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囊肿和肿瘤,有什么区别?会不会癌变?出现在3个部位,真的要警惕,尤其是……

大医生 我是大医生官微 2023-12-31



案例


今年51岁的吴老太,前些日子由儿子陪着去医院进行了体检。拿到体检报告单后吓一跳,在妇科一栏,赫然写着卵巢囊肿。


“囊肿?肿瘤!”吴老太哪里听说过囊肿是什么,下意识地以为是肿瘤,吓得差点背过气去。幸好医生及时解释了一番,才让吴老太放下心。


那么囊肿和肿瘤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1

囊肿与肿瘤

一字之差,却是千差万别


1囊肿,良性疾病

囊肿,其实是一种良性病变,它是体液的一种不正常聚集。把它解释得通俗点就是一个水泡——外层一个薄膜一样的囊袋,里面充满了液体,囊内可以是普通的渗出液,也可以是感染性的或者血性的液体



目前为止,囊肿无明确的发病原因,有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炎症的后遗症,可以长在人体表面,如:皮肤囊肿,也可以长在内脏里,如:肝囊肿、肾囊肿、巧克力囊肿之类。


2肿瘤,有良、恶之分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新生物,也就是组织器官里新长出来的一团肉,有良、恶性之分——


良性肿瘤生长速度较慢,通常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用手触摸,推之可移动


恶性肿瘤生长比较快,与周围组织会有粘连,界限不清楚活动性很差;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引起疼痛、出血、溃疡、梗阻等症状,加上营养物质的消耗,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低热等情况。



要想准确地分辨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可以再进行活检



2

发生在这些部位的囊肿

需格外当心


常见的囊肿主要有以下几种,而若伴随这些情况则需警惕!


1卵巢囊肿,有生理性、病理性之分

卵巢囊肿好发于20~50岁的女性,与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卵巢囊肿有生理性、病理性之分:



①生理性囊肿

主要包括黄体囊肿和滤泡囊肿,会受女性月经期间雌性激素水平的调节而发生改变。


生理性囊肿如果直径<5cm,一般不用担心,大多数会自行消失,通常随访观察3个月即可。但若伴随不适症状,则应及时就医。




②病理性囊肿

一般来说,3个月经周期后囊肿仍持续存在,则称为病理性囊肿。


【满足4个条件,考虑切除】


若病理性囊肿直径<5cm,且复查过程中没有长大的趋势,考虑为良性囊肿,可先随访观察。但若囊肿满足以下条件,则需考虑手术切除:


直径>5cm,持续半年不消失或伴有长大趋势

直径>6cm,一般需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验;

如果囊肿为实性,则不论大小,都要考虑手术切除。

绝经后女性出现卵巢囊肿,一般恶性的可能性较高,可能也需要手术切除。


注意:以上指标仅供参考,具体是否需要手术应遵医嘱。



2胰腺囊肿,有真、假之分

它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所升高。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70岁以上老人中,约25%患有胰腺囊肿。但这些患者的胰腺囊肿可能有真有假:



①假性囊肿

继发的囊肿且没有被覆上皮的多为“假囊肿”,常见于胰腺炎、胰腺手术之后以及胰腺外伤后的并发症。




②真性囊肿

内有被覆上皮的囊肿则是“真囊肿”,多为先天性,通常会合并肝囊肿、肾囊肿



③胰腺囊性肿瘤

包括浆液性囊性肿瘤、黏液性囊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囊腺瘤



【不同类型囊肿的治疗方式】


胰腺假性囊肿合并感染出现压迫症状,则需外科治疗(以内引流手术治疗为主);


浆液性囊性肿瘤:肿瘤直径大于6cm建议手术,小于6cm伴有危险因素需手术;


粘液性囊性肿瘤:有恶变潜能,发现后建议尽早手术;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主胰管型建议手术;分支胰管型小于3cm随访观察,大于3cm伴有高危因素建议手术。



提示:由于胰腺位置特殊,如果盲目切除囊肿,反而可能出现感染、脾及胃肠损伤、糖尿病、消化功能受损等并发症,因而要不要切还需根据身体实际情况,听从医生的意见。


3肝囊肿,分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疾病,全球患病率仅为4.5%~7.0%,其中约95%的人不需要治疗!



①寄生虫性肝囊肿

主要和患者日常饮食有关。饮食不当导致一些寄生虫进入身体后在肠道中产生一些幼虫卵,而这些幼虫卵会通过血液来到肝脏,诱发囊肿。




②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潴留性肝囊肿,一种是天性肝囊肿


潴留性肝囊肿大多数是因为身体中的一些胆管出现炎症导致水肿而让胆汁分泌过多,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胆汁潴留而引发潴留性肝囊肿;先天性肝囊肿大多数是患者在胎儿阶段就已经发生这种情况。



【肝囊肿超过10cm需切除】


通常来说,肝囊肿生长较为缓慢,基本无癌变风险,当囊肿较小、无明显临床症状、对肝脏没有影响时,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但当囊肿过大(大于10cm)时,可能会出现压迫症状,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等,这时就应考虑医学干预了。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查出囊肿,无需过分担忧,但也不能放任不管,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很关键。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

简单三步,把大医生公众号设为星标吧~

☟☟☟


更多知识


它是胃癌的“帮凶”,几乎每2个人中就有一个中招!专家:这样做能预防!


早餐要吃得好,三种营养缺一不可!可惜很多人都吃错了……


低钠盐更好?味精致癌?大蒜防癌?……调味品劝你别乱吃,也别乱放~


食物烂了一点,还能不能吃?这4类真不能吃,伤肝伤肾还可能致癌!


“早上金苹果,晚上毒苹果”?什么时候吃最好……知道这几点,才能真正收获苹果的好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文章有收获,就点个赞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