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是安逸的,但你会这么做吗?
本期文章约1500字
大约需要 5分钟 来阅读
独自面临做抉择的风险时,我们往往是缺乏安全感的;而当我们的选择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时,这种不安全感会进一步被放大。
这时,我们很有可能会从“探求真理”转向“确保安全”,通过从众的选择,让自己处于相对安全、合理的状态。
试想,你被邀请参加一场实验:
每组7人坐成一排,你排在最后一个。
实验者展示出了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A、B、C。
接着,实验者要求你们判断X线与A、B、C中哪一条线长度相等。
X的长度明显地与直线C长度相等。
可是,你前面的6位被试却都说X与直线A等长。
你还会坚持自己内心的答案吗?
这是心理学家阿希于1956年进行的,著名的从众实验——三垂线实验。实验中的前6个人为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最后一人为真被试。
在实验的前两轮测试中,前6名被试回答的是正确结果;但第3至第12轮测试中,前6名被试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借此观察被试是否会发生从众行为。
而研究结果表明:
(1) 只有大约1/4到1/3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
(2) 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百分比为35%。
(3) 大约有15%的被试,从众行为的次数占实验判断次数的75%。
为什么会形成从众心理呢?
从众心理(conformity),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合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01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众的内在动机是人们害怕说出自己的想法,会导致被孤立或嘲笑。已经高度社会化的人们,难以忍受作为“局外人”的时刻。
02
而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人反对一个团队时,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于是,“融入”逐渐变成了人类的本能。时至今日,我们仍难以避免地会表现出从众行为。
从
众会带来安逸,那么我们可以永远从众吗?
虽然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群体,但从孩童到老人,总有一些时刻,我们努力证明着自己的独特。
回想孩童时期那些奇思妙想,时不时会有标新立异的想法涌入脑海;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些不能由他人替自己做出决定时刻……
这些时刻,我们是否能够倾听内心的声音,并且足够坚定地相信自己的选择呢?
我们该如何平衡从众的安逸感
与自己内心的追求呢?
1
提高自我意识
首先,我们需要提高自我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写日记、列计划表等方式,对自己内心的想法形成清晰的认识。
研究表明,人类总是倾向于扭曲自己的记忆,来适应群体的认识。因此,我们应牢记自己的想法和偏好,这样,在受到从众心理的暗示时,我们才有可能能敏感地识别出来。
2
为观点提供例证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时代不断进步的当下,我们不能够故步自封,但也需要尽可能为自己独特新颖的想法提供合理化的解释。
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是自我意识的体现,但我们仍需要谨慎地论证想法的合理性。比如,我们可以先自己假设一些反对的声音,再针对其论证自己想法的合理性。
3
寻找支持的人
“局外人”的孤立感会让我们感到难受与不适,这是无可厚非的。固执己见地“逆流而上”,只会徒增我们的心理压力,并不能让我们感到更好,我们甚至可能无力完成自己的决定。
因此,我们可以在努力的路上与一些观点相似的朋友们结伴,从而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保护我们的内心免受伤害。
4
把握合适的时机
很多时候,从众不仅仅是我们追求内心舒适的需要,也是社会有序运作的要求。比如,在公共场所不遵循规定、标新立异显然不合时宜;为了表明自己的想法而冒犯他人,显然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因此,我们应该清楚在何种场合,表达自己的声音、从人群中脱颖而出是合适的。这可能是一场比赛,可能是人生的某次重大抉择,可能是一项政策……
总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我们能做的,是牢记自己的心之所想,不断自我打磨,静静等待时机。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1] 乐国安,管健.社会心理学(第2版)[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99-305.
[2] Wu H,Luo Y,Feng C. Neural signatures of social conformity: A coordinate-based 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 meta-analysis of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studies [J].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16,71101-111.
往期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