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业活动 | “经卷探幽——日藏佛教古籍寻访之旅”讲座顺利举行

✦  +

+

“经卷探幽——日藏佛教古籍寻访之旅”讲座顺利举行

10月13日下午,浙江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有册有典”系列讲座第三讲“经卷探幽——日藏佛教古籍寻访之旅之旅”在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1111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李周渊老师主讲,古典文献学副主任边田钢老师担任主持。古典文献学专业师生及文学院其他专业同学三十余人现场聆听学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李周渊老师结合自身的学习研究经历,强调了古典文献学实地考察、接触实物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在日本考察过程中获得的主要成果,指出日本收藏着丰富的汉文佛教古籍,这些文献具备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李周渊老师经过多次申请,深入探访了龙谷大学深草图书馆、逸翁美术馆等18个不同的收藏单位,阅读了未曾公开的《赵城金藏》《石山寺一切经》等原始文献。他在讲座过程中分享了大量实地拍摄的一手材料,另现场师生大开眼界。



李周渊老师首先介绍了日本所藏佛教古籍的总体情况,认为日藏佛教古籍主要分为四类——敦煌吐鲁番等西域文献、唐宋写经及汉文古籍、朝鲜半岛的汉文古籍、日本本土的古籍,李老师对每一类古籍都进行了详细的举例介绍,并将中日佛教古籍对照观察,总结分析出日藏佛教体量庞大、保存完好等主要特点。


 其次,李老师分享了具体的申请流程和前期准备工作,并介绍了在日本申请阅读古籍实物的几种常见情况,如申请需要回程信封,多数馆藏已经电子化,需要机构内部进行目录查询,需要通过所在图书馆官方进行申请,需要研究计划或介绍信等情况。并强调了用日文进行邮件联系的重要性。



另外,李老师还对日本寺院的转轮藏、窖仓藏与寺院文书进行介绍,并分享了大量日本佛教古籍数据库,为研究日藏古籍提供方便。


李老师总结了调查日本佛教古籍的经验,鼓励同学们主动咨询、积极探索,尽量用日文交流,提前做好研究计划。



在最后的讲座提问环节,李老师与同学们就“敦煌经”的真伪问题,以及海外访学的语言沟通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日本佛教古籍对中国文献研究的重要性,也为同学们将来实地调查一手文献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有力助益。


作者:叶宣延

编辑:陈福兴

审核:边田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