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基于大概念明确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深度理解?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思维智汇 Author 思维智汇


来源丨思维智汇(swzhihui)


本文约4700字,阅读需12分钟

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在追求理解的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强调大概念,展现它们是如何安排学习优先顺序的。基于大概念和核心任务,教学设计要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优先顺序,促进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在传统学校教学设计中存在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

前者缺乏对存在于学习者头脑中的重要概念和恰当的学习证据的明确关注。学生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参与,认为学习只是活动,而不是对活动意义的深刻思考。后者缺少明确的大概念来引导教学,缺乏为确保学习效果而进行设计的过程。

为避开这两大误区,美国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开发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htanding by Design,简称UbD),聚焦于通过教学设计,使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认为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逆向设计”有三个阶段: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教师必须在第一阶段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明确“学生理解”的目标。



解析内容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逆向设计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我们以具体的结果作为目标,然后根据这结果相应地进行逆向设计。阶段1的预期结果决定了在阶段2中评估所需证据的本质,同时也为阶段3计划的教学类型和学习体验提供建议。

虽然,为了达到具体目标而采取直接教学和评估的方式是符合逻辑的,但关键是要意识到所有的学习目标并不是同等重要的。这些目标的差异性由目标的性质所确定,即由目标的具体表述,以及对教学和评估的意义所决定。

在教学设计中反复出现两个问题或两个误区:无目的的灌输,以及孤立的活动,它们与学生头脑中的智力目标是割裂开来的。逆向设计的过程是用一种成熟的方法帮助设计者以更谨慎、更理性的态度思考预期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时我们的目标往往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清晰,并且不同类型的目标也可能会同时出现在课堂中。为此,模板对我们既定的目标、理解、基本题知识和技能都有清晰的指示。

 ▲阶段1——主要设计元素与设计提示

所确定的目标指的是正式的,长期的目标。我们应该充分强调长期目标的优先次序的重要性。只有对学习最终目标的优先次序形成一致意见后我们才能够对要教什么、不教什么、重点是什么和需要弱化的是什么作出合理的判断。

除目标外,在阶段1,我们还要求设计者明确基本问题。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问题都不是典型的“目标”,并且有些问题是相对模糊的,即提出的基本问题与确定的学习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反,我们认为,基本问题的提出就是为了强调大概念,大概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同时学生也将围绕它们开展学习。由于许多真正的基本问题不断重现,并且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因此,与其说预期结果是“回答问题”,倒不如说是“认真探究问题”。

通过提出基本问题,我们鼓励教学设计者避免知识灌输,致力于真实的探究——讨论、反思、解决问题、研究和辩论,这些是对基本概念产生深入理解的必要条件。

现在的大多数国家都已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通常被称为内容标准或学习结果,它们明确说明了在不同学科学习中,学生应该知道什么以及能够做什么。

实际上,作为教师设计者,我们只需更仔细地查看在这些内容标准中反复出现的关键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就会对教学任务有更好的理解。

例如下图展示的数学学科的案例:
 
▲解析标准

通过将具体的内容聚焦在两个更广泛的概念框架(大概念和核心任务)下,我们能够掌控更大容量的教学内容,尤其是零散的事实性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师在特定的主题、固定的时间和过多的内容情况下,很难讲完所有的事实和技巧。然而,他们可以在某一门学科中,通过围绕基本问题和相应的绩效评估开展工作,从而关注范围相对小一些的大概念和核心任务。由内容标准确定的事实、概念和技能越具体,就越能够在探究更大思想和能力的背景下进行教授。

由于大概念具有内在的可迁移特性,因此它们能够帮我们将离散的主题和技能联系起来。

例如,基本问题“优秀的作家如何吸引和留住读者?”就为我提供了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内我们要学习很多英语和语言艺术标准中新的重要知识和技能(如:不同作者的风格、文学体裁和各种文学手法)。

同样,在数学学科中,大概念“各种形式的测量都会有误差”可以用来指导学生学习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的基本知识,以及统计学中更复杂的概念。




什么是大概念?
假定我们运用逆向设计来规划一个学习单元,我们能保证学生理解了这一单元的内容吗?不一定,为了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和有效,设计必须条理清晰,关注明确且有价值的智力因素,我们称之为“大概念”和“核心任务”。

通常情况下,假如每个主题所包含的内容都比我们正常教学所需要的内容要多,我们就必须对教学内容作出慎重的选择,明确教学重点。

在选择教什么或不教什么之后,我们必须帮助学习者了解所有学习内容中的重点内容。我们的设计应清楚地将这些重点告诉学生,让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够回答下面的问题:

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各部分内容之间是如何衔接的?


我最应该关注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最不重要的?


