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第二届星空艺术节|四部国际剧目、五场包容创作分享共聚云端

星空艺术节 身身不息 2022-07-25


新型冠状病毒使全球陷入困顿,2020年是人类承接巨大变化的一年,也是全球文明模式历经严峻考验的一年。“大封锁”与“例外状态”成为常态,东西治理模式分歧加剧,社会发展结构性不平衡凸显,许多机构与个体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生态异变频繁,自然灾难多发,这些,共同成为2020的底色。


于疫情时代的不安中,星空艺术节——中国首个以包容性艺术(Inclusive Arts)为发展方向的非营利艺术节,选择回到包容性艺术的原点——包容。包容是人类与文明发展的运化力,也是人性中同理与善意的可贵能力。在超出大部分人认知经验的这艰难的一年,如何守住自己,如何对待弱势、边缘与特需群体,如何保持包容与联合的能力,是每个人心和每一次行动的抉择,而同时,这些抉择是我们是否可以共同穿越艰难的信念与保障。


包容性艺术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尝试以艺术作为行动方法,连接不同群体,鼓励残障人士、老年人以及边缘群体的发声与创作,鼓励社会公众与特需群体的共同协作与互相支持。2019年,身身不息联合77文创、British Council、WABC共同以“disability-led arts”(残障人士为表达主体的艺术)为主题,发起首届星空艺术节,与中国观众共同探讨包容性艺术的理念力与艺术创作。2020年,在如此特殊的一年,星空艺术节与公益机构深度联结,以“包容”为主题,在全世界范围发掘优秀的包容性艺术作品,寻找艺术创新,创造艺术对话,交流包容性艺术的实践经验,同时,探索包容性艺术在中国本土的发展空间,以及与当地社群互动互助的模式。


2020第二届星空艺术节由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主办,由北京身身不息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由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杭州自在空间、九天微星、千米迢迢协办,同时联合了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British Council、歌德学院,以及线上合作平台腾讯艺术与Bilibili参与,这些各方的支持与能量将共同呈现这个小小的艺术节以及艺术节所包含的大大的愿景——“艺术无国界,包容不隔离”。


我们相信,艺术是不同时代意识的最佳体现,艺术为每个人创造了公共精神、沟通入口与互相理解的感性场所,在艺术的内在核心里,每一个生命回到了真正的平等;我们也相信,包容是人类得以延绵得以完整的推动力,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对包容的唤起,改变惯性的二元对立的、歧视的认知框架。唯有包容,我们才可能共同抵达一个彼此能看见彼此、彼此可观照彼此的整体性的世界





艺术无国界 包容不隔离”

2020第二届星空艺术节宣传片



  星空线上展映  

Online Screening



2020年第二届星空艺术节特别设置了星空线上展映版块,我们邀请了来自中国、英国、法国、德国四部包容性艺术的优秀作品,涉及残障人士、边缘群体、打工女性等议题。以剧场创作、即兴舞蹈、舞蹈电影等多种方式,呈现了这些群体内在的声音,在作品中触及“不可说之苦难”。同时,每部作品还设有主创创作分享


※为方便听障人士观看,展映作品均添加场景音乐描述




British Council 推 荐 作 品

UK


| 虚幻 Artificial Things 之物 |


 弥合鸿沟舞团(Stopgap Dance Company)

 作品 


※2019年Dancescreen Award(舞蹈银幕奖)15分钟以上银幕编舞奖得主


※舞动、接触、呼吸,残障舞者与非残障舞者一起不断探索身体边界及其可能


※以身体之力刻画丰富的内心世界,以无声交流的暖填补空间的空


※本作品将有由本届艺术节“包容倡议大使”卢靖姗录制配音声画描述版上线。


  剧 目 介 绍  

一个空荡荡的办公空间变成一个令人感到兴奋甚至危险的超现实舞蹈表演空间。一位穿着三件套西装患有唐氏综合征的男子,在跟随音乐进行有韵律的、voguing式的舞动。另一位无腿男子加入。一对情侣共舞,散发出爱情与力量的气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子优雅地来回穿过舞台。音乐是多变的,从戏剧性的古典乐到振奋的节奏。Nina Simone的爵士歌声以及Family乐队的流行曲调连同这个多元团队给观众带来感官冲击。舞蹈风格不停变换、不断带来惊喜并传递能量。舞者们互相寻找对方,帮助对方,也拒绝对方。表演者们通过无声的方式创造出了一个容纳人际之间脆弱互动的平行世界。



