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书苑讲座】 骆玉明:读书多的人会比较喜欢自己(上)
“读书多的人,会比较喜欢自己。”
我在上课的时候曾经讲过这样的一句话,就是说“读书多的人,会比较喜欢自己。”
这个道理,在什么地方呢?
这道理是在于就是说,其实我们是生活在两种不同的空间里面的。我们一个是生活在日常的、世俗的这个空间里面,所谓“日常世俗”也没有贬义,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在这种空间里面 ,我们会有很多很多的压力,我们有很多的这种所谓成败得失的计较。
我们追求成功,我们避免挫折,然后我们要考虑各种关系,我们就要计算各种各样的利益。讲这个不是说用来批评别人,比如说我自己,就是我们自己看自己,什么“委曲求全”、“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斤斤计较”啊,都很难免。
那么在这样的生活里面,人就难免有一些压抑、局促,甚至有点猥琐。
然后人的性情,人的生命的面貌,就是生命的样态——我们说生命是一种样态——生命的样态就会变得比较难看,不好看,不漂亮。
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种生存的空间,也不完全是诗,广泛来讲,可以说是艺术。比如说,如果喜欢书法的朋友就会知道这一点,我们在写字的时候,有时候那种韵律和节奏把握得特别好,线条的这种变化(的美),它既是你训练的结果,它又是意外,产生一种非常好的韵律感,让人心情比较愉快。为什么愉快呢?因为这是一个美的生命样态。音乐也是这样,诗词也是一样,它是一个美的生命样态。那么我们在这种美的生命样态当中,生活在这样的空间,在这样的一个场域里面生活,虽然是一个文字构拟的空间,但是它也是真实的生活。
为什么它是真实的生活呢?因为它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种状态。在这样的空间里生活得久了以后,我们生命的样态会比较好,会比较自在,比较舒展,也比较有美感。在这两种场域里面,我们穿梭交替,它们会互相影响。所以说,在艺术的空间里面生活的时间比较多的话,在日常生活里面对自己也会有所警惕,因为觉得“哎呀,有些事情可以真的少计较一点”。
有人跟我说,比如说李白很庸俗,整天想做官。其实没错,李白确实是整天想做官。陶渊明也很庸俗,陶渊明有很多庸俗的地方。我上课的时候经常拿他的一句诗来开玩笑——“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就是说安贫乐道的想法和追求富贵的这种想法,经常发生冲突、发生交战。交战的结果,是“道胜无戚颜”。就是说,还是觉得应该安贫乐道好。做人嘛,还是要追求一种比较高的精神境界,不为五斗米折腰——说得很好。
可是为什么“贫富常交战”呢?你交战一天不够吗?你礼拜一刚交战,礼拜三又交战了是吧?所以你要讽刺他也不是没有依据,讽刺李白也不是没有依据。一个很超脱,一个很飘逸。但是李白也好,陶渊明也好,他们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地方,不是说他们也有跟我们一样庸俗的一面,而在于他们创造了不庸俗的精神空间。他们创造了不庸俗的、飘逸的、超脱的那种生命样态,给我们的心灵以一种滋养,我们因为这个才喜欢他们。
这就是我讲的道理。我们在艺术的世界里面生活的时间多一些,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得到改善。“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我们仍然要低头,但是有时候我就不低头了,为了那一点点的事情我就不低头了,我就把头抬一抬,“头抬起来了怎么样?你还能怎么样我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那生命的样态,就会变得比较好一点。
我是一个俗人,我经常说我是一个俗人,我说的都是大实话,其实也是大俗话。我们承认人的不足,承认我们自己的不足。我通常讲到人的弱点的时候,都是拿自己做例子,因为我身上弱点多得很,我不需要从外面去找例子,我随时可以从自己身上找到。
