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用户体验设计提升实践(下)
本文是基于 Shopee 供应链团队 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仓库管理系统) 项目的整体重构,总结而出的一份 Web 用户体验设计提升指南。
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交互设计与可访问性的角度聊聊如何提升 Web 端用户体验。还没有读过上一期文章的小伙伴请戳:《Web 用户体验设计提升实践(上)》。
2. 交互设计优化
接下来一个大环节是一些关于交互的细节。
什么是交互设计?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 IXD)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的行为的设计领域,它定义了两个或多个互动的个体之间交流的内容和结构,使之互相配合,共同达成某种目的。
2.1 Web 端交互方式
Web 端交互围绕计算机为中心,主要涉及键盘、鼠标两类设备的交互。
关于交互设计,一些比较通用的准则有:
Don’t make me think 符合用户的习惯与预期 操作便利 做适当的提醒 不强迫用户
2.2 Don’t make me think
有一本书就叫 Don’t make me think,它所想表述的核心是,尽可能让产品做到高可用性,让用户无须思考也能明确无误地使用产品中的各项功能。
那么,我们的页面如何尽可能做到高可用性呢?
2.2.1 使用习惯用法
使用习惯用法。当我们设计一个新的页面时,页面位置、功能设置、视觉元素应当和惯常用法相差无几,这样才能让用户有舒适感。
这里并不是要扼杀大家的想象力,让所有页面都一成不变。根据产品的形态及受众,大部分页面是不适用于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的。
例如下面这样一个 PC 端页面结构,这种布局已经非常常见。遇到这种页面,用户能够非常快速地在指定区域找到想要的元素及信息:
可以再和我们的 WMS 重构后的页面作比较,整体是非常类似的:
采用习惯用法的设置能够让人快速上手新的陌生的页面或者功能。
2.2.2 降低视觉噪声
另外一种做法是降低视觉噪声,让用户快速聚焦。
譬如弹窗背后的阴影、虚化,就是非常好的降低视觉噪声的手段。
这一点还是非常好理解的,也属于常见设计手段之一,在我们内部的相关组件、自研组件库已经沉淀得很好了。
2.3 符合用户的习惯与预期
接下来是符合用户的习惯与预期,它的意义在于减少用户的思考,符合用户的习惯,让用户的体验更加舒适。
下面这几种弹窗,哪一个是更好的选择?
三个弹窗可供操作的按钮分别是:
右下角的取消和确认,同时右上角的 X 可以关闭弹窗; 只有右下角的取消和确认; 只有确认按钮。
更好的选择应该是第一个:同时有取消和确认按钮,右上角的 X 可以关闭弹窗。因为这样最符合用户的习惯预期。
看看这个 Windows 下的弹窗:
大部分 Windows 的弹窗,都是有取消、确认加上右上角的 X 按钮的。这种弹窗的好处在于:
视觉原因,元素平衡; 符合用户习惯,大多数用户都是 Windows 操作系统过来的; 交互一致性,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提升页面的可访问性和无障碍访问性。
2.3.1 优化手势:不同场景应用不同 cursor
对于不同的内容,最好给出不同的 cursor
样式,CSS 原生提供了非常多种常用的手势。
在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鼠标手势,符合用户的习惯与预期,可以很好地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
首先对于按钮,就至少会有三种不同的 cursor
,分别是可点击、不可点击、等待中:
{
cursor: pointer; // 可点击
cursor: not-allowed; // 不可点击
cursor: wait; // loading
}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用法:对于一些可输入的 Input 框,使用 cursor: text
;对于提示 Tips 类,使用 cursor: help
;放大缩小图片 zoom-in
、zoom-out
等等:
一些常用的简单列一列:
按钮可点击: cursor: pointer
按钮禁止点击: cursor: not-allowed
等待 loading 状态: cursor: wait
输入框: cursor: text
图片查看器可放大可缩小: cursor: zoom-in/ zoom-out
提示: cursor: help
当然,实际 cursor
还支持非常多种,可以在 MDN 或者下面这个 CodePen Demo 中查看完整列表:CodePen Demo - Cursor Demo。
2.3.2 点击区域优化:伪元素扩大点击区域
按钮是我们网页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按钮的设计也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
考虑这样一个场景:在摇晃的车厢上或者是单手操作着屏幕,有的时候一个按钮死活也点不到。
让用户更容易点击到按钮无疑能很好地提升用户体验,并提升页面的访问性。尤其是在移动端,按钮通常都很小,但是受限于设计稿或者整体 UI 风格,我们不能直接去改变按钮元素的高宽。
那么,有什么办法在不改变按钮原本大小的情况下增加点击热区呢?
