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样是基层,体制内外有何区别,真相很扎心(职场杂谈三)

明窗邀华月1 明窗邀华月1 2022-05-02

文|明窗邀华月 首发|明窗邀华月1

《史记 李斯列传》是《史记》中公认的名篇,但凡《史记》中的名篇,一定有司马迁为篇目主人公量身打造的名言金句。


写项羽看见秦始皇,金句是:“彼可取而代也”

写刘邦看见秦始皇,金句是:“大丈夫当如是也”

而《李斯列传》中最为经典的一句出自全文第一段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於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段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战国末年,楚国有一个人叫李斯,是个掌管文书的小官。话说有一天,李斯到茅房上厕所,看到一群瘦弱的老鼠在吃大便,人或狗一走近,老鼠就到处乱窜,惊恐万分。

他由此想到了之前在粮仓里也见过几只老鼠,因为身处粮仓,吃得肥肥大大,看见人居然一点也不怕。

李斯于是感慨:“一个人有多大能耐,就跟这些老鼠一样,关键还是看你所处什么样的环境啊!”

李斯说得对不对,真的太对了。

一个人活成什么样子,很大程度由他所处的平台决定,李斯的时代如此,2千多年后,依然如此。

假如把那些茅厕和粮仓,对应成职场,你会联想起职场中的什么层级?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基层

1

说到基层,体制内和体制外共性有,但区别更多。

首先,基层是吸纳人员就业的主体,这一点,体制内体制外都是一样的。

在人员流动自由度方面体制外明显强于体制内,这是两者最显著的区别。

体制外的基层劳动者,拥有货真价实的自由,你今天可以在一线城市当美团骑手,明天可以去县城卖麻辣串,后天可以去二线城市当滴滴司机。

只要你愿意劳动,且拥有劳动能力,确实可以做到想去哪就去哪。

而体制内的基层人员,实话实说,流动方面是受到制度性约束的,做不到想去哪去哪。

这一点,体制内人士肯定深有感触,有很多人,就在一个基层单位里从参加工作一直做到光荣退休。

调动两字,在体制内,代表着一种独特的稀缺。

对此,体制外的人可能并不理解。

这是因为在单位设置方面,体制内和体制外遵循着两套截然不同的规则。

体制外任何一个企业或团体的基层单位,设置上必须遵从市场规律,任何一个设点开张必须要有盈利的可能,否则,即便开设,也会马上被市场淘汰。

所以体制外单位是依据经济发展条件设立的

为什么越不发达的县城里,年轻人就业机会很少,因为最能吸纳就业人口的单位不会设在这里。

反过来,体制内的基层单位,设置遵循的是政治规律。任何一个基层单位的存废必须和编制体制相关联,必须和行政区域相配套。

体制内的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石部分。

中国历史上,民国以前,皇权不下县,县衙就是最小的基层。但历史证明,这样的治理体系根基不稳,不管是外部矛盾还是内部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这套治理体系就要失灵,从而走向崩溃。

而当代中国的治理体系中,县以下的乡(镇、街道)、村(社区),都已纳入体制的管辖。这次防控新冠肺炎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重要成果,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根基深厚,政令畅通是一个独特的制度性优势。

也正因为如此,造就了体制内外基层单位的第二大不同,体制内的基层,有很多单位地处欠发达的偏远地区。而体制外的基层,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好的城区或周边。

所以在地域条件方面,体制外的基层强于体制内的基层。

2

聊到地域问题,那么在体制内基层就业,如果对地域环境不满,调动难不难?

答案是很难,真的很难。

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体制内调动非常容易实现的话,很多基层,你觉得还留得住人吗?

很多体制外的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嗤之以鼻,不想留又不见你辞职!

这个,不会轻易辞职的原因就在于,在综合待遇方面,体制内基层要超过体制外基层不少。这就是最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差异。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动态平衡。

体制内调动很难,但辞职不难。如果一个体制内的普通人,因对地域不满,他可以辞职去他满意的地域就业,但新工作的综合待遇很难超过体制内。

表面上,体制内的基层人员大多从事事务性工作,需要的劳动能力和职业技能都很普通,他们的待遇超过体制外的普通劳动者,看似有些不公。

但大家仔细想一想,如果体制外的工作待遇上很容易很随便就能超过体制内。

那么,很多基层,你觉得还留得住人吗。

基层留不住人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根基何在?

所以基层留人,是体制的需要,简称制度留人。

而什么叫制度留人?

你真以为是某个单位的某项制度制写得非常精彩?

制度留人的本质在于,国家治理体系对劳动者的开价和市场经济对劳动者的开价形成了动态的平衡。

让每一个有主见的上岸者,权衡利弊之后,选择心甘情愿的留下来!