南翔书苑签名现场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确确实实也不需要回避,我们追求高贵的、漂亮的、文雅的、超逸的那种生活,我们对那种生活有感受。就像我写字,我其实练过字。我这人是个俗人,所以没出息呢,就是这个道理——练字吧,要铺一桌子东西,还要收拾好久。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好的墨汁,还要磨墨,后来就觉得练字太辛苦了,不练了。
我那个时候跟朱东润先生读书,朱先生说,“你那个字,将来怎么往黑板上写呢?”这话说得很严厉。听上去很文雅,但这个话真是很厉害的——你这个字怎么将来往黑板上写呢?你要教书的,你怎么往黑板上写呢?然后我就找那种影印的宋版,宋版书的字非常漂亮,我就拿钢笔抄。过了一阵交作业的时候,老师就说,“嗯,可以了,可以了。”到现在我自己在黑板上写字,还挺有把握的。很多人误以为我练过毛笔字,因为我是抄的那种宋版书,它是毛笔字。
我说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知道人的弱点,我们也知道我们在世俗当中生活,我们遵守世俗的规则,但是我们也有比较高的向往。我们热爱艺术,向往在艺术的世界里面生活。我经常不简单地说诗,我说诗歌、文学、音乐、绘画、书法,都是很美的东西,说到底就是人还是要活得漂亮。
这个就是我讲的,为什么说读书多的人会比较喜欢自己,因为你对自己的不足的一面会敏感——你刚刚要装腔作势,你就会自觉,“怎么这么装腔作势?”,这个说话的腔调是不对的;刚刚要夸赞自己,你会警觉,“哎呀,又要吹牛了你,你要脸不要脸啊?”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就会更多的追求美的生命样态,是这个道理。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图片源自 骆老师讲座课件
《君子于役》是《诗经》里面一首很短的诗,分成两章。“章”其实在古代是个音乐概念,就是音乐的两个段落。这两章其实是重复的。
我先讲《诗经》里面表现感情的一个特点。它语言很简单,非常的朴素、非常的简单,因为它语言简单,可能要传达的信息就不足够强烈,不足够强烈怎么办呢——就重复一遍,再提醒你一下。这在《诗经》里面叫“重章叠句”,跟它作为歌谣的这种特点有关,所以从意义上来讲,我们讲一章就够了。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在这里是妻子对丈夫的一个称呼。在普遍的用法,我们知道“君子”是对贵族的一个称呼,贵族可以被称为君子。顺带讲一句,《诗经·国风》里面的作品,他所表达的生活和情感。以前我们都把它理解为是民歌,那么再把它解释得狭隘一点,就是劳动人民的;再解释得狭隘一点,更具体一点——因为以前历史书认为《诗经》的时代是奴隶制社会,那么奴隶时代的劳动人民就是奴隶了,这都是过于政治化的、并且是当下政治的一种硬套上去的解释,生搬硬套的解释,那个东西都不太可信。
简单来说,《诗经·国风》里面的这些作品我们叫它民歌也可以,但是不要把这个“民”狭隘化,可以从“民”的对立面来理解,就是指它不是官方制作的,它是在民间产生的,它并不表明作者的社会地位。比如说我们一个交通局局长,他在局里开大会,站在台上说话,他就是官,代表官方说话;他晚上到卡拉OK去跟朋友一起唱歌,他这时候的身份就是民,他如果说(这个时候)自己做了一首歌谣唱起来,那么这就是民歌,是在民间产生的。这是一个。第二个呢,这个“民”对应于著名的诗人,因为这里的作者多是无名的,没有明确的作者身份,对应于那些有署名的诗人的作品。其实就从这两点来理解:非官方制作的、非注明作者的作品。
所以《国风》里面大量的其实是表现的贵族生活和贵族趣味,有些(作品)身份的标志很明显,像《君子于役》,“君子”就是对贵族的一个称呼。说丈夫出门去服役了。《诗经》里所写的“服役”,大多是指服兵役,就是出门打仗。“不知其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曷至哉?”,如今又到了哪里呢?中间这一段很有意思:“鸡栖于埘”,鸡回到鸡窝里;“日之夕矣”,太阳下山了;“羊牛下来”,羊牛也从远处回家了。“下来”的字面感觉,像是从一个有坡度的地方回来。这一点坡度,从画面感来讲,也很重要。在一个缓坡上回来的牛羊,这个画面具有一种线条变化。这三句写什么呢?