借助伪元素可以轻松实现。伪元素也是可以代表其宿主元素来响应鼠标交互事件的。我们可以这样写:
.btn::before{
content:"";
position:absolute;
top:-10px;
right:-10px;
bottom:-10px;
left:-10px;
}
当然,在 PC 端下这样子看起来有点奇怪,但是合理地用在点击区域较小的移动端则能取得十分好的效果:
2.4 操作便利
好的系统,操作起来应该是流畅的。同时,它能够通过一些小细节打动用户。
2.4.1 快速选择优化:user-select: all
操作系统或者浏览器通常会提供一些快速选取文本的功能。看看下面的示意图:
快速单击两次,可以选中单个单词;快速单击三次,可以选中一整行内容。但如果核心内容被分隔符分割,或者成为潜藏在一整行中的一部分,这个时候选取起来就比较麻烦。
利用 user-select: all
,可以将需要一次选中的内容进行包裹,用户只点击一次,就可以选中该段信息:
.g-select-all {
user-select: all
}
给需要一次选中的信息加上这个样式,该细节作用在一些需要复制粘贴的场景时,非常好用。
在我们 WMS 的很多操作页面,需要频繁从表格中复制一些基础信息,例如下述的 Location ID
、Cell Name
,由于完整的字段使用了分隔符 -
,所以一次点击是无法选中整段信息的,而利用 user-select: all
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痛点:
别看只是减少一次点击鼠标的次数,但正是这些细节的累积,才更能让用户感受到开发者的用心。
2.4.2 选中样式优化:::selection
CSS 还提供了一个 ::selection
伪类,可以控制选中的文本样式(只能控制 color
、background
、text-shadow
),进一步加深效果。
CodePen - user-select: all && ::selection 控制选中样式
2.4.3 添加禁止选择:user-select: none
有快速选择,也就会有它的对立面——禁止选择。
对于一些可能频繁操作的按钮,可能会出现如下尴尬场景:
文本按钮的快速点击,触发了浏览器的双击快速选择,导致文本被选中: 翻页按钮的快速点击,触发了浏览器的双击快速选择:
对于这种场景,我们需要把不可被选中的元素设置为不可被选中,利用 CSS 可以快速实现这一点:
{
-webkit-user-select: none; /* Safari */
-ms-user-select: none; /* IE 10 and IE 11 */
user-select: none; /* Standard syntax */
}
这样,无论点击频率多快,都不会出现内容被选中的尴尬情况:
2.5 跳转优化
现阶段,单页应用(Single Page Application)的应用非常广泛,Vue 、React 等框架大行其道。但是有的常见写法也容易衍生一些小问题。
譬如,点击按钮、文本进行路由跳转,经常会出现这种代码:
<template>
...
<button @click="gotoDetail">
Detail
</button>
...
