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务员相亲指南二——体制内剩女的难题不是找对象,而是面对偏见

明窗邀华月1 明窗邀华月1 2022-05-01

文|明窗邀华月  首发|明窗邀华月


说起公务员及体制内的相亲话题,有个热词是绕不过去的,就是大龄剩男剩女。


整体上说,似乎又对剩女更不宽容。


其实,公务员及体制内的女性找对象大部分并不困难,同等的自身条件和家庭背景下,体制内身份确实更好找对象。


因为,体制内的大龄青年,一般都能享受到组织的特殊关怀。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体制内对未婚大龄青年的关爱哈


体制内经常组织专门的联谊活动为大龄适婚男女牵线搭桥。

组织单位分别是妇联、团委、机关党委。


为什么是分别组织。


因为牵线搭桥这一块,并不是哪个部门的法定职责。


是这些部门根据实际需要额外提供的便民服务,不少地方组织得不错的活动,形成口碑创出品牌,还能申请到专项的经费支持。


如果你是体制外的人,被邀请参加某个相亲活动,主办方号称有多少公务员参加的,先看看主办方的招牌,没写妇联、机关党委、团委其中一个的,八成是相亲机构忽悠。


体制内相亲联谊活动的特点。

一是免费,二是人品有保障,每个单位来参加的先由本单位把关婚姻状况。不会出现隐瞒情况。


第三个特点嘛,就是不怎么对外开放。

基本是组织体制内男女参加活动。


比如这次联谊活动由妇联组织,会将活动通知发至受邀单位妇委会成员,按要求上报本单位人数,性别。


收到邀请的单位将单身汪们集中按通知前往某地开展活动,联谊活动的氛围相当正统,非常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大城市的体制内联谊活动还有一个特点,货源充沛,绝不失衡。


如果各单位上报人数出现女性过多的现象。主办方只需一封公函,发往本市的部队,国企,大学,自然就可邀请来一批未婚男。


如果哪次活动男性过多,那就发函给医院、中小学,幼儿园,自然又可以邀请一批未婚女。


所以每年,活动不断,惊喜不断,成果不断。


呵呵,那个,剩男剩女也依然不断……



很多组织者因为阅人无数,早就总结了,这种情况适用一句名人名言。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这就是说,其实这些人被剩下,不是和体制内身份有关,是自身的原因,也许他们不在体制内在体制外就业,可能一样会剩下,搞不好还剩得更久。


也许有人不解,组织对单身汪们的关怀要这么无微不至吗。

这是因为在传统意识中,有家庭的人责任心更强,上进心更强,可以更好的效劳单位。


所以,各级组织对这类联谊活动还是比较支持的。

不过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体制内,对超大龄未婚男女,确实是带那么一丢丢偏见的。



下面专门谈谈体制内女性找对象的话题。

这个话题,还是必须要分城市。


在一、二线城市,体制内女性只要有正式编制,基本就是相亲市场里自带光环的抢手货。


首先一二线城市,精英荟萃,人才荟萃,总之无论你要求多高都有符合条件的金龟婿。


即使挑不到金龟婿,也还有大把的体制内经济适用男做替补。


另外体制内,特别女公务员在谈婚论嫁方面有两点优势。


第一是出资买房时,女方不一定出多少首付,但可以去申请公积金贷款。


公务员的公积金额度一般不错,关键利率很美丽。


省下来的利息可以提高你们的生活质量,按月付出的房贷是你们的共同财产。

这个想想划算不。


第二点优势就是怀孕生小孩请产假了。

这是女公务员的王炸。


产假一天不少,关键收入一分不减,过节慰问品一件不落。

在家把小孩带好的同时,家庭经济丝毫不受影响,这无形中是给了老公多少支持?