我们再看它最后两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丈夫出门去服役了,叫我怎么不想念他?如果说从诗歌要表达的意思或者内容来说,中间三句没有是完全可以的。就是“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但是你会发现,把这三句抽掉以后,就不太像一首诗了——没有办法很好地传达一种感动。诗,或者说文学,一个最根本的要素就是感动。就是说生活当中发生的事件有一种感动,而这种感动成为文字形式以后,要被传递出去,要感动别人。
在座的朋友可能家里有小朋友要写作文的,可以告诉孩子千万把这一点先讲清楚:一个好的作文,它第一个条件是你写的东西,自己是感动的,不要装感动。装的感动没有用,别人一看就能看出来。要去理解生活,要有理解别人的能力,如果这个事情根本就不感动,怎么能够感动别人呢?第二个,就是你的文字要能够把你的感动传达出去,传达出去的成功的标志,是看的人也感动。当然不是说文章只有这个要素,但是最根本和最基本的本原要素,就是这个。
回到这首诗。中间这部分,就会让我们感动。这个感动是怎么产生的?这就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意境。中国诗歌常常通过意境来表达。什么叫“意境”?就是指描写客观事物的时候,不是纯粹的客观的景象,是融入了作者情感的景象。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即使不是很仔细,也能体会到这个画面。
首先你看到这句诗,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被看到的景象——“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它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那么这个画面怎么呈现呢?有人看到了。谁看到了呢?就是这位怀念丈夫的妻子。那么她为什么去看这个景象呢?她站在家门口或是村门口向远处看,黄昏的时候,日落的时候。黄昏的景象为什么会在诗歌的主人公心里产生感动呢?黄昏的时候是一切都安静下来、生活归于安静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对丈夫的思念就更加殷切。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女人站在家门口或者是站在村口向远处观望,看到太阳下山,看到牛羊归来,回头看,鸡栖于埘。
我写过一篇文章讲对这首诗的读解,讲过我的一个生活经历。我曾经有一次旅游坐在大巴车上,黄昏的时候经过一个农户家庭的旁边,这是太平常的一个景象:这边是公路,这边是条河,河的那边是一个农家。那是夏天的黄昏的时候,那个家的男人刚刚从地里面回来,锄头搁在树边上,然后在洗脚;女人在干嘛呢?——女人在把厨房里的菜端出来,放到庭院的桌子上,夏天在外面吃饭;边上有几个小孩在玩,两个小孩——一男一女——在玩。
突然我就很感动,这个就是《君子于役》写的东西,黄昏的时候,鸡要回来,牛羊要回来,老公要回来。只是这首诗里面,老公没有回来。
感动是什么?是一个安宁的、幸福的家庭状况被破坏掉了。它能够传递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就是这样一种感动,写的是客观景物,但不是纯粹的客观景物。写景的目的不仅仅是在写景,写景最好的效果是有一种情感的东西融入在景物当中,并且读诗的人或者读文章的人,能够体会到景物里面是有情绪的,并且这种情绪是能够打动人的,这就是传递一种情感的方法。
这首诗虽然很简单,但它牵涉到两个东西,一个东西就是中国诗歌的一个特点——对意境的重视,不能说西方诗歌不重视意境,但是中国诗歌特别注重意境。中国人对情感的表达不喜欢过于直露的方法,它喜欢委婉含蓄,喜欢把情感融入景物里。进入景物的时候,去体会景物里面所融入的情感是什么,并且去体会的时候,还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进去,然后你会以你的方式来理解。
第二个特点,就是和《诗经》整体的这种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理解有关。什么叫做幸福生活?《诗经》是中国文学里面特别重要的一部文学作品,因为它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包含着很多文化基因的东西,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比如说《诗经》里面很少有神话,很少描写离奇的东西,很少描写神和英雄的故事,也很少有对人生的离奇的幻想。它很平静,很委婉,很朴实,《诗经》里面描写的幸福生活,就是张爱玲所说的“岁月静好”,日子是安安静静的就是幸福。
比如说我们说什么是幸福?就是鸡要回来,牛羊要回来,老公要回来。这就是幸福,这就是传统中国人理解的幸福。它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我们祖先对生活的态度,一种幸福观。