<template>
...
gotoDetail() {
this.$router.push({
name: 'xxxxx',
});
}
大致逻辑就是给按钮添加一个事件,点击之后跳转到另外一个路由。当然,这个功能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没有考虑到用户实际使用的场景。
实际使用的时候,用户可能会希望保留当前页面的内容,同时打开一个新的窗口。这个时候,他会尝试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在新标签页中打开页面。遗憾的是,上述写法不支持鼠标右键打开新页面。
原因在于浏览器是通过读取 <a>
标签的 href
属性,来展示类似在新标签页中打开页面这种选项,对于上述写法,浏览器无法识别它是一个可以跳转的链接。简单的示意图如下:
所以,对于所有路由跳转按钮,建议都使用 <a>
标签,并且内置 href
属性,填写跳转的路由地址。实际渲染出来的 DOM 可能类似这样:
<a href="/xx/detail">Detail</a>
在实际的 WMS 重构过程中,我们对于所有有页面跳转功能的按钮,包括但不限于路由菜单、面包屑导航、跳转按钮等,都进行了跳转优化,以满足用户的不同诉求。
路由菜单导航:
表格中的一些按钮跳转:
2.6 表单交互优化
输入及选择于用户而言,是一项高交互成本的操作。下面提供了一些小的建议来减少用户输入出错、提升用户体验。
2.6.1 尽可能地简化表单
将表单做得简单点,确保用户在抓狂之前能进入下一步(表单越复杂,流失率越高):
对于没法省去的输入项,尽可能简化用户的输入:
智能预设默认项 输入时提供智能联想 对于选择框,尽可能精简选项信息 使用单选项来代替下拉菜单
2.6.2 及时校验
表单及时校验,而不是用户填完一堆信息,统一提交后才告诉用户填错了:
2.6.3 贴心细节提示,校验更宽容
还有一些比较有益的建议,可以有效的提升交互过程中用户的体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考虑:
在表单中增加一些提示信息,减少错误的几率 尝试将表单输入变得更加宽容,让用户的填写更加简单
2.7 先探索,后表态
这一点非常有意思,什么叫先探索后表态呢?就是我们不要一上来就强迫用户去做一些事情,例如登录。想一想一些常用网站的例子:
类似虎牙、bilibili 等视频网站,可以先蓝光体验,一定观看时间后才会要求登录; 电商网站,只有到付款的时候,才需要登录。
上述易用性和先探索后表态的内容,部分来源于 “Learn From What Leading Companies A/B Test”,推荐阅读。
2.8 结合产品的创意交互动画
由于业务的类型限制,在这一块,我们实际中运用的并不多,但是它也是增强用户体验非常有益且重要的一环,下文将简单讲一讲。
这一类交互为结合产品的创意交互动画。通过定制化的有仪式感的交互,提升品牌价值,能给予用户深刻的印象。
结合产品及业务的创意动画,是需要挖掘,不断打磨、不断迭代的。比如 bilibili 官网的顶部 banner,配合一些节日、活动,经常会出现一些有意思的创意交互动画:
以及这个:
我非常多次在不同地方看到有人讨论 bilibili 的顶部 banner 动画,可见它这块的动画是成功的。很好地结合了一些节日、实事、热点,作为一种比较固定的产品去不断推陈出新,在不同时候带给用户不同的体验。
2.9 字体优化
字体的选择与使用其实是非常有讲究的。
在 WMS 项目重构过程中,我们使用的全局字体定义是:font-family: Roboto,system-ui,-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Oxygen,Ubuntu,Fira Sans,Droid Sans,Helvetica Neue,"sans-serif";
。
这里,我们的设计师对英文字体有一些强限制,首选字体是 Roboto,并且在系统中提供了该字体包。
如果网站没有强制必须使用某些字体。最新的规范建议我们使用系统默认字体。也就是 “CSS Fonts Module Level 4: Generic font families” 中新增的 font-family: system-ui