很多体制内女性,在一路晒娃的朋友圈中,成为实至名归的人生赢家。



在三、四线城市。体制内女性在相亲市场上依然是张好牌。


比如女公务员,毕竟经过公考筛选的。工作稳定,学历不低,身体没病、待遇不差这四点优势已成为社会共识,无需另外介绍。


但好牌归好牌,打得不好一样会剩下。

毕竟三、四线城市的优质择偶面比一、二线城市少了很多。


比较起来,有三类女性容易成为大龄剩女。


一是学历偏高的女方。


一二线城市,优质男大把,女方学历再高,也有超多的可匹配对象。

这一点在三、四线城市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而且高学历女性毕业时已经25以上了,如果读书期间没解决好,工作后,稍不留神,就是几年过去。


二是个人条件有些困难的女方,主要指颜值很低,还有颜值较低且家庭经济条件困难。


这个没办法,浮躁的时代,肤浅的人太多了,来,让我们一起来鄙视肤浅的人。


三是个人情商存在缺陷的女方

说句公道话,这些在体制内闭合传播的背后议论也是蛮可怕的。很多奇葩的故事被口口相传,让不少大龄剩女在本地体制内各单位声名远播。



其实,上面的第二第三类女性,在大城市一样容易剩下。但大城市的风气相对开放,大家的视野和格局相对大一点,所以,背后议论这一块,明显小于三、四线城市。


当然,我说的是相对,不是绝对啊,谢绝争执。


下面的重点来了。

县城及乡镇基层的体制内女性,找对象难不难?


这个真的有点难,但其实不是找对象难,而是消除社会偏见心理难。


这方面女老师基本可以先排除,因为小地方不管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找个有编制的女老师当老婆,是个非常实惠的选择。


其它非教师的体制内女性,首先要面对的难题就是供给不足。


因为小地方可选的择偶面太窄。


刚刚说省会城市搞联谊活动,男性不够,怎么办,发函给本市的驻军、大学、国企就可以解决了。


县城搞相亲联谊,男性不够,怎么办,凉拌!

因为县城一般是没有驻军、没有大学,国企也偏少。


倒是女性不够,主办方依然有办法,毕竟再小的县城,医院和中小学、幼儿园还是有很多的。


另一个问题,最近这些年,通过公务员考试上岸的,女性占比越来越多,导致从入口上,女性就多于男性。


因此,最近这些年,县城的单位联谊活动越来越难搞,因为主办方要找出些数量合适的单身男越来越难。


有妇联的同志调侃,以前普遍认为女性婚育年龄比男性早,但是在小县城,体制内男性的婚育年龄却越来越有提前的趋势。


很多县直单位,28岁以上的单身男,都很稀罕了。刚一毕业分配过来的毛头小伙,就有一帮热心群众上前寻根问底,其背后用意却再明显不过。


如果在加上工作地点不好,比如在偏远乡镇工作。那么女性找对象难的问题会更突出一些。


但,我的观点依然是,找对象难但不至于夸大,真正被夸大的是社会偏见心里。


县乡的舆论风气,比三四线城市又差了许多,而且越是经济落后的地方越不堪。


三四线城市,各单位的大龄剩女还是在体制内的各单位中被传播被议论而已。


到了县乡,你会发现,这种传播流传,早就跨越了体制,很多与体制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大爷大妈也在背后议论纷纷。



这就真的很不友好了,但,我们改变不了这个现状,只能承认。


其实,结不结婚,都是生活的一种选择,幸福不幸福,都是自己的感受。


但对小地方的舆论风气而言,这种基本的尊重往往得不到尊重。


在这些地方无数路人的潜意识里,传宗接代是女性天生的使命,大龄单身仿佛是你的错,或者是你有问题。


另外也不排除有一点酸葡萄的心理。


因为越是小地方,体制内工作越是称得上好工作。

一个女人找到了一份好工作,理应受人尊重。


但是如果原本羡慕她的路人知道她是个大龄剩女,那么路人在背后编排议论她的同时,也隐约满足了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所以,对小地方的体制内女性而言,找对象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应对社会偏见难。


这一点,大城市确实要好很多。

虽然偏见也不同程度存在,但宽容度已经非常进步了。

也可能是大城市里路人们都很忙,忙得没时间去注意这些。


所以,想考进体制内就业的女性。

对就业地域,一定要多考虑考虑,尤其是报考异地的偏远岗位要慎重。

可以参阅公务员及体制内报考深度指南二(岗位篇——那张你可能坐一辈子的桌子)

(本文完)

明窗邀华月:资深写手,擅长深度剖析官场规则与社会热点。原创的公务员报考指南、公务员晋升、选调生系列、体制内相亲、体制内干货、职场杂谈等系列文章视角独特,语言诙谐,观点犀利,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字即可查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