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 七夕快乐:在爱恋中收获快乐
鸾扇斜分凤幄开,
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
换得年年一度来。
唐·李商隐·《七夕》
七夕快乐
在爱恋中收获快乐
七夕已至,美好而浪漫的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赞颂与期待的巧缘;是每个少女心中踏七彩祥云而来的盖世英雄;是每个铁骨默默守护的柔情……
千万人对亲密伴侣有着千万种期待,千万人对理想爱情有着千万种理解。在理想的爱情关系中,你在寻觅什么?
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伴侣热情而诚信、忠诚而多情、俊美而活泼、富有而强大。但日复一日的生活琐碎不是浪漫片段的爱情电影。人们的现实爱侣与理想中的总有些差距。
那么,人们究竟要怎样才能,在未被写在童话故事书里的柴米油盐中,与爱恋的人快乐相处呢?
1、建立对伴侣善意和大度的认知,突出他们的美德而缩小他们的缺陷。
人们经常以积极错觉来评价自己的爱人,即尽可能地用积极眼光来描述伴侣。这种“错觉”混合了对伴侣现实的认识和理想化了的知觉。他们并不会忽视伴侣真实的缺点,只是认为这些缺憾并不如其他人认为的那么重要。
但如果人们硬要自欺欺人,在伴侣身上凭空虚构令人期待的品质,这注定要幻想破灭。
而如果人们了解伴侣各方面的情况,但却能以一种善意而大度的方式来进行诠释,这样的“错觉”就对亲密关系十分有益。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想化的爱人形象总是和更多的满意、关爱、信任和持续的亲密关系联系在一起。
此外,保护自己免遭幻想破灭的聪明方法是:随着对伴侣了解程度的增加,不断调整自己对理想伴侣的期望,这样,对伴侣的期望标准就能切合伴侣的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人们能方便地确定伴侣已拥有的品质正是自己所期待的。
因而,选择乐观地看待事物——认为伴侣已经做到最好——不断调整对伴侣的希望和标准以符合客观实际,我们就更加可能与当前的伴侣愉快相处。
2、人们的喜怒哀乐还受到解释伴侣行为时所选择理由的影响,即归因。
归因是指人们对事情发生的原因(特别是指人为什么要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提出的解释。(参考往期文章:认识自我 | 归因方式:你以何种色彩命名世界?)归因能确定事件的起因,强调某些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的作用。而在亲密关系中,相互依赖的伴侣可能对很多生活事件都承担共同的责任,对因果的判断就格外复杂。
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首先,尽管伴侣之间有着深入的了解,仍然会受到行动者/观察者效应的强烈影响。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对观察到的伴侣的类似行为的解释完全两样。
在吵架的时候。
一方想:“她这样做真令我生气”;
而另一方可能这样想:“他脾气这么暴躁,真该学学如何控制自己了”。
但如果伴侣有意识地去努力了解对方的观点,行动者/观察者效应就会减少,但很少会完全消失。最保险的策略是在心中这样假定:即便是你最亲密的伴侣也很少能真正理解你所有行为的原因。
自我服务偏差
其次,尽管伴侣彼此之间有真爱,也可能表现出自我服务偏差,欣然地把成功归功于自己,而极力推脱自己在失败中的罪责。
事情顺心时人们很容易认识到自己所起的作用,而情况变糟时则喜欢寻找外部理由。因而,虽然伴侣们不会告诉对方这一点,但是当双方如胶似漆时,则常常认为自己居功至伟;当双方反目成仇时,则认为自己仍无可厚非。
丈夫上床睡觉时想道:“我敢打赌明天老婆躺在床上看到早餐时肯定很高兴。”
他打算为妻子做点什么,并为自己是个体贴周到的伴侣而沾沾自喜。但当他睡过了头,不得不飞奔去上班,根本没有任何善意之举,却可能仍感觉良好:毕竟自己有颗为对方着想的心。
而妻子只能从丈夫的行动来评价他:“他什么都不为我做。”
她又不会读心术怎能懂得丈夫心中所想,没有任何表明丈夫曾在心中产生好心好意。
不同的信息来源使丈夫认为自己是位尽心尽力、周到体贴的好伴侣,但妻子(或任何其他人)却不这么认为。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友情亲情,想到就快做,想说就快说,及时表达你的感谢与思念吧!)
