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卫生系统的编制特点,职业前景,和相亲指南下篇(体制内干货)

明窗邀华月1 明窗邀华月1 2022-05-02


文|明窗邀华月 首发|明窗邀华月1

上周写了卫生系统的待遇高低、入职难度和相亲指南上篇(体制内干货)今天接着聊干货。



01



为什么医疗系统普遍超编


说起体制内就业,编制是个第一重要的指标,因为体制内,有编制和没编制意味着经济上的差距悬殊,政治上的天差地别。


但医疗系统算是其中特例,因为很多城市里,大部分医院,有编无编,差距并不大。我在体制内干货系列第一个写医疗系统,是我认为这是贯彻同工同酬做得最好的一个系统了。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是现有编制出现严重滞后却难以调整。
体制内编制设定,有一套复杂的程序,本文不作评论,现实情况就是,医疗系统的编制数额多年未变,早就不能满足对应的工作量了,工作量又摆在这里,怎么办,那只有通过超编来解决了,难不成,你想看见医疗系统陷于瘫痪?


一位中心血站领导,就和我介绍过该血站的编制情况。当年给中心血站定编时,是
113个编制,那时血站年处理血液19吨,如今这113的编制数一直没有变化,但该血站年处理血液已经突破50吨了。


现在该血站有210人,超编一倍,用人方面依然紧张,有些工作不是说智能化就可以提高效率的。
比如说采血,正常人一次献血200cc。年采血量变成过去的3倍,数学上意味着两种可能,一是献血量不变,献血者是以前的3倍,血站工作量是以前的3倍。二是献血者人数不变,献血量是以前的3倍,血站存储工作变大一点采集工作量不变。


了解一点献血常识便可知,不会出现第二种情况。


因此,医疗系统的超编,成为了普遍现象。当然,增加的超编人数,也都是上级部门核准过的,都需要逢进必考,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计入正式编制罢了。
所以接下来的话题就是,如果有机会去当没有编制的医生,好不好?

回答是可以,医疗系统平台比编制重要。
如果你考上了某大医院的医生,没有编制,又同时考上了同一城市的社区医院医生,有编制。那么我建议你进大医院,这一点和其他系统是不一样的。


比如你考上了某重点中学的老师,没有编制,又同时考上了同一城市的普通小学老师,有编制,那么我会建议去小学,先把编制拿到。
因为目前的教育系统,收入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有编和没编差距则非常大。

而在医疗系统里,同工同酬,不仅仅体现在工资收入上,还体现在职称评定,科室主任等中层岗位晋升上,有编无编,都可以公平竞争,靠业务吃饭。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区别哈。
医院里有编的医生在财政工资这块要高于无编人员,只是医院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工资这块很小,现在医生收入,业务绩效是大头,这一块按劳分配,在整体收入上,差距就不大了。
除开收入,对医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职称评定了。
比如刚刚提到的中心血站,编制上有2个正高,20个副高,以及更多的中级职称。无论有编无编,符合相应条件都可公开竞聘。

虽说只要有竞争,就必然有各种故事,

但相比其他系统,无编人员基本无缘参加职称评定,医疗系统,算是相当进步了。

以上,是医疗系统的编制特点。

02



相亲指南,为什么男医生行情好于男公务员
在上篇的已经介绍过了,医疗系统收入的四个梯队中,第一梯队是高于公务员的。所以在相亲市场上,第一梯队的男医生行情自然就明显好于同龄男公务员。


不过,谈收入还只是相亲市场的初级阶段,一见面就谈钱,多俗啊,要不谈点远方吧。
虽然部分医生收入暂时没有超过同龄公务员,但丈母娘的眼光,一定要放长远些。医疗系统四个梯队中,无论哪个梯队,一个努力上进的男医生,前景往往好于努力上进的公务员。
为什么,医生是技术型人员,业务水平随着经验的累积而提高,对应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都会提高。而公务员被提拔,就不会简单的服从经验累积这个规律。

一个研究生毕业后考入地级市医院,2-3年可评为中级职称,一个研究生毕业后考上地级市公务员,1年转正可定副主任科员。中级职称在体制内对应的就是科级。

毕业后5到8年,研究生医生可以冲刺副高级职称,而研究生公务员大多只能冲刺正科级的主任科员。副高级职称,在体制内对应副处级。
此时开始,医生的优势开始凸显,因为另一边,地级市的公务员要晋升副处,实在不容易。


再往后,随着经验的积累,中年医生的优势会更大,很多可以选择跳槽到私立医院,身价倍增。而此时,中年公务员若要辞职,能否维持现有收入水平都成问题。

再往后,很多医生退休后还可以被医院,医校返聘,拿两份工资,还能免收个税。你见过几个公务员退休还被单位返聘了?
这就是相亲市场上,男医生好于男公务员的原因。目光放长远一些,医生确实是个好职业,尤其是中国人普遍信奉
知识改变命运,一技之长强于万贯家财,不为五斗米折腰,
而医生无疑是最符合这些价值观的职业。

另外,体制内医生的地位其实并不低,虽然说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媒体到处宣传很多医生后悔从医,其实,这正是医生群体话语权较高的一种体现

我国各级人大政协系统中,有一个专门的医药卫生界。另外,除了党组织外,八大民主党派中,农工党,九三学社也是主要从医卫人员中吸收发展新人,所以在社会话语权和参政议政方面,卫生系统可以说实力相当强。

这就使得与其它社会阶层相比,卫生系统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的手段和途径要丰富得多。


03


相亲指南,那些女护士比较受青睐?


目前的社会婚姻心态中,一般男性经济上有优势是加分项,女性照顾家庭方面有优势是加分项(对不起,我先声明这是一种错误的心态,请女权们勿喷我)。
上篇说到医院里女护士工作比较辛苦,还要值夜班容易变老,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护士都在相亲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当然不是了。
本文此处不多展开,只讲几点干货,算是送给读者的一个福利,医院中以下岗位的护士,相对轻松,而且收入并不低。
医院行政办公室、后勤部门、档案室、供应室的护士,上行政班,拿全勤奖,
算是护士中的金领。
影像科,体检中心、门诊导诊的护士,不用打针喂药,临床护理,工作强度不大,算是护士中的白领。
医院理疗科,虽然要值夜班,但一般不会遇到危重病人。
中心血站,偶尔要值夜班,但一般也不会遇到紧急情况,算是值夜班也能睡个好觉的蓝领。
以上岗位,当然不是你想起就能去的,
作者此处省略1500字。只为告诉亲爱的读者,假如有人给你介绍了一位美丽的护士,而且又在上述岗位工作的话,不要被护士这职业很苦很累的传统偏见所裹挟哦,加油!你懂的。
介绍了护士的岗位,也说明了一个道理——
其实任何好单位,都有差岗位,任何差单位,都有好岗位。
你一旦明白了这点,就不会开口去问体制内这个单位好不好,那个单位好不好之类的傻白甜问题了,多留心,多观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还有,记得关注公众号明窗邀华月1,全是职场干货哦。

明窗邀华月:资深写手兼段子手,擅长深度剖析官场规则与社会热点。原创的公务员报考指南、公务员晋升、选调生系列、体制内相亲、工资系列、职场杂谈等系列文章视角独特,语言诙谐,观点犀利,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字即可查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