关键字。它能够自动选择本操作系统下的默认系统字体。
默认使用特定操作系统的系统字体可以提高性能,因为浏览器或者 WebView 不必去下载任何字体文件,而是使用已有的字体文件。font-family: system-ui
字体设置的优势之处在于它与当前操作系统使用的字体相匹配,对于文本内容而言,它可以得到最恰当的展示。
举两个例子,天猫的字体定义与 Github 的字体定义:
天猫: font-family: "PingFang SC",miui,system-ui,-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Helvetica Neue,Helvetica,sans-serif;
Github: font-family: -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Helvetica,Arial,sans-serif,Apple Color Emoji,Segoe UI Emoji,Segoe UI Symbol;
简单而言,它们总体遵循了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2.9.1 尽量使用系统默认字体
使用系统默认字体的主要原因是性能,系统字体的优点在于它与当前操作系统相匹配,因此它的文本展示效果必然也是令人舒适的。
2.9.2 兼顾中西:西文在前,中文在后
中文或者英文(西文)都要考虑到。由于大部分中文字体也带有英文部分,但是英文部分又不怎么好看,并且英文字体中大多不包含中文。因此我们通常会先进行英文字体的声明,选择最优的英文字体,这样不会影响到中文字体的选择。
2.9.3 兼顾多操作系统
选择字体的时候要考虑多操作系统。例如 macOS 下的很多中文字体在 Windows 都没有预装。为了保证 Mac 用户的体验,在定义中文字体的时候,先定义 Mac 用户的中文字体,再定义 Windows 用户的中文字体。
2.9.4 兼顾旧操作系统:以字体族系列 serif 和 sans-serif 结尾
当使用一些非常新的字体时,要考虑向下兼容,兼顾到一些极旧的操作系统,使用字体族系列 serif 和 sans-serif 结尾总归是不错的选择。
3. 可访问性(A11Y)
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也被称为 “A11Y”)在网站中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大部分前端(其实应该是设计、前端、产品)同学都忽视了它。
3.1 什么是可访问性
传统上我们认为这只与残障人士有关,但提升网站的可访问性也可以让其他用户群体(每个人)受益。
根据网页内容可访问性准则(即 “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WCAG) 2.0”),Web 可访问性有以下四个基础性原则。
(1)可感知
用文本替代非文本内容 多媒体的字幕及其他替代物 内容有多种呈现方式 内容的看和听更容易
(2)可操作
可以通过键盘使用功能 用户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和使用内容 内容不要诱发癫痫和物理反应 用户可以方便地导航、找到内容并确认自己在哪里 用户可以使用除键盘外的不同输入方式
(3)可理解
文本容易阅读和理解 内容以可预测的方式出现和操作 用户可以得到帮忙,以避免和纠正错误
(4)健壮性
健壮的内容和可靠的解释 内容与现在和未来的用户工具兼容 在各个平台和环境中都能正确地展示
我潜伏在一个叫无障碍设计小组的群里,其中包含了很多无障碍设计师以及患有一定程度视觉、听力、行动障碍的用户,他们在群里经常会表达出一个观点,就是国内的大部分 Web 网站及 App 基本没有考虑过残障人士的使用(或者可访问性做得很差),非常令人揪心。
尤其在一些重交互、重逻辑的网站中,我们需要从高可访问性的角度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使用场景。比如:假设用户没有鼠标,仅仅使用键盘,能否顺畅使用我们的网站?