  相 关 评 论  

影片的结尾流露出了导演费因斯的乐观主义:它通过幽默的方式揭露了一种深刻的人性,这是她作品的典型特点。

——《虚幻之物》获奖颁奖辞




  舞 团 介 绍  

弥合鸿沟舞团为国内外巡回演出创作令人振奋的舞蹈作品,聘请残障和非残障艺术家寻找创新的合作方式。舞团重视开拓精神,并致力于通过舞蹈融合残障和非残障人士。差异是其创作手段和路径。


舞团的作品是在露西 · 班尼特的带领下,由舞团舞者和合作者共同设计的。舞团作品试图提供一个进入平行世界的窗口,在那里,人类的共生、力量与脆弱都通过诗意的手法展现出来。


作为一家由编舞者领导的表演机构,弥合鸿沟舞团是包容性编舞的专家,在培养残障和非残障艺术家制作包容性作品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作为一个慈善组织,该舞团通过表演,专业培训,社区宣传和出版物来公开分享技能和知识。舞团致力于为尽可能广泛的受众创作作品,希望由此转变人们对差异的看法,并激发每个人发挥其潜力。


弥合鸿沟舞团是一家英国表演机构,舞团获得英格兰艺术委员会的官方认证,同时也是法纳姆文化中心的常驻机构。


©️Stopgap Dance Company



演职人员名单


舞者:艾米 · 巴特勒、劳拉 · 琼斯、克里斯多夫 · 帕维亚、大卫 · 维尔德里奇

戴维 · 图尔

导演、剪辑:索菲 · 费因斯

编舞:露西 · 班尼特

联合制作方:长星公司

布鲁克 · 克劳利

马丁 · 罗森鲍姆

 

弥合鸿沟舞团

 

艺术总监:露西 · 班尼特

行政制作人:修 · 希巴塔

制作人:卡勒姆 · 格雷厄姆

副制作人:卢 · 罗杰斯

服装设计:安娜 · 琼斯 (趣空间)

编曲:安迪 · 希吉斯  吉姆 · 平金

补充音效录制:纳登 · 波恩 伊恩 · 麦克弗森

声音描述:逻辑法则公司

现场工作人员:

丽莉 · 诺顿

西蒙 · 克里普斯

摄像:雷姆科 · 施诺尔

摄像助理:克里斯 · 海登

灯光:里斯 · 赫恩肖

装卸师:阿什莱亚 · 唐内斯

制作助理:汤姆 · 格雷厄姆

场地:卢克·道布森荒野探险场

影像处理:伦敦电影实验室

调色师:亚力克斯 · 苏里

配音调节师:里迟 · 辛普森

委托单位:UK空间,BBC,英格兰艺术委员会


第二届星空艺术节·声画描述版

文本:刘赫

配音导演:王晓燕

配音:卢靖姗






身身不息文化交流中心  特 邀 作 品

CHN


| 生育_________纪事 |


 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

 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戏剧策划与应用专业

 联 合 创 作 


※非虚构社区剧场作品


※基层女工们的生育口述史,自身生命故事的真情演绎


※以女性生育隐痛,映照性别、家庭、城乡之间的社会区隔;以朴素剧场表达打破“不可说之苦难”,以社区集体创作弥合舞台与生活之界限



  剧 目 介 绍  

引产、生产、养育、意外……

女性的沉默和隐忍,

往往让她们的疼痛被忽视。

而一群来自五湖四海,

聚集在北京六环外的女工们,

走上舞台,集体创作,

诉说生育的故事。

女工生活的酸甜苦辣——

疼痛、艰辛、无奈

坚强、新生、乐观

都化入她们的表演,

融入她们的歌声……


这是一部非虚构社区剧场作品,由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戏剧策划与应用专业联合创作、演出。


