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相亲指南三——体制内歧视单身汪吗?想晋升的一定要看看
文|明窗邀华月 首发|明窗邀华月
年轻时曾送别过一位退休时级别比较高的老领导,
当然不是我一个人送,是一堆人。
那时送别免不了吃饭喝酒,所谓酒后吐真言
老领导在酒后对我们说了一点感悟。
他说:“人这一辈子,能飞多高,取决于两点,一是你的工作,二是你的婚姻,这就像鸟儿的一对翅膀一样重要,缺一不可,不信你看官场上得意之人,这两点是不是都很好”。
当时我还是单身汪,参加工作时间也不长。
对这句话理解并不深,觉得还没有其他的名人名言走心。
一晃眼,二十年过去了。
我愈发觉得,老领导当年说得真好。
就像生活中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福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体制内混得好的人,真的都是工作和婚姻都不错的人。
(有些杠精可能要说某贪官工作能力强还有多少情妇了,拜托,你都知道人家有几个情妇了,他还算混得好吗?在监狱里混的好是吧)
如果有人只有一项出色,那么他可能好的了一时,但好不了一世。
而说起体制内混得很差的公务员,那么基本可以肯定,就是这两项都很差。
但凡有一件尚可,那么也不可能落到很差的地步。
所以,体制内想混得好,说到底,离不开工作和家庭的双维度评价。
这也是今天我想聊起的一个话题——体制内歧视单身汪吗?
我认识一位退役的老飞行员。
特爱吹牛,老说自己年轻时飞行技能如何如何,要不是差一点没选上航天员苗子,没准十年前就该上太空吹牛了。
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哥年轻时因一段感情不顺,长久单身,职务进步方面便慢了下来。
读者肯定要问,这特么是哪门子规定。
是的,没有规定不提拔单身汪,但这是通过工作任务的分配而产生的结果。
老哥的那个单位,要经常去执行一项重大飞行任务,去某著名海峡的中线进行战备飞行。
当年,能执行这种飞行任务的人,除了飞行技术过硬以外,还必须是已婚。
就这样,经常执行这一重大任务的飞行员,立功受奖,提拔晋升的概率肯定会大大超过没有执行过的飞行员。
所以,老哥因为单身,进步越来越慢。
军队的例子也许有特殊性,那么看一个院校的例子。
读过一篇回忆文章。
某大学一位退休教师写的。
他青年时因个人原因,长期单身,
结果在八十年代中期,学校有了公派留学的名额。
当年按业务水平,他在青年讲师中名列前茅,是最有可能得到这个机会的人选。
但最后,校党委通过研究,指标给了另一位老师,
是的,校领导通过讨论讨论,认为派个已婚的老师出去稳妥点,学成归国的概率要高过单身汉。
普通人,错失一次机会,也许就不会再有。
老人家最终以副教授的职称退休,毕竟在高校,不是人人都能评上教授。而当年赴美留学的那位同事,如今已是国内顶级专家,两人之间的差距,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再举一个眼前的例子。
今年举国抗疫,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成为社会的英雄受人景仰。
但你们注意看看,被当成典型突出报道宣传的,是不是单身汪占比很少?
为什么,因为新闻稿的撰写难度产生了差别,
大家想想,张医生单身,王医生已婚已育,两人同赴前线辛苦了四十天,都成功抢救了二十名病患,功劳苦劳都一样,现在他俩的新闻报道该怎么写?
单生的张医生,新闻稿只能围绕他如何辛苦,如何抢救病患吧。这样的文章要打动读者,难度不小。
已婚已育的王医生,新闻稿里,至少可以拿出三分之一的篇幅,写写他的爱人和孩子,通过这点来凸显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并更好的打动观众。只是一种讨巧,但省力,而且流行的方式。
所以,两个医生中,王医生有更大的概率成为先进典型,并获得更多的鲜花与荣誉。
回到文中的问题,体制内歧视单身汪吗,答案就是绝对没有明文规定,但能通过实际操作上来显露。
这一点,和体制内存在的隐形性别歧视非常相似。
如今体制内任何一个单位都不敢说本单位歧视女性,但无论哪个单位去招人时,却都希望能多招点男生来。
而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机会的不平等,导致了日后晋升概率的不平等,逐步形成了性别差异的结果,又进一步坐实了隐形歧视。
比如,安排出差,男同志优先考虑,女同志可能不方便;安排值班,男同志优先考虑,女同志可能不方便;去艰苦岗位锻炼,男同志优先考虑……
那么年底,评优评先,提拔晋升,经常出差、经常值班、基层锻炼的男同志,是不是概率上要大于女同志呢?
这些没有明文规定的东西就是在一次次工作实践中变得约定成俗起来。
这才是歧视产生的根源。
本文不想讨论歧视本身的对错,很些时候,社会成见像一堵无形墙,个人是没有办法去破解的。
我们能做的,只是顺应。你说对吧?
就说到这里吧。
祝体制内的单身汪们,看到这篇文章后,都能早日行动,喜结良缘!
(本文完)
明窗邀华月:资深写手,擅长深度剖析官场规则与社会热点。原创的公务员报考指南、公务员晋升、选调生系列、体制内相亲、体制内干货、职场杂谈等系列文章视角独特,语言诙谐,观点犀利,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字即可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