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密关系 | 自我表露:你想知道我的秘密吗?

亦心 通心粉家园 2023-01-14

设想你要参加一个心理实验:

你会遇见一位陌生人,你的任务是逐渐地向此人透露越来越多的关于自己的个人信息

比如描述你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曾经的尴尬时刻或者深深的遗憾。

对方也这样做。

45分钟后,你们彼此有了许多个人细节的了解。

你们之间的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相比于同样的时间内你们只进行浅谈,你会更喜欢这个陌生人吗?


自我表露

你想知道我的秘密吗?

对于上述实验,在大多数情况下,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这样的实验常常会让参与者产生直接的亲密感。即使他们只是听从研究者的指示,彼此敞开心扉,也比信息透露更少的两个人更喜欢对方。

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的过程就是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它是亲密程度的指标之一: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不共同拥有一些相对秘密的私人信息,他们的关系就称不上亲密。

自我表露的发展过程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有意义的自我表露所需要的时间远不止45分钟。大多数人际关系是以肤浅的信息交流(即“浅谈”)为起点的,然后再逐渐地转到更有意义披露

人际关系的这种运行方式就是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研究的主题。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通过人际沟通的系统性变化而得以发展。

初次相识的人或许只会随意地讨论一些不带个人色彩的话题:“你是哪儿的人?”“你的专业是什么?”不过如果这类肤浅的问题有奖赏价值,人们可能通过拓展沟通的范围来进一步接近,沟通范围的拓展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沟通的广度:所讨论话题的多样性;

2. 沟通的深度:所讨论话题对于双方的个人意义

根据这一理论,如果用图形来表示结交某个人的全部过程,人际关系刚建立时,自我表露可能是个又窄(讨论的只是少数几个不同的话题)又浅(透露的只是不带个人色彩的信息)的楔形(见图)。然而随着人际关系的发展,这个楔形变得更宽(讨论更多的话题)更深(透露更多有着私人意义的话题)。

奥尔特曼和泰勒的社会渗透楔形变化图

如果个体的信息存在多个层级,那么随着人际关系的发展,自我表露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会增加。

人际关系的发展大体上就是这样。

此外,与熟人早期交往的自我表露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相互作用(reciprocity)。新伙伴们倾向于匹配彼此的开放程度,如果对方表露多自己也表露多,如果对方的自我表露减少自己也表露更少。

这往往也是个渐进的过程,新伙伴们通常分阶段地转到更深层次的话题,而不是一步到位。一次说太多、太快是危险的;因为这样会突破别人的期望,常常会给人留下糟糕的印象。最好的策略通常是保持耐心,让可以感觉到的相互作用逐渐地增加你们交往的亲密感

然而人际亲密过程模型(interpersonal process model of intimacy)认为只有满足某些条件,两人之间真正的亲密感才有可能建立。当我们对他人敞开心扉,我们希望自己的表露能引起他人明显的兴趣、同情和尊重。也就是说,我们希望他人表现出应答性(responsiveness),以证明他们理解和关心我们。如果他们应答适当,就能建立互信,表露会加深,亲密感也会增加;反之如果他们看来漠不关心或心不在焉,我们就会向后退缩,表露就会减少。

故而,两个人要变得亲近,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首先,他们必须进行有意义自我表露。开诚布公一般有益于人际关系。

其次,他们必须对彼此的个人信息有兴趣和同理心,在异性恋的关系中如果男性能做到这一点尤其有价值。

最后一点很重要,双方必须都认识到另一方具有应答性。

判断出自己的伴侣理解和关爱自己(即所谓的感知到的伴侣应答性),这是亲密关系发展过程的关键要素。如果我们认为伴侣不关爱、不理解、不尊重自己,就不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他们。

秘密和禁忌话题

即使人际关系变得非常亲密,人们也可能保留一些只属于自己的秘密。社会渗透几乎达不到所有方面,也不应该这样,因为即便是情侣也希望保留一些自己的隐私,也有必要这样做。亲密的自我表露和选择性地保留一些秘密都能促成婚姻的美满。即使是在非常亲密的人际关系中,保留一些隐私还是可取的。

当然,要保守秘密并不总是那么轻松,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要成功地保守秘密往往需要努力,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果人们得知自己的伴侣隐瞒了某些事情,关系会受损。

伴侣双方还有一些完全不想讨论的重要话题。无论是明说还是暗示,伴侣们都会有意避开禁忌话题(taboo topics),在伴侣看来,敏感的问题会危及亲密关系的质量。令人奇怪的是,最常见的禁忌话题是亲密关系本身的状态;在一项调查中,68%的应答者承认,最好不要提及他们爱情关系的现状及未来。

总的说来,亲密关系中禁忌话题越多,伴侣间的满意度就越低,除非他们认为避开敏感话题能改善和保护他们的亲密关系。因为怯懦或能力不足而逃避讨论,会降低伴侣的满意度,但有礼貌地一起努力维持伴侣关系,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很少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自我表露和亲密关系的满足

恋人彼此的自我表露越多,他们就感到越幸福。的确,幸福的爱人就连谈话方式也与不太亲密的伴侣不同。他们有着双方都能明了的独特暗语和比喻用语,这样他们之间的沟通别人是听不懂的。他们会用到口头禅、特定的词汇或惯用语(idioms),只有他们自己才明白其中的含义,他们使用的惯用语越多,就越幸福美满。这样的人际交往与众不同,在研究中倾听伴侣谈话的陌生人都能分辨出谈话人是好友还是只是熟人。与一般伙伴的谈话相比,亲密伴侣之间的谈话显著特点是:清楚地了解对方,表现出更多的自我表露,令人更加放松。

自我表露与喜爱相关的原因很多

首先,我们倾向于向自己喜欢的人透露更多的个人信息。如果别人吸引了我们,我们往往会对他们更加开放。

不过,我们也可能因为对他人进行了自我表露,从而倾向于喜欢他们。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对他人越开放,我们就越喜欢他们。

最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人的信任对我们进行自我表露,具有奖赏意义。亲密表露多的人比那些对自己的信息保留的人更招人喜爱。所以,得到和给予自我表露都让人感觉良好,并且这方面的言语沟通是构筑亲密关系必不可少的基础。你可以试着这样做45分钟,可能就会交到一个新朋友。

自我表露不仅有益于我们的人际关系,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与那些只是肤浅地闲聊的人相比,能触及人性的深入交谈和彼此敞开心扉的人更加健康,对生活也更为满意。

有一种自我表露你绝对应该积极地勤加练习:告诉你爱的人你爱他。你诚实表达的钟爱、关心、温情和呵护对于想亲近你的人都是巨大的奖赏,心中光有爱还不行,你还必须清楚明白地传达出来。

—你想知道我的秘密吗?

—秘密就是我爱你。


欢迎来信分享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来信方式]


微信公众号

邮箱

txfyixin@dingtalk.com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1]罗兰米勒《亲密关系》



往期文章推荐

人生第一站 | 自我成长:放下偏执,抬头向前走

生活百态 | 思念是一种爱:此时此刻,你想念谁?

通心科普 | 学心理学就会读心吗?心理学都研究些什么

人物志 | 弗洛伊德篇:晚安!好梦!

图文编辑:亦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