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依然笼罩加沙:重拾战地纪实影像的价值
2003年5月2日,曾五次获得艾美奖的英国摄影师、制片人、纪录片导演詹姆斯·米勒在纪录片《加沙与死亡》的拍摄过程中被以色列国防军射杀身亡。
詹姆斯·米勒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2003年
《加沙与死亡》将目光聚焦在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儿童身上,以三个孩子为拍摄对象,完整记录了他们在亲友死亡的悲痛与殉难教育的双重作用下,产生出一系列对以色列充满仇恨的言论与行为,展现了战火背景下巴勒斯坦平民的悲惨现状。在导演詹姆斯·米勒身亡后,影片由幸存的制片人剪辑制作完成,本片以米勒之死作为结尾,个人命运与时代之殇的悲剧重合,在全球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影片结尾画面:加沙民众纪念詹姆斯·米勒的游行
战地纪实影像凭借对战争场景的真实再现,通过具像化的苦痛与悲惨,给予着世人感官上的震撼,由此引发的对于反战的讨论也从未停止。但悲剧的尽头依然是悲剧,米勒之死的20年后,枪炮和死亡的威胁依然笼罩着加沙。这些由摄影师冒着生命危险甚至牺牲生命记录下来的影像,究竟能否唤起人们对战争的反思?我们又该如何回望这些悲伤惨痛的故事?
纪录片《加沙》中人们存留在千疮百孔的城市
01
聚焦个体:宏观叙事向微观视角的转变
提到战争题材的纪录片,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可能是《伟大的卫国战争》或是《天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类宏观叙事的影片,它们以对历史线性的叙述为主要内容,介绍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战争。虽然其中也穿插着战场上的实拍画面,但这些纪实影像往往只是为了辅佐史实的讲述,历史的目光暂未聚焦在战争中的个体身上。
《天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地图讲解
为了能够更好地从战地人民的经历中揭露战争与冲突对人类社会的毁灭影响,展现灾难下个体生存困境的战地纪实影像开始成为战争纪录片的重要类别,曾获第八十一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影片以导演本人的心理活动作为主线,在治疗战争创伤失忆症的过程中,通过一段段痛苦记忆的找回与拼接,清晰地勾勒出个体眼中这段难以回首的历史的本来面目。导演结合访谈画面,采用人物描边和场景绘制的手法,将整部影片用动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黄绿的色调、低明度的画面,伴随着大量纯黑阴影的填充,影片将难民营大屠杀下惊慌、可怖的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让人在沉浸其中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压抑。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电影海报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用动画刻画出人物的神态和心理
影片的结尾突然从动画切换至实拍影像,画面中是绝望地哭泣的巴勒斯坦难民和遍地残缺的尸骸,我们仿佛导演本人,置身大屠杀的现场,见证那些受到迫害和亲人分离的惨剧发生。虽然以个人为主体来讲述历史具有主观色彩的局限性,但是任何由人讲述的故事又很难是绝对客观的,个体之间的直接对话给了观者一双仿佛置身现场的眼睛,更能以共情引发对于事件的深入思考。
影片结尾巴勒斯坦难民营大屠杀后的实拍影像
02
传播局限: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之争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在烂番茄和豆瓣等影评网站好评如潮,受到了堪比商业电影的高关注度,然而该片最终仅在9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上映,共计票房约1110万美元;彼得·杰克逊执导的纪录影片《他们已不再变老》,聚焦一战时期的普通士兵个体,该片也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与关注,然而这部影片共计票房约为2040万美元,仅为导演执导的商业电影《指环王3》票房的1.8%。上述的两部影片已然属于战争题材纪录片中的“顶流”,更多如《加沙与死亡》独立制作的战争纪录片,虽然在网络平台上被打出了很高的分数,但是真正观看过影片的观众寥寥无几。
《加沙与死亡》在“烂番茄”上获得观众的高分评价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血腥且沉重的战争画面,会让人本能地感受到痛苦且不安,真实的战争场面可能会加深观者的不适,人们趋向于避开这样的画面。所以拥有大量写实战争画面的战地纪实影像注定不会像影视剧一样获得广泛的全民关注,如同著名如罗伯特·卡帕的传世作品也不一定能做到人人皆知,少数优秀且知名的战争纪录片无法走进全民视野,造成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由罗伯特·卡帕拍摄的著名照片
《效忠共和国民兵的死亡瞬间》
与此同时,战地纪实影像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意义在于揭露社会的残酷真相,为身处灾难中的平民发声,社会价值远超于商业价值。从务实的角度来看,在当前世界的语境下,战地纪实影像更重要的使命在于唤起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相比而言,不再成为一部战地纪实影片的必要评价因素。
纪录片《占领101》中已成为一片废墟的加沙
面对着传播的困境,战地纪实影像很难仅通过自身的力量来推动世界的和平进程,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其价值更加难以被评估了呢?
03
记录:历史、现在与未来
虽然对于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战争或许有些遥远,但是人类文明史上,战争从未缺席。二次大战后,世界才真正走向和平发展进程,无论是反战思潮还是以反战为内核的战争纪录片在战后的发展时间实际还不足80年。千百年来难以计数的战争最终为我们留下的更多是交战地点、阵亡人数、部队番号等冰冷的名词和数字记录,但战地纪实影像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认识战争的视角,它解构了军队,解构了群体,把镜头聚焦在了战争中的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中一战士兵的真实影像
战地纪实影像的闪光之处正是在于透过镜头,用有限的视角观察世界,正如罗伯特·卡帕所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近距离的观察聚焦于人本身,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共情,观众能够同身处战争中的平民个体发生关联,更加理解和平的可贵,反思战火的残酷。影片《他们已不再变老》将镜头对准了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命运的年轻士兵,在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见证他们的生离死别,但脱下戎装,他们绽放笑颜,回归纯真青葱的少年,两种状态的反差愈发凸显个体视角下战争的血腥残酷。
拍摄中的罗伯特·卡帕
虽然战地纪实影像无法直接改变战争的进程,但是它将战争下的历史作为瞬间定格在画面中,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永远保存下来。越南战争结束数十年之后,人们并没有忘记罗伯特·卡帕,对于越战的反思依然在继续;1911年,中国纪录电影的元年由朱连魁拍摄的《武汉战争》开启。百余年来,战争始终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着肥沃的土壤,战地纪实影像最终能否引发全世界的反战思潮,似乎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证明,但是我们都衷心企盼着,战地纪实影像永远成为历史的那一天。
《武汉战争》记录下战争对人类文明的摧残
正如《何以为家》的导演娜丁·拉巴基在访谈中对有关电影是否能改变世界作出的回答:“我相信电影能够改变世界。我坚信电影即使不能改变现状,至少也可以引起话题和争议,或者引发人们的思考。“战地纪实影像真正的价值,或许正是聚沙成塔,它引导社会关注战争的残酷、关注灾难下的平民,字字泣血地控诉着人类文明中最为野蛮的一面。影像不会在历史中褪色,它时刻警醒着我们,不要重蹈自相残杀的覆辙,而是要迈向互助互爱的未来。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编审:王 侯 李金斋
责编:王悦阳 宁皓阳
编辑:马云哲