通过划分重点学习内容,大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概念作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发挥着“概念魔术贴”的作用,它们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并使之在大脑中得以巩固。

大概念是学科的“核心”,它们需要被揭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探究,直到抓住这个核心。相比而言基础概念就如这个词汇所说明的那样,它们是进一步工作的基础如:定义、积木搭建技能、借阅规则。

然而,作为学科核心的概念。它们是通过深入探究而得到的来之不易的结果,是各领域专家的思考和感知问题的方式。这些概念是不明显的。事实上,许多专家提出的大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抽象的、违反直觉的,甚至是容易产生误解的。

获得一个学科的核心大概念有时会非常缓慢,学生需要通过教师引导的探究学习和反思才能获得。


关于大概念的说法是:

为任何研究提供一个可聚焦的概念“透镜”;


作为理解的关键通过对多个事实、技能和经验的关联和组织来提供含义的广度;


指向学科中专家理解的核心概念;


需要“揭示”,因为它的意义或价值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很不明显的,是违反直觉的,或者是容易产生误解的;


有极大的迁移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能被应用于许多其他的探究和问题——跨学科课程(平行方面)和同一学科多年以后的课程(垂直方面),以及学校以外的情境。


最后一个判断标准——迁移——被证明是至关重要的,布鲁姆和他的同事们提出迁移是大概念的本质和价值所在:


在每个学科领域都有一些基本概念,他们对学者们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这些概念为曾经研究的内容赋予了许多意义,同时它们也为许多新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基本思路。……我们认为学者和教师的首要责任就是不断地探寻这些抽象概念,找到帮助学生学习这些概念的方式,尤其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各种不同情况下使用它们……学会使用这些准则就具备了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换句话说,大概念并不只是因为它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大”。它必须具备教学的能力:它必须能够使学习者明白需要提前掌握哪些内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大概念有助于使新的、不熟悉的概念看起来更熟悉。

因此,大概念不只是另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



围绕大概念确定优先次序的框架
通常,由于我们面对的知识内容往往比能够合理处理的内容要多、并且呈现给学生的知识貌似对他们而言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我们有义务对教学内容作出选择,并明确教学重点。围绕大概念确定教学优先次序的有用框架可以用三个嵌套的椭圆形来描述。

▲明确内容的优先次序

最大椭圆外的空白空间表征该领域中所有可能的内容(如:主题、技能、资源)这些内容可能会在单元或课程中进行考察显然,我们不可能讲授全部的内容,所以要在最大的椭圆范围内选择确定学生应该熟悉的知识。

在中间的椭圆形中,通过确定重要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来强化和突出我们的选择,这些内容在本单元和其他相关的主题单元学习中,具有关联和传递效力。

但是,还有另一种方式来看待中间的椭圆形:它确定了学生的前需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成功地完成有关理解的关键复杂表现,即迁移任务。例如,一位高中数学老师在导入统计学单元的学习时,向学生们呈现了如下表现性任务:

你的数学老师让你选择一种集中量数方法--均值、中位数或众数--来统计你自己一个季度的成绩。回顾你的成绩测验、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决定哪一种集中量数方法最适合自己的情况。向老师书面说明选择该方法的原因,为什么你认为它是计算成绩最“合理”和“有用”的做法。


该表现性任务要求学生真正理解这些集中量数方法的应用,而不是简单地定义这些术语。此外该任务有可能激发学生产生了解不同方法之间区别的兴趣,因为这样做符合自己的利益。

最内层的椭圆需要更审慎的决定。在这里我们选择可以指向单元或课程的大概念,也要明确处于学科中心的迁移任务。



根据迁移任务制定目标
优先顺序的建立不仅依赖于大概念,还可以通过聚焦于该领域中具有真实挑战性的迁移任务来确定。核心任务是指任何领域中最重要的表现要求。

例如,科学学科的核心任务是从零开始对控制实验进行设计和调试。在数学学科中,关键任务是对一个复杂的现象从数量上进行建模。该任务的典型挑战是,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始终是杂乱的,有许多错误和异常值。

这些核心任务及相关挑战情境反映了大概念的迁移,这是我们长期以来要求学生去做的。它们不只是有趣的评估。具有真实挑战性的核心任务体现了我们的教育目标: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真实世界能得心应手地生活,而不仅仅是对有限提示的口头或身体回应。

迁移,即对理解的反映,是指能够熟练地解决核心任务中的真实挑战,所学内容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而且最重要的是,成功的迁移意味着学生在很少或没有教师手把手指导,或提供线索的情况下表现良好。下面提供了更多体现目标的任务和挑战的例子:

文本阅读的一个挑战是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而忽略作为读者所存在的个人假设、偏见、有限工具及有限经验等方面障碍。
历史学科的挑战是利用现有的资源讲述一个可信的、内容翔实的和具有支撑性的“故事”。因此,相应的表现将包括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展示他们成果的多种任务,例如在期刊或报纸上发表文章、在博物馆进行展示或向他人进行演讲。
学习另一种语言时存在的挑战是成功翻译出符合该语言习惯的含义,而不仅仅是把每个单词一一翻译出来。在这个挑战中,许多不同的书面和口头任务由于使用了俗语和成语而增加了难度。


挑战性任务是一门学科的核心,如果我们把它们看作是与知识和技能相关的组织集合的话,那么这些任务就能够清楚地帮助我们明确教学目标的优先顺序。

明确复杂的核心任务将使我们的目标更有可能在智力上是重要和连贯的。当构想的目标仅仅是罗列事实和技巧时,设计和教学最终将变得毫无生趣、零零散散,并脱离具体情境--这样的目标完全忽视了迁移。

思维智汇专业致力于思维教育,精挑干货内容,涵盖思维、教育心理及脑科学等领域,打造教育思维碰撞的平台,为教育者开辟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联系我们


孙文敏: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swm2329

张沉浮: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小学老师参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