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家开了多年的小店,凭什么让这么多人惦记?

随着新兴网红餐饮的兴起,许多本土老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总有一些海口老饕们,对尝新是新鲜,对老味仍是依恋。

 

水煮串串,油炸串串、糖水甜品……这是老海南派的下午茶代表。


海口琼苑路的后街,有一处上坡,在坡处的中道,一户招牌“18年老店”的门口有些拥挤。



 “阿姨,一碗海南粉加3串猪肺。” “阿姨,我的串串加点辣椒,猪肺给我打包。” “阿姨,西米露加一点红豆,再来一份烫青菜和猪肺。”……



顺声往前走,没有明确的招牌,但门口那块红底亮眼的“18年老店”,就足以让它在这条街上站稳了“美食前辈”的地位。

 “18年?恐怕得有20多年啰。”店主曾阿姨笑道,大家认准了这个“18年”,也就不打算换了。 在这条清静的后街,“18年老店”一旦被提起,琼苑路的街坊们是无人不晓的。



20多年过去了,店里依然还坚持着做好传统的糖水和馋嘴的串串,不变的几道甜品和招牌猪肺让它从一个小摊成为了今日的老字号。 麻雀小店,空间虽然逼仄,但胜在价格低廉,有时一张高板凳加张矮座椅,就是一个单人的桌,虽简单但味道更香了。

 


店里还是保留了岁月的痕迹,坚持如一的味道,靠着为数不多的品类就征服了街坊邻居的胃。 起家之作的“猪肺串”是店里的“流量明星”,几乎人手一串。
选材、切块、除腥、腌制、翻炒……



整个过程下的猪肺入色入味,咸香软嫩,猛火爆后的那股镬气更是要在刚出锅时趁热吃进嘴里。 对于自家猪肺的好味,曾阿姨有十足的自信,“我可以说是海口第一家把猪肺串做成这个味道的,其他人都不一定做得出……”说完又补充道,配料和调料都是特制秘方。 与猪肺串“齐名”的是店里的水煮串,这一锅几十串就是从早到晚,荤素一锅,样样齐全。

 


有时忙,卖得快空了,也顾不上往里添,但客人们也不急,换着样吃也能边吃边等。 肉吃多了,需要菜来解腻。一份烫菜,若是少了它作陪,一餐下来就少了几许味。 喜欢吃汤面的,多半是因为汤,糟粕醋汤打底,酸味容易把胃口打开。

 



“这个醋汤和铺前的不一样,我悄悄做了点调整,用自己酿的酒重新熬过了。”即便只是做着些粉面小食,曾阿姨对底料的调味也十分讲究。 糖水也不例外,最简单的材料熬煮的糖水,吃不够的客人常常还会顺上几份带走。 这些正宗的味道,也就在老店才能探寻得到了。

 


在餐饮业里摸索了20多年,操持着老本行,曾阿姨对做餐事事亲力亲为,虽是小本生意,但总归自由也开心。 每天凌晨4、5点就要出市备菜,亲自挑选的食材保证新鲜,看得见的真材实料才是吃得到的放心。 “多亏有家里人帮忙,打打下手,也才能撑得这么久……”言语间,也道出了这些年来的辛苦。 


常常有人给她建议,客人这么多,干脆换个宽敞的店铺。她也只是笑,“考虑成本,店租能省则省,邻居们也认可了这个小店,换了店面反而没有原来的味道了。” “知足常乐嘛!”一旁切菜的大哥乐呵呵地说。 能“活”这么多年,得益于曾阿姨身上的这份朴实和坦率。 对客人诚挚,不吹不擂,即便再忙,话语里也能保持着不慌不慢,这一切都是能够长久建立联结的秘诀。

 


小店开了多少年,就有客人吃了多少年。原本只打算招呼街坊邻居的生意,却无意吸引了许多寻味而来的客人。
“原来对面小学的孩子都喜欢在这吃,现在搬走了有的还经常回来吃几碗……”若不是用心经营,又怎会将这童年的味道留下。

 


老客介绍新客,新面孔多了,吃的人自然也就多了。曾阿姨时常遇见从城市另一端前来尝味的顾客,新的客人抱着手机慕名而来,来去都是店里几样招牌。
 这些靠口碑一点点积攒下的客源,不仅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成长,也见证了整条街多年来人们的相聚相离。 这家寻常小店,不论餐饮的江湖如何变幻,它都稳固地扎根在社区中,“养活”居民,也被居民养活。

想吃?地址在这儿

炸炸约起(海南省民政厅住宅北区店)旁




“地图版深夜爱报社”上线

用最短的时间替你解决

“吃什么”的问题!

100多家社长领着兄弟姐妹们

一家一家探过的店

全部打包发给你

享用攻略如下


免责声明:

循着深夜爱报社美食地图

吃到月半本号概不负责


◎ 撰文:圆圆

◎ 摄影:阿肥

◎ 编辑:杉菜




点个“赞“在看”
▼ 怎么吃都不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