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诗经》不好读,不好读是因为它的文字隔阂比较大,因为它是几千年以前的作品,时间最早的作品都是公元前11世纪,离现在都是三千多年了,文字确实有点隔阂。但是如果这个文字隔阂能够克服的话,会发现《诗经》非常美,这个美很特殊,和后来的诗歌不一样,你可以体会到很多有趣的东西。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图片源自 骆老师讲座课件
《陌上桑》写一个采桑女的故事。我讲这首诗是为了讲一个话题,就是文学的产生所受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什么会有诗产生?前面也说到,是因为作者在生活里面受到一种感动。比如说景物很美,看到一头白鸟掠过水面,看到之后有人会感动,有人不感动。如果感动,就会是一个画面,就是一个诗的画面。你会感觉鸟飞过的时候水面起了波纹,那就是一种感动。并且一个好的文学作品,要把这种感动传递给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但是并不是有什么样的感动,就能够按照原样写出来。
写的时候,是受制约的。受什么制约呢?受自己的道德意识、价值观的约束。你会发现,有的感动就不太好,只能自己藏在心里面,说出来会被人家笑话。比如说你走到银行门口,你发现银行里好多钱你很感动,你不能因此就写一首诗——“啊,银行有好多钱啊!”这个就不行,自己觉得写出来也不好。这种类型的感动存在吗?是存在的。
还有一种,一首诗写出来以后,会不会被社会认可。所谓被社会认可,就是会不会广为流传。也就是,也有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
因此我们在读一首诗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各种手段来解释。我曾经跟一个中学老师讲到读古诗的问题,很多小孩小时候读过很多古诗,会背很多古诗,好像大家都把这个看成日常生活的一个内容,小孩读点诗,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就叫小孩出来背首诗,很开心。但是你会发现,很多孩子在长大之后,这些诗就全忘了。
为什么会全忘了呢?因为小孩在读诗的时候,其实感受的是声音,一种歌谣性的东西,因为中国的古诗韵律感很好,读的时候摇头晃脑觉得很有趣,再鼓励鼓励,奖励他一个桃子,他更有劲了。但是他没有进入到这首诗歌里面去,所以需要第二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什么呢,就是共鸣。你用你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融入到诗歌中当中去,去体会诗歌当中的那种情感和美,包括语言表现、艺术技巧等等。那么这时候,对诗的体会就会深一点,就会记得牢一点。
还有一个更高的阶段,就是调动各种各样的因素去解释这首诗,对诗做一种比较透彻的分析,什么叫透彻的分析?因为每个人都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之中,每个人说话的时候都不知不觉。比如你说的一句话,你认为是你说出来的,但是你之所以这样说,其实有社会条件的约制,这种社会条件、在这种价值系统里,或者在你的生活范围里,形成了一种判断方法,你可能都不知道为什么。也就是说,诗歌里面有诗人不知道的东西。那么你怎么知道呢?比如说张三跟李四吵架,张三说,“我心里的想法你怎么知道呢?”确实会有这种情况,就是你自己不知道,但李四知道为什么。李四能够运用的分析手段比你多,他通过你这种表达他就可以理解,比如说你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你考虑问题的习惯是什么样的,你的逻辑是什么样的。
我们了解诗歌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有时候会需要很多手段去解析,把很多隐藏的或者说不是太容易发现的一些内涵解释出来,我们因此对这首诗会理解得很清楚,这首诗的趣味我们会更加明白。比如像《陌上桑》就是中学课本里面有的,我就不知道中学老师怎么讲,因为很多专门研究的人也讲不好。
这首诗里面有个矛盾,它是个故事诗,它的情节是这样的:第一个环节,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秦罗敷——“罗敷”就是一个美女的名字,它是一个标签——去采桑,打扮得十分漂亮;第二个环节,很多人看到她都为之入迷,但是这些为之入迷的人都保持着应有的礼仪,没有去骚扰她,只是远远地看着;第三个环节,就是有一位当官的——一位使君,看到了美女以后去调戏她,想要把她带走。
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学生问我,使君又不认识罗敷,可能认为她没有结过婚,想要跟她谈恋爱,难道就不可以吗?为什么要这样指责他呢?
