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纸禁令解千愁

私产人文 2024-03-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张是之 Author 张是之

用经济学智慧分析真实的人的世界

欢迎关注私产公号


一纸禁令解千愁

©文 \ 张是之编:瑞秋的春天
☄ 禁令不是不能有,但没有产权意识,总希望「一纸禁令解千愁」,恐怕未必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



今天的新闻,有人大代表发声,建议「禁止医疗机构开展单身女性冻卵」,理由当然还是「为你们好」。

比如冷冻卵子需要人为服用或者注射激素,有可能导致一部分人产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证,可能会有腹水甚至血栓等等。

再就是在现有法律层面上,只能给不孕不育患者夫妇实施冷冻卵,而且必须是结婚证、身份证、准生证三证齐全才有可能做。

另外代表还认为,「在冻卵技术成熟之前,如果贸然放开禁令,大家都去冷冻卵子,就可能造成资源浪费,或催生买卖卵子行为,甚至衍生代孕等违法行为。」

所以代表就建议,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禁止医疗机构对单身女性进行卵子冷冻,可以避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滥用,避免该技术商业化,有利于保护后代和人口正常繁衍。

毫不意外,市场、商业化再次背锅,成为了不利于保护后代和人口正常繁衍的指控。

真相难道不是,技术的全面商业化,才给了技术创新改进者带来高额回报,才把技术推广到了更大的市场,帮助了更多的人吗?

当然,这位代表的建议的重点还不在于对技术商业化的抵触和排斥,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人身体自我所有权的否定。

简单说,人拥有自己的身体,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怎么着都行。

一个卵子,自己身体的一个细胞而已,这点决定权都没有了吗?

伤害身体?生孩子也伤害身体。浪费资源?人家花的是自己的钱?

违反法律?为什么不修改法律适应技术和商业的发展,而是要严刑峻法打击没有伤害的互惠行为?

代表建议不靠谱,好在令人略感欣慰的是,对此新闻的评论还比较正常,大多数人认为禁止的建议太过简单粗暴。

实际上,如果平时对这个加强监管那个加强监管的呼声看的多了,你就知道禁止和加强监管之间也就一步之遥。

所各种关于「禁止」的提议,应该说既有着部分利益的考量,也有着强大的民意基础。

比如有代表的提案中建议「从跨境电商名单中剔除婴幼儿奶粉」,在引发舆论热议和网友质疑后,伊利方面的解释是:「主要是希望能规范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秩序,保证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质量。」

再比如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建言,「随着电子烟逐渐成为危害公共健康和污染环境的新源头,中国应逐步禁止生产和销售电子烟。」

理由是「电子烟存在潜在重大健康安全隐患,不仅流行于青少年群体,还存在危害公共环境和公众健康以及戒烟实效不高等问题。」

湖南佳惠百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小红建议全品类禁止活畜禽长途调运,强力推行活畜禽肉类冷鲜上市。理由是,这种流动的活禽运输给疫情传播留下了隐患。

北京市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建议,希望立法禁止虐待动物。理由是「我们应当通过立法禁止虐待动物来倡导社会公德,促进我们这个社会和谐、稳定的程度。」

还有代表提议要推进出台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理由是「引导产业预期和投资布局,进一步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力争早日实现我国汽车强国梦。」

相比之下,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提案还真是厚道了,他今年建议适度开放「禁限摩」。

其实早在 2015 年,李书福就呼吁放开汽车限购。而且那个时候他表示吉利会发力新能源汽车,但他同时公开表示电动汽车也不一定有利于环境,因为发电要耗费大量的非清洁能源。

这些看似无厘头的禁令提案,我觉得他们是真诚的,真诚地认为你们永远长不大,永远需要有人来管一管。

但是还真不要小看了这些提案,再不靠谱的提案说的多了,没准真就落地了。

比如今年 1 月 16 日刚刚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要求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到2020年底,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不用塑料袋,家家都用可以反复使用的布袋、篮子,是不是就更环保呢?目前来看,答案是他们说了算。

禁令不是不能有,但没有产权意识,总希望「一纸禁令解千愁」,恐怕未必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



多一人学习经济学,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点击 阅读原文 开启经济智慧之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