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大学吴江教授、刘永生教授&滑铁卢大学陈忠伟院士Chem. Eng. J.:单原子Co锚定富氮碳纳米盒用于电催化水分解
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李童
通讯作者(或者共同通讯作者):吴江,刘永生,陈忠伟
通讯单位:上海电力大学,滑铁卢大学论文
DOI:10.1016/j.cej.2023.141435
前言
氢能是一种高热值、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目前三种主流制氢策略,即化石燃料重整制氢、工业副产制氢和电解水制氢,各自优、缺点十分突出。电解水制氢作为一种工艺简单、制氢纯度高的技术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研究团队的关注。
本文亮点
本文以钴氮碳(Co-N-C)催化剂为研究模型,揭示了N配位的Co单原子催化剂OER/HER反应机理,探索出高原子负载量和优异稳定性的单原子催化剂通用新策略。
图3. 原位辐射表征
吴江,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学者、曙光学者、白玉兰科技人才,从事燃烧与污染物控制、太阳能光化学利用、CO2转化与利用、新型催化/储能等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项目评议专家、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环保专委会秘书长、上海市能源研究会清洁能源专委会副主任,曾赴美国西肯塔基大学访问研究近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上海市创新行动计划及行业企业委托课题等20余项。以第一/通讯发表SCI论文170余篇,ESI高被引6篇,封面论文3篇,入选全球10万顶尖科学家榜单,主编教材1部,专著4部、2章、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奖项6项,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刘永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上海市物理学会凝聚态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通讯评审人等。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和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涉及磁性与磁性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光伏发电系统、纳米材料的结构与物性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纳米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20多项。近年来在Appl. Phys. Lett., Phys. Rev. B, Nano Energy, Acta Mater., Energ. Building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
陈忠伟,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滑铁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和纳米技术工程中心教授,滑铁卢大学电化学能源中心主任,应用纳米材料与清洁能源实验室主任,加拿大国家首席科学家(CRC-Tier 1),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副主席。担任Renewables主编(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美国化学学会旗下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副主编。陈忠伟院士享有极高的全球学术影响力,连续多年被科睿唯安评选为“高被引学者”,也是加拿大、美国和中国等国家自然科学与技术等重要基金评委,多次担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并多次做特邀大会报告。陈忠伟院士带领一支约70人的研究团队常年致力于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硅电池,全固态电池,液流电池,二氧化碳回收转化等储能器件和能源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近年来在Nat. Energy, Nat. Nanotech., Nat. Commun., Angew. Chem.,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0余篇,被引48000余次,H-index指数110,另外,编著3部,章节11章,申请/授权美国、中国和国际专利60余项,多项成果实现产业化转化和应用。
李童,硕士研究生,师从吴江教授,2020年获得吉林大学学士学位。2020年加入吴江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催化水分解、纳米功能材料、清洁能源资源化利用等。已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hem. Eng. J., Mater. Today Energy, Electrochim. Acta, Electrocatalysis(封面论文)等期刊发表论文4篇。
往期推荐
扫码关注我们
科学指南针一测试万事屋
干货丨资讯丨教程丨视频
课件丨文献下载丨测试服务
点个再看,今年一作IF轻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