我说你这是昏掉了。古代一个女人走出门去,她连结婚不结婚都看不出来,这不要发生社会问题啊。现在人为什么要戴戒指?是已婚的,未婚的,订婚的,手上的戒指清清楚楚。这个对社会秩序是有效的一种方法。古代一个女子出门,她的打扮是非常清楚的,是一个妇人还是一个姑娘。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我说为什么这首诗很多著名的学者也解释不清楚呢?因为它里面是冲突的,矛盾的。采桑女我们很容易把她理解成是一个劳动妇女,采桑是出来亲自参加劳动,可是这位采桑女怎么打扮得那么讲究、那么漂亮——
图片源自 骆老师讲座课件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采桑的小篮子非常漂亮,简直像个工艺品;“桂枝为笼钩”,很珍贵的木料做的采桑叶的笼钩;“头上倭堕髻”,什么叫“倭堕髻”?就是斜的(发髻),斜的走路时会抖动,产生出一种活跃形态。比如说女生耳朵上打两个耳钉,是一种比较庄重、比较稳当的装饰,如果从耳朵上再掉一个吊坠下来,吊坠又特别显眼,就产生一种活跃性,是一种很时髦的打扮。
“耳中明月珠”,耳朵上戴的是很珍贵的明月珠;衣服又穿得特别的华丽,“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首先“绮”是丝织品,是非常有身份、有钱的人才能穿的,采桑穿丝织品?注意这个颜色,下面是杏黄色的,上面是紫色的,会打扮的女生立刻就感觉到了吧,这两个色彩对照特别的鲜艳,而且紫色这个颜色,特别具有活跃性。我万无一失地证明过这一点:喜欢穿紫颜色的女孩都是性格特别活泼的。所以它很奇怪。
后面使君调戏她,她怎么压使君呢?她骂那个使君,说“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你有你的老婆我有我的老公,你想干什么?然后夸自己的丈夫,说自己的丈夫多么帅,多么有钱,还有地位多么高,也是太守一级的官,然后把使君给压下去了。
所以很多解释这首诗的人就很为难,一个非常有名的前辈学者,说到罗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这个岁数是古人认为最美好的岁数,二八之年,十六岁,二十岁就已经老了。到现在我还记得,我教过的一个班,一个女孩子大概大学二年级、三年级,过20岁生日的时候,几个女生聚在那里痛哭,“20岁了呀!”当然有点矫情,我72岁我也没哭。
所以这老学者就提出一个问题,说这个丈夫肯定是罗敷为了吓唬使君自己造出来的,因为说到丈夫是“四十专城居”,四十多了。一个二十岁还不足的女孩子,怎么会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呢?写文章的时候有的人自己会被自己的情绪所迷惑,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嫁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太正常了。没见过杨振宁,也知道孙中山是吧。有时候他觉得找到一个理由的时候,自己会被自己遮蔽,自蔽,这也是牵涉到一个心理学问题,我们平时要注意这点,我们会自我遮蔽。
所以这个矛盾是一个什么问题?这个矛盾其实你把它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上去解释的时候,就很简单。我们先说解说最简单的一个途径,什么叫“陌上桑”?在路边采桑;为什么在路边采桑?我上课的时候画了一幅画:路边是个桑田,有一个女孩子在路边采桑,穿得特别漂亮。为什么在路边采桑?她要到山林里面去采桑,何必穿得这么漂亮呢?就是在路边采桑给你看的。这是一个令人心动的美女的形象,找到了这个点,再找第二个点,你就要知道,不要把诗歌看成是生活记录,诗歌是一个构拟空间,所以这种故事本身就带有童话性。