假设用户没有鼠标,这个真不一定是针对残障人士。很多情况下,用户拿鼠标的手可能在干其他事情,比如在吃东西;又或者在 To B 类的业务,如超市收银、仓库收货,很可能用户拿鼠标的手操作着其他设备(扫码枪)等等。
本文不会专门阐述无障碍设计的方方面面,只是从一些我觉得前端工程师需要关注的,并且仅需要花费少量代价就能做好的一些无障碍设计细节。记住,无障碍设计对所有人都更友善。
3.2 色彩对比度
颜色,也是我们天天需要打交道的属性。大部分视觉正常的用户可能对页面的颜色敏感度还没那么高。但是对于一小部分色弱、色盲用户,他们对网站的颜色会更加敏感,不好的设计会给他们访问网站带来极大的不便。
3.2.1 什么是色彩对比度
是否曾关心过页面内容的展示,使用的颜色是否恰当?色弱、色盲用户能否正常看清内容?良好的色彩使用,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益的,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色弱、色盲用户。在户外使用手机,阳光很强看不清时,符合无障碍标准的高清晰度、高对比度文字就更容易阅读。
这里引入了一个概念——色彩对比度。简单地说,就是两种颜色在亮度(brightness)上的差别。运用到我们的页面上,大多数的情况就是背景色(background-color)与内容颜色(color)的对比差异。
“最权威的互联网无障碍规范——WCAG AA 规范规定,所有重要内容的色彩对比度需要达到 4.5:1 或以上(字号大于 18 号时达到 3:1 或以上),才算拥有较好的可读性。”
看看下面这张图:
很明显,对比度由低到高。前两个例子,别说视障用户,正常用户都已经很难看得清了。
当然,也会存在一些特例,譬如输入框的 placeholder
、按钮的禁用状态等等。因此,在网页重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尽可能遵循这个规范。但又不是盲目遵循,导致毫无回旋余地。
3.2.2 检查色彩对比度的工具
Chrome 浏览器从很早开始,就已经支持检查元素的色彩对比度了。以 WMS 页面中的一个 Table Header 为例,我们可以去检查一些无法直观界定是否达到标准的文字:
审查元素,分别可以看到当前文字与背景的对比度。下述结果表示,这个对比度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我们的页面上也会存在这样的面包屑导航:
可以看到,色彩对比度没有达到标准文字被用黄色的叹号标识了出来。
除此之外,在审查元素的 Style 界面的取色器改变颜色,也能直观地看到当前的色彩对比度:
3.2.3 不要单纯依赖颜色
为了保证无障碍的准确性,应当确保你没有完全依赖颜色来展示系统不同层级的关键信息。
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本来我们期待利用绿色和红色来表达正确与错误,但是对于部分视觉障碍用户,他可能根本感受不到这个提示。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必要的文字和图标进行说明: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利用能传达准确信息的图标配合文字描述去表达,譬如 WMS 登录错误页面:
3.3 焦点响应
类似百度、谷歌的首页,进入页面后会默认让输入框获得焦点:
并非所有的有输入框的页面都需要进入页面后进行聚焦,但是焦点能够让用户非常明确地知道当前自己在哪,需要做些什么。尤其是对于无法操作鼠标的用户来说。
页面上可以聚焦的元素,称为可聚焦元素,获得焦点的元素,则会触发该元素的 focus
事件。对应地,也会触发该元素的 :focus
伪类。
浏览器通常会使用元素的 :focus
伪类,给元素添加一层边框,告诉用户当前的获焦元素在哪里。
我们可以通过键盘的 Tab
键,进行焦点的切换。而获焦元素则可以通过元素的 :focus
伪类的样式,告诉用户当前焦点位置。
当然,除了
Tab
键之外,对于一些多输入框、选择框的表单页面,我们也应该想着如何简化用户的操作,例如用户按回车键时自动前进到下一字段。一般而言,用户必须执行的触按越少,体验越佳。👍🏻
下面的截图,完全由键盘操作完成:
通过元素的 :focus
伪类以及键盘 Tab 键切换焦点,用户可以非常顺畅的在脱离鼠标的情况下,对页面的焦点切换及操作。
然而,在许多 reset.css
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句 CSS 样式代码,为了样式的统一,消除了可聚焦元素的 :focus
伪类:
:focus {
outline: 0;
}
我们给上述操作的代码。也加上这样一句代码,全程再用键盘操作一下:
除了在 input
框有光标提示,当使用 Tab
进行焦点切换到 select
或者到 button
时,由于没有了 :focus
样式,用户会感到迷茫,不知道页面的焦点现在处于何处。