在项目前期,北京木兰社区文化中心对29名有生育经历的女性进行访谈,受访者大多为随丈夫进京务工的无固定职业女性和家庭妇女。之后,项目组在社区招募演员,举办戏剧工作坊。以访谈成果作为剧本创作素材,演员们在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策划与应用专业学生协助下进行了演出。


《生育纪事》是一出以应用戏剧方法进行编创的舞台剧作品。演出讲述了一位基层打工女性小玉的生育故事。通过她两次生产、三次引产的经历,呈现了她生活的艰辛和为家庭做出的奉献和牺牲。


该剧故事情节和演员台词全部来自社区访谈所获得的素材。绝大多数演员是来自社区的非专业演员。


  相 关 评 论  

这不是“戏剧化”的生命,却远比一般的“戏剧化”厚实和丰富。

尚晓岚(已故著名青年作家、剧评人)


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戏剧演出了,但也正因此而更加体现了戏剧形式的价值。戏剧不仅呈现某种经验,更要使这种经验被转化为共有。

孙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它在形式上原生、直白、犀利,直面性别、阶层、社会等重大问题;业余演员们在表演过程中无意间的停顿,仿佛一片片留白,让观者共情、遐想。

卫纯(《读书》杂志编辑)



  演 出 机 构 介 绍  

北京木兰花开社区活动中心成立于2010年1月15日,是一个以关注和服务来京务工的打工女性为宗旨的非赢利社会服务公益机构。木兰花开在打工者聚集的社区建立活动中心,以活动中心为平台,引进外部资源,为打工女性及其子女提供文化教育和精神方面的服务,通过扩大打工女性的社会交往面,增加彼此的联系和互动,拓展打工女性的文化生活空间,提高其独立自主和性别平等意识,帮助她们更好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木兰花开文艺队是木兰花开社区活动中心的一个独立项目。主要目的是丰富打工姐妹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艺为载体,建立姐妹们的支持互动网络;以文艺为手法,为姐妹们赠权赋能,提升她们的自信;以集体创作为主要工作方法,促进群体发声。


文艺队成立八年以来,开展了近400次活动。对外演出、社区晚会和打工春晚演出50余场次,原创作品20个,包括歌曲《木兰花开》、《我是女人》、《我要大声唱歌,让世界听我说》、《不完美的妈妈》等,舞蹈《疯狂清洁工》、《女工流水线》,小品《四十年女工梦》,独白剧《离家》、舞台剧《搬家》、《红》、《我要上学》、《生育纪事》等。参与文艺队过活动的女工共计156人,在文艺队中成长起来的骨干58人,受益人群不完全统计有10000余人次。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策划与应用专业成立于2015年。该专业开设《剧场实践基础》、《戏剧构作概论》、《戏剧构作实践工作坊》、《应用戏剧理论》、《应用戏剧实践方法论》、《应用戏剧实践工作坊》等课程,致力于将戏剧构作、应用戏剧等当代剧场实践方法引入中国,为中国剧场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生育纪事》剧组中,先后有二十余名戏剧策划与应用专业同学担任演出协作者。他们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为社区民众搭建参与艺术实践的平台,践行了应用戏剧用艺术赋权于民众的核心理念。


剧照摄影:李昊



演职人员名单


编剧/导演:赵志勇

项目策划:齐丽霞、赵志勇

作曲:袁野

舞台影像设计:李鑫、秘爱林

导演助理:王晓昀、赵英茹

宣传设计:宋清如

演员表:

社区居民:蒋美飞、凌具环、段冬雪、刘宜沛、李秀平、田苗苗、张景云、张梅珍

木兰社区文化中心工作人员:齐丽霞、张春芬、张睿、赵倩

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学生协作者:冯陶婧、许力、孟润

 

其他演职人员:冯仕林、黄馨漪、高倪顺子、康乃瑶、雷静一、刘雅苗、李瑶华、许力、汪海斌、王誉默、薛铭、尹云辉、郑笑阳、周维嘉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 推 荐 作 品

