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案例研读工作坊 | 纪录电影《看不见的顶峰》点映:路再难,走一步是一步
10月10日晚,由范立欣导演的纪录电影《看不见的顶峰》来到纪录片案例研读工作坊,在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4K放映厅举行了超前点映和交流。现场100多名学校师生参与,工作坊还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委会合作,以线上直播方式面向全国相关专业师生开展。
《看不见的顶峰》超前点映和分享交流会
放映结束后,范立欣导演结合三年拍摄期间积累的丰富影像,为观众介绍了极限拍摄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影片的幕后故事。随后,范立欣导演、影片主人公张洪及其妻子夏琼,与工作坊主持人韩飞副教授一起对影片创作过程进行探讨,并与现场观众互动交流。
主持人韩飞老师与嘉宾畅谈《看不见的顶峰》
嘉宾 &主持人介绍
导演:范立欣
纪录片导演、制片人,北京欣欣向阳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位获得美国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奖、最佳长篇商业报道奖及世界纪录片最高奖伊文思大奖的中国导演。代表作品有《归途列车》《我就是我》《地球:神奇的一天》等。
主人公:张洪
2016年,张洪偶然了解到美国视障人士艾瑞克成功登顶珠峰的事迹,于是萌生出“作为中国人,自己也要登顶珠峰,以展示中国视障人士精神面貌“的新年目标。2021年5月24日,他凭借自身顽强意志及家人朋友的支特,成功登顶珠峰。
主人公:夏琼
张洪妻子,张洪登顶珠峰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者。
主持人:韩飞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委会副秘书长,纪录片案例研读工作坊项目发起人。
影片介绍
2021年5月24日,来自中国的视力障碍者张洪,登顶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成为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登上这座高峰的盲人攀登者。
《看不见的顶峰》剧照
《看不见的顶峰》历时三年,记录了张洪在向导强子的帮助下历经艰辛攀登珠峰的全过程。影片展现了珠穆朗玛峰壮丽的景色和张洪登顶的历史性时刻,呈现出生命的强大能量、家庭的温暖以及人类精神目标的巨大潜能。
导演阐述
大概三年以前,我有一个热爱登山的朋友给我打电话,有个盲人找到他说想要登珠峰,朋友给他做了大致的策划以后,发现他没有办法登上珠峰。但是我朋友觉得这可能是一个纪录片的题材,就打电话告诉了我。我一听,就觉得这可能不仅仅是一个探险或者登山的故事,它的题材应该可以包含很多的层次,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所以我就开始了这场旅程。
范立欣导演对影片进行阐述
拍摄途中其实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每年登山季会有全世界的攀登者前来,国内外登山者对张洪老师非常敬佩,特别是张洪老师每天早晨起来打太极拳,外国朋友们便会跟着他学习,我觉得这是最自然的文化输出。
张洪老师教外国朋友打太极
这个片子首先遇到的几个基本的问题,第一是用电,第二是素材储存。我希望摄影师一直跟踪,拍尽可能多有效的素材,但是我们带上珠峰的50块固态硬盘第一天就因为气压坏了40块。剩下来10块,我就跟直升机飞行员套近乎,说可不可以帮我每周把硬盘“飞”下去,导出好了再帮我带上来。通过这个办法,我们蚂蚁搬家一样把素材保留下来。
最难的莫过于用电,我们在珠峰大本营主要靠太阳能发电,因为柴油发电机太贵,舍不得用。但那年的天气特别差,一直连着下雪,根本没法充电。所以摄影师需要很节制,也要很机警,要时时刻都盯着现场,不一定在拍,但如果被拍摄者发生什么事,他们马上就要开机。所以他们在一个非常纠结的环境内,度过了整个50天的拍摄。
摄影师在珠峰进行拍摄
我们的素材真的多如繁星,有360多个小时。剪辑刚开始时,我有六个月的时间在国外,这段时间里,我和我的剪辑师成了“网友”式剪辑。我们俩通过互联网每天传工程文件,在粗剪的过程中先剪出一连串的场景,最后等我回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有大概5小时的粗剪了。从360个小时变成5个小时,经过了6个多月的工作,我们见面之后,又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最终完成了这部89分钟的影片。
《看不见的顶峰》剪辑幕后
嘉宾访谈
Q1
韩飞:我先代表线上同学们问两个问题。张洪先生,在登顶的那一刹那,您心里看到了什么?