3.3.1 保证非鼠标用户体验,合理运用 :focus-visible
造成上述结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focus
伪类不论用户在使用鼠标还是使用键盘,只要元素获焦,就会触发。
而其本身的默认样式又不太能被产品或者设计接受,导致了很多人会在焦点元素触发 :focus
伪类时,通过改变 border 的颜色或者其他一些方式替代或者直接禁用。而这样做,从可访问性的角度来看,对于非鼠标用户,无疑是灾难性的。
基于此,在 W3 CSS selectors-4 规范中,新增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 :focus-visible
伪类。这个选择器可以有效地根据用户的输入方式(鼠标或是键盘)展示不同形式的焦点。
有了这个伪类,当用户使用鼠标操作可聚焦元素时,就可以做到不展示 :focus
样式或者让其表现较弱;而当用户使用键盘操作焦点时,利用 :focus-visible
,让可获焦元素获得一个较强的表现样式。
看个简单的 Demo:
<button>Test 1</button>
button:active {
background: #eee;
}
button:focus {
outline: 2px solid red;
}
使用鼠标点击:
可以看到,使用鼠标点击的时候,触发了元素的 :active
伪类,也触发了 :focus
伪类,不太美观。但是如果设置了 outline: none
又会使键盘用户的体验非常糟糕。尝试使用 :focus-visible
伪类改造一下:
button:active {
background: #eee;
}
button:focus {
outline: 2px solid red;
}
button:focus:not(:focus-visible) {
outline: none;
}
看看效果,分别是在鼠标点击 Button 和使用键盘控制焦点点击 Button:
CodePen Demo - :focus-visible example
可以看到,使用鼠标点击,不会触发 :foucs
,只有当键盘操作聚焦元素,使用 Tab
切换焦点时,outline: 2px solid red
这段代码才会生效。
这样,我们就既保证了正常用户的点击体验,也保证了一批无法使用鼠标的用户的焦点管理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有同学会疑惑,这里为什么使用了 :not
这么绕的写法而不是直接这样写呢:
button:focus {
outline: unset;
}
button:focus-visible {
outline: 2px solid red;
}
为的是兼容不支持 :focus-visible
的浏览器,当 :focus-visible
不兼容时,还是需要有 :focus
伪类的存在。
我们在实际的 WMS 重构过程中,也会尽量保持这一点,让用户尽可能在非鼠标操作下(仅仅使用键盘),也能使用我们的页面,能做到基础的焦点切换、回车响应事件。
下图是一个简单的演示(仅仅使用键盘进行页面的操作,能够知道当前焦点在哪,可以回车触发点击):
3.3.2 使用 WAI-ARIA 规范增强语义:div 等非可获焦元素模拟获焦元素
还有一个非常需要注意的点。
现在很多前端同学在前端开发的过程中,喜欢使用非可获焦元素模拟获焦元素,例如:
使用 div
模拟button
元素使用 ul
模拟下拉列表select
等等
当下很多组件库都是这样做的,像是 element-ui 和 ant-design。
在使用非可获焦元素模拟获焦元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仅仅只是外观长得像就完事了,其行为表现也需要符合原本的 button
、select
等可聚焦元素的性质,能够体现元素的语义,能够被聚焦,能够通过 Tab 切换等等。
基于大量类似的场景,有了 WAI-ARIA 标准。它是一个为残疾人士等提供无障碍访问动态、可交互 Web 内容的技术规范。
简单来说,WAI-ARIA 提供了一些属性,用于增强标签的语义及行为:
可以使用 tabindex
属性控制元素是否可以聚焦,以及它是否/在何处参与顺序键盘导航;可以使用 role
属性,来标识元素的语义及作用,譬如使用<div id="saveChanges" tabindex="0" role="button">Save</div>
来模拟一个按钮;还有大量的 aria-*
属性,表示元素的属性或状态,帮助我们进一步地识别以及实现元素的语义化,优化无障碍体验。
3.4 使用工具查看标签的语义
我们来看看 Github 页面是如何定义一个按钮的。以 Github Issues 页面的 Edit 按钮为例:
这一块清晰地描述了这个按钮在可访问性相关的一些特性。比如 Contrast
(色彩对比度)、Name
(按钮的描述),是给屏幕阅读器看到的;Role