比如说你读安徒生《豌豆公主》,豌豆公主娇气得不得了,八床褥子下面有一个豌豆,她早上起来就大发脾气,“硌得我根本就睡不着觉啊!”,八床褥子都隔不住一颗豌豆,这就是写她的娇贵,你知道是在写娇贵就行了。那么这样你可以就看到第三个问题,它在描写什么?就是人对美女的应有的态度:爱美女之心人皆有之,很正常,但是爱美女要遵守社会礼仪规则,不能够侵犯美女,要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合适的距离、合适的态度去喜欢美女。如果采取不合适的态度、不合适的方式,就是不能允许的,并且要自取其辱。第三个点出来了。
第四个点就是,它是一个母题,这个母题是关于桑林和桑林中的幽会的母题,这个母题在文学史上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你追溯上去,会发现《诗经》里就是桑间濮上之诗。什么叫“桑间濮上之诗”?就是在《诗经》里面很多描写桑林幽会的诗。桑林幽会是一种浪漫的邂逅,为什么在桑林里幽会呢?这跟女孩子活动的空间有关系。
女孩子跟妈说,“我要出门啦!”,妈说“你到哪里去啊?”;(女孩子说),“我要到河边去玩一玩!”,老妈就会很警戒,“到河边干嘛?跟谁去啊?”“老妈我要出门了!”“你到哪里去啊?”“我去采桑去啊!”“哦,你采桑去,好好采桑去。”劳动嘛。
现在的南方为了养蚕种的桑都把它剪得特别短,为了采叶子就长这么一点点,但原生的桑树是很高大的,桑林是很高大的,是一个隐秘场所,就是跟小阿哥会面的好地方。然后在山林里面就会产生各种各样幸福的不幸福的,因为很多浪漫的东西它的结果有可能是幸福的,有可能是不幸福的。通常情况下不幸福的占75%,幸福的占25%。这个比例要女生去总结,我总结不出来。
你会发现《诗经》的时代,对这种桑林幽会、浪漫的幽会,是采取一种宽容甚至欣赏的态度的,《诗经》里面有很多这样的诗。但是社会逐渐变化,变化的过程当中礼教的东西会强化,强化的结果就会对桑林幽会这种浪漫的邂逅产生一种反驳。于是我们看到另外一种类型类型的作品,就是秋胡戏妻的故事。
汉乐府里有一首诗叫《秋胡行》,这首诗的歌词没有流传下来,但是我们按照汉乐府的惯例,它的古辞,就是最早的《秋胡行》,一定是写秋胡戏妻的故事。秋胡戏妻的故事很有名,在《列女传》里有记载,这首诗虽然没有留下来,但是这首诗写的内容我们是可以确认的,而且故事的内容非常清楚,因为京剧里就有《秋胡戏妻》的剧目,在三四十年代还有上演的。它写的是有个人叫秋胡,跟他老婆结婚时间很短就出门去游宦,求学做官去了,隔了好几年才回来。回到家乡附近的时候,看到一个美女在采桑,他去调戏那个美女被拒绝了,然后回到家里拜见高堂,跟妻子相见。妻子出来一相见,是这个家伙!等了好几年的老公是这个家伙啊,在外面调戏妇女!一怒之下奔出去,奔到门口的河里跳进河里淹死了,她就变成了一个烈女。
这故事你把它放在文学史上,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种生活记录,它在表现一个什么东西?它在表现一种对邂逅的浪漫爱情的反对,一种教训——这种浪漫的恋爱是危险的,是不道德的,并且你调戏别人的老婆很可能是调戏了自己的老婆。如果放到元明清文学里去看。
由明代小说“三言二拍”里去看,可以看到另外一种表达方法,就是你调戏了别人的老婆,很可能你的老婆就给别人调戏了,所以你不要调戏别人的老婆。“三言二拍”里讲那种巧合的故事就会这样讲。
我们看到了一种转变,就是母题的转变。