FR


|   渡   Franchir la nuit   夜   |


 CCN2-法国格雷诺布尔国家编舞中心 作品 


※以流离失所的移民童年为中心,借柔软而有力的舞动重新审视流亡主题


※地域的流放造就内心的流放,思想的迁徙紧随空间的迁徙


※移民儿童与专业舞者同台共舞,舞动的身体与水面的涟漪共塑现实与回忆的联结


※《渡夜》是伸向他者的手,是倾听陌生人的耳朵,是让剧场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惊险旅行。(菲利普·诺瓦塞特,法国国家舞蹈剧院)



  剧 目 介 绍  

这部作品专注于被迫在年轻时离开家园并面对希望与绝望的移民儿童。

 

地理上的迁徙让步于思想的迁徙,导演拉希德·乌兰登致力于解决内部流放和现今土地的记忆。为了创作这首作品,他与流放的儿童一起工作,聆听他们的故事,并试图重建他们言语的诗意回响。在上演《渡夜》的每个城镇,都组织了讲习班,以将编舞的表达方式传播给当地儿童,并探讨他们自己的故事。这些孩子与六个专业舞蹈演员同台演出,被淹没在水池中。

 

该作品以流离失所的童年为中心,以强有力的作品重新审视了流亡的主题。波浪,涟漪和舞者的动作创造了千变万化的视野,可以作为过渡和通道空间的隐喻,而这些空间常常也是死亡的地方。


  相 关 评 论  

拉希德·乌兰登从孩子的层面探讨难民话题,用身体语言表达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话语。

——《电视全览》艾曼努埃尓·布谢


在《渡夜》中,拉希德·乌兰登聚焦生活被打乱的孩子们。这场舞蹈与我们的现实社会相呼应。

——《摇滚》菲利普·诺瓦塞特


拉希德·乌兰登从和非洲移民儿童的工作坊出发,创作出了《渡夜》这样一部演员脚踏水中、展现难民主题的舞蹈作品。

——《世界报》罗西塔·布瓦索



  创 作 者 介 绍  

拉希德·乌兰登

从1995年便开始创作。他从2010到2015年在巴黎市剧院、从2005年到2015年阿讷西邦利厄国家剧院都担任过协作艺术家。


他常常受到来自不同团队的合作邀约:他曾两度与里昂歌剧院芭蕾舞团合作(《明星》2006年,《环绕》2014年);在西伯利亚参与“舞在心动”项目时与俄罗斯迁徙舞团演员合作(《布尔什维克…真实的故事…》2010年);在英国坎多可舞团成立20周年之际与残疾舞者创作(《回头一望》2011年)。


从拉希德·乌兰登成立L'A舞团以来,他的创作便一直基于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与电影人或是作家合作而成。


他以舞蹈这种艺术参与社会公共讨论,以编舞作为一种诗意的见证。在他近期作品中,他探索了有较多舞蹈演员的舞蹈创作方式。


除了他的艺术创作,拉希德·乌兰登还致力于促进艺术学习和交换——他曾在法国、罗马尼亚、荷兰、巴西、美国都组织过国际艺术研讨班。


从2016年1月起,拉希德·乌兰登与尤安·布日瓦一同领导CCN2-格勒诺布尔国家舞蹈中心。


梅迪·梅达奇

于1980年在蒙彼利埃出生,目前生活工作于巴黎。他毕业于弗雷努瓦国家当代艺术中心(2008年)和阿尔勒国家高等摄影学院。他的作品在多个个展和联合展览展出过。他在巴黎104艺术中心、大马士革(叙利亚)、亚历山大港(埃及)、贝鲁特(黎巴嫩)、图卢兹(法国)都曾居住过。他的创作植根于与他有着相同背景的移民后代的生活,他的影像直达世间百态。梅迪·梅达奇从2017年起成为CCN2-格勒诺布尔国家舞蹈中心的协作艺术家。