张洪:今天走进中传我有一种特别的感受,我相信各位也知道,就在前不久咱们中传毕业了中国第一位视障播音硕士研究生董丽娜。董丽娜的成就不仅仅代表她一个人,她同时也会影响整个视障群体。所以我特别感谢中传,能有如此大的胸怀来接纳一位视障人士。
我先回答韩老师的问题,当我登顶珠峰那一刻,我是不知道的。当时我弯着腰低着头,一直往前走,根本就没有去思考还有多久登峰。突然我的头撞到向导的背包上,他使劲拍我的肩膀说道:"Zhanghong, you summit."我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当他用对讲机和大本营交流,我听见他兴奋地提到我的名字,以及对讲机里传来的欢呼,我就知道应该是登顶了。那种感觉可能谈不上兴奋,只有两三秒的时间,然后我立马又回到了极度害怕的情绪中,因为我很清楚登顶珠峰就意味着更大的危险才刚刚开始。而且那个时候我身边没有一个中国人,我不知道我们登顶的时间是早还是晚,有没有时间能够返回。
张洪老师回答观众的问题
Q2
韩飞:夏琼女士,您是这个片子里非常重要的一位线索人物,也是张洪先生的心灵支柱。这么多年了,你们从相识到上海、成都,再到拉萨,您一直支持他登山,张洪先生身上有什么魅力支撑着你?
夏琼:我跟张洪认识的时候是1996年,那个时候他没有失明,就跟你一样特别帅气(笑)。之后,我陪着他从看得见到看不见整个过程,我看着他生命里的阳光一点点褪去。
平时我这人喜欢看书,什么书都看,他喜欢足球,我就会买足球报读给他听。但是我发现我的付出并不能唤醒他的灵魂,他的灵魂和身体正在逐渐远离我,所以我就很伤心。直到后来,我们发现登山是一束光,照进了他的生活,我才觉得他的生命又活过来了。
我过去常跟他说你不要本末倒置,因为我们在西藏已经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也有自己的孩子,但没想到他就是本末倒置了。但当看见他拼命训练时那种忘我的精神,我又觉得如果连我都不支持他,那就太不人道了。所以我也是全世界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的人,我相信大家也一定会支持他余下的路程。
夏琼老师回答观众的问题
观众提问
Q1
同学:片尾提到,中国盲文图书馆作为合作单位,制作了纪录片的无障碍版本。请问导演有没有为纪录片的口述影像版本做一些准备?
范立欣:在项目立项初期,我们就和中国盲人图书馆达成了一个协议,希望电影的无障碍版跟普通的版本同时发布。而且我们这个片子无障碍版的版权,已经响应马拉喀什条约(全称《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的号召,捐给了国家版权局。所以在一轮的放映之后,无障碍版本可以去做很多的公益放映。
关于技术问题,其实我在做剪辑的时候,是有考虑到的。我希望影片一些地方能够有更多留白的画面,或是调整剪辑的节奏,使得有更多的空间能够给到无障碍版的语言描述。当然基于电影要进入商业电影市场,面对大众,所以说我们会有一个把握的度。
观众向主创嘉宾提问
Q2
同学:影片拍摄周期比较长,摄影团队跟主人公肯定是会互相影响的。想问导演,您觉得在长时间的跟拍中会不会对纪录电影客观性有影响。想问张洪老师,如果没有这部片子,您还能成功登顶吗?