但是这故事不讨人喜欢。为什么不讨人喜欢?我在古代的笔记里面看到过好几个责备秋胡的老婆,没有必要把这个事情弄得这么过分,你老公嘛又不是外人。真正的这是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对浪漫的邂逅是一种反动、一种反驳,这里的反动不是政治语汇,就是运动方向,是一个反面的动作。它破坏了人的一种情感需要,就是对美丽的女子的喜爱,爱美女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加上说,男人爱美美女之心人皆有之,女人爱美男之心人皆有之,都很正常,它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于是有一种折中的表达,就是《陌上桑》。
《陌上桑》你现在来读很清楚:一个漂亮得不得了的美女打扮得非常惹人喜爱,非常鲜艳的衣服,打扮得非常华贵,她不到桑林里面去采桑,就在路边采桑。为什么呢?好看呗。于是大家就看各种各样的看法。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挑担子的人看见罗敷以后,把担子放下来理理胡子,这人性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不是特别骚动,所以你可以想他大概是年纪稍微大一点中年人了。
那少年呢就不一样了,少年一见到罗敷以后就不知道如何是好,“脱帽着帩头”。“帩头”是一种包头发的帕子,上面再戴一个帽子。古代人说二十而冠,二十岁以上的就这样的打扮。我不知道在座的男生有没有想起自己,读高中或者特别是读高三到大一那个时候,很青涩的时候,看到一个漂亮的女生很心动,不知如何是好,一会儿挖鼻子一会儿挖耳朵……我们都有过这种,就是骚动吧,那时候内心很激动,不知如何是好。
后面就很有趣,“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种地的人忘了种地了。回来的路上“来归相怨怒”,一种解释是回家的路上两个人互相埋怨,“我叫你别看你还看,你今天一天的活儿都耽误了!”那个说,“谁先看的?这还不是你起的头吗?”很诙谐,表达一个很正常的感情。这种正常感情微微带一点幽默的讽刺在里面。
还有一种解释是胡适先生的解释,“来归相怨怒”不是两个人在路上埋怨,而是回到家里看自己老婆怎么也不起眼、怎么也不顺眼,汤里的盐也放多了,菜也烧焦了,在那里发牢骚,表示不满意。为什么呢?看到罗敷了。所以我跟同学说,你嫁了一个老公,老公哪一天回来以后,东不满意西不满意,你就要问他一句,“莫不是外面见了罗敷?”
胡适先生这样解释,里面有他的个人经验,因为他娶的是江冬秀,所以胡适整天在外面找罗敷,“害了”不少人。
(后面)这个女子在夸耀她的丈夫,不需要去猜测真的假的,因为作品提供的这个信息就是这个信息:她有一个非常年轻的、帅气的、有钱的、地位高的丈夫。作者就给这样一个美女一切最好的条件,长得漂亮、年轻、惹人喜爱、也嫁了好老公,所以这样的女孩是值得喜欢的。但是不要胡思乱想。
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它牵涉到文学史的变化,这种主题的变化牵涉到一个非常深的东西,就是文学当中情感的力量和社会道德约束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你把它变成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来理解,这个在文学当中是普遍存在的,在很多作品当中都可以看到,文学中的情感力量和社会道德力量的互相作用。
本文整理自骆老师讲座,有删改
未完待续
欢迎分享文章至微信朋友圈
欢迎来南翔书苑打卡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银翔路 609 号
汇锦·东方伟业大厦一层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8:3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