剧照摄影:Patrick Imbert


演职人员名单


概念、编舞:拉希德·乌兰登

合作影像艺术家:梅迪·梅达奇

编舞助理:阿佳莉·范达姆
作曲:德波拉·列尼-比松

舞美:西尔万·吉罗多
灯光:斯特凡·格莱尧
音效:罗伦·勒谢诺
服装:西戈列·波提、莎拉·夏布里埃、波琳娜·艾尔乌埃

舞者:安妮·阿诺维、德波拉·列尼-比松、鲁本·桑切斯、列昂德罗·维拉维森西奥、奥尔·沃什特,和来自演出当地的孩子们

 

制作:CCN2-格勒诺布尔国家舞蹈中心-尤安·布日瓦和拉希德·乌兰登领导

支持:爱马仕基金会,艺术家知识产权保护协会,法国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文化事务部/法国文化部

协同制作:阿讷西邦利厄国家剧院 / 里昂舞蹈双年展 / 巴黎市剧院 / 法国国家舞蹈剧院 / 雷恩国家剧院 / 阿姆斯特丹Julidans舞蹈节 / 波尔扎诺舞蹈节

 

CCN2-格勒诺布尔国家舞蹈中心赞助方:法国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文化事务部/法国文化部,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都会,伊泽尔省,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大区。国际巡演由法国文化中心支持。





歌德学院 推 荐 作 品

GER


| 无可 Schweigen 


Impossible 沉默 |


  德国提克瓦剧院(Theater Thikwa) 作品  品 


※探索不同语言间的沟通秩序,以幽默巧思重构理解与误解


※巴别塔式无望的语言混乱,还是不同沟通技巧的调和合作?


※一场语言、音乐和舞蹈的研究之旅,通往思想可被聆听之地



  剧 目 介 绍  

一个人絮絮叨叨,另一个人勉强插话,第三个人自称什么都懂,第四个人赶来帮忙打手语,第五个人把一切都翻译成舞蹈——这该如何沟通?是巴别塔般无望的语言混乱?是在轰轰烈烈、奇奇怪怪地尝试所有可能的(误)解?还是不同沟通技巧的调和合作?真相、「后真相」抑或假新闻——提克瓦剧院将其置身于感官的多种可能。一场笔译员、口译员、自以为是的人与用手语或声响交流的人的相遇。


安德烈·尼特尔掌控舞台中央,他是剧院里最特别的表演者之一。困于痉挛症,他坐在轮椅上,只能堪堪控制移动。他只能发出声响交流。尽管如此,或者严格说正因为如此,他是我们最强大的表演者之一。
在这个表演中,我们用一种可能性的嘈杂来拟合那种不对称的交流。这场聚会,几乎所有人都比你自己更清楚你想说什么。你还剩多少思想的自由选择?
有的翻译勤勤恳恳,有的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只有零零碎碎的信息佐证。一场声势浩大的「传话游戏」谨慎进行,结果却仍然出乎意料。舞蹈中充满手语动作,人们却始终期盼外来声音。我们只得享受幽默,尽力欣赏这些演出。
接着,一对臭味相投的老夫老妻,相顾无言,偶以只言片语滑稽地拌嘴。他们的沟通同样困难重重。
一场笔译员、口译员、自以为是的人与用手语或声响交流的人的相遇。一场表演,内含严肃的尝试,犯的错误无可救药,种种后果仍满含幽默。一场研修之旅,关于语言,辅以音乐,充实以舞蹈,只为通往能听见思想的地方。 


  相 关 评 论  

杰出的团队带来的杰出的一晚。

(五星,最高评价)

——柏林Zitty杂志



  剧 院 介 绍  

“Thikwa(提克瓦)”源于希伯来语,意为“希望”。提克瓦剧院是“在德国,有所谓残疾和没有所谓残疾的艺术家聚集在一起创作戏剧的剧院中,最出名的那一家”(文化广播电台报道)。无论是在柏林自己的演出场所,还是身处世界各地进行客座演出,提克瓦剧院都以一种都无所畏惧的实验姿态,推出丰富的演出、舞剧、话剧与音乐剧。


