做转化医学的大量需求,同时有非常多优秀的临床医生、临床资源、化学家、生物学家以及各种各样的CRO、CDMO机构,他们能研发出多个产品管线,但是如何转变为临床价值是核心关键。应世生物有信心成为中国转化研究的领跑者。


如果我们能够将资源有效对接起来,转化成临床价值,我认为在3-5年以后,中国的转化医学将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当然目前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最重要是理念的转变,我们要敢想、敢尝试,要允许一定的失败,只有允许失败才能有更高的创新。


在此后的5-10年内,中国创新药将迎来最好的时代。


我们希望把握好自身定位,研发出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药和创新药组合,这是应世人的努力目标,在当前中国大环境下,我觉得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应世生物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科技新锐,以疾病生物学为创新源头,致力于打造“最佳联合治疗药物研发策略”,建立具备快速临床转化与概念验证能力的平台,成为一家在新药研发2.0时代立足于中国的全球领先新药研发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8年底,已经完成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在短短半年多时间建立起跨上海、北京、美国和澳洲的完整的国际化高水平研发与临床团队,已同包括罗氏在内的知名跨国药企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的核心团队曾在罗氏、诺华、默沙东、先灵葆雅、葛兰素史克、强生等一流跨国药企担任高级研发和管理职位,拥有涵盖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临床转化、概念验证、再到产品上市的全部环节的丰富经验,曾带领团队完成包括Keytruda、Gardasil等在内的十多种药物在中国的临床开发与注册上市。


应世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由“同类第一”和“最佳联合用药研发策略”组成的一系列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和协同效应的研发管线,同时持续积极寻找对外授权许可或合作开发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丰富和优化产品组合,为患者带来真正的高水平临床获益。




新闻采编/撰写/编辑:李浩、彭庶文

特别鸣谢:应世生物

本文系Pharma Bridge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欲询详情或接洽访谈请联系:13913306498 李经理;18251985572 彭经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