张洪:其实三年之前,范导第一次通过朋友的关系找到我,那个时候我对电影是没有任何想法的。后来范导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来一次拉萨,他一次一次跟我进行沟通时告诉我:第一,团队在旁边拍摄,绝对不会影响我要做的事情;其次,他也希望我不要考虑有人在拍摄这件事。一开始面对摄影机我是不习惯的,会有些别扭,但时间一长,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成了很好的兄弟,这之后我就完全放松了。最后真正攀登过程当中,范导和两位摄影师没有对我做过任何的提醒,比如要怎么做、要快点还是要慢点。我没有感觉到他们在影响我正常的攀登节奏。而且我们一开始就达成一个承诺,永远是攀登第一,拍摄第二。
范立欣:我接着张洪老师来讲。项目最开始的时候,制片人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登不了顶,你这个故事还能不能讲?当我听到张洪故事的时候,我很快就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攀登的故事,它可能关于家庭,关于责任,关于爱和梦想。所以说他登不登顶,其实我觉得不是最核心的问题。
你刚才的问题,其实是涉及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关系的问题。我拍任何一部片子,都会先跟我的拍摄对象达成一个协约,我不会干涉他们做任何事。因为如果我不把这个红线画清楚,在整个创作过程当中只会冒更大的风险。第一,片子里张洪去登珠峰,是把命交给攀登团队和摄影团队,任何一方出问题都会有影响,这是我们承担不了的责任;第二,如果你跨过这条红线,干涉被摄者的行动,拍摄对象会渐渐熟悉你的套路,他会去表演,这个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干脆在最开始的时候,把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关系做到最干净、最纯粹,这对于整个影片来说是最基础的保证。
范立欣导演回答观众提问
Q3
同学:我本人是一个极限运动纪录片的爱好者,想请问导演,最近几年有一个倾向,攀登珠峰好像成了一个同质化的选题。在您看来,未来国内的运动题材纪录片创作,还有什么可以更多发掘的东西?
范立欣:很多人跟我聊过这个问题,其实不管是什么题材,你要讲“人”的故事。这些题材是一个载体,永远去讲人的故事,就一定会很好看。
Q4
同学:作为学习纪录片的学生,我们在拍摄过程中,经常会感到日常拍摄的素材无聊,没有我们预期的故事点和矛盾点,会陷入迷茫,怀疑自己的选题。所以想问导演您在拍摄过程中会想什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范立欣:你其实已经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就是要坚持下来。因为我这部片子也拍了两年多。《归途列车》也拍了三年多,每一部片子都是坚持下来的。你要在出发之前想清楚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当你搞清楚了到底要讲什么样的故事的时候,你再去看那些无聊的日常,它的内涵可能会不一样了。
Q5
同学:最后一个问题想问张洪老师,您在登顶珠峰之后,对于未来的计划是什么?
张洪: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攀登,属于你的那种无形的“珠峰”,我也不知道我的下一个顶峰在哪里,但我会继续向前跨步。
结 语
在本次点映和分享交流会尾声,主持人韩飞老师对本次点映进行了总结。他提出,第一,拍纪录片和登顶一样,最大的看点在于未知性,这是纪录片人和登顶人之间微妙的关系;第二,信任关系很重要,拍纪录片是关系的建立和维系,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的信任是片子完成的基础;第三,最好的“风景”莫过于人,这部片子给我们带来的价值莫过于,人的精神是站立在山顶之上的。
最后,韩飞老师表示,我们的放映以及三位嘉宾所传达的精神,本身就是一场思政大课,是对同学们最好的一种思想和灵魂教育,也是一次美学和艺术的教育。让我们在10月27日走进电影院,支持这部有力量的电影!
韩飞老师总结本次点映亮点
10月27日走进电影院,支持这部有力量的电影!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编审:王 侯 李金斋
责编:王悦阳 宁皓阳
编辑:李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