这个 「舞台奇迹」(《每日明镜报道》)的基础是Thikwa Werkstatt für Theater und Kunst,即希望戏剧与艺术工作室。在这里,44名成员组成了整个剧团。提克瓦剧院的工作特别契合其表演者的个人特点,同时在固定的流派定义之外寻求新的表达形式。与此同时,它持续与外部独立表演艺术界的艺术家合作。


提克瓦剧院在2018年获得了著名的马丁-林茨戏剧奖(Martin-Linzer-Theaterpreis),并在2019年获得了德国最重要的戏剧奖项之一,联邦戏剧奖(Theaterpreis des Bundes)。


剧照摄影:Florian Krauss



赞助及合作伙伴




演职人员名单


演员:安德烈·尼特尔、刘易斯·艾德勒,卡洛尔·戈莱比奥夫斯基、麦克斯·埃德加·弗莱塔格、克里斯蒂安·沃勒特,马丁·克劳森,吉尔德·哈特曼

手语编舞:加尔·瑙尔

手语翻译:加尔·瑙尔

现场音乐:克劳斯·雅内克

导演:玛蒂娜·库图里埃

创意/概念:吉尔德·哈特曼,玛蒂娜·库图里埃

舞台设计:伊索尔德·维特克

服装设计:海克·布雷特迈耶

灯光设计:卡特里·库乌斯麦基

技术指导:霍尔格·杜恩、沃尔夫冈·乌尔里希

助理导演:劳拉·贝西、阿莲娜·昆恩

指导:阿尔瓦罗·马丁内斯·阿隆索

制作人:安吉拉·格里希



展映时间:7月25日 19:30—8月8日 22:00

展映平台:腾讯艺术频道


《虚幻之物》7月25日 19:30起

《渡夜》      7月26日 19:30起

《生育纪事》 7月27日 19:30起

《无可沉默》 7月28日 19:30起

《虚幻之物》(卢靖姗声画描述版)

7月29日 19:30起


7月25日起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进入观看页面



 星空创作分享会 

Luminous Sharing



结合展映剧目,星空创作分享会将邀请到来自中国本土及英、法、德、日多个优秀艺术家以各自在创作包容性主题的艺术作品时的创作背景、意图及工作方法为基本内容,阐述对包容及包容性艺术的理解。分享会的关注对象及讨论议题涵盖残障、老龄化、社会性别、边缘群体和包容性艺术的在地深入,为少数群体的艺术创作与表达方式提供相互借鉴与交流的平台。




英    国


自由身体表达与无障碍舞动实践


主讲人:

《虚幻之物》编舞,英国弥合鸿沟舞团(Stopgap Dance Company)艺术总监 露西 · 班尼特

《虚幻之物》舞者,英国弥合鸿沟舞团(Stopgap Dance Company)人才发展部总监 劳拉 · 琼斯


分享内容:

-英国弥合鸿沟舞团(Stopgap Dance Company)舞团及其无障碍舞蹈实践介绍 15分钟

-《虚幻之物》两版作品(剧场版、电影版)创作历程分享 30分钟

-问答环节 15分钟


时间:7月26日 19:30-20:30


 


法    国


舞台上的漂流:移民、迁徙与乡愁


主讲人:

《渡夜》概念/编舞、

CCN2-法国格勒诺布尔国家编舞中心联合艺术总监

拉希德·乌兰登


分享内容:

-拉希德·乌兰登导演个人及作品、CCN2-法国格雷诺布尔国家编舞中心介绍 15分钟

-以《渡夜》的创作过程为例,探讨舞台上的移民、漂泊主题 25分钟

-问答环节 10分钟


时间:7月27日 19:30-20:20


 


中    国


女性的舞台能量与社区剧场之力


主讲人:

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创始人、《生育纪事》项目发起人 齐丽霞

《生育纪事》编剧/导演 赵志勇


分享内容:

-发起人、导演及主创团队介绍 10分钟

-《生育纪事》创作历程分享 20分钟

-对于女性主题、社区剧场的深入探讨 20分钟

-问答环节 10分钟


时间:7月28日 19:30-20:30


 