这种心甘情愿可称之为奉献,也可称之为无奈。

说到底,利与弊会因人而异。但这种动态平衡,对维持国家的治理体系而言,利大于弊。

3

聊了自由度、地域条件、综合待遇之后。

我们再聊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关于向上流动

对整体而言,体制内和体制外,基层人员向上流动的可能性一直存在。但对个人而言,还是以结果为导向。

总体来说,体制内向上流动的概率更大一些。

基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对个人而言,从基层升迁,是一种资本。对国家而言,提拔熟悉基层的能人,去领导基层,符合政治正确

而体制外的向上流动,公平性更强一些。

资本最青睐利益,你能给资本带来多少利益,你就能获得多少向上的机会。

所以,体制外实现阶层跃升,能力是最关键的,是否有基层经历,并不重要。


反过来,体制内实现阶层跃升,综合因素高于个人因素。我说过体制内的大领导需要能力过人、关系过人、运气过人,这三者是平衡的,哪个因素能起决定作用,每次都不一样。

不信,你去读任何一位官员的晋升感言,肯定是感谢组织,感谢同事,感谢下级。这是实话啊,因为体制内的提拔,需要领导动议,需要同级评议,需要群众推荐。这是一个综合因素。

从这一点来说。超级网红PAPI酱获得千万融资,超级带货主播李佳琪日进斗金,从、前自媒体牛人咪蒙一篇广告50万。这类成功,不需要领导讨论,不需要同级评议,不需要群众推荐,完全取决于个人能力和市场需要。

体制外的成功人士可以痛快的喊出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句话体制内是不能大声喊的,除非你不想混了。

4

聊完了那些成功人士,我们再聊一下那些不成功人士,如何?

这个话题始终有些扎心。

我有个亲戚,曾经在大学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的保险销售。算是一个保险业的基层从业人员吧。

从他经历上,我看见了一个巨大的坑。

保险销售,做得好可以年入百万。

刚入职时,那个亲戚,向我详细的介绍了具体事例与实现流程。

一个保险销售要达到年入百万,需要一年内卖出2500-3000万保费的产品。数学上,这种可能有很多,比如:

1.每年交2万交10年,这样的客户成交150个。

2.每年交10万,交20年,这样的客户成交15个。

3.每年交100万,交10年,这样的客户成交3个。

4.每年交300万,交10年,这样客户搞定1个就行了

以上任何一条,都可以让你年入百万,但这算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做过销售的,请先靠想象去脑补一下什么叫难如登天。

结果就是,亲戚白领了第一个月的工资,算是公司的见面礼。

第二个月,为了达标,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险。

第三个月,为了达标,让父母各买了一份保险。

第四个月,为了达标……

家中的亲友都被动员过一轮或几轮,不然我怎么会记得他做过保险销售。

之后,因实在完成不任务,被迫离职。

所以,你看保险公司,每年招揽大量的人去就业,与其说招员工,还不如说招客户。通过巧妙设计的业绩指标,慢慢的耗尽你的资源,然后一脚踢开

不过话说回来,保险业那些百万年薪的金牌销售案例,都是真实可信的,只是很稀少而已。

我在网上收集过这类问题,关于个人天赋,有些人表现在解奥数题上,有些人却表现在与人沟通上。

同样是推销产品,很多人无法打动客户,但总有人可以做到。

注意,很多天赋不是考试考出来的,只能在实践中试出来甚至是逼出来,而根据正态分布原理,任一天赋超常的比例,在人群中占比总是很低。但只要你吸纳的样本足够多,就一定能获得。

所以,保险业每年招聘来大批的员工,通过残酷的市场淘汰,总能留下一批天资过人的销售人才。

这些销售人才在给自己赚到百万年薪的同时,也给公司赚取了丰厚的利润。反过来,保险业也很乐意去宣传包装这些人才,以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一行业,从而产生更多的利润。

但对我亲戚那样的人来说,这次就业经历,就是个坑啊!这种性质的坑,体制内的基层不会有,这一点请放心。

我有篇文章也阐明过,体制对普通人很友好,还有一点,体制外的坑,远比体制内的坑要残酷得多。

所以,踩坑方面,体制内远好于体制外。

5

本文以《史记》开始,也以《史记》结尾吧。

年轻时读《史记》,总会有些虚幻的代入感。

读到“大丈夫当如是也”,不知不觉平添几分霸气;读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不知不觉平添几许豪气;


读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时,不知不觉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平步青云的宫斗高手,悲悯的俯瞰芸芸众生。

等中年时读《史记》,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活成了太史公笔下的那群老鼠……

同样是毒打,体制内体制外有何异同,躺平就能避免毒打?(职场杂谈一)

都是二代,体制内外有何异同,社会阶层固化了吗?(职场杂谈二)

深度|遴选面试的故事和故事背后的故事(公考杂谈六)

长按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等你解锁

明窗邀华月:资深写手兼段子手,擅长深度剖析官场规则与社会热点。原创的公务员报考指南、公务员晋升、选调生系列、体制内相亲、体制内干货、职场杂谈等系列文章视角独特,语言诙谐,观点犀利,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字即可查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