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转载 | 省第二十一届哲社奖获奖成果 :冯国栋《“活的”文献:古典文献学新探》

  //  

浙江大学冯国栋教授撰写的《“活的”文献:古典文献学新探》论文,2020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11期)发表,获2021年“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简 介


在中国古代“治书之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古典文献学”,是以“治书”方法与技术为核心的工具学科。在为其他学科提供可靠文本与资料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学术追求。文献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献”本身,而不仅仅是整理文献的方法与技术。文本性、物质性、历史性与社会性是文献最重要的四个性质,文献学应该是对文献四方面性质的整体研究。纵向上分析文献的历史性,横向上揭示文献的社会性,将文献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结合起来,或可尝试建立一种整体的“活的”文献研究。

该文通过对“文献”“文献学”的概念史考察,反思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发展。通过梳理文献、文献学、校雠学等概念的历史演变,认为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在旧有“治书”之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对象是“书”,其重心在“治”,因此重视方法的归纳与类例的总结,研究重点在文献的“文本性”上。对文献的物质性、历史性与社会性关注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献学的发展。通过引入书籍史、阅读史、文本考古学的方法,尝试建立“活的”文献研究。书籍史、阅读史、文本考古学将文本研究与物质、社会、读者、接受、思想等方面联系起来,提供了更多“文本之外”的研究面向。将文献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结合起来,既探讨文献的文本特点,又关注文献的生成、阅读、接受,可以尝试建立“活的”文献研究。

该文的意义在于:首先,启发了对于“实质性异文”的关注:“实质性异文”是指影响作者意图、表达的异文,“非实质性异文”则是文本在书写、刻印、流传过程中由于抄手、刊工等因素形成的异文。相对于西方世界,我国进入刻印本时代非常早,“治书”实践的对象主要是刻印本。刻印本中“实质性异文”少,而“非实质性异文”多,因而传统文献学处理非实质性异文的方法较多,处理实质性异文的经验较少。加强对实质性异文的研究,并归纳抽绎相应的方法,是文献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其次,启发了对于文献外部研究的关注:文献在历史中生成,在社会中存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制约、形塑着文献、书籍的生产;反过来,文献、书籍也对政治、社会、文化形成反形塑,二者处于相互形塑的辨证互动之中。因此,只有把文献的“内”与“外”结合起来,才能对文献做出更为全面的把握。再次,启发对文献多重社会功能的关注:阅读是文献实现其社会功能最重要的途径。读物、读者、阅读规则、阅读策略都会随历史的发展而演化,阅读的变化也会导致认知与思想方式的变化,成为学术新变的诱因。文献较书籍包罗的范围更广,实现社会功能的形式也更为多样,文献可以是交流沟通的礼物,也可以是知识与权威的象征物,其功能的实现并不仅靠狭义的“阅读”。

作 者 简 介

冯国栋,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佛教文献、石刻文献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有《佛教文献与佛教文学》《〈景德传灯录〉研究》《景德传灯录》等著作。


转载自“浙江社科”公众号

编辑 | 沈锴丽

审核 | 边田钢

往 期 回 顾


求是擷英 | 盧鷺:“熟”有衰老義的來源与成因*

陳東輝:《兩浙方志經籍藝文資料匯編》前言

求是撷英丨方一新:翻译佛经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