德    国


包容性题材的想象之翼+创意舞动工作坊


主讲人:

德国提克瓦剧院(Theater Thikwa)

艺术总监 吉尔德·哈特曼

艺术总监 妮可·胡梅尔

演员 麦克斯·埃德加·菲塔格

舞蹈编导 琳达·魏西格


分享内容:
-剧院的历史、创作方向及包容性作品介绍 20分钟
-《无可沉默》创作历程分享 15分钟
-创意舞动线上工作坊体验 35分钟
-问答环节 20分钟


时间:7月29日 19:30-21:00


 


日    本

星 空 艺 术 节 特 邀


高龄老人们的金色演剧人生


主讲人:

彩之国琦玉艺术剧场制作总监 渡边弘

日本琦玉金世代剧团演员 竹居正武

日本琦玉金世代剧团演员 林田惠子


分享内容:

-琦玉金世代剧团发展及创作历程 20分钟

-高龄剧团成员的个人舞台体验 20分钟

-问答环节 10分钟


时间:7月30日 19:30-20:20


琦玉金世代剧团简介 琦玉金世代剧团是一个由55岁及以上的人组成的戏剧团体。蜷川幸雄在被指定为彩之国琦玉艺术剧场的艺术导演时,就萌生了创立这个剧团的想法并提出了倡议,以期从年长者的个人史出发,以戏剧载体,为他们提供一个发现新的自我的机会。 2006年,从12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48人成为了剧团的初始成员。这种将“衰老”融入“戏剧”的尝试展示了不同于专业演员的创造力,对老年人来说也很有独创性。该剧场自成立以来,不仅受到了戏剧界的关注,而且作为应对日本老龄化社会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典型案例,也受到社会各个角落的关注。 舞台剧《乌鸦,我们上弹吧!》最初为清水邦夫所作并于1971年由蜷川幸雄执导。2013年,琦玉金世代剧团凭借此剧的改编版向巴黎进发。第二年,《乌鸦》登上了香港葵青剧场、巴黎市立剧场。2016年,剧团携蜷川幸雄导演的《理查二世》赴罗马尼亚参加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登上了克拉约瓦国家剧院。目前,剧团有36位成员(11位男演员及25位女演员),从69岁到9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81岁(截止至2020年7月1日)。




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参与分享会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

第二届星空艺术节整体发布


星空艺术节是中国首个以包容性艺术为发展方向的非营利艺术节,秉持公益之心,平等之志,关注心灵成长、探索艺术疗愈、传播包容艺术,为残障人士、特殊群体提供艺术化展示平台,希望通过艺术,增加不同国家、不同社群、不同背景的艺术创作者与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倡导同一片星空下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公众与特需人群之间的相互关注、包容、友爱,以削减社会偏见、传递艺术能量为使命。


微博/抖音/快手搜索 “星空艺术节”

获得更多互动信息



第二届星空艺术节团队


总策划 陈奕裕

总策划&制作总监 葛慧超

总策划&品牌总监 卢亚

影像总监 苏家铭

制作经理 多多

节目经理&国际联络 孙悦星

宣传经理 李大汪 

项目统筹 施雯

主视觉设计 汪圆清

平面设计 朱舒阳

微博与短视频运营 周阳


影像与直播团队 

自在影像导演 李政

直播业务负责人兼摄像师 崔向广

直播摄像师 孔威麟

摄影师 邵振亮

后期 刘德意

传播 应雅卉

录音 王长洋


卫星技术与太空展示支持 九天微星


志愿者团队


英语翻译 王亦斌

德语翻译 黄正

法语翻译 李宬悉

日语翻译 张倩如

视频编辑 刘嘉琪、刘颖、周姜屹

茶话会联络 一娃、骆筱红、王宇斯、小乐

平面协作 尹子辰 

公号协作 小乐



主 办 及 合 作 机 构


主  办

 

   

 

承  办


   

 

协  办

 

 

 


独家线上视频平台


独家直播平台


 

合作机构



 

支持机构





媒体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