标识是这个元素的属性,它是一个按钮,Keyboard focusable
则表明能否被键盘的 Tab 按钮捕获。
3.5 分析使用非可聚焦元素模拟的按钮
这里随便选取了我们业务中一个使用 span 模拟按钮的场景,是一个面包屑导航,点击可进行跳转:
HTML 代码:
<span class="ssc-breadcrumb-item-link"> Inbound </span>
基本上可访问性为零。作为一个按钮,它不可被聚焦,无法被键盘用户选中,没有具体的语义,色彩对比度太低,可能视障用户无法看清。并且,作为一个能进行页面跳转的按钮,它没有 <a>
标签,没有 href
属性。
对于面包屑导航,我们可以不将它改造成 <a>
标签,但也需要做到最基本的一些可访问性改造:
<span role="button" aria-label="goto inbound page" tabindex="0" class="ssc-breadcrumb-item-link"> Inbound </span>
不要忘了再改一下颜色,达到最低色彩对比度以上,再看看:
这样,一个最最最基本的,满足最低可访问性需求的按钮算是勉强达标。当然,这个按钮可以再更进一步进行改造,涉及了更深入的可访问性知识,本文不详细展开。
3.6 分析组件库的可访问性
最后,我们来看看常用的 ant-design 在提升可访问性上的一些相关功能。
以 Select 选择框组件为例,ant-design 利用了大量的 WAI-ARIA 属性,使得用 div 模拟的下拉框不仅仅在表现上符合一个下拉框,在语义和行为上也都符合一个下拉框。
看看使用 div 模拟下拉框的 DOM 部分:
再看看在交互体验上:
上述操作完全在键盘下完成,看着平平无奇,实际上组件库在正常响应可获焦元素切换的同时,给用 div 模拟的 select
加了很多键盘事件的响应,可以利用回车、上下键等对可选项进行选择。其实下了很多功夫。
对于可访问性相关的内容非常多,本文无法一一展开,这里有一份简单的指南:
通过 Web 内容无障碍指南(WCAG 2.0)了解可访问性涉及的内容; 通过 WAI-ARIA 了解如何改造页面; 不断了解最新的规范,通过浏览器最新的功能持续增强可访问性。
4. 总结
本文从页面展示、交互细节、可访问性三个大方面入手,列举了一些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积攒的有益经验。虽然不够全面,主要是一些可能有用但是容易被忽视的点,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查缺补漏小指南。
提升用户体验并非易事,但也不难:
页面呈现 + 注重细节的交互设计 + 完善的可访问性 + 性能(性能本文没有过多提及) = 良好的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可以被提升的,而且并不难; 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是产品开发每一个环节共同努力的结果; 提升用户体验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在不同的细节发力,积少成多。
以上观点和想法可能有一些理解存在问题,一些概念没有解读到位,也希望大家参与交流并指正。
参考资料
WAI-ARIA basics WAI-ARIA 1.1 Web 中的焦点管理 无障碍功能 功能性动画设计:优秀的转场效果 前端基础知识概述 图片加载失败后 CSS 样式处理最佳实践 你所不知道的 CSS 动画技巧与细节 Web 动画原则及技巧浅析 如何设计产品的空白页面? 助你轻松做好无障碍的 15 个 UI 设计工具推荐 Improve Your UI With Winning & Losing A/B Tests
本文作者
Coco,前端开发工程师,来自 Shopee 供应链仓储管理(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WMS)团队。
加入我们
Shopee WMS 支撑着 Shopee 所有自营业务和越来越多 Shopee 平台商家的仓储业务,是供应链核心系统之一,目前服务范围覆盖整个东南亚市场,支撑日百万级别包裹出库履约。我们致力于打造一套能面向不同市场不同文化能差异化操作的,支持药品、生鲜等多垂直领域的,未来能支撑日千万级包裹出库履约的仓储系统;我们持续优化流程、算法、升级系统架构,引入自动化设备,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时使某些新的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目前团队大量岗位持续招聘中,海量 HC 涵盖后端、前端、测试、产品等,感兴趣的同学可将简历发送至 kingsley.huang@shopee.com (亦可进行咨询,注明来自 Shopee 技术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