幸福的爱人对伴侣行为的归因都是能改善关系的。认为伴侣的积极行动都是刻意的、习惯的,还能据此推断伴侣在其他情境下的行为。也就是说,幸福的配偶对彼此的积极行为都通常给以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归因。他们也倾向于淡化彼此的过失,认为它们是偶然的、特殊的和局部的。因而,消极的行为都通过外部的、易变的、特定的归因而得到谅解。
所以,幸福美满的伴侣常以君子之心来衡量彼此,从而能快乐相处;而痛苦不满的伴侣则以小人之心来忖度对方,那么不管双方表现如何友善都不能令人满意。即使苦闷的夫妻彼此示好,但双方都会认为对方的体贴只不过是消极常态中短暂的、不具代表性的片刻安宁。当善意被视为偶然的,伤害被视为蓄意的,亲密关系就很难得到满足。
3、人们还带着人际关系的固有信念步入亲密关系。
浪漫主义
在人际关系图式中有一套很常见的相互关联的信念,即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者认为爱情应该是选择伴侣的最重要的依据。他们认为:
(1)与伴侣的爱情是完美无瑕的;
(2)每个人只能有一个完美的“真”爱;
(3)真爱能克服一切障碍;
(4)一见钟情是可能存在的。
这些浪漫信念显然能为刚建立的亲密关系增添一抹玫瑰色彩——浪漫情侣比不浪漫的情侣体验到更多的爱意、满足和承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削弱。现实中的亲密关系很少能满足这么高的期望。
宿命信念
在关系信念的研究中,有学者把下述观念叫做宿命信念,因为这些信念认为伴侣要么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婚姻生活注定幸福美满;要么不是冤家不聚头,婚姻生活注定痛苦悲惨。宿命信念从僵化呆板的角度来看待亲密关系:如果伴侣双方注定要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么在相遇的那一刻他们就知道了,他们不会碰到任何疑虑或困难,一旦两个梦中情人相遇,就必然有美满的未来。
应警惕以下五个错误的宿命信念观点:
● 争吵具有破坏性?争吵就表明伴侣爱自己还不够深。如果彼此深深相爱,就不会发生任何争执。
● “读心术”很重要?真正彼此关爱的伴侣仅凭直觉就能知道对方的需要和偏好,根本不需要告知对方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果必须告诉伴侣自己的想法和愿望,那只能说明伴侣爱自己还不够深。
● 伴侣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一旦亲密关系变糟,就无法得到改善。如果爱人曾伤害过你,毫无疑问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你。
● 男人和女人就是不一样?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和需要非常不同,很难真正理解对方。
● 美好姻缘天注定?根本无需努力来维护美满的夫妻关系。夫妻要么彼此脾性相投、快乐到老,要么格格不入、争执一生。
数年前就有研究者识别出这些有害的观点,此后陆续有研究发现这些观点会导致亲密关系的困扰和不满。更糟糕的是,当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时,持有这些错误观念的伴侣并不会采取建设性的行动来改善关系。由于相信伴侣不会改变、真爱天注定,他们不会设法去解决问题,而只会逃避问题,他们更愿意结束不幸福的亲密关系,而不会努力去修复亲密关系。
成长信念
另一种爱情观你很少在电影中看到,成长信念,其假定幸福的亲密关系乃是辛勤维护的结果。根据成长信念,幸福的关系是努力和付出的回报,如果伴侣一起努力战胜挑战、克服困难,良性的亲密关系就能逐渐建立起来。其基本假设是:只要努力付出,几乎任何亲密关系都能取得成功。
我们都能看到,在面临困难时,不同的关系信念会引起不同的结果。如果夫妻发生争吵或者伴侣偶尔犯错,持有成长信念的人更忠于自己的亲密关系,更乐观地相信任何伤害都能得到平复。持有成长信念的人还能心平气和地讨论爱人的缺点;相形之下,持有宿命信念的人一谈到伴侣的缺陷就充满敌意。
你对于爱情秉持着怎样的信念呢?
欢迎来信与我们探讨。
[来信方式]
微信公众号
邮箱
txfyixin@dingtalk.com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1] Seshadri KG. The neuroendocrinology of love. Indian J Endocrinol Metab. 2016;20(4):558-563.
[2] Minerva F. Unrequited love hurts. Camb Q Healthc Ethics. 2015;24(4):479-485.
往期文章推荐
图文编辑: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